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再嫁未遂 >

第6部分

重生之再嫁未遂-第6部分

小说: 重生之再嫁未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内正在编筐的沈老头听到门外小孙儿的声音,忙扔下编到一半的箩筐起身开了房门,门外小清儿抱着糖糕进了屋子:“祖父,祖父,给,糖糕,甜!”

    见儿子进了正房,姬绣虹才放心地回了屋子。

    这边,沈老头抱着小孙儿就上了炕,清儿趴在炕桌上,打开油纸,拿出里面的糖糕来,一块给了祖父,“祖父,吃糖糕,甜!”

    说着又拿一块给祖母,自己吃一块,剩下的三块重又包好递给祖母,“给姑姑和小叔留着!”

    赵氏一手拿着孙儿给一块糖糕,一手拿着油纸包,心里暖和的一把搂了小孙儿心肝肉的疼宠起来。

    “三儿媳妇再不好,也生了清儿,给咱三儿留了后,这就是大功一件。”更何况他三儿的儿子打小就懂事孝顺,过两年长大些,再跟着他外祖念上几年书,不敢说中个秀才,他老沈家也能出个识文断字的孙儿。

    赵氏被小孙儿的几个糖糕暖的心肺都是热乎的,一听老头子这话,没好气的回他道:“我这么大岁数的人了,还能跟她个小媳妇一般计较?”

    当天晚上要分派各房第二日的粮食的时候,赵氏果然就单给了姬绣虹一颗白菜,并且跟另外两个儿媳妇说道:“咱家菜少,你们也别争较,老三媳妇这一冬就没要过家里的粮食,算起来也是你们占了便宜。”

    吴氏撇了撇嘴,说道:“娘说的什么话,儿媳妇是这么小心眼的人么,三弟妹娘家有钱,吃不惯粗粮,多吃些菜有什么打紧,我和二弟妹还值当为口吃的去说嘴去,那可成了什么人了!”

    连氏一向是听话惯了的,自然无话,只是神色莫名看了几眼婆母给了三房的那颗白菜。

    沈家地少,前后院子里开出来的一点子地除了种几样菜,大多种了豆子,高粱,秋下的白菜只收了二十来颗,哪敢敞开了吃,左右不抗饿,可有可无的东西,多一点少一点,也都不去理会就是了。

    姬绣虹接过婆母递过来的白菜,笑嘻嘻的接口说道:“嫂子说的很是,待哪天嫂子也吃腻了粗粮,也跟娘领了白菜换换口儿。”说着又转向婆母,亲昵的笑问道:“娘不能只疼我一个,等哪天嫂子想吃菜了,娘也给嫂子换成白菜吧,”说着笑眯眯的想了想,说道:“一天半斤,一个月是……,啊,娘,我算出来了,用十五斤粗粮换一颗白菜刚刚好,娘也换给大嫂吧!”说着自己先笑出声来。

    赵氏还只当是个玩笑,吴氏这边却怕了了,忙赶到婆母身边笑道:“娘可别信弟妹的,媳妇嘴泼,吃啥都行,并不用换白菜吃,咱家地窖里拢共也没剩下几颗,留着过年小姑回娘家,也是个菜不是!”说着拿眼去看姬绣虹,这个弟妹怎么这样爱计较,太过不饶人了!

    姬绣虹嗤然一笑,岔开话题又跟公婆妯娌闲说两句闲话就抱着白菜回屋去了,吴氏这才放心下来,亏得她嘴快,要是让三弟妹得逞了,她和相公下个月可就得指着一颗白菜过日子了!

    一冬里吃一颗白菜,虽说还有一罐子咸菜,可做了几十年贵妇人的姬绣虹还是觉着难熬了些,又想着试试那个山洞里能强身健体的神水的功效,就将门外墙边的一溜三个秋天里种了菊花的花盆子搬进了屋子,搁了两日,解了冻,浇了些滴了一滴神水,拿了几头蒜掰成蒜瓣种进了花盆子里。

    冬日无事,闲来无事,除了教授儿子认几个字,念几句简单易懂的诗词,收拾几样前世常做的儿子爱吃菜肴,姬绣虹便拿了绣棚子做绣活。

第六章() 
腊月二十二日这一天,姬云帆来给妹子送粮食的时候,姬绣虹除了绣庄派下来的活计,另外又做了个两个小插屏出来,一个绣的富贵牡丹,一个绣的红梅报春,“怎么做了这许多?”姬云帆皱了眉头,责问她道:“冬日里日头本就不足,又在这样的屋子里,黯淡无光,你再这么绣下去,不需几年就得熬坏了眼睛,为了几两银子熬坏了眼睛值当么?”

