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武大郎新传 >

第422部分

武大郎新传-第422部分

小说: 武大郎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条件,说来听听。”

    武植是绝不打算让步的,不过谈判嘛,讲究的就是磨,他有的是耐心。

    “金矿可以给你们大宋开采,黄金也可以运回你们大宋,但你们大宋银行给我们日本的银票必须要占黄金开采量的七成!这是第一条!”

    宫本太郎咬了咬牙,继续道:“第二条,大宋银行在日本设立的分行,除了由铃木君出任行长外,必须由我宫本家的一人出任副行长,负责管理核算账目!”

    “就这两条吗?”

    武植挑了挑眉毛,平心而论,日本开出这种条件其实很公平,但很可惜,武植这次就是抱着和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来的!

    “就这两条,还请大人考虑!”

    “不用考虑了!不行!”

    武植直接开口拒绝,见宫本野望他们脸又沉了下去,武植摸了摸鼻子继续道:“你们知道不知道我在你们这里开一处大宋银行分行,对于你们来说比十座金矿都要有利!没想到你们居然这么贪心!实在让我很痛心啊!”

    武植一脸痛心疾首,一旁秦桧立刻带着愠色道:“难道你们要逼我们大宋强占五岛的金矿吗?到时候非但大宋银行不会在这里开分行,开采出的金矿你们更是连一个子都看不到!”

    此言一出,宫本家的那帮人又为难的聚集在一起商议了起来。

    唉,这就是弱国无外交啊!

    武植暗暗感叹,面对他们这么强硬且无礼的要求,对方却只能畏首畏尾的不断商议,实在是悲哀啊!

    若是换成日本去大宋要金矿提这样的要求,只怕立刻就会被满朝文武踢到汴梁河里面!

    “好!我们答应了!”

    宫本野望艰难的对武植他们点了点头,但不等武植等人高兴,他话锋又一转,道:“但久闻大宋乃是上国****,人才济济,武大人和诸位使者更是其中翘楚!我们弹丸小地愚民有三个小问题想请教诸位大人,倘若诸位大人全部解了这三个问题,那我们就签条约!倘若解不了……”

    “哼!那你们就请回吧!要么按照我们的要求开采金矿,要么放弃金矿!”宫本次郎接着道。

    武植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不禁有些意外。

    看来日本人对于宋人很了解啊,知道宋人最好面子好文智,才故意设了这个套,这样武植他们明知是坑也得往里跳,而且万一输了,就真没有脸面再提金矿的事情了。

    这就是文人的尿性。

    “好!”

    武植不得不答应,堂堂大宋以文教治国,哪能怕了日本人提问。

    “但你们的问题可不能离谱,若是要我们变成鸟飞上天给你们摘星星月亮的,那还是趁早算了,别浪费大家时间!”

    武植虽然答应了,但他也不傻……

    “这个武大人自然放心,我们会保证出的题目虽然难,但总是有办法做到的!”宫本野望神秘笑道。

    其余宫本太郎次郎以及那些家臣们,眼神都带着自信。

    自信武植他们必败无疑!

第645章 这塔有多高?() 
历史上的日本正式开化还是在唐朝时期,那时候大唐繁盛,还处于落后野蛮状态的日本派了大量的人遣唐拼命学习文化、艺术、制度还有建筑!

    并且那些仿照唐代的建筑,一直被所有日本人奉为瑰宝,无论国内再混乱,战争再激烈,都没人会破坏那些唐代建筑。

    古建筑得到了非常好的保护,以至于到了21世纪,中国建筑学家要研究唐代建筑都要去日本的京都。

    武植这会处于北宋末年,距离盛唐不过几百年跨度而已,是以日本境内的唐代建筑依旧完好如初。

    宫本家所在的长崎,因为是中日交流的必经之地,所以这里也有很多仿唐代的建筑。

    虽然整体规模上比中国境内的原建筑要小很多,但是建筑风格和技术的精髓都被日本人学到了。

    眼下,宫本野望和他的两个儿子以及一帮家臣则把武植一行人带到了一处唐代时日本“留学生”仿照唐代名寺庙所建的一处庙宇面前。

    “武大人,诸位大人,这里是长崎最大的一处寺庙宁古寺,诸位请!”

