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391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391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属同志,您有什么要求,可以向我提出。虽然我们不是二重的干部,可以……”

    “我要你还我的人,你能做到吗?”女人一脸哀痛地问郑宇成。

    郑宇成默然。

    “你们去忙吧。我丈夫为组织牺牲,组织会安排好我们的。对不起,刚才我情绪太激动了。”女人调整了情绪,擦了擦自己的眼泪,强装镇定地说道。

    谢凯跟郑宇成两人,离开了停尸间。

    “二重这边怎么解决?”谢凯知道,这个年代工伤事故的抚恤不会太高。

    “给一笔抚恤金,丧葬费,解决子女就业问题等……”郑宇成说道。“女人只是二重机加车间的清洁工,家里有两名卧病在床的老人。二重的效益并不好,没法解决太多。有些事情,一旦开了先例……”

    “你有什么别的想法?”见谢凯沉默,郑宇成问道。

    “把他们一家安置到我们基地,我们有专门的医院,可以安排专业的人照顾;他们的子女还小,基地学校可以提供……”这些东西,并不需要付出太多成本。

    原本就做好了让对方宰一刀的准备,那样良心上的谴责会减轻很多。

    奈何,家属根本就没有任何要求。

    “可以,不能让为咱们项目牺牲的人后顾有忧。”郑宇成点头表示同意。“二重这边也很重视,不过你也知道,现在大多数的重工业单位日子都不好过。”

    “我没有怪他们。只怪我们能力太弱。”谢凯有些恨。

    他恨自己的能力太小,恨自己的个人能力太弱。

    两人从医院出来,直接到了铸造车间。

    铸造车间的温度,依然很高,在模具周围,已经没有火了。

    “你们去看了家属?”江铭看着谢凯跟郑宇成两人,有些无奈。“王峰算是被奉献的一代,他父母原本在西北,倒在了戈壁滩,组织考虑到他们家就一个独苗,把他安排回来,并且让他脱离了那个系统……谁知道造化弄人,最终他还是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他父母是种蘑菇蛋的?”谢凯问道。

    江铭听到蘑菇蛋一愣,随后苦笑着点了点头,“你这比喻倒也形象。”

    “你们打算怎么安置王峰同志的家属?”郑宇成问道。

    江铭说的,跟他之前猜测的差不多,甚至处理方式比他预想的还要简单一些。

    王峰的家属,居然只是一名临时工。

    “人我们带走。其他那些住院的人,如果愿意,我们也连同家属带走,如何?”郑宇成问江铭。

    江铭顿时皱起了眉头。

    对方这是有些打脸。

    “二重再穷,对于为整个单位付出了生命的同志,也不会亏待。”

    “江厂长,我们知道。您在这边的时候,没有问题,但是以后呢?”谢凯问道。

    江铭无言以对。

    “我们不同,你知道我们单位的性质,到了我这个位置,就动不了了。而他,将来坐我的位置。”郑宇成指着谢凯平静地说道。

    同时也在偷偷地关注着谢凯的反应,见没有异常,才松了一口气。

    江铭心中更是震惊。

    难怪谢凯这么一个孩子在那家单位如此受重视,亏得当初被强卖工作服的时候即使心中不爽,也接收了,要不然这个项目,就没有他们的什么事儿了。

    “下来再说这个吧。这次是否成功,马上就可以验证了。”江铭转移了话题。

    谢凯跟郑宇成也没有在这事情上纠缠。

    巨大的砂型模具,在高温下保持了好几天,温度几乎都是逐渐控制的。

    虽然不如自动化或者专门设计的炉子那样容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参与的人,都是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做到更好。

    当初如何浇铸,谁都看到了。

    而温度降低,一直用了一周的时间,才堪堪到可以开模的程度。

    模具周围的碳灰什么的已经被清理得干净,地面上用来划分工作区域跟通道的油漆,都被考得面目全非。

    只要开模,这次浇铸是否成功,就能看到一个大概的结果,虽然最终还得粗加工后进行探伤监测才能确定。

    “好了?”沈鸿看着谢凯,脸上满是欣赏。

    陈铭善脸上的笑容更甚。

    “可以开模了?”谢凯凑近,发现温度还非常高,“没有完全成型的时候就开模,会不会……”

    他怕变形太过严重。

    整个铸件,四百多吨重呢!

