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武大郎新传 >

第388部分

武大郎新传-第388部分

小说: 武大郎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午,*光和煦,在柳枝飘飘杏花飞舞的汴京城南顺天门外,武植一脸阴沉。

    这样浪漫的日子里,武植本不该如此阴沉。可这样浪漫的日子,武植本该约起灵儿或者带着娘子们一起踏青郊游的。但在这样浪漫的日子里,他现在不得不即将面对一个让他厌恶的人,所以武植才一脸阴沉。

    朱勉被贬官到江南,临走时候在赵佶面前依依不舍的表演了一番,让多愁善感的赵佶险些收回了旨意。不过赵佶觉得朱爱卿这么委屈的被贬了官,他说什么也要表示一下,于是便派了刚刚升任开封府尹的武植代表他去送送朱勉。

    赵佶觉得派武植这样身居高位的**臣送朱勉足以表达他深厚的心意了,而且他不知武植和朱勉已经势不两立,还当是因为这次孙家案件两人才有了隔阂,这次让武植送朱勉,就是希望二人能够冰释前嫌。

    所以,武植不得不过来送送朱勉,他一脸吃了苍蝇的表情。想来朱勉知道赵佶居然派武植来送他,心里估计也不是个滋味……

    已经卯时了,朱勉迟迟没有出现,按制被贬官出京的官员都要卯时离开的,武植本就是掐着点来的,没想到还是被朱勉摆了一道。

    不过圣意难违,武植只好带着手下在顺天门外干等着。

    城门口人马络绎车流不息,商贾百姓人来人往,很多行人看到旁边武植等人的官服和仪仗知道是开封府的官差,无不小心翼翼,避之不及。但若是汴京本地的居民,或者读书人经过,必定会远远的对武植抱拳作揖,以示敬仰。

    孙家案结案,武植将朱等罪犯的头颅悬挂在汴京闹市示众不仅起到了惩恶扬善警示世人的作用,更是让无数人拍手称快,出了心头一口恶气。

    是以,武植现在在民间的名声直追包拯,也被百姓们誉为了青天大老爷。人士子们对武植赞扬崇拜之余,更是把武植当成了榜样。

    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便靠着非凡的功绩坐上大宋首府开封府的正堂官,刚好符合天下年轻读书人对于前途的幻想,谁人不想少年得意建功立业?

    …………

    对于那些远远作揖的,武植也没有目中无人,一一颔首示意

    。自从那****领了开封府尹的绶印后,朝廷中刻意来交好巴结他的官员比之前又多了数倍,除了朱勉的铁杆,朝廷官员不论何种势力的官员都派人给武植送了厚礼以祝贺武植荣升开封府尹。

    武植一边谦虚的忙着收礼,一边也暗暗紧绷着一颗心。虽然当日赵佶任命他当开封府尹没人反对,但他毕竟才二十多岁,功绩有了但履历太浅,出任开封府尹也实在太年轻了。武植心里头发虚,他一直怕百官们回过神来会反对他当这个府尹。

    若是有官员反对,武植打算主动辞职就当个少尹就好了,一下爬的太高也不是武植本意。

    可提心吊胆了这些天,百官们个个都忙着和武植打好关系,大家似乎忘记了想这里面有没有逾制,或者根本不在乎这个。就练慕容老哥和那些清流们都劝武植心安理得的当这个开封府尹,说武植虽然年轻些,但总比把这个位置让给那些尸位素餐的老油条要好。

    闻言,武植才终于恍然,还是因为蔡京等人把持朝廷太久,导致官员中很多人都是靠阿谀拍马上位的,大宋朝廷中多是无能官员,现在出了武植这样一位能臣,大家也就没人好意思多说什么了。

    毕竟当官总是要办事的,得有会办事的人,不能大家都吃白饭。

    甚至昨日的时候武植还收到了蔡京要和自己修复关系的信件,蔡京在信里含蓄的表达了他并不是真的拿了武植的银行股份不办事,而是因为人情所累身不由己,希望武植不要在意,末了他肯定了武植的能力,还暗示如果武植知趣的话,他以后还会提拔武植到东府之中出任执宰。

    “这老混蛋!”

