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魔教教主 >

第334部分

重生之魔教教主-第334部分

小说: 重生之魔教教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他的好友,东海灵鳌岛天枢道人送给他的东西,用来帮他寻找弟子的。

    其实对于武道来说,昙渊大师并没有那么的太过执着,武道武道,以武止戈之道,昙渊大师的手中不是没有沾染过人命,但他救的人,却是要比他杀过的人多十倍甚至是千百倍。

    所以在东海之时,昙渊大师也一直都没有来得及去寻找弟子,直到现在他发现自己寿元不多,这才动了寻找传人的心思来。

    以昙渊大师在东海之地的名声,他想要寻找弟子还是很简单的,但可惜,这些人中他却并没有满意的。

    对于弟子,昙渊大师的要求并不高,对方可以不是和尚,也可以是其他门派的弟子,甚至是道士都无所谓。

    但昙渊大师唯一希望的便是自己这一身的武功能够用来救人,而不是杀人。

    善恶这种东西并不是光看名声外表就能够看出来的,有时候一个大恶人的一念之仁,却也能够救下千人万人,而在东海之地的那些年轻武者那里,昙渊大师却只看出了他们对于武功的执着,所谓的善恶,则是被他们放到了最后。

    所以这一次昙渊大师才准备来中原之地落叶归根,顺便也挑选一名弟子。

    只不过可惜,老天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就算是中原之地人杰地灵,也没有多少时间留给他自己挑选考验了。

    所以昙渊才向天枢道人求来这么一个玉简的。

    天枢道人乃是东海灵鳌岛的一个散修武者,名气很大,虽然有着武道宗师境界的修为,但他真正出名的却是他那天机演算之术。

    和尚能跟道士成为朋友,这点在其他人看来很奇怪,但昙渊大师却跟天枢道人乃是至交好友,双方在一起交流闲谈,也从来都没有道佛之见,你是你,佛是佛,道是道。双方没有关系,两个人看的可以说都是很通透了。

    得知自己的老朋友命不久矣,天枢道人也是十分悲伤,所以他动用了自己最强的力量,卜算出了符合昙渊大师要求的弟子,并且送给了他四句批语:

    路逢华盖遮两口,潜龙在渊心难守。

    落笔点睛聚风云,如蛾扑火挽狂澜。

    批语的意思很明显了,这一次昙渊大师想要的弟子应该是出身朝廷,华盖遮了两口便是一个‘官’字,只要是官,那便是朝廷出身,这一次昙渊大师踏入中原,定然会遇到一个出身朝廷的武者。

    潜龙在渊心难守指的是对方现在还只是一条潜龙,自身没什么名气,甚至就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前路在何方。

    落笔点睛聚风云则是指昙渊大师自己,他将功法传给了对方,就如同画龙点睛一般,给了对方汇聚风云,笑傲天下的实力。

    而最后如蛾扑火挽狂澜则是指对方在未来会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力挽狂澜,救下了千千万万人。

    而且天枢道人还生怕批语有些模糊,导致昙渊大师选错了人,所以天枢道人还用自己的一口精血换来了一道模糊的天机,将其封存在玉简当中,只要昙渊大师遇到跟批语有关的那个人,玉简便会绽放出光辉来,双重保证,绝对不会出错。

    若是楚休在这里的话,他差不多会明白为何昙渊大师最后会选择李元了,这是因果,也是宿命。

    李元乃是东齐朝廷出身,这次他若是未死的话,肯定会跟随太子前来迎接昙渊大师,这样一来,他便符合了第一条。

    而李元本身名气不大,对于前路自然也是有些迷茫,倒也符合第二条。

    最后两条则是指的李元的未来,在得到了昙渊大师的传承之后,他也的确是如同画龙点睛一般,彻底汇聚风云,一飞冲天。

    而最后一条则是指李元在东齐衰弱危难之时,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力硬抗北燕,最后力挽狂澜,成为东齐的镇北王、大将军。

    而之所以天枢道人推算出来的弟子是后期手中也是沾满了鲜血的李元,还是因为因果。

    因果这种东西很玄奇,哪怕是善恶,都不能用来分辨因果,有些时候你做了一件善事,却可能导致更大的恶,而有时候你杀了一个人,却是能够拯救更多的人。

    若是未来没有李元为东齐力挽狂澜,那北燕势必会攻破东齐,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身处中原腹地的东齐自然也不是那么容易覆灭的,必然会跟北燕厮杀到底,而那个时候西楚则也肯定会插上一脚,趁乱牟利。

