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342部分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342部分

小说: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明志点点头,对于这些知识他还是知晓的。

    在那个位面的五十年代中国,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里就有两个是化肥厂。其生产的原料就是煤,规模只有年产六万吨而已。

    后来的中国改进工艺,采取了以石油作为原料的合成氨的方法,引石油几乎就是各种烯烃类物质的大杂烩,产出效率自然大大提升。

    副师长也是了解化工的知识分子,伊万诺夫见他点头了,便继续说道:“咱们搞合成氨,这可是个能耗很高的行业。再者合成氨的化学反应很简单,但要实现工业产业化,这个过程还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智取原料气体比较麻烦,且过程有些长,上次我制造了五百克可是勒令整个实验室的生产车间停工,所有人投入氨水生产。

    另一方面,合成氨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生产的,我必须要合适的设备。

    而最关键的一方面,那就是原料问题。生产一吨氨水,恐怕这个过程中得消耗十吨木炭,最终是消耗几十吨的原木。这其中消耗的人力物力我还没有算上。

    为了我们的化肥,我们要调动起很多人投入进来!固然最终的产品是硝酸铵,可以作为肥料,更可以作为优秀的炸药。为了生产它而搭进去的投入,恐怕是我们诺夫戈梅利不可承受之重。”

第五百四十二章 从化肥联想到的() 
如果为了大规模生产氨水,搭进去大量的劳动力,在化肥带来的粮食高产之前,可能集体农庄就已经付出了巨大代价。

    杨明志扪心自问一番,那个位面的中国也是国家集中力量才建立起大量化肥厂,一旦某个城市存在这样的工厂,环境污染接踵而至,令居民叫苦不迭。随着化肥大量产出,粮食大规模增产。同时这样的工厂也因为需求大量的劳动力,养活了大批的工人。

    为了生产一吨氨水,整个过程中竟要消耗几十吨的原木,就算是控制浪费,巨大的木材损耗也会让然担忧吧。

    杨明志闭着眼睛再寻思一下伊万诺夫提到的技术难点。

    设备问题目前并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原料。

    他问道:“如若我们把大量的木炭投入到合成氨中,我们的黑火药生产也会遭遇阻挠。因此我们必须扩大木炭烧制,我们不得不再去建设一些配套工厂。”

    “除了木炭的消耗量,硝酸的消耗也增加了。我们这里缺乏硝石,仅仅依靠人畜粪便制造硝土进一步制硝,目前已经快到极限了。”

    杨明志一愣,“难道三万人天天拉屎撒尿,还不够那群硝化细菌忙活的?”

    这话说的很有意思,伊万诺夫绷着的脸裂开了缝。“长官说的对,我们生产火药、苦味酸和硝酸肼,要更多的产量就需要更多的原料。现在量产化肥的计划有摆在我们面前,我们需要大量的木炭、大量的硝,唯独硫磺我们不缺。”

    “哦?为什么我们不缺硫磺。”

    “因为这片沼泽有个硫磺矿啊!那里还有温泉!”说着,伊万诺夫就指着目标方向。

    杨明志到这时猛地想起,沼泽地还有一处温泉呢!那里是一处地下热眼,周边就是大量的硫磺。

    本位面正在和鬼子鏖战的八路军,因重庆当局不给八路发军饷,弹药补给更是没有,八路的军工人只能自己想办法。

    产出最多的自然也就是手榴弹,但这些“边区造”有个巨大劣势,即爆炸威力不够大。原因在哪里?缺乏硫酸!为何缺乏硫酸?因为缺乏硫磺。

    因地理之便,上天赐予沼泽地一处热眼,有了充分的硫磺供应,产出的黑火药威力才更猛。

    伊万诺夫继续说道:“如果长官特别希望马铃薯高产,我们制造出氨水、尿素,这些都属于氮肥。基于本地的土壤特征,恐怕多种肥料都是需要的,比如说钾肥。我们如果制造出硫酸钾,一样也能让马铃薯高产。”

    “硫酸钾?钾肥?”这个是杨明志从来没想到过的,他一直单纯的认为,只要搞出合成氨,粮食产量就会节节高。钾肥又从何而来?