    寺庙门口只有几名沙弥在扫地,并无僧人出来迎接,而宫本野望面无表情的请武植他们进寺庙。

    虽然不知道宫本家他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可武植一行人还是自信满满的走进了寺庙。

    寺庙不愧是有几百年历史底蕴的古刹,里面清净无垢,沙弥们一脸宁静,僧人们步伐都很稳健,无论是老僧还是沙弥,见到武植一行人和宫本家的领主后,都只是微微颔首合掌,见礼过后则淡然离去。

    就像对任何一个来古寺的普通人一样,并没有因为武植和宫本家等人显赫的身份而区别对待。

    “这才是真正的寺庙啊!”

    武植暗暗赞叹,再联想起汴京大相国寺的那群精明的老和尚,心中顿时觉得滑稽,那群和尚明明佛法深厚,但怎么那么会赚钱呢?

    武植本想拿大相国寺的和尚和日本的这些和尚比,好讽刺下大相国寺的那些和尚的,可对比过后,他又想不出大相国寺的和尚有什么不对了。

    毕竟,用正当手段赚钱没什么可耻的,而且人家大相国寺可是全大宋的佛教中心,财大气粗,扶持了全大宋无数的寺庙发展,功德可谓无量!

    正想间,宫本一家人带他们来到一处古塔前,停下了脚步。

    “武大人,这塔名为七宝塔,因建塔时内存有日本七宝而得名。乃是两百年前平安天皇时期所建,为我九州第一高塔!”

    宫本野望解释着,武植他们也抬头看了看这塔,对于见惯了奢华的亭台楼阁,宝塔大殿的他们来说,这塔除了有点历史感,有点高只外,并没有啥特别的。

    毕竟这些建筑技术都是仿唐的,而宋朝的建筑技术则是和唐一脉相承并高于唐的,所以这塔没啥看点。

    “宫本领主,你该不会是要我们猜这七宝塔里面装的是哪七宝吧?”秦桧突然开口问道,“要是猜这个,我们初来贵宝地,可猜不到!”

    秦桧语气强硬,先给他们打了个预防针。

    “非也!”

    宫本野望摇了摇头,淡淡道:“这七宝塔里的七宝只是我日本的七样特产而已,京都脂米……”宫本野望解释了一通,突然话锋一转,道:“但这古塔自剪成后,其高度一直没有定论,有人说有六丈八尺,有人说有六丈七尺,还有人说有六丈九尺!”

    “咳咳!”

    宫本太郎咳嗽一下,然后支撑着身体接过宫本野望的话道:“但这塔年代太久,又太高,未免破坏古迹,一砖一瓦都没人敢妄动,所以我们一直也都未能测量出塔的实际高度。”

    宫本次郎带着一丝得意,接过话道:“久闻大宋能人异士甚多,饱学之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五行术数无所不精!不知道能不能给我们算一算,这古塔实际有多高呢?”

    武植等人闻言,不禁面面相觑。

    “武大人乃是大宋文渊阁大学士!又是青州学院的会长!身边的诸位大人也都是学富五车之人,难不成算不出一座小小古塔的高度?”宫本野望眯着眼睛,悠悠道。

    他们自始至终都要求大宋人看“算”,而且提前说好古塔不容破坏,说明是不允许宋人上塔实地测量的。

    “这倒不是……”

    武植环顾身边的众人苦笑道:“我是担心,就算我们算出了真实高度,你们也不信,毕竟你们也不知道真实数据。”

    听武植的意思,似乎他们真能凭空算出来塔的高度一样,宫本野望有些不信,而他身后的家臣们已经开始交头接耳用日语表示宋人是说大话了。

    “这倒不难,只要你们算出来后,让信长君为我们转会其理,我们自然会信服。”宫本野望冷笑道:“只要你们不是瞎蒙的,自然会有相应理法!”

    “好吧!”

    武植无奈笑了笑,心说反正算法也不是什么机密,就告诉你们吧!

    “大人!这…这如何能算出啊?”礼部侍郎宁远凑近武植,担忧道。

    秦桧也为难的对武植小声道:“大人,我大宋古籍杂类中似乎有类似方法,可在下才疏学浅,不懂啊!大人您懂吗?”

