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548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548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日本方面的收益无法保障,谁都不能确保一定没有问题。

    这就是管理委员会纠结的原因。

    “之前没有消息?”谢凯以后,龙耀华他们应该会透露军方的采购消息的,按理,这种采购,都是优先选择国内能提供的。

    军事装备不是民用设备,采购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如果国际形势发生变化会带来的重大影响。

    两国如果打仗,一方的军事装备被国外给卡了脖子,那还打个屁的仗。

    要不然,军方也不会给404这样大的权利,自筹经费,自主立项。

    为的不就是在国家没有大力投入的时候让军事科技能更好地发展么?

    郑宇成一脸苦笑地摇头,“这不能怪上级领导,他们知道运十项目我们一直在改进,技术如何,他们没法确定;国内严重缺少配套,运十的很多情况都无法得到改善。国内没有,自然得从国外选择……”

    “也是这次我们大压机试生产成功,造成运十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觉得我们有可能在军方计划启动的时候提供堪用的大飞机,才透露给我们。”

    “有多少时间?”谢凯问道。

    空军在九十年代才从俄罗斯引进伊尔…76大型运输机,目的就是提高部队的快速机动力,同时以伊尔…76为载体,进一步开发空中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等一系列国内尚未有的先进军事装备。

    “至少五年,目前军方只是开始关注这方面,这是一个研究发展的方向。”郑宇成等人无法拿定主意,他们希望听听谢凯说的。

    并不是说谢凯的决定比他们的更好。

    人在没有选择的时候,往往都会听从别人的说法,到时候不管是好是坏,自己不会太过自责跟后悔。

    郑宇成等人一向都是这样。

    “那就搞。”谢凯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反正早晚也得搞的。只要搞出来,运十的前景更大,发展将会更快。”

    反正要搞,咬牙勒紧裤腰带,省钱搞大飞机。

    “经费问题如何解决?航母项目虽然是预研,可配套的一些设施完善,需要我们来……”白彦军顿时就不干了。

    谁要是影响航母项目的发展,就跟谁拼命。

    海军需要大军舰。

    毕竟,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进出口额不断在增加,而进出口,主要以海运为主。

    这就给海军的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没有经费的情况下,海军也急不是?

    白彦军一直都想搞大军舰,好不容易,航母启动预研了,他们404牵头,海军开始全力建设配套。现在又要优先发展空军,挤占经费,要得个屁。

    “空军属于国防体系战略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国内以陆军为主,如果没法在空军方面拥有足够的防御力,在目前的情况下,必须优先发展空军装备!”齐志远不乐意了。

    不能为了海军就让空军装备发展减缓不是?

    “再说了,咱们的空军装备,目前配套啥的都得到了解决,运十只要技术成熟,空中预警机,加油机,都没有问题;发动机问题解决,战斗机的问题也将会得到有效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对不能停下来,那是犯罪,对国防的犯罪!”

    “海军装备更重要!历史上的大部分战争,最大的威胁就是来自海上。”白彦军梗着脖子说道,“没有强大的舰队,怎么抵御敌人从海上登陆?”

    “海军不是还有海航?只要有了先进的战斗机,完全可以用空军就把敌人的舰队给炸沉……”齐志远不甘示弱地说道。

    两人居然为了优先发展空军装备的航空产业还是海军装备的大军舰而吵了起来。

    郑宇成等人也不吭声。

    谢凯看着这情况就知道平时他们没少吵。

    这两个老头精力也够旺盛的,马上天亮了,一夜没睡,居然还能吵起来。

    “咳咳……”郑宇成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这事儿吵个啥,都重要。”