    伊万诺夫笑道:“自然是草木灰,燃烧后的剩余物简单的混进土壤就是钾肥了。但是我们既然有硫磺,制造出更高效的硫酸钾也完全可以。为了获取这些材料,我们也确实应该把眼光瞄着候鸟栖息地了。”

    这个人的说辞给杨明志提了个醒,普里佩特沼泽地非常巨大,很多时候这里的冬季并非难忍,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也就是这个冬季的罕见寒流一度导致气温低于零下十度,以往这里是没有这样的极端低温。

    大量的候鸟在此过冬,湿地的鱼类为其提供大量食物,它们留下粪便,加之夏季温暖期这里一样是大量鸟类的栖息地,最终沼泽中存在很多鸟粪密集区域。

    伊万诺夫提出一个观点,便是利用鸟粪!

    “这里的气候通常是湿润的,这样的环境无法让鸟粪变成鸟粪石,但鸟粪密集堆积的泥土里存在大量的硝、钾。找到它们进一步批量生产硝,就能扩大武器产能。甚至我们可以利用那里的特殊泥土,直接在我们现在的耕地上改变土壤结构,这样粮食产量也会提升。”

    泥炭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养分,目前各个集体农庄的生产队在开垦新的农田,首要工作就翻地,在泥泞的新天地里加上粪便和木炭的燃烧后的灰分,再播种马铃薯块根。即使这样土壤依旧缺乏养料,马铃薯的增产不会很大。

    “就算是我们把候鸟栖息地的土壤全部拉回来,还不如直接撒化肥效率高。”杨明志说道。

    建立化肥厂是必须的,项目已经定下来,包括诺夫戈梅利市委的所有人都知晓并支持这件事。白俄罗斯有着大量的森林,其中富有长势高达的红松,其木质坚硬密实,产出的木炭质量非常高。

    白俄的经济水平一直不高,以至于大部分地区是欠开发的,大量的高达五十米,树干直径一米的红松比比皆是。杨明志合计了一下,这样一棵树的重量就得有几十吨吧。简单算一笔账,如若生产一吨氨水,只要消耗一棵树就能完成,对于环境的破坏也不是那么惨烈。

    关于伊万诺夫提到的鸟类粪便与温泉硫磺的事,这些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但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合成氨问题。

    这次两人的闭门会谈一直聊到了深夜,与其是说这是关于化肥厂建立问题的磋商,还不如说是“两个化学家”只见对于一系列问题的讨论。

    从化肥、武器材料甚至是农业学,都成了讨论范畴。在这偏远的沼泽地居然找到了知音,对于伊万诺夫这个老学究无疑是一种馈赠。

    就算有着再多的困难,化肥厂也是要建立的。因为针对诺夫戈梅利目前的耕地状况,对于化肥的需求量只有百吨级别,再混合草木灰、人畜粪便等有机无机的传统肥料共同使用,未来的化肥需求量并非巨量。

    这里的人口基数只有三万,就算一天一人要吃掉一公斤马铃薯,每天六万斤就足够,实际需求量要比这个少。就算按照马铃薯亩产两千斤的最低产量,诺夫戈梅利一天能吃掉三十亩的产量,按照这一的生产力至少需要一千八百亩方可维持。

    论道算经济账,耶莲京娜是个专家。她手头的资料掌握着目前诺夫戈梅利的耕地状况和粮食平均亩产的状况。

    杨明志知道,其实这几个月以来村民对于土地的开发一直在进行,加之现在的大生产运动与军人屯垦,四月份的马粮食收获季粮食产量会同比提高很多,等到了六月份时,产量会爆发。

    在杨明志理解中,土豆的亩产四五千斤,这在大清都能实现了,后来新中国的农民大规模用专用肥料,再加上完善的土豆脱毒工序,亩产一吨都是正常的。

    其实毛子长久把土豆当主粮,他们的土豆品种是极好的。奈何沼泽地的贫瘠泥炭土不堪大用,粮食产量真是太糟糕了。

第五百四十三章 从化肥联想到的(二)() 
建立化肥厂大规模生产合成氨的目的,除了制造化肥,也是在制造武器。

    因为将硝酸铵作为添加剂的RPG已经获得了更强的推动力,这意味着如果再生产火箭,其射程将是可观的。在杨明志看来,既然那个位面的哈马斯都能搞出土火箭,飞过几公里去袭击以色列。不管怎样,自个的本职工作就是搞军工的,知识水平怎么的也比那群人丰富!搞出射程能和野战炮媲美的火箭炮,完全可以!

