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武大郎新传 >

第34部分

武大郎新传-第34部分

小说: 武大郎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思量再三后,武植却并不打算这么做。

    因为这笔钱,他要用来替武松“跑官”!至于扈三娘那里,他另有打算。

    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武植对宋朝的官制也有了一些了解,宋朝的文武官制度非常复杂,官员们也大多有三个头衔,分别是官、职和差遣。

    “官”指的是阶官,几品阶官领几品的俸禄,和工资挂钩;“职”就是职务官,这才是有实权的;至于差遣,则是朝廷指派的任务,相当于明清的钦差大臣,与自身的阶官和职官关系不大。

    对于武官来说,阶官就是后世的军衔制度,如上校中校之类;而职官,就是团长营长之类。

    武官总体可分为三等七级六十阶!依官阶可分为横班、诸司使、使臣三等,这三等又分横班正使、诸司正使、横班副使、诸司副使、大使臣、小使臣、无品尉勇等七级六十阶。

    而武松现任的阳谷县都头,就是属于其中最末端的“无品尉勇”。

    虽说没有品级,可是有了这个身份,再加上武植背后的运作,武松进入军队的时候,起码能混个队将当当……

    在军队里面,军将也分三级:一级是将校,分为自都统制、统制、统领、正将、副将、准备将、部将、队将共为八级,队将为最低一级军官;二级是节级,包括都的军头、十将、将虞候、承局和押官;三级是长行,即军兵。

    二级和三级就相当于后世的班长、士官和预备役,队将及其以上才是正式军官。

    所以说,能当上队将级别的军官,才算在军队里面正式出道。

    而武植要“跑官”的地方,就是在距离阳谷县不远的青州!

    青州也在山东境内,属大宋京东东路所辖,这里可是个著名的地方,三国时期曹操手里闻名天下的强悍兵种——“青州兵”,就都是这里的人。

    武植之所以来这里,完全是因为在这阳谷县周围的几个州府中,武植最了解的就只有青州了。

    在水浒里,青州的兵马统制是五虎将之一的霹雳火秦明,兵马都监是镇三山黄信,还下辖着清风寨!

    清风寨里面住着谁?乃是任副知寨的后来梁山八骠骑之首,一身锁甲白袍,使一杆雪花亮银枪,一支硬弓射遍天下无敌手的超级无敌大帅哥——小李广花荣!

    除了黄信,其他两位可都是和武松同属天罡星之列的大将,趁着如今他们都还没遭遇变故上梁山,武植当然要过来会一会,忽悠忽悠他们一番的。

    最重要的是这青州城的知府慕容彦达在水浒中也有提及,此人妹妹是当朝官家宋徽宗的贵妃,是个地道的“关系户”,水浒里面正是因为此人的昏庸,杀了秦明的家小,才逼的秦明落草为寇。

    昏官当然是令人讨厌的,不过对武植来说,昏官才是最可爱的人,不怕你昏庸,就怕你太正直……对于“关系户”,跑关系自然也要容易的多。

    武松本就是都头,还有打虎英雄的威名在外,只要武植在青州知府那里打点到位了,再请本县知县向朝廷保举推荐,武松在青州军队里面当个“队将”级别的军职也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如此一来,武松就成了秦明的部下了,不过武植并不担心,饭要一口口的吃,只要武松正式进入军队体制内了,有武植雄厚的财力支持,在加上武松过硬的个人条件,超越秦明是早晚的事情!

第1卷 第46章 敏感的三娘() 
今天,便是武植和扈三娘出发的日子,不过他们去的不是扈家庄,而是青州!

    先去青州再去扈家庄并不算绕路,武植和扈三娘已经商量好了,他们办完了事情再辗转一起回扈家庄提亲。

    这是扈三娘第一次单独和武植外出,更是武植在宋朝的第一次外出,两人都十分兴奋!

    有武松郓哥蒋敬等一干信任的心腹在阳谷县,武植对雪儿和金莲的安全和得意楼的生意也十分的放心,再三嘱咐武松照看好两位嫂嫂后,天还未亮,武植和扈三娘便带着萧让等一众随从护卫和一些辎重物,出了阳谷县城。

    对武松,武植只是告诉他去帮他谋个军职而已,并未细说其中门道,武植希望武松只要坦坦荡荡的做他自己就好了,未来,那些阴暗的,见不得光的,甚至血腥的事情,就都交给武植吧!