    ……

    谢凯无语,老家伙显然就是和稀泥。

    难怪他们吵得起劲。

    “让谢凯说说吧。”汪贵林把火烧到了谢凯身上。

    优先发展空军装备还是海军装备,这事儿,不仅是国内军方头痛的事儿,也是404困惑的地方。

    不管空军项目还是海军项目,都是烧钱的,一个项目动不动就上百亿去了。

    目前基地的经费,根本没法同时支撑太多。

    谢凯看着这老家伙,把这难题推给自己,老爹不停地给他使眼色,意思很明显,这事儿不是今天一天的事情。

    刚进入管委会的孙玉成就如同谢建国刚进来的时候,什么都是嗯嗯嗯,应声虫一般,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现在,谢建国依然如此。

    “航母项目预研,这绝对不能被挤占资金的,那可是关系到我们整个海军的未来发展……”

    “空军装备已经快要成功,就差临门一脚,更不能……”

    两个老家伙都眼巴巴地看着谢凯。

    “其实,这个并没有太大难以选择的。不管空军还是海军,都是国防中的重中之重,要想御敌于国门之外,都得重点发展,加大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加大空中预警的距离,在敌人更远的情况下就发现……海军同样如此,我们国家之前被列强欺负上百年,就因为海军的发展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何况我们国家有着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领海,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

    谢凯的话,让人无语。

    这小子不厚道,开始学着郑宇成这老家伙一样和稀泥。

    谁都知道都重要。

    关键是在有限的经费下,优先发展哪一样。

    优先发展的,在后面,就将会得到基地管理层更多的资金倾斜。

    白彦军从一开始都在张罗搞海军项目,现在航母启动了预研,在没有完善的护航舰队的情况下,自然得一步步来,航母不用建造,但是得为建造航母做准备。

    扩大船坞,设计航母的结构,不断改进,并且生产模型用于验证设计等。

    需要的经费太多。

    海军的经费相对来说不算少,可目前国家主力战舰还是靠着六十年代设计的051型为主力战舰,无论是吨位还是作战能力,都是不足的。

    海军已经上马052型新的导弹驱逐舰,可现在海防的需求,051舰依然在建造。

    这玩意儿比飞机贵多了,占用的经费,自然是不小的。

    何况海军还需要核潜艇跟常规潜艇等,任何一艘都不是几千万可以搞定的。

    “你说这些无用的玩意儿干啥?直接说,要不要加大空军的投资就是了。”郑宇成心中暗骂谢凯这小子,也是有些急了,“大家一夜没睡呢,一会儿上班了,还有更多的工作得干。”

    谢凯白了老家伙一眼,自己心中没点数么?

    “还是我之前说的,必须加大运十项目的投入。”谢凯说道。

    杨倩不乐意了,“预算就那么多,一旦动用了,以后每年都得受到影响。”

    “没说要更改计划,也不动用现有的资金。”谢凯说道。

    海军项目,远比空军更烧钱。

    谢凯不是不想搞,而是希望缓一缓。

    既然航母预研已经启动,就没有必要再去阻碍发展。

    “钱从什么地方来?”

    所有人都看着谢凯。

    “投入日本市场的那五十亿,最开始投入的利润不算少,可以开始逐步回收了,就用这钱……”谢凯说道,“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太高,我们国内没有太多经验,所以我总觉得在那边投入太多资金不是好事儿。十多亿美元,相对整个日本的市场,不多,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究竟优先发展哪个领域?经费就这么多。”郑宇成把皮球甩给谢凯了。

    谢凯看着老家伙,再看看其他人都盯着自己,清楚今天不说优先发展什么,是不行了,这根本躲不过去。

    。

761 如何在更短时间内榨干鬼子的利用价值() 
国家在军工领域,并没有优先侧重什么,而是按照目前的国际军事跟国防需要来制定发展策略。

    海陆空三军,由于受到大陆军思想的影响,加上国防战略为战略防御,主要优先的其实是陆军,空军跟海军发展齐头并进。

    真正重点发展的,其实是战略威慑力,这是防御的重要手段。

    威慑力足够,那么,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就更小,敌人要想进攻,自然得考虑能承受多大的损害。

    404没法这样搞。

    他们只是搞装备的一个单位。

    “目前情况,必须优先发展空军装备。”谢凯心一横,开口说道。“而我们在航空产业投入了太多。不管是运十现在的进度,还是配套的,根本就不需要纠结什么。”