    姬绣虹站在炕沿处忍不住的顶嘴说道:“哥哥,你明知道我不怕……”话虽未说尽,意思却到了,她有山洞里的神水在,每日往粥饭粒滴上一滴,她和清儿身强体壮百病不侵,即便是整日里做绣活,眼睛也是清清亮亮,熬不坏的。

    姬云帆眉头皱的死紧,低声喝道:“你仔细些,切切不可露出破绽!”妹妹那至宝,他直接喝下一小口,亲自验证过之后,便严严实实地藏了起来,除了每日往茶水里滴上两滴给爹娘妻子,轻易不敢拿出来,便是亲近如亲自王雪莹,也未敢透漏一字半句,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招来祸事。

    姬绣虹心思一转便猜到缘由,笑眯眯的问道:“哥哥,你喝那神水了?嘿嘿,味道怎么样?可有效果?”甜而不腻,香气悠远,她可爱喝了,若不是娘家爹娘身子弱,嫂子刚有孕经不得大补,只能徐徐图之,她也不会每次就滴那么一两滴。

    姬云帆谨慎地往窗外看了看,才露出压抑已久的惊喜之色,笑道:“直有洗髓伐筋,脱胎换骨之效。”身体的变化最直接便是记性强了许多,先前需看两三遍的文章,只需一遍竟如印在心底一般,平日里打拳,挑水也丝毫不觉繁重劳累,前些日子和几个同窗比赛射御,竟能拉得开三石的强弓,他强压了多日的狂喜不能对人言,这是对着知情的妹子,总算展露出来。

    姬绣虹闻言噗嗤一笑说道:“若果然有效,哥哥便常喝着,来年秋闱也能多一份助力。”母亲身子大好,家里没了拖累,哥哥也能一展宏图了。

    姬云帆听了这话,一时收敛了喜色,正色的低声说道:“你可知这神水可还有别的效用?”

    姬绣虹疑惑,难道兄长已经知道,还是亲自试过,不疑有他,随手从山洞里拿出一把蒜苗来递给兄长问他道:“哥哥说的是这个么?”

    姬云帆愕然,竟还有这样的奇效。

    姬秀云见哥哥惊讶,忍不住的卖弄了几句,笑道:“前些日子我拿了门外的花盆子栽了几瓣大蒜,不过十来日竟然长出蒜苗来……”

    姬云帆面上再无半分喜色,沉声问她:“你可吃过了?”

    姬绣虹可惜地说道:“尚未,没个由头哪里敢随意拿出来吃用。”她没出过门,哥哥也未来过,万一让人知道了,她这蒜苗从何而来,况且,只怕县城也未必能找出这样一把蒜苗来,她哪里敢吃!

    姬云帆闻言这才暗自舒了一口气,说道:“爹爹的白发少了许多,娘亲也好似年轻了几岁,这东西还是不要多用的好。”

    姬绣虹也正色起来,这个却是没有想过的,万一……想到一种情形,不由得心下一惊,说道:“那可是多用不得。”万一弄出个长生不老来,可成了祸害了。

    姬云帆见妹妹已经想到,跟着点头说道:“娘的身子已经好转,爹也硬朗了不少,你嫂子更是身强体健,你那神水勿需再拿出来,我这里还留着小半瓶子,足够用到娘亲大好,你原有的就留着,将来或有用处也不一定。”

    姬绣虹想了想问道:“爹爹可有觉察?”

    姬云帆闻言嘴角略弯,低声说道:“爹说他和娘年纪老迈,只愿含饴弄孙,终老乡间。”

    姬绣虹面带疑惑的问道:“爹难道……难道不想……”她的父亲才不过四十岁,难道就不想……

    姬云帆自然明白妹妹未尽之言,想起之前与父亲的谈话,带着释然的笑容说道:“我们的父亲心中最重要只有娘和我们兄妹,他老人家说娘亲大好,他要留着功夫和娘多走走,多看看。”父亲的原话是:我已老迈,又有你们兄妹二人,此生足矣,余生只愿陪伴你娘,乡间终老。

    姬绣虹自然听出了其中意思,有些羞惭道:“爹会不会怪我”隐瞒了他。

    姬云帆说道:“爹什么不知道,他老人家既然不问,自然是不怪的。”是不怪,当晚便寻了借口打了他二十手尺,到现在挨打的左手还隐隐作痛呢!

    姬绣虹感动的红了眼眶,“哥哥,我们的父亲是这世上最好的父亲!”上一世也是,为了娘甘愿平凡,为了她殚精竭虑,最后也为了她,不顾年迈体衰,亲自上京,拉了她的灵柩葬入娘家祖坟……

    姬云帆亦动容的说道:“自然!”