    武植的小队里面有两辆马车,一辆软塌里面坐着扈三娘和武植,这次去青州武植可是带着三千两银子的,这可不是小数目,他和扈三娘当然要寸步不离的看管。

    后面一辆马车上装的是黄金酒和上好的豆油,武植也考虑了,万一青州知府是个昏庸,却喜欢清高的官员,那么武植便只送黄金酒和豆油不送银子,若不是,那么就全给他!

    送礼最忌讳的就是拖泥带水,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比起武松的前途,这些东西银钱算不得什么。

    萧让和护卫骑着六匹骏马分列马车左右,宋朝马匹非常短缺和珍贵,若是有人骑着马走在街上路上,那和后世开着豪华跑车在街上的效果是一样的,此时武植这六匹骏马两马车的阵仗也算极其奢华了。

    萧让等人去青州是为了准备得意楼的开张事宜的,近来得意楼扩张迅速,郓哥自己忙不过来,所以萧让也暂时加入了营运部门……在数天前,武植就派人去青州筹备酒楼油坊了,这会武植去的时候刚好赶上青州得意楼开张,武植也好借着这个由头求见知府。

    以如今得意楼在山东的名声和口碑,武植要见知府也容易多了。

    ……

    出了阳谷县城,武植他们便沿着官道直往东走,待日出天亮时,他们已经远离阳谷县十余里地了。

    中国自始皇帝大修驰道以来,秦以降,每个朝代都十分重视官道的修建。富庶的大宋朝,自然不会让前朝专美,宋朝自开国初,就开始对官道不计成本的投入修建了……经过百余年的营建,帝国的东西南北,都修筑了排水良好,不怕积潦的平整官道,将各扑郡纵横相连起来。

    按大宋规制,道畔必须杨柳夹路、苍松翠柏,在北方以遮风沙,于南方则固路基,道旁每隔五里,立‘里垢';石碑一块,上刻‘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等交通法规,醒目处还有编号。

    看编号便知道自己走出多远,一目了然。

    之外,在州界县界处,又有‘界垢';清晰标明你所在何州何县、及向东西南北各是哪里,连问路都省了。

    且官道每隔二十里必置马铺,有歇马亭:隔六十里,必设驿站,有官营的,亦有市民买扑下来经营的,都提供全套的伙食住宿。士人行旅往往住在驿站,暮宿朝行,安全省心,可谓体贴又周到。

    都说宋代人喜欢旅游,守着这样好的交通条件,只要家里有钱,谁不愿意出去转转?

    只是旅游也不能去太过偏僻的穷山恶水,不然遇到了母夜叉孙二娘的黑店,只怕免不了要变成人肉包子的……

    马车外面天已经大亮,武植自然要忍不住的掀开车窗好好观赏一下外面一路的风光的,这可是北宋时期的风景啊!

    车马早已远离的县城的喧嚣,此时正行驶在乡间的官道上,此时正值冬日,官道两旁的大片田野里面都是一望无际的小麦,嫩绿色的小麦苗上有的依然覆盖着大片未融化的冰雪,冰雪在太阳光下泛着莹光,阵风略过,麦苗也翻滚着绿色的波浪。

    绿白两色相映成趣,冰雪的气息混合着麦苗和泥土的清香对着武植扑面而来,深吸一口,顿时让人如醍醐灌顶,浑身通透;再吸一口,又立刻让人神清气爽,精神焕发了起来!

    现在武植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后世有人把空气当作商品来卖,如果真是这种充满着“自然灵气”的空气,买来闻闻倒也值得,只是后世只怕再也找不到这样的空气了。

    扈三娘安静的坐在马车里,窗外的景色对于她这个“原住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武植像个孩子那样伸着脑袋往外面看,扈三娘则像个小姑娘那样目不转睛的看着武植。

    越看武植,她的心就跳的越厉害,心跳的越厉害她就越欣喜!

    因为扈三娘想的是,自己就快要正式嫁给眼前的这个男人了!