    看完信件后武植暗骂了蔡京一声,却还是回了蔡京一封言辞恭敬刻意讨好的信件。

    蔡京只是为了帮朱勉脱罪摆了武植一道而已,官场多是明争暗斗,这点梁子真心不算什么,武植犯不着为了这点小事和蔡京过不去。既然蔡京有意修复关系,武植也乐得应承。

    而且,以蔡京的势力,武植若真和他彻底闹翻,那以后吃亏的只有武植。

    …………

    武植在城门口足足等了朱勉大半个时辰,朱勉才前呼后应的出现。

    朱勉外放出京,居然还有不少官员给他送行,排了长长一队,都是朱系的铁杆官员,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欢送功臣呢。

    “朱大人即将荣归故里,真是可喜可贺啊!”

    朱勉等人刚出城门就看到了等在这里的武植,不过他们故意不搭理武植,武植也不生气,而是阴阳怪气的上前讽刺了一句。

    众送行的官员虽然都比武植官位低,可他们并不把武植放在眼里,见武植过来后,他们纷纷将头别了过去。

    “哼!”

    朱勉冷哼了一声,一脸倨傲。

    “这次算你走运,不过下次你可就没有朱了

    !”武植走近朱勉,不忿道,就这么放朱勉走了,武植还有些小不甘心。

    “你觉得你还有下次吗?”朱勉回头冷笑:“这次是我有把柄在外,而你既然已经抓住了我的把柄尚且奈何不得我,以后我没有把柄了,你又如何动我?”

    朱勉鄙夷的瞥了瞥武植,冷笑道:“你别以为你当了开封府尹就能猖狂了,我朱家经营江南多年,你千不该万不该放我到江南,你知道吗……”朱勉凑近武植,恶狠狠道:“在汴京我或许弄不死你,但我到了江南后,能轻而易举弄死你qua家!”

    “是吗?”武植毫不示弱的迎上朱勉恶毒的目光,冷冷道:“刚好我也想告诉你,在汴京我也弄不死你,但你到了江南后,不止会死,你们朱家也会灭族!”

    “哈哈哈!”

    听完武植的话后,朱勉像听到什么天大的笑话一般张狂的大笑了起来。

    “好好!那咱们就走着瞧!”

    说完,朱勉也不再搭理一旁的武植,径直走进了他的马车。他没必要搭理武植,在他看来武植纯粹是说大话虚张声势罢了。而他说能弄死武植是有绝对的把握的,朱家经营江南官场几十年,朱勉在江南是土皇帝。他已经打算等这阵风头过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网罗江南死士杀手专门刺杀武植全家。

    朱勉到江南办这等事自然最方便不过了,不像在汴京这样畏首畏尾,而且容易露出马脚。在江南策划刺杀,朱勉有把握绝对不会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而让朱勉更自信的是,只要他在江南,别说武植了,就算蔡京的手都伸不到江南。武植想要对付他根本找不到任何破绽,就算是派人刺杀到了江南也会在朱家庞大的势力下无所遁形。所以,朱勉才会觉得刚才武植的一番威胁十分好笑幼稚。

    朱勉嚣张的离开后,他的那些铁杆党羽见武植望着朱勉马车的背影愣神,心道武植是被朱勉的威胁吓到了,心中都在窃笑。

    “武大人,听说你家的四个小公子生的十分可爱,为了孩子你可要悠着点。”

    “若是早些告老还乡,或许能和家人安度晚年。”

    “可惜了大人那三位美艳**了………”

    …………

    这些朱系官员对武植没有丝毫敬畏,非常无礼,竭尽嘲讽之言语,待惹的武植横眉怒目后,他们方才笑呵呵的离开。

    “这群混账真是不长记性啊!他们难道忘记了悬挂在南门街的二十二颗头颅了吗?”

    身边的秦桧没有劝武植,相反他正十分怜悯的看着那些离去的官员。

    “记下他们的名字。”

    武植冷着脸整理了下官袍,对秦桧吩咐了一声,没有多说,便转身离去了。

    “是!”

    秦桧恭敬的领命,一脸的莞尔。

    “这群口无遮拦的家伙们就算不招惹大人也会倒霉的……谁让他们是朱勉的旧部呢!”

