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朕重生后霸气侧漏[星际] >

第9部分

朕重生后霸气侧漏[星际]-第9部分

小说: 朕重生后霸气侧漏[星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霄还未能明白她的佩剑为什么非要让她这会睡觉,就感到自己的意识被一股温和的力量,带到了一片明亮温暖的世界里,首辅、太傅、六部尚书,她前世重用的几位将领,皇室宗亲中的几位亲王郡王,地宫暗卫中的暗一至暗三,内侍总领景承平的徒弟景安宁等人,正等在那里。

    众人见女帝到了,顿时激动地跪拜行礼道:“臣等恭贺陛下回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凌霄见此哪还有不明白的,她一面稀奇世上居然真有托梦这回事,一面摆手让众人平身。

    首辅等人依言平身,几位皇室宗亲中的江郡王却没敢起来,他跪着向前膝行几步,对着凌霄砰砰叩头泣声道:“罪臣向陛下请罪!罪臣后代不忠不孝违背誓言,居然胆敢弑君篡位,罪臣该死!请陛下惩处!”

    凌霄嘴角一抽,心道你这都死得不能再死了,朕还能让你怎么死?

    凌霄挥手让江郡王起身,她道:“起来吧,你早都葬入帝陵了,子孙后代如何与你无关,朕猜那胆敢篡位的,也不是你郡王府嫡系吧?”

    当年凌霄登基日久后,举朝上下为她选看皇夫,入选者足有百人,皆是皇朝中家世、才华、人品、相貌一等一等的适龄世家公子,凌霄本人当时并未太在意此事,本打算等首辅等老臣帮她选过两轮后再亲自相看。

    谁想,就在她那年的万寿节上,江郡王嫡女酒后指着她鼻子怒骂她:“不知廉耻,女子也敢称帝!你既然选了我俊哥哥,怎还能再选别人?即便婚后,你也应当让出朝政大权,由我俊哥哥执掌朝堂,你就该在后宫中相夫教子,还得为我俊哥哥纳上三五妃子,封我为贵妃才是大度!不然你就是毫无妇德!”

    凌霄当即怒极反笑,她斥道:“你愿做那一辈子天地只有井大的后宅女子,却不代表天下女子都和你一样心思!”

    凌霄当时真是震怒,她和父皇当初为她能顺利登基付出多少,她继位后又为女子可为官做宰,领兵征战付出了多少,方才换来现在朝堂的男女臣子各半,民间再不觉生女无用,每年残杀女童者无数,却不想,今日却被人指着鼻子骂她“毫无妇德”!

    凌霄父皇,既先帝,一生只有凌霄一个孩子,先帝也曾因老臣们上谏的“过继”动过心思,但时年刚满八岁的凌霄却道:“我为何不能称帝?谁规定女子不可登基为皇?”

    先帝闻言心惊,便听凌霄又道:“我自小便过目不忘,才智上也算聪慧过人,您教导我的朝政权谋,我亦能做到举一反三,遇事、对事时我也算心思通透,朝政处理时,您也称赞我天赋极佳,看遍满皇家同辈,可还有比我更适合帝位者?既如此,您为何不能立我为太女?”

    先帝当时怔住,久久无法言语。

    因凌霄所言无错,他与皇后大婚后十年无有子嗣,后宫妃子因此一年比一年多,却依然无有音讯,他那时已然绝望,酒后跑去宗庙哭诉,谁想三个月后皇后被诊出喜脉。

    凌霄作为他盼了二十年才盼来得孩子,虽是位公主,却被他从小带在身边呵护教导,一切女子三从四德之事都不愿她碰触,平生只愿他的掌中宝能一生安康幸福,活得肆意骄傲,哪怕是凌霄从小就对朝堂政务有兴趣,他也宠着一一教导。

    可谁想到他的掌中宝对于国事处置上,却每每都能说出发人深省的言语,很多建议也新奇又极具远见,且从小便威势强大,御下手段非凡,连他身边的内侍,都对她忠心耿耿……

    先帝越想越觉得,是啊,凭什么他的女儿不能继承皇位?

