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388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388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鸿说道,“要不然,就只能用更大的锻压设备进行锻压,然后再经过热处理等……”

    “这可是好几百吨,热处理……”谢凯一想到这样大型零件的热处理,就觉得恐怖。

    热处理,那可是得通过加热整个零件,让零件内部金属结晶组织变得细密。

    可这么大的,要想加热,并且长时间保温,实在是太过困难。

    一旦加热不均匀,最终就会造成整个产品因为受热不均,内部的金相组织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如果受力不大的时候,问题不会太过突出。

    但是大压机的工作压力4。5万吨,主大梁不仅要承受数万吨的工作压力,甚至还需要承受跟主大梁连接的重大数千吨的零部件,模具等自身产生的压力。

    内部结构不一致,最终造成的情况,就是应力集中到晶粒结构粗大的部位,这些部位晶粒非常大,不停地受力,在力量的积累下,最终会造成内部粗大晶粒结构的脱离,产生裂纹,从而导致最终的断裂……

    “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我们在进行调质处理。普通铸件生产,浇铸在模具中,让里面的钢水逐渐冷却。这个冷却过程,其实是从外而内的。外面的模具跟空气接触,散发热量,首先完成冷却,随后内部的钢水温度传递出来,逐渐降温……所以,在铸造过程中,越是外面的位置,晶粒结构也就越细密……”褚国荣接着解释着。

    这些理论,谢凯都懂。

    问题是通过对铸件周围的温度控制,能解决目前遇到的难题?

    “所以,这次将会让整个铸件的冷却过程延长?”谢凯有些明白这是为什么了。“采用这样的土办法,能有用吗?外面的温度跟内部温度可都是不可控的。特别是铸件内部的温度……”

    因为了解,在知道难度有多高。

    “并不是不可控。根据我们的多次试验以及演算,外面的温度跟铸件内部温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控制好这个温度,我们专门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一旦成功,不管是用来做其他的什么大型铸件,都没有问题!”陈铭善得意地说道,“以后你来我们学院,就能接触到这套数学模型。”

    他以为这套模型会对谢凯产生莫大的吸引力。

    奈何,谢凯只是看着他笑。

    “办法虽然土,但是里面涉及的东西很多,所以,这次花费了这么长时间才重新开始铸造。”沈鸿作为如同开挂一般的工业部长,对于这事情也是重视无比。“放慢冷却速度,尽量保持铸件内部中心跟外面一致的温度,可以让晶粒组织细化,机械性能更好……”

    主持过国内九大套成套工业设备设计的大拿,对大压机的重视程度,也是没有一点看轻的意思。

    谢凯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整个项目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国内没有先例,国外的经验根本无法借鉴,这样的办法,在国际上,绝对是没有可能如此选择的。

    结果究竟如何,只能等到最终铸件成型才能知道。

    哪怕是沈鸿部长跟褚国荣等大拿,谁都不敢保证,现在的这个工艺一定能够成功。

    经验都是积累出来的。

    很多东西,即使知道工艺,细节问题有一点诧异,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效果。

    “但愿这次没有问题,我们的很多项目都在等大压机。”郑宇成叹了口气,一脸担忧地说道,“按照之前的进度,现在主大梁已经完成加工,准备进行安装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之前考虑得不够全面。这次的学费,交得太多了。”沈鸿部长也是有些肉痛。

    二重的人更加肉痛呢。

    报废的那根,卖废铁还能卖个几十万,可生产的成本,电费,模具等,都是得他们掏。

    “是啊,也是因为经费的问题,我们的很多生产进度受到严重影响。”江铭看着郑宇成抱怨着,“郑主任,你们那边不知道能不能……”

    “想都别想。我们的预算只有大压机。如果你们想要继续接手下一步的6。5万吨或8万吨大压机建造计划,就按照合同来。再说了,一重那边不也承担损失么。”郑宇成直接就把江铭的话给堵死了。