第595章 方腊造反之日() 
武植本就把开封府完全掌控在手里了,所以这次升官他也不用费力在开封府烧什么三把火了。(。。)

    不过在汴京百姓们看来,武植这个新任的开封府尹新官上任三把火烧的可谓是极大的,因为开封府最近几乎每天都会雷厉风行的惩处一些贪官污吏,力度之大可谓是历代府尹之最。

    百姓们对武植交口称赞,殊不知武植这只是在清理朱勉在汴京的旧部而已,朱勉既然被贬,那么他留在汴京的残余势力武植必须尽快加以打压铲除。刚好朱勉那些旧部京官个个手脚不干净,开封府查起他们一查一个准。

    蔡京王黼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眼满朝武又有谁有权阻拦开封府正尹办案?那些官员凡是被武植盯住的都被判罪流放到了偏远外地,武植那倒霉的左右邻居一个被武植贬到了大西北吃风沙,一个被发配到了岭南吃瘴气!

    终于替娘子们出了一口恶气!

    …………

    岚大人回来了。

    又给开封府府库补充了一大笔银子。

    “大人,查清了,方腊果然要谋反!他不仅暗中招兵买马,还在杭州的山庄中私藏了大批军械!”

    那日岚大人拼死救了武植后,武植就把岚大人当成了自己人。所以这次岚大人去江南抄朱家,武植还交给他暗中调查明教头子方腊的秘密任务。吴用最近经常去川蜀发展大宋银行业务,江南的暗组力量极其微弱,武植想要了解方腊发展到什么地步,只有靠岚大人手里的各种资源。

    “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啊!”武植沉吟着:“看来很快就会谋反了……”

    “大人,要不要上报朝廷早做对策,打方腊一个措手不及?”岚大人建议道。

    武植却反问道:“方腊的明教为何会日渐发展?他又凭什么造反?”

    “属下在江南也见闻了半月,知道江南百姓多受朱家盘剥,明教大多教众都是对朱家恨之入骨的百姓。方腊造反自然会以铲除朱家作为首要目标。”

    “所以我们先不要禀报朝廷,且让方腊反一反,不反的话我们怎么弄死朱勉呢?”武植挑眉道。

    “可是,我们又岂能为了一己之私,而让江南百姓陷入战火?”岚大人不解。

    “你错了。”武植笑着摇头,“江南百姓之所以过的水深火热,其实不完全只是因为朱家的压迫,更有朱家势力下的无数官员层层鱼肉。方腊若是造反除了会灭掉朱家,也绝不会放过朱家势力下那些贪官污吏。但凡民间造反,为了笼络人心,他们是绝不会危害无辜百姓的,相反还会给予百姓各种好处予以拉拢。所以,我们要让方腊反,这样不止能收拾朱勉,也能对江南官场来一次大清洗,将朱家连根拔起!到时候朝廷再一举发兵迅速平叛,方才是上策。否则法不责众,到时候就算我们搞死朱勉,那江南那批贪官污吏朝廷也不能全部定罪,到时候他们还会鱼肉百姓。”

    武植顿了下,继续道:“况且,明教为了谋反已经准备那么多年,就算我们现在告知朝廷,也只不过逼他们提前造反罢了。”

    “大人高瞻远瞩,属下佩服!”岚大人对武植抱拳,又疑惑道:“只是那明教在江南据说有百万之众,大人为何如此肯定朝廷就一定能快速平叛?”

    “这个,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

    武植神秘一笑,转身潇洒离去了。

    “我擦,说漏了嘴………”

    ……

    ……

    四月处的时候,童贯和太子巡视西北结束,回到了汴京。二人皆有功劳,太子之前已经被任为监国。而童贯已经位极人臣,没办法再升,赵佶索性封了他安定侯。自古被封侯的太监大多是阉贼,可童贯目前看来军功赫赫,这次巡边又确实有巩固边防之功劳,还不是贼臣,是以朝中也没几个人反对。

    童贯的庆功宴自然少不了武植,而且武植就座时座次还是仅次于蔡京王黼的上宾,很多王爷国公都被比了下去,可见童贯对武植是相当重视。

    童贯之所以如此厚待武植,不止是因为他和武植本就有着交情,还是因为武植当初帮童贯劝赵佶不要对西夏出兵,并且竟然一言退西夏数十万雄兵,这实在帮了童贯一个大忙。

    事后童贯和武植促膝长谈时告诉武植,他这次去西北巡防可不是为了捞个功劳,他是真的去部署西北边防,以确保西北防线三年内可以牢固防御西夏随时的进攻。

    而童贯计划着利用这三年时间夺回北方的燕云十六州!

    童贯甚至连夺燕云的军事计划都列的差不多了,只要在朝中发起此事,得到赵佶和百官的同意下旨后,随时可以集结兵力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