    如此一来,三国大战重演,天下间必将血流成河。

    而若是有了李元力挽狂澜,他则是能让北燕知难而退,将战争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也不给西楚插手的机会,如此一来,虽然也有死伤,但活的人却无疑会更多。

    不过无论怎么说,李元的存在导致了三国杀孽减少,他虽然杀了很多人,但却也间接的救了千千万万人,所以在天枢道人的推演当中,李元无疑是很符合要求的那个。

第四百八十七章 回归() 
在岸上众人的焦急等待当中,鲸天会的巨舰已经快要靠岸了。

    这时一名打扮富态的中年人走到的昙渊大师的身后,低声道:“大师,已经要到了。”

    昙渊大师回头笑了笑道:“龙会主,麻烦你了。”

    这中年人闻言连忙道:“大师您千万别这么说,昔日若是没有大师您仗义出手,我鲸天会恐怕早就被东海三恶岛联手吞并了,这些年来有大师您庇护东海之地,这才能够让东海少了几分杀戮。

    可惜好人不长命,如今大师您要走了,我怕是这东海之地,又没多少太平日子了。”

    说到这里,那中年人甚至双目通红,一副悲伤的模样。

    这中年人乃是鲸天会会主龙天英,在东海之地也算是一个人物,不过商人毕竟是商人,他就算是有些实力,但想要将鲸天会发展到这种实力也是相当艰难的。

    多亏了昙渊大师昔日的庇护,鲸天会才能发展到现在这种规模,所以现在龙天英也是真的悲伤昙渊大师即将圆寂归墟。

    昙渊大师笑了笑道:“龙会主不必如此,生死有命,这是天道轮回,改不了的,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都逃不过这一遭。

    不过东海之地的秩序已经初步建立下来了,只要诸位都能够遵守规矩,不妄为的去滥杀无辜,东海依旧是东海,有没有老僧,其实都是一个道理的。”

    龙天英点了点头,不过他却是知道,东海没了昙渊大师这位德高望重的强者来维护秩序,估计现在安稳的日子也也是剩不下多少了。

    这时鲸天会的巨舰已经靠岸了,昙渊大师直接一步踏出,脚下悬空,周围的天地之力轻柔的托举着昙渊大师的身体,让他轻轻落在岸上。

    在场的众人见状直接涌上来,大声道:“恭迎圣僧回归中原故土!”

    这一刻无论是代表着朝廷的太子和萧白羽,还是须菩提禅院的两位武道宗师,或者是明王宗玄,他们都低下了头。

    无论是真情也好,还是假意也罢,现在的昙渊大师,值得他们这一拜。

    昙渊大师摆了摆手道:“诸位不必如此,什么圣僧不圣僧的,都是凡夫俗子,谁人有资格成神成圣?起码老和尚我是配不上的。

    这次老僧回中原,只是想要在家乡找一个孤坟安葬,也算是落叶归根了,还劳烦诸位兴师动众,罪过了。”

    当和尚能够当到昙渊大师这种程度的,也算是到了一个极致了。

    其他小寺庙出身的武者可没有资格让须菩提禅院和大光明寺的人齐齐行礼迎接。

    这时须菩提禅院的一名武道宗师站出来一礼道:“昙渊师兄,方丈来之前吩咐过,想要请昙渊师兄前往须菩提禅院做客讲道,所以还请昙渊师兄移驾,我须菩提禅院必将盛情招待。”

    那名须菩提禅院的和尚跟昙渊究竟谁的辈份大,他也有些分不清,不过以昙渊大师现在的地位,叫他一声师兄是肯定不会错的。

    一旁宗玄也是道:“来的时候虚慈方丈也吩咐过,务必要将昙渊大师你请到大光明寺来讲道。”

    昙渊大师苦笑着摇摇头道:“大光明寺跟须菩提禅院的错爱老僧心领了,不过这讲道还是算了吧。

    其实老僧又哪里会讲什么道?我的佛法造诣肯定是不如大光明寺和须菩提禅院的诸位高僧。

    我在东海所谓的传播佛法,其实就是给他们讲一些粗浅的道理,随便给他们念一些佛经而已,老僧愚钝,一些佛宗至理我是悟不出来的。

    所以大部分的时候,我化解仇怨用的也不是佛法,而是武力,两边想打,我就将他们全都打趴下了,打的没力气,然后再给他们诵读佛经,读的他们实在不耐烦了,双方的仇怨自然也就没了。”

    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人顿时有些目瞪口呆,特别是须菩提禅院的那些老和尚,这让他们怎么接话?