    这个项目,是一重跟二重以及其他数十家国营单位联合搞的,两亿的经费建造一台4。5万吨模锻机。

    在国内,已经属于单台设备最大的工程了。

    “一重只承担部分,大部分都由二重承担。现如今,二重的业务也不是很多。”沈鸿也开口了。

    他们是希望404能承担一部分经费的。

    整个项目难度太高,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

    完全是集中全国最大的力量进行攻关,经费方面,比原本预算的要高出不少。

    “沈部长,如果这样下去,以后就没法合作了,无论怎么需要,我们都没法再投资大压机了。”谢凯不满地说道,按理,沈鸿不应该帮助二重等单位说话。

    沈鸿饶有兴趣地看着谢凯,也不说话。

    等待着谢凯继续说下去。

    “我们投资建造大压机,各个单位承接业务,在这个过程中,挑战各自现有的技术体系,修炼内功……最终,技术什么的都是他们的……我们采购大压机,就给了足够的成本,他们自己实验过程中产生多余的费用,如果再由我们承担,就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谢凯说道。

    意思很明白,各个单位拿着404的建造经费自己提升技术水平,最终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自身的原因造成损失,不可能由404买单。

    不能用404的经费来支撑整个体系的发展。

    技术水平的提升,得各自承担,404只是采购方。

    “另外,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承担各个核心零部件跟系统的单位,都是有着财政部的补贴,对吧?”郑宇成问道。

    一行人都是不好再说。

    大压机项目,之前因为技术水平太差,资金需求巨大,国家经费紧缺,最终下马。

    404出钱,把这个项目给捡起来,国家也不是一分钱不出,而是采取项目补贴的形式为各个核心单位提供经费。

    相当于同样一个项目,参与的单位得到了两笔经费。

    “国家补贴的并不多。”江铭说道。

    “我们搞这个项目,花费两亿,国家一分钱补贴都没有给呢!”郑宇成不满地说道。“这设备,又不是给我们一家用。”

    “行了,宇成同志,大家都有困难,相互理解一下吧。这时间差不多了,准备点火预热吧。”沈鸿怕众人闹翻,急忙劝说着。

    404系统对于大压机的进度延误非常不满。

    可整个大压机的主大梁,又是关键的关键。

    用来支撑整个重量的立柱,采用谢凯说的钢丝缠绕预应力坎合技术的使用,使得工程变得更容易。

    4。5万吨的大压机,甚至只是一个练手的机会!

    “现在开始点火?”谢凯问道,“炉子里面的钢水都融化了吗?”

    “早就准备好了。等到模具的温度升上来,也得不短的时间。”褚国荣说道。

    随着一声点火命令下达,在模具周围的碳槽里面,开始窜出用来点火的天然气火焰……

    天才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554 技术装备不行,就用人命来填?() 
    随着火焰升起,原本就热得不行的车间里面,气温更高。

    谢凯实在是受不了里面的酷热,跑到车间门口,外面同样酷热,哪怕是吹的热风,也比车间里面的酷热好很多。

    “实在受不了了,车间里面比火炉温度还高,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也不怕高温让周边熔炼炉的元件坏掉。”郑宇成也出来了,整个人如同从水中捞出来的。

    车间的酷热,让他实在难以忍受。

    沈鸿等人依然在里面没有出来。

    “他们既然这样干,肯定估算好了。否者怎么可能会把模具放在车间中间?”谢凯受不了里面的热。

    大热天,铸造车间的环境本来就恶劣,现在再在里面加上了一堆火,还得让温度上升到数百度,整个车间里面那温度,尤其是模具周围,根本就无法让人靠近。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咱们的熔炼炉容量太小,最大的只有八十吨,要想避免浇铸过程因为多次浇铸造成铸造缺陷,只能如此。即使这样,7个钢包的浇铸间隔时间也不能超过一分钟。”沈鸿等人也出来了,湿透了的衣服,紧紧地贴在后背。

    车间里面,随着炭火燃烧,温度上升得越来越快。

    “这是谁想出来的方案?车间里面如此热,哪里是人能受的了的!”谢凯看着沈部长,一脸抱怨,“一点都不人性。热死人的环境,还怎么能好好工作!”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是!整个车间一共有着四台行车,这一次,全部都得动用起来,其中三台行车需要吊装两个钢包,在不超过一分钟的时间内把两个钢包中的钢水倒入浇铸模具……”褚国荣满脸无奈,“如果咱们的熔炼炉可以像国外那样,一次熔炼数百吨的钢水,哪里需要这样麻烦!”