    “没有问题。就看开模的结果了。如果成了,大压机的核心零部件也就没有问题了。”褚国荣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而且,也标志着国内大铸件生产技术取得突破!”

    能不紧张么?

    “成与不成,就看模具开的如何了。来,开个盘,赌成功与否,成功我请大家吃饭。”唐智生对着众人说道。

    没人接他的招。

    看着车间工人准备,两台行车在模具的两端吊着钢缆。

    “开!”沈鸿在那里默念了一番,郑宇成甚至喊出了老天爷保佑,却没有人笑话他封建迷信。

    这个简单的铸件,关系太大,太多人付出了太多,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

    其实,只是一个长方形的铁块而已。

    沈鸿如同赌场的荷官,周围的这些大佬,甚至是铸造车间的工人,都像压上了全部身家性命的赌徒,双眼紧紧地看着模具。

    在行车的缓慢动作下,模具外壳向着一边移动……

    “啪!”型砂脱离了模具外壳,也脱离了铸件,散落在地上。

    谢凯的心都跟着紧张了起来。

    这种压力,根本就没法用文字跟语言描述。

    “先清理型砂!”沈鸿还能压抑着自己,郑宇成屁都不懂,已经按耐不住冲上去了。

    因为在他之前,褚国荣在两块模具外壳脱离的时候就冲了上去。

    “……”最终,沈鸿部长都按耐不住,冲了过去。

    谢凯的心,完全是提了起来,当初他只是冲过来救人,虽然是没有穿防火服,但是那炙热,让他头发眉毛都掉光了,甚至真个人找不到词语形容那种痛苦。

    他整个过程只有几十秒,拖着人撤离,也不过一两分钟,想想其他人……

    “好!这表面光滑,没有见到大的铸造缺陷,应该没有啥问题!”褚国荣已经围着十多米长的巨大铸件绕了一圈了。“把型砂弄开,看看有没有气孔,沙眼等。”

    肉眼能看到的铸造缺陷,就已经非常严重了。

    跟普通的铸件不同,大压机主大梁由于要承受巨大重力,所以不是采用铸铁,而是铸钢。

    表面发黑,有些地方微微带着红色的锈迹,肉眼可以看到的表面上,都是比较均匀。

    “测量,检测变形量,对比收缩率等是否跟之前预计的情况一致。”陈铭善指挥着几名工人用各种测量工具开始测量这根严重拖累大压机进度的主大梁。

    只要没问题,那么,整个大压机都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

558 重工之重,一家单位扛不起() 
    “没有明显缺陷,马上安排转运,让重型零件加工车间的生产任务停下来,优先加工这个!”表面上的型砂被清理,没有发现明显的铸造缺陷。

    铸钢的机械性能比铸铁高,但其铸造性能却比铸铁差,铸造过程中出现气孔缺陷、角度定位不准确等缺陷比铸铁的几率高数倍。

    否者,也不可能因为铸造出来,缺陷太大就直接报废四百多吨的零件。

    各种测量,检测,肉眼观测,没有看到缺陷,这让大家心里轻松了很多。

    表面粗糙度远比第一次的高两个等级,钢水的材料配方改变过,加过工艺改变过,仅仅是这根大梁,到现在这一步,已经耗费超过200万成本,还不算改进工艺跟研究材料配方等的科研成本,算上的话,将会更高。

    国家可能也是考虑到成本问题,才补贴这些单位科研经费,而不是算到404的大压机里面,最终让404基地因为成本太高而放弃。

    数百吨的零件,从铸造车间转移到重型机械加工车间,用了一天多的时间。

    没有起吊数百吨零件的超重型吊车,也没有可以承载如此重大的大型零件的特种转运车辆,大压机团队的工程技术人员采用了最原始的办法——滚木!

