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750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750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

    全国到处都有的供销社为什么会垮?

    全国的国营百货商店为什么会没有未来?

    就因为没有服务意识。

1027 十万吨的船有点小() 
对于商务机这块,谢凯反正把自己的意见都给说了。

    他也并不是非常熟悉,哪怕曾经经常幻想着拥有一架私人飞机,那也只是想一想,了解一些私人飞机的价格,最终也就没有去了解具体设计细节跟技术性能什么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玩意儿太过高端,太过不可触及。

    要是谢凯知道自己真的可以重生,无论如何,都得逛网络的时候好好地把国际上卖得最好的商务机性能参数以及豪华配置都给记住不是?

    不仅是记住这玩意儿,所有的先进武器装备技术特点,性能参数都给记住,这样一来,只要提点一下,从项目一开始就立项研究这些技术,至少确保研究方向不会偏。

    有时候,科技研发,需要的就是一个方向。

    方向一旦出了问题,这就会造成很大的问题,浪费经费,浪费人力,最终还得从头来。

    如同苏联的生产模式,就因为走偏了,在科技的发展道路上走入了歧途,在战争没有那么迫切,装备的发展以技术研发为主,探索更先进的技术跟作战方式。

    美国跟欧洲采用数控机床这种柔性制造系统来生产小批量的高精尖端零部件,而苏联要制造,就需要建设一条专门的生产线,甚至为了生产线达到技术要求,还得专门去设计装备。

    如此一来,这就让整个研发成本高到让人无法忍受的程度。

    有人说,这是因为苏联电子工业落后而不得不采用的办法,毕竟技术实力强悍的苏联,在电子工业这块真的薄弱。

    对于这种说法,谢凯嗤之以鼻。

    要是苏联的电子工业薄弱,他们的洲际导弹也就不会让美国瑟瑟发抖了。

    何况,苏联人在美国人的刺激下,卫星系统已经覆盖了整个地球,甚至是国际空间站最终都要建设完成了,而美国人,从来都没有建设国际空间站的想法,最终等到苏联解体,他们却只付出少量成本借用苏联建设的空间站搞研究。

    “谢凯,商务机的市场真的有这么大么?”郑宇成跟白彦军两人心中没底。

    “不管有没有这么大,反正这个不需要太多的投资。”谢凯说道。

    程不时看着谢凯,“民航客机尾部开舱门,全球都没有,这将会让整个飞机的布局发生非常多的改变,并且还会影响飞机货舱的装载能力。”

    他希望谢凯改变想法。

    如果要增加尾部货舱出口,这就有些困难了。

    运…10不是宽体的运…15,机身本来就长,加上尾部也不是像军用飞机那样设计,有着很大的角度。

    为了让飞机在起飞的时候不出现事故,只能增加起落架的高度。

    “程总,我知道您担心什么。其实这个远远没有军用飞机货运甲班这样的要求,商务机不需要运载重型装备,只要能让汽车开上去就行,一般的汽车,也就两三吨,防弹车也不会超过十吨。”

    谢凯说道。

    其实只是为了增加一个汽车直接进出的功能,他觉得这种技术上并不难以实现,也不会改变太多的气动布局。

    程不时无语。

    想要郑宇成阻止谢凯。

    哪里知道谢凯接着说道,“我们不是有汽车厂么?到时候,又可以向全球推广私人订制的防弹车业务。专门做高端装备。”

    这就让郑宇成来了兴趣。

    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经费,根本就不在他考虑的范围内。

    第二天,因为船王一行人要急着去沪东船厂看船厂的制造能力,连意向合同都还没有准备好。

    跟船王交涉后,船王提议不签订意向合同,直接准备正式采购合同,等到沪东船厂行程结束,到时候直接在首都举行签约仪式。

    这次没有再用商务机的运…8,而是使用了运…10。

    船王虽然了解了运…10的技术性能,也看了商务运十的内部构造的样板工程,还是想要亲自体验一下运…10的乘坐性能。

    哪怕运…8商务机里面的配置更高,乘坐体验更舒适,他还是选择了运…10,只是为了详细了解运…10的乘坐体验。

    “这一点,我们应该好好学习。”郑宇成都不得不感慨着,“虽然是支持我们飞机制造业,也得更详细地了解性能。”