    先帝此心思一动,便再也压不下去了,他开始召集朝中重臣商议,思想古板的重臣们当然不同意,古往今来,哪有女子称帝的道理,为此当时的几位老臣差点触柱死谏,而原本盼望着自家儿子能被过继的皇室宗亲们也炸了锅,一个个跑到先帝面前哭着喊着阻拦,更有甚者跑去了宗庙哭诉先帝不孝。

    结果,去宗庙哭诉的,一个个都莫名其妙脚一滑撞了个头破血流,要死谏的老臣们,则是府邸大门皆被京都百姓们泼了粪尿,还送了纸钱,怒骂他们不顾百姓生死,不如早死。

    接着事情越传越广,天下士子抗议声不绝,百姓们却差点揭竿而起,只为维护他们的公主能顺利被封太女。

    偌大皇朝,在凌霄未降生前,天灾人祸不断,还有妖魔鬼怪骚扰,百姓们过得日子可谓苦不堪言,但自凌霄降生那天起,洪水之地再无大水泛滥,干旱之地再无饿死百姓,就连蝗灾地动都没了,百姓们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

    且公主这几年间为他们做得事,从农田灌溉到粮食种植,从修坝利民到打压贪腐官吏,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为了他们,这样好的公主凭什么不能被立太女?凭什么不能登基称帝!

    他们不懂士林那套,什么女子有才无才是德的,他们只认准了一件事,那就是——公主登基,必为明君!

    就为了这个,百姓们简直豁出去了,各地百姓的请愿源源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送到先帝的御案上,甚至有百姓们为此跋山涉水赶往京城,跪在宫门前求立太女。

    那时局势一度危机,百官,天下士林,皇室宗亲们,与先帝和百姓们完全站在了对立面,几位封地王爷中有心怀不轨者,也已开始图谋造反,更有甚者,已经在联络外族,企图一同兵压京城,逼迫先帝退位让贤。

    凌霄听闻后,不顾先帝反对,在一次大朝会上亲自舌战百官,从皇朝国事辩到皇族家事,从利国利民辩到开疆扩土,她对着众人勾画出心中宏图,誓要打造出一个皇朝盛世。

    这是满朝文武,也是先帝,第一次得知凌霄心中大愿,所有人都被她堪称野望的未来规划吓到了,有官员在朝会后大骂“公主是个疯子”,但也有官员被说动,对公主描绘的有功即可封爵称王,皇朝之外,海内外凡打下划归于皇朝之土地,皆可作为封地世代传承的未来生出野心。

    特别是手握兵权的武将们,公主所说海外之地,谁打下就归谁的美好蓝图,简直让他们自听到这句话开始就兴奋不已,几夜都是辗转反侧难以安眠。

    不几日后,武官一系最先倒戈,当时的老镇国公带着满朝将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率先倒向了先帝,在第二次大朝会时上奏请立太女。

    而被凌霄登基后重用,当时才刚刚踏入内阁只是个阁臣的首辅,则带着自己派系的人马成为了第二批拥护者,为凌霄和先帝突破文官集团打开了口子。

    当时还只是阁臣的首辅也曾被其他阁老质问,但他的回答却让更多朝堂文官开始摇摆不定起来,他说:“汝等入朝为官所图为何?难道不是青史留名?公主若能登基实现宏图大志,我等哪个不是皇朝的功臣?哪个不会流传千古?”

    这话一出,顿时让当时无数文官陷入了纠结,是啊,他们当官图个什么,为国为民?

    笑话,当时能有钱读书考上科举者,谁家中没有良田大宅,真正知道民间疾苦而读书,做了官还能一心为民者,满朝堂也挑不出多少。

    当官,当然是为名为利,再穷的官员,几年下来也能告别清贫走上人生财富的巅峰,再不知道缺钱是个什么滋味,但在为利之前,他们首先为的,是名。

    文人有几个不求名?

    没有。

    当官的文人有几个不求青史留名?

    一个都没有!

    现在有一个赌一赌,很可能就让他们流芳百世的机会摆在眼前,且成功率似乎还挺大的,那赌是不赌?

    当然是——赌了!

    朝中文官接二连三的倒向凌霄和先帝,特别是很多年纪正轻,还对未来充满野心的官员,为此不惜和思想古板的老师断绝师生关系,也要拥立太女,这让那些坚持反对的老臣们感觉自己被抛弃、被孤立了,他们一气之下,索性集体上书请辞,想以此逼迫先帝放弃这荒唐的念头。

    谁想,先帝在凌霄的不断劝说下,压根没妥协不说,还直接准了他们的告老还乡,原本的位置迅速有了更年轻更有干劲儿的官员顶替,这让一众老臣差点气昏过去,最后只能哭哭啼啼地回老家去了。

    至此,凌霄被立太女已成定局,先帝怕再拖会有变动,迅速昭告天下,百姓们普天同庆,官员们鼓掌欢呼,自此,便开始了凌霄走到台前,带领皇朝走向恢弘盛世的帝王生涯。

    凌霄被立为太女后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趁胜追击,再次压低百官与士林的底线,下令组建东宫班底,并开自古以来招选女子当官为将的先例,直接任命女子为官。