    不过这些滚木,不是木头,而是直径不小的厚壁空心钢管。

    用来推动超过400吨铸件的,不是人力,人力不行。

    为了这个,404的红旗机械厂,专门改造了两辆坦克,去掉装甲跟炮塔,前面拉,后面顶,才能缓缓地移动这玩而已。

    “哎,要是有重型龙门吊车,有重型运输车辆,哪里需要如此麻烦。”谢凯见着用如此原始的方法来转运,叹息不已。

    “以后我们会后的。”沈鸿肯定地告诉谢凯。

    现在那玩意儿,从国外进口,价格是大压机团队无法承担得起的。

    谢凯知道,以后肯定有。

    振华港口设备占据了全球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英国人用来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吊机就是从中国进口,美国奥黑马总统在南部迈阿密港口演讲,宣传要更广泛使用美国制造的时候,一阵风吹过,吹掉了总统身后龙门吊上的美国国旗,露出被美国国旗遮挡的“振华”两个汉字!

    振华重工的董事长,当初可是真心想要给奥黑马打上一笔大大的广告费,奈何不知道奥黑马总统的个人账号,最终只能作罢……

    三十年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港口设备,都来自中国!

    可惜,现在没有不是?

    谁都等不到三十年之后再开始。

    “如果我们有充足的经费,现在就可以开始研究这方面的各种重型设备。在未来,我们国内需要的肯定会非常多。”沈鸿开口说道,“这些技术,都需要海量的经费跟庞大的队伍来研究。”

    谢凯跟郑宇成两人都不接话。

    显然,部长同志是希望由404基地来承担这些重型设备的研究经费。

    郑宇成不是傻子,这些大型设备,投资大,回收慢。

    完全需要国家来投资,404那点经费,根本就经不起太多的折腾。

    “沈部长,我们现在的摊子已经铺得很大了。如果不是大压机研制了我们众多项目的发展,我们也不会勒紧裤腰带砸出两亿经费来搞这个项目。”郑宇成急忙开始哭穷。

    对于他来说,什么国家重大装备不重大装备他不在意,在意的是开发武器装备!

    如同他说的,要不是大压机的重要性,根本就不会由404来投资,经费需求太过庞大。

    甚至如果不是沈鸿这个强悍无比的工业部长亲自主持,404很难调集全国重工业系统的力量来搞这个项目。

    “别哭穷,哭穷也没有用。我只是感慨一下而已。”沈鸿瞪了郑宇成一眼。“工业领域的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项有缺口,整个系统就很难发展。”

    “确实是。有些事儿,只能等着呗。”谢凯也开口了。

    “当年跟到国内提供技术援助的苏联工程师们接触过,有人想要只搞能快速见效的工业。但是他们不知道,工业体系的建设,就像我们武术中的内功。一开始,是见不到什么成效的,需要耗费的资金跟时间都很长。一旦搞好了基础,学习任何武功,都会非常快……”

    “沈老,您看了《那兔》?”谢凯听到这话,没由来地问了一句。

    他一直都怀疑沈鸿这位大佬是重生穿越大军的一员。

    他的整个人生,真的如同谢凯这样开挂了。

    支撑国家好几十年工业发展的九大成套工业设备,都是由他主持的。

    “什么那兔这兔?”沈鸿一脸迷茫。

    郑宇成等人更是迷茫。

    这小子口中冒出来的这是什么玩意儿?

    谢凯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我之前听人给我讲故事,就是说一只小兔子学武功的事儿……”谢凯自觉失言,急忙转移话题,“工业体系确实是这样。就因为我们的体系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国家才下马那么多的重点军事装备项目……如果有更好的基础,我们搞啥都变得容易不是?”

    工业体系的重要性,越到后面越重要。

    苏联解体了,毛熊到最后连驱逐舰的常规发动机都制造不出来,还得从中国进口;欧洲听了美国的忽悠,搞贸易全球的,最后吧,发现挣钱的都被美国人弄走了,英国人制造个航母,都得用无数年时间,然后,自己没有舰载机,只能花高价从美国采购;德国人搞出了豹…2坦克,明明比美国人的M1要优秀,最终美国人还是装备自己国内的坦克……

    甚至,到了中美贸易战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