    “不是说咱们基地事情多的不行么?老郑啊,我咋发现你整天像个没事儿人一样?”谢凯有些不满郑宇成。

    一堆事情都丢在那里。

    整个基地好像就他不忙。

    “要去701那边谈合作呢。”郑宇成小声解释着。

    “052舰改进方案出来了?”谢凯来了精神。

    对于海军项目,他不是多感兴趣,但是却希望海军能够快速装备大军舰。

    052c都不咋样,强悍的是052d。

    “还没有,现在还有一些问题,具体的也不知道,老齐说701跟沪东船厂的合作有些问题,主要涉及到大军舰方面……”郑宇成小声地说道。

    谢凯更是来了兴趣,“万吨的大驱还是航母?军方舍得投钱了?”

    要不是军方投钱,谁舍得投资制造大军舰?

    055万吨级大驱,那玩意儿造价老贵了,跟航母项目一样,都是处于预研阶段。

    “不是,目前主要是701那边的资金有需求,以及跟我们合作的一些技术项目不愿意提供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郑宇成小声说道。

    谢凯皱起了眉头。

    这时候,还真不好在飞机上谈论这事儿。

    沪东船厂除了扩建的船坞,几乎所有的船台上都在繁忙地建造。

    同时建造6条军舰,在国内造船业来说,这是绝对的盛况。

    还好,美国的卫星还没到几十年那么牛,要不然他们的媒体又会疯狂地报道,说什么中国疯狂扩充军备啥的……

    齐志远跟沪东船厂的李庆民一行人在机场接了船王一行人,先船厂不远处安顿,简单地用了午餐,才向船厂而去。

    再次来这边,谢凯发现船厂的变化不小。

    居然已经完工了两座规模不小的轻钢结构厂房建设。

    这速度,和平年代,估计也就只有在中国能看到。

    “咱们这不算啥,深市那边,人家三天修好一层楼呢。何况这厂房还是咱们自己的建筑队搞的。”郑宇成嘚瑟地说道。

    “我们有建筑队伍?”谢凯疑惑。

    404基地里啥时候有建筑队伍了?即使有,不都是在基地建设工厂么?

    “怎么没有?咱们基地从修建机场开始,就在组建队伍。要不然,咱们那么多的闲置人员怎么可能全部安置完?这事儿还是我出的主意。仅仅是我们自己的单位建设工程,就足够养活很多人了。”郑宇成得意地说到,“仅仅是搞这样一个建筑公司,就安排了上千人呢。”

    “不错。”谢凯由衷赞扬。

    环球航运公司需要的都是可以执行远洋货运任务的大型货轮,目前国内设计出十万吨货轮的都没有几家,更不要说制造了。

    在第一次与官方接触,船王就受到国家不少高层领导的接见,而在第二年访问的时候,见到了还是*****的老爷子,两人就如何发展中国造船业进行了交流,船王有信心,老爷子殷切嘱托船王帮中国“把这事儿搞起来嘛”。

    在那之前,环球航运的总吨位就已经达到了2100万吨,拥有货轮210条,其中包括在中国造船厂订购的6条数万吨远洋运输船。

    这些船,几乎也是环球航运公司吨位最小的远洋运输船。

    国际远洋运输中,吨位越大,运输的货物也就越多,这样就使得单位运费的价格更低,利润更高。

    环球航运原来的货船大多数都是日本、美国以及欧洲造船厂的,这些都是世界船舶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在造船领域一直都是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跟技术积累。

    中国有十万吨货船的制造能力,这让船王并不是太相信,之前就从大陆订购了6条货船呢。

    “这里就是正在建造的十万吨运矿船,已经被客户订购,即将完成制造,目前正在进行下水前的一些收尾工作。”在沪东船厂的2号船坞中,一艘庞大的货轮已经成型,专门负责商船技术的总工程师王兴和指着比船坞都还高出一头的货船介绍着。