    武植看了看宁远和秦桧,神秘兮兮的笑了笑。

    “这等细枝末节的小事,何须我们亲自动手!”武植说完,转头对宫本野望笑道:“劳烦宫本大人给搬来几张藤椅,再备几盏茶水,我们要稍作休息,一盏茶吃完后,保证算出塔的高度!”

    宫本野望等人满心不解,却只好命人照着武植的要求给他们搬来了藤椅,端来了茶水。

    武植大大咧咧的往藤椅上一倚,然后对宋江示意了一下。

    “小王,你出来一下……”

    宋江也缓缓坐在武植身边,端起一杯茶,叫出了他身后的一名小年轻。

    这次武植出使,带了一批青州学院的青年才俊,这些人都跟在宋江身后。

    这个叫小王的年轻人就是青州学院的一名“三好学生”,被点名出来后他明显有些激动,但还是遵循礼节,先对他们学院的院长,大宋文渊阁大学士武植拜了一拜!然后又对宋江拜了一拜,最后对宁远秦桧他们作了一揖。

    “尊师,有何吩咐?”

    最后这句话是对武植问的,青州学院历届学生都尊武植为恩师。

    “去给他们算一算那塔多高。”武植摆了摆手,继续喝茶。

    “谨遵师命。”

    小王行礼过后,便不卑不亢的来到宫本野望面前,道:“劳烦给我准备一根一丈长的木尺。”

    这会轮到宫本家的人面面相觑了,他们虽然满心疑惑,但还是找来了一丈长的木尺,他们就不信这个年轻人能拿个木尺就把塔的高度算出来。

    此时尚未到中午,太阳还挂在东半边的天上,小王拿到木尺后,先是立在地上,并且画出了木尺影子的长度。

    一番鼓捣过后,小王看了看塔,又去量了古塔的影子长度。

    量完古塔的影子后,小王便站在原地,低头沉思了起来。

    宫本家的人满腹狐疑的看着小王,宁远秦桧孟涛他们也满脸担忧,唯有武植宋江和安大夫,一脸淡然的在喝茶。

    武植喝了一杯茶,刚把茶杯放下。

    “回禀尊师,已经算出塔的高度了。”

    小王走过来,先对武植请示。

    “告诉他们罢!”

    武植伸了个懒腰。

    “这塔的高度是六丈七尺五。”

    小王此言一出,宫本野望众人顿时脸色剧变,而宁远秦桧他们却满脸不解,这小王只不过是量了下塔的影子,就能算出来塔多高?还精确到了半尺?

    秦桧他们不解,而武植则看出来了,宫本野望他们实际上是知道塔的真正高度的,否则他们也不会听到小王的答案后脸色剧变了。

    “怎么样?宫本大人,这高度和你们掌握的对的上号吧?”武植悠悠问道。

    宫本野望见武植看出破绽,便也不再隐瞒,重重的颔首道:“分毫不差!”

    此言一出,秦桧宁远满脸吃惊,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宫本次郎满脸不服的质问道。

    小王转头看了看武植,见武植点头,他才淡淡道:“很简单啊,用勾股定理算出来的,测出太阳角度就行了。这个方法不止我会,我们青州学院每个学生都会………”

    ……………………

    (月更……惭愧,希望还在等更的读者理解古力,一本赚钱的一本吃力不讨好的,你说我写哪个?但这本书慢更也会更完的,这点大家放心。)

第646章 第二道题() 
勾股定理后世随便一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知道,可在以儒家典籍作为教材的古代,却是鲜有人知。

    而在武植创办的青州学院里,勾股定理只是数学入门基础,并且就算武植只是模糊的把后世课本里对勾股定理几何运用的一些基本公式写在教材里,也足以比《九章算术》更为实用了。

    方才小王测量出了太阳光角度,等于就知道了以古塔和古塔影子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角度,再加上测量古塔影子(三角形底边)的数据,最后用sin,cos什么的算一算,得出古塔的实际高度简直轻而易举。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后世很多人说什么学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最少,买菜用不到什么的……其实是非也,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不比语文少。

    “勾股定理?”

    宫本父子三人和一帮小日本傻眼了,他们压根没听过这个名词。

    “我们青州学院的算术课本里面有这些方法,回头我让人送一套给诸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