    事实就是如此。

    郑宇成等人同样明白,谢凯很清楚他们为什么不做决定。

    搞这些项目,又涉及到空军跟海军方面发展,所以,他才提出把投入到日本资本市场的钱给抽回来。

    早点抽回来,出现什么问题,也不会损失太多。

    谢凯原来的社会地位太低,根本就接触不到金融领域,唯一了解的就只有网上看到的一些东西。

    所以,明知道这个赚钱,甚至在广场协议签订前就可以进去布局,但是他提都不曾提过。

    不懂的进去,一旦被资本大鳄盯上,最终会血本无归。

    实业才更靠谱,哪怕赚钱慢一些,至少是实实在在的。

    “运十现在生产,完成飞行试验,就能拿到民航总局的适航许可,实现商业化,到时候就可以不用投入太多,尤其是如同现在这样由我们自己来投钱生产,持续飞行保持运十的存在感跟获得试验数据……”

    “既然这样,就按照这样来呗。逐步从那边抽回资金。”郑宇成说道。

    对于这老家伙,谢凯一脸鄙视。

    分明是害怕得罪人。

    果然,其他人都没有什么意见,就连白彦军都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

    “那五十亿的经费,就当成活动资金了,在两年时间内,不管利润多少,必须全部抽调回来,以备不时之需。随着我们项目发展进度加快,对于经费的需求越来越庞大,绝对不能乱动我们的经费。一旦资金链断裂,所有的项目都会受到影响。最近几年时间,军方能扶持我们的,给拨特别研究经费的可能性不会太多。”谢凯再次强调着。

    如果他不提出从日本市场回抽资金,郑宇成他们肯定会挪用别的经费。

    这毛病,坚决得杜绝。

    谢凯清楚,国内的这些干部都是这样,加上本来就缺少监管机制。

    404的自主权很大,武器装备出口又不用交税,甚至利润都很少上交给军方,更没有什么监管,出问题更容易。

    还好,郑宇成等人除了想要把国家没有的武器装备都搞出来,也没有什么好大喜功的毛病,不然,这些家伙在这祁连山里面修个政绩工程啥的,都不是问题。

    “对了,关于外国专家楼的问题,怎么考虑的?”见事情差不多了,谢凯问汪贵林。

    在联系基地安排伊尔…76到花都机场接设备跟人的时候,谢凯就简略提过几次。

    “目前还是安排在招待所里面,不管对方是什么来历,好歹都是我们急缺的技术专家,要让马儿跑,自然得给马儿吃足草料。”郑宇成说道,“专门搞个外国专家楼,不是不可能,这些人,难道也会在基地一辈子?”

    “是啊,目前很多以前的老宿舍闲置下来,我们琢磨把那些房间整改成办公室呢。现在办公楼越来越不够了。”汪贵林表示赞成郑宇成的意见。

    “宿舍楼改办公楼?”谢凯眉头拧在了一起。“先不说这个的可行性,基地里面的那些日本人,在里面待一辈子不可能,要想让他们更快教会我们他们掌握的五轴加工中心的相关经验跟技术,就必须给足够吸引他们的条件。”

    “你打算怎么办?”谢建国问着谢凯,“曹峰那边,也愁这事情,红旗机械厂精密车间里面,都是我们最顶级的高精尖端武器装备项目……”

    显然,这些东西,是不能给日本人看到的。

    一旦接触到了,这些日本人肯定不能放走,无法放他们离开,很难指望日本人认真干活。

    “基地怎么考虑的?”谢凯把问题抛给了郑宇成等人。

    如何安排这些日本人,现在也是一个难题。

    谢凯搞到他们,可以说是连吓唬带威胁,加上东芝机械偷运五轴到苏联的事情败露到现在一年多了,都没有解决,这些人都被警视厅跟美国安全部门的人监控了起来,他们一直都有所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