    “即使这样,模具的温度也不可能达到熔炉内的温度。”陈铭善更无奈,“中间不可控因数太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让这次浇铸报废。”

    一句话,让几人都是沉默不已。

    “是啊,说到底,还是咱们功力不够。”唐智生也在一边感慨。

    谢凯这时候才发现唐智生。

    老家伙的脸上已经密布汗珠。

    “得了吧,总比当年强。当年一炉才能熔炼多少?”郑宇成一脸鄙视这些家伙,“平时馒头吃惯了,再吃窝窝头就下不了口,你们这样,要不得。”

    郑宇成的一句话,说得沈鸿脸上的郁闷好了不少。

    作为工业部长,国家工业基础太差,在这样的重大项目中没有办法,只能采用土办法来解决,脸上也无光不是?

    “行了,各个熔炼炉里面的钢水早就在等待了,一会儿温度起来,浇铸完成后,不就清楚结果了?”沈鸿开口。

    众人见领导脸上挂不住了,急忙点头。

    恰好江铭的手下过来汇报午饭已经准备好了,江铭邀请众人去吃饭。

    沈鸿开口说道,“小江,让人把午饭送过来,咱在这里吃,吃完继续盯着。”

    “首长,食堂的同志可是拿出了十八般武艺,您这劳心劳力的,为了我们的项目身体都变得不好了,得好好吃饭,好好休息……”江铭的声音有些难受。

    “首长怎么了?”谢凯跟郑宇成两人急忙问道。

    “没什么,让人安排吧。不在这里盯着,我哪里吃得下,睡得着?大压机关系到国家重大装备领域的发展,现如今,欧美苏联都有大压机,甚至最高端压力已经到了8万吨,咱们却只有3万吨的。”沈鸿阻止了江铭继续说下去。

    江铭无奈,只能安排人去把饭给送过来。

    郑宇成跟谢凯被江铭的话给弄得有些闹心,想要问,却又得不到结果。

    “你们要搞飞机工业,不管是运十,还是战斗机项目,没有大压机不行。即使民用领域火电用的燃气轮机等,没有大压机,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沈鸿叹了一口气。

    亲手组织了建国后九大套成套工业设备设计制造的沈鸿部长,饶是人生如同谢凯一样开挂了,甚至比谢凯开挂还离谱,也知道,国家的工业底子太差了。

    欧美各国的工业,都是在最近两三百年积累起来的。

    国家工业到现在,发展不过才三十五年,其中还有十年时间发展停滞。

    很快,午餐就送过来了,车间里面的温度上升得更高,就连在车间门口,热浪都一阵阵涌出来,车间里面的工人,全部都在车间门口凉快。

    外面太阳产生的炙热,根本就没法跟车间比。

    何况车间外面还有着巨大的树可以遮阴。

    如同其他工人一样,一行大佬都端着洋瓷碗蹲在树荫下吃饭,谢凯一边吃,一边不停地观察旁边的大佬,看样子这些老家伙都没有少干这样的事情,蹲在地上吃得极其自然,即使不远处那些不愿意跟他们一起的工人不时指指点点,也没有谁感觉到别扭。

    甚至,沈鸿等人还主动走到工人的群体中,一边吃饭一边跟他们聊着什么。

    “谢凯,他们的工作餐比咱们的好啊。咱们那里条件艰苦,你说有没有必要把生活档次提高一点?”郑宇成没有去那些工人中,跟谢凯蹲在一起,不断把碗里面的鸡鸭鱼肉夹给谢凯,“多吃点,长身体呢。”

    “咱们那地方,你觉得能如何?”谢凯也很无奈。

    二重这边无论是气候环境还是地理环境,都比祁连山好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