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黄巾蔽天 >

第19部分

三国之黄巾蔽天-第19部分

小说: 三国之黄巾蔽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扶南王的十八代祖宗都问候了个遍,但他就如一个万年老乌龟一样,坚守不出,即使兵力差距如此之大,也不主动出击,以二十万人,攻四十余万人驻守的城池,况且敌方粮草充足,那是根本没法攻下的。期间,我军发动多次强攻、夜袭、掘地道等战术都以失败告终,若不是我军坚甲利刃,恐怕会有惨重的损失了。

    张巍已然技穷,无计可施,急得在帅帐里走来走去,就似那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这时门外侍卫叫到:“报!”

    “有话快说!”张巍心中烦闷,语气也是极不耐烦。

    那侍卫心下一惊,赶紧道:“孟节军师求见。”

    张巍一听大喜道:“军师总算是回来了,快快去请进来。”张巍赶紧收拾仪容,犹如那将死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高兴得手舞足蹈。几天前,大军刚到金光城时,孟节就说要去勘察下地形,便出去了,现在才回来,不然张巍也不至于这般狼狈。

    须臾,孟节步入帐中,道:“参见元帅!”

    张巍赶紧还礼,而后急道:“军师,我等得你好苦呀,总算把你给盼回来了,还请军师助我。”

    “那是自然,我来此就为此事。”孟节抚须一笑道:“将军莫慌,这几日,我观金光城处于一谷地。有两条大河从两边山顶流过,部分流经谷地,由谷口流出,而谷口却颇为狭窄,我们只需如此如此,这般定能攻破城池。”

    张巍听后大喜,立刻吩咐后续部队、辅兵等不必赶来与我军会合,分成两部,一部去挖土石堵住谷口,一部去开挖渠道,将两河之水引入谷内,又令后勤部队上山砍伐树木,做成木筏,趁夜色掩护,陆续将粮草辎重等物资转移到山上。

    三日后,谷口已然堵住,渠道只剩最后一层土石就能挖通,都已经埋好了炸药。入夜后,大军抓紧休息,三更时分,我军将士趁夜色掩护,悄悄转移到了两边高地上,看一切都已准备停当,河道处负责将领喊道:“点火,炸!”工程兵得令点燃导火索,须臾间,数十声爆炸声接连不断的响起,两条大河的最后一点阻碍被炸开,只听河水“哗啦啦”的冲破缺口,又“轰隆隆”的汇入山谷,汇聚成滔天的洪流,向金光城奔涌而去,因出口被堵住?所以水面越来越高,渐渐的淹没了城外建筑,还在向城内蔓延。城内士卒有些霍然惊醒,就欲奔逃,但已为时已晚,河水已然淹没至膝深了,而水面还在飞快的上涨,敌军陷入一片混乱,奔走呼号,纷纷丢盔弃甲,往向高处逃去,逃到房顶、城墙上才算安全,而这些地方毕竟狭窄,容不下多少人,相互争夺间,又死伤无数,很多人被打死、踩死,挤入水里淹死,各种死法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在生死存亡间,人类的丑态毕露,劣根尽显,什么亲人、朋友、兄弟、姐妹、夫妻,一切都是扯淡,能经得起考验相互扶持的,百不存一;能舍己为人者,万中无一。众生百态,竟是如此的世态炎凉。幸好,扶南王为了多多驻兵,将大部分平民驱走,留下的,大多是有头有脸的富商豪绅,平日里搜刮民脂民膏,鱼肉乡里,大多劣迹斑斑,甚至恶贯满盈,死的也不算冤枉,哦,应该说是罪有应得才对。

    天亮时,我军乘木筏攻城。见城头挤满了人,大多丢失了兵器,我军士卒大呼:“降者不杀!”那些敌军竟然默不作声,眼里闪烁着仇恨的凶光,似欲择人而噬。兀突骨、沙摩柯见状,心中暗乐,领兵驱筏上前,只管随意乱射,保证箭无虚发,弄得一众士卒心中飘飘然,以为自己是神射手了。看看那城上人群的密度,说是接踵摩肩,一点也不为过,根本就无法做出躲闪,十余步的距离,想不射中都难呀,只见敌军尸体一个个、一排排、一片片的栽落在水里,噗噗噗的溅起一朵朵水花,而后将水染红,只见水色由淡红变鲜红,再变成深红,最后变成血一般的暗红。敌军终于是被杀破了胆,纷纷跳入水里,最终也难免身死魂灭的命运。有些被杀怕了,跪地请降,但心中有恨的降卒,统领起来极为费事,张巍干脆装作没听见,任由将士门随意屠杀。