    虽然说在东海那种地方,动手比讲道理管用,但昙渊大师就这么直接说出来,这让须菩提禅院的武者怎么都感觉有些掉价,这跟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啊。

    后方的楚休倒是感觉这位昙渊大师看的倒是挺明白的。

    无论是佛还是道,首先你的东西要有人来听,才能够传播得出去。

    一个毫无力量的和尚想要传播佛法,化解仇怨,恐怕最大的可能就是被人给一刀砍死。

    其实大光明寺和须菩提禅院也知道这一点,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在武道之上下这么大的功夫了,有那时间全都用来去专研佛法好不好?

    只不过他们虽然知道,但却不想承认,在外还是要说自己乃是出家人,慈悲为怀,想要以德服人,虚伪的很。

    看到须菩提禅院那些和尚的表情有些不对,昙渊大师苦笑着摇摇头道:“诸位,不是我不给面子,而是老僧是真的走不动了。

    来中原之前,我的寿元便已经开始枯竭了,恐怕我还没到大光明寺或者是须菩提禅院呢,就要直接归墟了。

    所以最后这一段时间,我不会出东齐,只是想要在东齐之地落叶归根。”

    昙渊大师没说自己想要找一名弟子的事情,因为这种事情一旦说出来,整个江湖的年轻一代俊杰必将蜂拥而至,到时候说不定会造成什么影响。

    按照天枢道人给他的卜算,这一次他回中原,必将会遇到合适他的弟子,倒是不用强求。

    而那边须菩提禅院的和尚看到昙渊大师拒绝,他们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既然昙渊大师不愿意,他们自然也不会强求。

    而以宗玄的性格,他就更加不会多说什么了,反正方丈让他说什么,他便说什么,方丈交代他说的话宗玄都已经说完了,所以此时宗玄便犹如雕塑一般站在一旁,一言不发。

    而这时太子吕隆基却是走过去,让自己手下拿出了数样礼物,拱拱手道:“昙渊大师既然不愿意去大光明寺跟须菩提禅院,那正好可以在我大齐多留一段时间。

    父皇曾经亲口说过,我大齐能够出现昙渊大师这等人物,乃是我大齐的荣幸,所以这次必须要将大师您请到大梁城来一趟,父皇会亲自接见您的。

    而且父皇还说了,到时候他会在大梁城亲自为您建造寺庙,在整个大齐其他地方也为了大师您竖立丰碑。

    大师您东渡传播佛法,扬我中原之地的威名,可以说是我大齐之人的楷模,我大齐必将万世不忘!”

    吕隆基的这些话让在场一些非东齐的武者都是一皱眉头,他这话是什么意思?昙渊大师怎么就代表东齐了?

    其实对于江湖人来说,国家的界限并没有那么重。

    五大剑派还分别处在三国之地呢,难道他们也要互相之间拼死仇杀的敌视吗?

    朝廷和江湖天生便是对立的存在,况且对于有些宗门世家来说,他们可是传承了千千万万年的,那时候可还没有东齐和北燕这类的国家呢。

    而昙渊大师也是被吕隆基的‘热情’弄的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其实他这一次回中原,就是简简单单的想要落叶归根,找一个弟子传承武功,这一切便都圆满了。

    但可惜人在江湖,有些事情却是不能不面对。

    昔日他只身东渡的时候,可是连一个送行的都没有,哪怕是他的那些师兄弟,都认为他是在发疯,认为他这一去就回不来了。

    结果跟他走的时候相比,他回归之时,这人多的却是让昙渊大师有些不适应了。

    不过就在昙渊大师刚要拒绝的时候,他忽然想起来,自己所要找的那个弟子,不就是朝廷出身吗?

    这次东齐朝廷派这么多人前来迎接自己,倒是很符合天枢道人给他的批语中描述的那些。

    吕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