    这在当时的朝堂上再次掀起巨大的波澜,但不等群臣谏言,凌霄就再次走了“大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利益捆绑”路线,率先招选了文武官员中所有有才名的女儿为官,并承诺女子未来一样可封爵封王,拥有自己的封地,世代传承将写进皇朝律法。

    这一招顿时打蒙了原本无法接受此事的官员们,特别是那些家中只有女儿,被指责“断了根,无后”的臣子们,他们只要一想到自家女儿以后也可以封王拜侯,生个外孙还是跟他们姓,搞不好还能得一块封地,抵抗之心就不是那么坚决了。

    此后凌霄抓住机会组建属于东宫太女的直属军队,严训四年后,亲自率军出征外族,一举灭掉了周边总来侵犯皇朝的所有部落,并对战役中有功的男女将领不吝封赏,一切承诺说到做到,这让她一举得到了军心不说,还让自己拥有了一支真正令行禁止的铁血大军。

    而当一个未来的帝王牢牢掌握了兵权,还有什么能阻止她?

    再没有了。

    此间几年,先帝为了帮凌霄稳住后方局势,拖着本就多病的身体苦苦支撑到她十四岁,见她终于把整个朝堂掌控手中之后,才放心的含笑而逝。

    随即凌霄登基,对这些年来拥护她的官员择选人才委以重任,当时的阁臣,后来的首辅等人一一上位。

    就这样,在她自己手握重兵,和原本的东宫班底,与拥护她的众官员的支持下,朝廷逐渐君臣一心,诸多利国利民举措被实施,皇朝开始变得一天比一天更好。

    到凌霄年满二十,被百官奏请挑选皇夫之时,她已两次亲征外族与周边诸国,皇朝疆域一扩再扩,金银矿藏山一般不断运回国库,各种粮食物种普及百姓,整个朝堂也政清人和,贪官污吏不再,皇朝,已经距离她当年所描绘的盛世之景,越来越近。

    那时的凌霄就已威势日重,满朝上下都没人能在她深具压迫力的目光中抗住三秒,但凡她有什么决策,一旦下令,文武百官无不遵旨听令,连个说不字的人都没有,就更别说被人指着鼻子骂了。

    所以,当江郡王嫡女胆敢大不敬犯上后,可想凌霄当时的怒火之大,与整个朝堂的哗然与愤慨。

    首辅等女帝的坚定拥护者,纷纷弹劾江郡王教女无方,按皇朝律,江郡王府应抄家灭族,这让江郡王一夜白发,跪在大殿门口却什么都不敢说,也无从辩解,只能默默哭泣。

    凌霄大怒过后,想想这位老王爷当年对她父皇的忠心耿耿,想想他也曾屡屡为她父皇分忧立下战功,再想想他愿自贬为庶民,只为求换他嫡女一命的爱女心切,最后想想当年父皇对她的爱护,因她一句“我为帝王才能最肆意骄傲的活着”,她父皇就甘愿冒着丢掉皇位的风险为她争取太女之位,凌霄最后还是心软了。

    她最终只处置了那嫡女一人,夺了她郡王嫡女的县主封号,把她贬为庶民从皇族玉蝶中除名,并给她和她护着的那位“俊哥哥”赐婚,下旨两人永不能和离,且不准纳妾。

    你不是爱着护着你的俊哥哥吗?没问题,朕成全你!但有一条,并永不允许你的俊哥哥和其后代步入朝堂!

    且看你回归生活本真后,还怎样贤德淑良!

    而且,胆敢在皇夫择选条件第一条“无相爱私通之人,为自愿入选”上就欺君,这样的“人才”,皇朝要不起!

    朕更是要不起!

    除此之外,凌霄再未对江郡王府做出惩处。

    万万没想到自家居然保住了性命爵位,还保住了唯一嫡女性命的江郡王府,对此感恩戴德,江郡王一家老小入宫叩谢圣恩,立誓江郡王嫡系一脉从此对女帝一脉死忠,哪怕战场上战死到最后一人,也要保住女帝一脉的传承永不断绝。

    等到之后凌霄南征北战之时,老江郡王带着家中子嗣冲锋陷阵,自己战死沙场,家中儿郎也牺牲得只还剩小儿子一人,这才换得他们一家与首辅等人一样同葬帝陵的荣耀。

    而后来的皇夫择选,凌霄选了她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