    这样的屠杀,差不多进行了一个多时辰才杀光城墙上的兵卒,张巍令大军杀进城去,途经民居时,看见不少肥头大耳、大腹便便的土豪劣绅,便驱兵上前,全部杀死。走完街区,终于到达王府,见那房顶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人,多为侍卫、文臣武将等,被簇拥在中间的,应该就是扶南王了,张巍令大军将其团团围住,上前喝问道:“扶南王,可愿归降?”扶南王怒哼一声,却不答话,摆出一种誓死不降的架势,张巍见事不可为,便大手一挥道:“射!”瞬间万箭齐发,不管敌军有多精锐,最终难免被射死的命运,几轮箭雨后,王宫顶上再无活人。张巍派出若干千人小队,四散而出,搜寻残存的敌军士卒以及民众,并将之一一杀死,一个时辰后,金光城的再无活口。

    张巍令人将山上两条河的缺口堵上,又让人挖开谷口拥堵的土石等物,将水引到谷外。次日天明,河水才散尽,张巍驱兵入城,打扫战场,掩埋尸体,搜刮财物,聚拢粮草物资等。粮草物资等被浸湿了,张巍令后勤部队将其尽快晾晒干。待一切完成后,张巍令各路将领官员开会做总结,得知:此战共杀死敌方将士以及刁民大约六十余万人,大部分是被淹死的,获得财物堆积如山,这毕竟是王都,至少汇聚了扶南国一半的财物,粮草物资,那自是不计其数,此战首功当属孟节。会后,张巍与后续部队交接完毕后,特意命令城守在谷口建一关桥,并派兵驻守,保证谷口的安全,以免水淹之事发生在我军身上。

    之后,张巍率大军继续南下,攻取余下城池。

第三十七章 吞并扶南国() 
且说张巍南下,分出若干万人队先行攻取各城池,自己率余下大军走中路南下,若先行部队遇到阻碍,也好及时派兵驰援。一路南下,果然没遇到什么强大的抵抗,我军将士相继杀入城去,将残余反抗势力清理掉,而后就地驻守。

    张巍一路南下,各路大军都未传来求援信息,看来都是很顺利的,眼看就要攻陷全境了,张巍心情大好,一路继续南下。

    快到最后一城时,前方奔来一骑,待得近了,才看得清楚,原来是传令兵,传令兵奔至近前,翻身下马,叩拜道:“元帅,前方城池有驻兵十五万以上,我军无法攻下,将军在就地驻扎,派我前来请示下一步战令。”

    “做的不错,回去叫你们将军继续原地驻扎,若敌军出城攻击则撤退,不可与之开战。”

    “遵命!”那传令兵领命,打马绝尘而去。

    张巍大军继续前进,下午时分,终于到达了最后一个城池,张巍打马向城下行去,左右亲卫团团保护,至离城墙一百步时停下,喝令对方守将出来答话。须臾,城头出现一男子,身穿金色王袍,面容威武,峨冠博带,看起来,颇有些气势。那男子仔细端详了张巍一番到:“本王乃是扶南国南亲王,不知阁下可是张巍元帅。”

    “正是本帅,今我大军已基本攻陷扶南国,就余此一城,不知亲王作何打算?”

    “当初本王便不同意与贵国开战,怎奈没能说服我王兄,故而,一气之下,带齐我的部众归于此城,本欲做我国的最后依仗,怎奈我王起倾国之兵,瞬间皆成泡影,我若守城也是守不住,徒让生灵涂炭,故我欲率众归降你军,但我有一要求,我若归降,你大军入城后,不可屠杀兵卒,伤害百姓,不然我势必与此城共存亡,即使玉石俱焚,身死族灭,也在所不惜,必将会与你部,拼个你死我活。”

    “你若归降,你们就是我华夏国民,大帝有令,擅杀国民者,不论官职多大,一律斩首,所以,你大可以放心。我军将士决不可能做出如此自取灭亡之事。”

    “有如此仁君,我降得心服口服。”于是令人大开城门,率众出门投降。

    张巍率大军入城,收编降卒,接管城防,果然与民秋毫无犯。南亲王一路缠着张巍,询问太平大帝的诸般事迹,以及其施行的各种政令等,更是对太平大帝的雄才伟略,佩服得五体投地,便主动要求要上京面圣,张巍心中暗喜,心想倒是省得我一番口舌,于是欣然同意。次日,张巍派一队精锐士卒,并亲自写书一封,交给南亲王,让其,见大帝时出示此信,或许对其有些帮助,南亲王欣然拜谢而去,随士兵东进面圣去了。