    他们的父亲确实是这世上最好的父亲,如山一般,护着他们免受风雨。

    姬云帆此次前来主要事项已了,看着天色不早,也不多耽搁,放下带过来的米粮,拿了妹子已经完工的绣活和她弄出来的新鲜蒜苗和蒜薹嘱咐几句告辞而去。

    兄长来过,姬绣虹剩下的蒜苗和蒜薹总算有了出处,好在虽难得,府城不少的富贵人家也能见得着这东西,算不得惊世骇俗。

    年关将至,以沈家的家境过年不过是磨十来斤豆腐,割上半斤肉,称上二斤面,大年三十吃顿饺子罢了。

    姬绣虹手里好东西不少,有白面,百米,猪肉,还有兄长专门从府城买回来的卤肉,点心,糖果,她也不小气,从中拿出二斤肥肉,五斤白面,五斤大米,二斤卤肉,两方点心还有半斤饴糖,连着前两日给公婆小姑小叔子一人做的一身衣裳一并送去公婆屋里:“哥哥送来的年货,媳妇想着既然有了,这年关物价儿正贵,咱家也不需去赶这个趟儿去,先能着用吧,不够的,等过完年,价儿降了再买不迟,还有这衣裳,爹娘让四郎和兰花试试,有不合适的,媳妇再改改!”

    赵氏得儿媳妇这么多东西,早就乐的合不拢嘴了,拍着儿媳妇的手,一个劲的说着:“好好好,娘都听你的,一会就让他们试试,娘瞧着哪都合适,没有不合适的……”

    光棍惯了的吴氏自觉被打了脸,好几日见着姬绣虹没个好脸:就显得你娘家有钱了!

    姬绣虹也不多理会,只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几个侄子侄女一人给了二十个铜板的红封,吴氏就转了笑脸,老三家只有一个小子,她有三个,二房两个,一个换一个,她还赚了四十文,有钱也有有钱的好处!

第七章() 
春风过后,夏日也渐渐来到,正是麦收的时候,下元村里难得见到一个闲人,大人们都在地里割麦子,便是七八岁的小娃娃们都派上了用场,被大人们委以重任,负责看守打谷场上自家的麦堆。

    绣虹抬头歇息时候都能看到篱笆墙外挑着新收割的麦子的汉子们匆匆而过,有时候附近地里干活的妇人们上门来讨口水喝,稍做歇息,跟她聊两句日子不好过的话。

    今年谁家的日子也好过不了,去年夏里,一场雹子毁了秋粮,今年春里天旱,夏粮又歉收,一亩能打二百斤麦子就是好地了,农人的日子难熬,秋粮若是再不好,今年怕是要出门逃荒讨饭去了。

    绣虹将手里刚刚完工的绣图展开仔细查看了一番这才满意地叠好,准备回屋放进柜子里,这次绣的是一整幅四扇的小屏风,绣样是梅菊竹兰四君子,过两日回娘家,托兄长送去绣庄寄卖,少说也能得二十两银子。

    姬绣虹如今的绣工,在府城里都算得上顶好的,再加上她自小读书,会画两笔,且写的一笔好字,绣出的字画自比一般的绣娘多了几分书香,起程转折之间也不若不识字的绣娘那么呆板,自带了一股流畅洒脱,极得府城的大家奶奶们的喜欢,卖的也俏。

    卖了这一副,她要歇几个月,这几个月里,她已经攒下七八十两银子,兄长的书也卖的越发的好了,并不缺银子使,她得空出功夫来给嫂嫂腹中即将出世的小侄子侄女好好的做几身小衣裳穿。

    “大晌午的……冷锅冷灶的……三五个人的饭,真能累死啊……就她娇贵,咱们也是人生父母养的……就绣那么两朵烂花,是够她吃的,还是够她穿的……还不是得靠着咱们养活……竟养出个祖宗来……”

    听着厨房里不大不小,恰好能让她听见的抱怨声,绣虹柔美的脸上露出一抹得逞的微笑,离沈三郎的死讯传来还有不到两年的功夫,她得好好布置一番才好。

    “养的跟个大家小姐一样……嫂子你没看过她的手,比我家妞妞的手都细……凭什么咱们就是那受苦受累的劳碌命,虽说老三……可那也怪不着咱们呀,谁让老三手臭抓着‘去’字的……我知道这么说有些不好……可,这么下去,谁受得了啊……,早知道让我加二郎去了,我也学那样子,做两天等吃等喝的奶奶……”

    绣虹气定神闲地把绣图锁进柜子里,又拿起炕上的针线簸箩,仍旧坐在门口阴凉里的小板凳上做起绣活来。

    只需拿眼一扫便可看出两分绣活无论是布料还是绣活的手工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正拿在绣虹手里的这副绣到一半的鸳鸯是一张鸳鸯戏水的大红盖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