    窗外的景色是质朴的,走十里是雪和麦田,走二十里还是如此,偶尔也会出现一座小村庄,三两个悠闲嬉笑的农家小孩。让武植眼前一亮的是每经过一个村庄的时候,总会看到成片的,在后世农村也已经看不到的谷场。

    谷场是农民们收来庄稼后用来打草脱粒的地方,农民们在谷场把谷物小麦等作物的种子和秸秆分离后,便会将秸秆堆成一垛垛造型各异的秸秆堆,有方的有圆的,有塔尖的有飞檐的。

    这些秸秆堆如一座座迷你宫殿一般矗立在各个村庄的谷场上,看起来十分的赏心悦目,武植纵然没有多少艺术细胞,也不禁对这些妙趣横生独具匠心的秸秆堆赞叹连连。

    不过再好的风景看多了也会腻的,在加上武植所座的马车是硬木轮子,就算这官道平整,也颠簸的武植十分不舒服,放下车窗后,见扈三娘正一脸痴痴的看着自己后,武植便坏笑着凑近扈三娘,然后卧身枕着扈三娘无比富有弹性的大腿,武植打算稍微休息一会。

    “嘿嘿,三娘,我先眯一会,你可不要乱动哟!”

    扈三娘被武植的举动惊了一下,武植这样枕在她的大腿上,扈三娘只感觉双腿万分的酥麻,可是又偏偏动不了,好在武植说完便真的眯上了眼睛,扈三娘只好咬牙坚持,可是越咬牙坚持,其大腿传来的奇痒和酥麻就越强烈……

    待武植睁开眼的时候,他已经感觉好多了,这种硬木轮子的马车实在是极其颠簸,稍微遇到点不平整或者是小石子,便会震动一番。

    不过武植却不是被马车给震醒的,他是被扈三娘时而哆嗦发抖的大腿给震醒的……起来后,武植有些怪异的看了看身边那低着头,似乎刚经历了一场酣战,正在深呼吸的扈三娘,“马车里面密封的很好啊,根本不冷,三娘干嘛发抖呢……”

    “三娘,你咋啦?”

    听了武植的问话,扈三娘又深吸了一口气,这才抬起头,红晕未散的面容上有些尴尬道:“没…没什么…刚才吹进来了一股冷风……”

    “哦,来,披风裹严实点。”车厢里面有些昏暗,武植也并未细想,他体贴的把扈三娘身上的披风理了理,便顺其自然的将扈三娘搂在了怀里。

    以他们现在的关系,这样搂搂抱抱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三娘,你说等到了扈家庄,我两手空空去提亲,你爹会答应吗?”武植对怀中的扈三娘问道。

    扈三娘已经知道了武植这次去青州主要是为了帮武松打点的,这两辆马车上的银子和酒油也都不是武植准备的聘礼。

    “什么?”扈三娘听了武植的话后,不由的伸手在武植肚子上拧了一下,有些幽怨的道:“原来你真的不打算准备聘礼啊!”

    “哎哟!”武植被扈三娘拧了吃疼了一下,然后他轻抚着扈三娘的后背悠悠道:“我去青州打点完了后,就算有剩下的银子,那也太少了,与其拿那么点银子让你们家人说我小气,不如索性空手去得了!嘿嘿!”

    其实武植只是在逗扈三娘,宋人最重礼数,寻常人家女子出嫁都要三礼六聘,何况还是扈三娘这样的女神级别的……白富美?

    所以武植是准备好了一份谁都不会拒绝的大礼的!

    扈三娘知道武植出门就带这么多家当,都打点后,也基本剩不了什么了……她白了武植一眼,有些无奈道:“到时候青州的事情办完了,你便用剩下的银子买些礼品,至于银钱,到时候回到扈家庄我把我的私房钱全给你,也好不让你太丢面子。”

    “三娘你有多少私房钱啊?”武植继续逗道。

    “大概有一千两吧,少是少了点,可是谁让我认定你了呢,到时候我爹也不会多说的。”

    说到这里,在武植怀里的扈三娘不禁露出了一丝笑意。

    其实扈三娘倒是不怎么在意聘礼,可是对于女子来说,出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她不想草率更不想有什么遗憾,虽然她理解武植确实挪不出多少钱,但在人们眼中聘礼的多少决定着男方的面子和对女方的重视程度。

    所以,她是不希望武植真的空手去的……

    “乖乖!私房钱就有一千两了……果然是白富美啊!”心中暗叹的同时,武植也对扈三娘肯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来给自己用的做法十分感动,他紧搂住扈三娘,坦白笑道:“我怎么能用三娘的私房钱呢?放心吧!聘礼我已经准备好了!而且是份大礼呢,保证不会让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