    随后,张巍分出若干千人队,四散而去,攻取各乡镇,扫荡地方势力,用时一月余,总算将扶南国全境占领,待政局基本稳定,张巍写捷报送至京城,数日后,大帝诏令到,令张巍部暂时就地驻守,将扶南国并入越州,令王元尽快恢复原扶南国地域的生产建设,尽快让扶南国完全的融入我华夏国版图。

    由于战争,使得原扶南国地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南征将士,照例可按官阶高低,先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女人,如果身体不行,实在不愿意,大帝也不强求。选好之后,还余下大量的女人,于是,太平大帝从中原地区迁来一百余万单身汉,并让其与那些余下的单身女人结婚,又推出一项项扶持政策,使他们比在中原过的好了许多倍,于是心中对大帝的爱戴、敬仰又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心中更是没有任何怨言了,这批华夏人介入,带着先进的技术,一是能带动当地的生产高速发展,还能在无形中加快同化这些异域之民,使之更快的融入我华夏帝国。

    当然,太平教徒的渗透,思想、精神上的统治那是必不可少的,太平大帝不止要做圣主,还要成为他们的神主,要做天下黎民心中唯一的神。

    王元接管原扶南国地域后,令人挑选数十名最美少女送入帝都,太平大帝得到这些绝世尤物后,又快乐了好一阵子,也幸好他修习了《太平要术》,那床笫之术真是厉害,犹如战神附体,经久不疲,战力惊人,才能万花丛中过,游刃且有余。

    原扶南国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三十度左右,五到十月月为雨季,十一月到次年四月为旱季,受地形和季风影响,各地降水量差异较大,原扶南国人生的蠢笨,所以,一年到头,不是水灾,就是旱灾,灾害连连不断,也不知道处理,王元身为太平大帝的得力属下,曾被太平大帝亲自教导过的人,如果连这都处理不好,哪还有脸见人呀,干脆吃屎去算了,当然,王元自是有这个能力的,他令人兴修水利,修建了大量的渠道,发大水时能够将水引走,不至于造成灾害,又在各地建起一个个水库,雨季时将水引入一个个水库储存起来,旱季时从水库取水灌溉庄稼,还能在水库里养养鱼,使之不至于全国的鱼肉都只靠洞里萨湖和西南沿海提供了,虽然这些地方产鱼,这时可没有冷冻技术,所以原扶南国全境还是有很多地方吃不到鱼的,况且洞里萨湖和西南沿海产鱼也有限得很,哪够这么多人吃的。各地都有水渠相通,如果缺水,也能很快的从多水之地甚至河流、湖泊引水救济,从而确保不造成灾害。

    王元照例让探矿队去各地探查,相继发现大量矿藏,主要有黄金、磷酸盐、宝石和石油,还有少量铁、煤。王元令人采集磷酸盐,并加工成肥料,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黄金、宝石的用途自不必多说,采集好后,一律送入帝都,交大帝统一调配,谁若敢私藏,一经发觉,一律斩首,石油的开采也是很重要的,现下大帝的各种机械、战车、战船都以此为主要燃料,所以王元派专人负责开采,运输等。至于那些少量的矿藏,开采难度大,产量低,王元暂时就不予理睬了,等以后有需要时,再行开采。

    原扶南国地区林业、果木资源丰富。盛产贵重的柚木、铁木、紫檀、黑檀、白卯等热带林木,并有多种竹类。森林覆盖率全境的六成以上,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部山区,木材储量约十余亿立方米。王元将这些考察员送来的资料上报于朝廷,不久大帝诏令到,令其对此地的林木资源重点管理,需派专门人员负责,决不可滥砍滥伐,对树木实行”即砍即种,适量砍伐,勤于维护”的原则,使之能源源不断的为我们提供木材资源,又能保护环境,以免生态遭到破坏,从而引起一系列恶化反应。

    王元又令人修缮城池,加强边关建设等,待生产建设基本走上正轨,王元又将华夏国的一项项政令在此地逐渐推行,又令人大修道路,并将道路与华夏国的主要道路连接起来,路通之后,渐渐的,此地的商业也发展了起来,又带动了各行各业跟着高速发展起来。很快此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