    “可以登船看看吗?”船王兴奋地问道。

    自然可以。

    这又不是军舰,不涉及军事机密。

    矿砂船在外表上跟油轮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唯独是少了一些输油管道,但是却需要矿石输送设备。

    甲班上大部分都是平的,舰桥在尾部,站在尾部舰桥处就能把整艘船的全貌看清楚。

    船王登上船后,问了不少专业的问题,还好有着专业的人员陪同,要是谢凯来介绍,什么都回答不出来。

    “散装干货船的设计完成了吗?十万吨的,还是有些小。相对来说,经济性能并不是太好。目前全球海洋运输业务竞争激烈,必须要降低货运成本才能增加市场竞争力。”十万吨商船,在国际远洋运输中,虽然是不小,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谁的单位货运成本越低,谁就能更具有竞争力。

    谢凯疑惑地看着船王,这意思是要整更大吨位的?

1029 把053护卫舰建造到4000吨?() 
环球航运商船总吨位现在约2200万吨左右,轮船总数这些年并没有增加多少,也就220条左右。

    这样算来,平均每条商船吨位都是十万吨左右。

    国际上目前商船的运输甚至有些供大于求。

    可这话从船王口中说出来,就不能不让人重视起来。

    “货运商船的发展方向,需要降低运输成本,尤其是每次航行过程中,抛开船的折旧费,燃油是最大的成本,同时,环保这些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船王给出了明确的意见。

    沪东船厂的10万吨矿砂船并没有太大的国际竞争力。

    无论是经济性能,还是环保方面,甚至是巡航速度等,都只是中等水平。

    虽然已经把工作交出去了,船王还是代表环球航运公司订购了2艘10万吨的集装箱货轮,每艘价格2850万美元。

    “国际贸易,现在因为各国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特别是去年发生的美国股灾更是让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受到重创。不过最大的市场,应该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在当天晚上参观结束后,船王跟李庆明等人交流关于世界海洋运输的发展与未来。

    全球最大的航运公司,拥有最庞大的船队,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还是了解的非常清楚的。

    何况船王本身就不是从海运专业人员,在没有资金的时候,以一首使用了28年,载重8200吨的二手烧煤船起家,最终成为全球第一的船王。

    以一个门外汉发展到今天,如果说没有一点过人的本事,谁都不信。

    同样白手起家的希腊已故船王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曾经对这位船王说:“搞船队虽然我比你早,但与你相比,我只是一粒花生米。”

    这就可以看出包玉刚在国际航运界的地位。

    跟船王的交流,李庆民等人也知道了商船的发展方向。

    目前全球的航运公司,在因为经济危机带来国际贸易衰退的时候,业务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中国市场确实是需求量很大的,尤其是大量轻工业产品的出口。不过国际市场上,增长也肯定会非常大,如同原来的希腊船王,就因为在二战之后看准了石油运输,所以才在曾经成为世界船王。”谢凯点头说道。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至少还会持续三十多年。

    未来不管是矿砂船还是油轮,或则集装箱货轮,都将会有着很大的需求。

    这一点,船王或许都看不到。

    不是谁都能知道以后会怎么样的。

    整个世界都认为中国资源丰富,一直都是在出口矿石等基础原材料,不可能成为纯进口国,最巅峰的时候,一年甚至进口数亿吨的铁矿石。

    “所以,我对你们的建议是应该依托中国国内市场的需求,先稳扎稳打,有了市场,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再进军国际市场。”船王认真地对所有人建议着。

    沪东船厂目前在商船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国际竞争力。

    只要能抓住国内的订单,得到订单,不断地提升技术,未来在时机成熟再进军全球市场,这要容易很多。

    “现在全球的造船业,最先进的大型油轮、矿砂船等技术,都是掌握在日本跟韩国的造船厂中,美国以及欧洲在这些方面都不太行。有机会,也可以向日本的造船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