    交谈已经到了凌晨三点,实验室的厂房内,只剩下寥寥几位看守仪器的人员。当人过于疲惫时,制造武器的工作不得不停下来。

    这里安静极了,只剩下两个男人依旧在热情的商讨。

    目前为止,杨明志和伊万诺夫已经彻底坚定了建造化肥厂这件事,就算有再多的困难也要搞。

    因为传统制造土硝的方法几乎要到极限了,唯独使用工业方法制造硝酸,再用化学方法制造出硝石。一旦化肥厂能够实现氨水、尿素的量产,也同样意味着硝酸可以量产。有了硝酸,硫酸也能量产的。

    因为它们的成分都是氮、氢、氧。

    这样的生产效率可比土法制硝高效,就算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又如何?

    伊万诺夫是见到过他配置出来的硝酸肼的疯狂威力,这种特殊的化合物难制造也难储存,终究不能作为中流砥柱。苦味酸的威力大,产量也难以提上去。黑火药的威力有太低,最合适的是作为火箭推进剂。

    唯独硝酸铵,当实现了化肥量产,这种精加工的化合物除了作为特殊的高效化肥,恐怕更多的是投入军用。

    两个男人聊的特别投机,杨明志特意拿来纸笔,勾勒出一幅振奋人心的画卷。

    只见杨明一边画一边说:“这是德军在公路外设立的防线,我们只要生产一批射程远的火箭炮,在五公里外就能发射,直接袭击他们的防线。我们在弹头部装填硝酸肼,之前实验时制造的恐怕破坏力将原封不动的让德国人品尝。”

    关于喀秋莎火箭炮带来暴风骤雨般的地毯式轰炸,德国人在很多地方已经品尝过了。在钢雨横扫下,密集的坦克集团简直成了活靶子,最终成为一具具破损又燃烧着的铁棺材。

    伊万诺夫没有见过密集使用火箭炮的场景,他当然知道苏军有这么一款武器,其带来的杀伤效果仅限于文字描述。相信眼见为实的他对此并非那么相信,唯独自个见过硝酸肼爆燃后凶残的火球,因为那是他自己造出来的。

    杨明志的脑海里已经被那个位面的PLA排山倒海般的火箭炮横扫所折服。对于这位化学家,还是尽量用言语勾勒一副壮观惨烈的战争画卷吧。

    “关于硝酸铵我确实是大大需要的,在几个月前我们还不能量产火箭助推式榴弹,我军在使用一些小口径的火箭弹,其威力仅仅相当于一枚手榴弹,点火机制更与19世纪的并无二致。

    一旦我们获得了大量硝酸铵,我们就可以制造更大口径的火箭炮,其装药量更多,射程也比纯压实的黑火药带来更多推力,射程更远。我们完全能制造一些威力巨大的,在缺乏诸如152毫米口径榴弹炮的当下,这样的武器简直是我们的战略武器!”

    比起搞起化肥让农作物高产,还有什么比造出威力巨大的武器更令人热血沸腾。

    伊万诺夫当时被动员虽然也是被逼无奈,他本人并不希望拿着带刺刀的步枪和敌人拼杀,其本性并不是畏战份子。在这场战争中,有的人不能用于一线战斗当做炮灰,伊万诺夫很想证明自己。

    副师长别列科夫画的这张草图,不仅仅是说服自己火箭炮密集使用带来的战略效果,这图所描述的德军防线就是目前诺夫戈梅利所遭遇的现状。敌人正在修筑一条“长城”,他们挖掘战壕,修筑混凝土堡垒,甚至埋设地雷,为的就是阻止沼泽地的苏军的军事行动。

    能打破这僵局的必须是重武器。要么是大口径重炮,要么就是火箭炮了。

    顿时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涌上心头,一切困难仿佛都不是困难了。

    伊万诺夫下定了决心,化肥厂要捡起来,剩下的问题就是建立工厂的具体步骤了。

    他说道:“我想我们的化肥厂的浓氨水产量,保证一个月十吨,就基本完全解决我们的需求。为了完成这样的目标我们不需要建立特别巨大的工厂。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大规模生产硫酸。更多的建立烧炭工厂。这些化工厂必须远离居民区,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一个新的位置。”

    工厂的选址很重要,当化肥厂投产后,空气中弥漫的氨气位会让人民觉得自己生活在茅厕环绕的地方,这自然是不行的。

    工厂建在哪里?如何满足各种需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