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179部分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179部分

小说: 残唐重生李世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慌什么!”赤松德赞重喝一声,说道,“羌水一带有我们四五个军镇,好歹有数十万百姓。传令下去,将百姓的粮草全部征集起来,先渡过眼前危机再说。”

    尚结赞鄂然道:“赞普,之前我们已经征过一次了!”

    “那就再征一次!”赤松德赞说道,“反正这里大部分是汉人的百姓,饿死几个,也不必心疼。李谊想断我粮草然后将我围困在羌水,没那么容易!如果吃完了粮草,我就要杀汉人来烤了充饥!格尔木那边,继续给我筹办粮草,尽快运过来。尚结赞,这一次你亲自去负责。我可不希望,再有任何的闪失出现!在粮草运达之前,羌水这里,是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的。只要坚持,事情一定会有转机!我就不信,大唐的皇帝能无视他这样嚣张的行为。”

    “是!”尚结赞心里一阵突突的跳了起来:赞普疯了吗?杀人烤了来吃

    赤松德赞眼睛里一阵寒光闪烁:李谊,算你够狠!居然亲自率人走天险而来,奇袭我身后。可是,你却没那么容易回去了。待我生擒了你哼!

    羌水北岸,唐军军营帅帐中。

    李晟眉头紧锁,郁闷不堪的来回踱着步子。

    就在刚才,朝廷又派来了一名使者,十分强硬的‘喝令’李晟等人,马上退兵。否则,就以谋反之罪论处。浑肜罨彻舛加行┐雇飞テ辉谝慌越杈平匠睢

    正在这时,小将李愬进了帐来。见到三名主将都有些郁闷,原本有些兴奋的李愬也正了正颜色,走到李晟身边说道:“父师,刚刚斥候回报消息。说叠州城中出动了万余铁骑,朝西面黄河沿线突击而去。”

    李晟心中一动:“叠州出兵?往西?”

    “是的。”李愬点头应了一声,欲言又止。

    李晟看了他一眼:“三郎,想说什么,就说吧。”

    “是!”李愬拱手拜了一礼,说道,“末将在想叠州眼下四面受敌,吐蕃人却派出这样一支大军向西南出击,肯定是那边出了大状况。据我们了解的地理情况来说,往西沿着黄河上游而去,有鄂陵湖与扎陵湖。那里是吐蕃人最重要的粮仓。刚刚末将鲁莽,匹马单枪生擒了一个吐番斥候过来。问到的消息是:鄂陵湖在数日前,被一股‘从天而降’的唐军,把粮草烧了个干净。而这股‘从天而降’的唐军,很有可能是汉王麾下的精锐铁骑——飞龙骑!”

    “什么?!”李晟、浑⒗罨彻馄肷簦颊玖似鹄矗У嚼類宓纳肀摺

    “三郎,你再把话说清楚一点,将那名俘虏带来!”李晟不敢大意,果断说道。

    “是!”李愬大踏步而出。

    李晟等人各自相视了几眼,心中同时想到:出大事了!

    三天以后,积石山南麓,离黄河三里多远的一处小山坳里。

    精疲力竭的李世民等人正全都蜷缩着休息,远远传来了一阵马蹄响。众人一起惊醒,巡哨的士兵迅速回报:“殿下,前去探消息的兄弟们回来了!”

    李世民一醒神,从地上爬起身来快步迎了上去:“怎么样?”

    几个远远奔来的士兵,看来已经是疲惫不堪,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殿、殿下,那几个吐蕃牧民没敢骗我们!前方,真的有一个渡口,名叫摩云渡。那里水流缓慢河岸平坦,有数千张皮筏和木排!”

    乍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几乎同时发出了一个欢呼。李世民也是心中暗自欢喜:徐战早就跟我说过这个摩云渡了,但一直无法准备的形容出它的位置。好在抓了几个当地的吐蕃牧民,问清了所在。在这积石山里生不如死的摸爬了数日,总算是寻到一线生机了!

    “但是,那里至少有五六千人马在布防!”刺探消息的士兵说出的第二个消息,让所有人的兴奋迅速冷却了下来。

    “五六千人?!”李世民暗吸了一口气凉气,回身看了看身边的这些将士。尽管是最精锐的飞龙骑,经过这么多天的折磨,已经个个不成人形。如果仅仅是高原气候不适应,倒也还罢了。偏偏还缺粮少物,而且时常遭受到吐蕃骑兵的侵扰剿杀。现在活下来的这些人,就算精神没有崩溃,体力也接近了耗近的边缘。

    如果是在平时,二千多名飞龙骑,断然不会怕了五六千吐蕃士兵。可是现在

    李世民愁眉不展,心情郁结成了一块。

    飞龙骑将士们,不约而同的围拢了过来,围在了李世民的身边。

    每个人的神情,都很凝重。

    “下令吧,殿下!”不知是谁最先吼道,“与其这样躲躲藏藏不知道怎么个死法,倒不如干干脆脆的拼杀一场!”

    “是啊,殿下!”众军士一起喊了起来,“下令吧!抢渡摩云渡!”

    “成功了捡条性命!战死了也得个痛快!”

    “好!”李世民也是狠一咬牙,恨恨的扬了扬拳头,“就跟他们拼了!——再宰杀一批马匹,大家饱吃一顿,好好休息。天黑之后,抢夺摩云渡!”

    一直很少说话的独孤凡,这时在李世民身边瓮声说道:“如果不是这批士兵拖累,我带你过河是很轻松的事情。最多只要几根木桩。”

    李世民瞟了他一眼,扔了一句:“你不会明白的。”

    独孤凡看了他一眼,继续静坐在那里,纹丝不动了。

    入夜之后,气温斗降。寒风吹过光秃秃的积石山,发出一阵啸响,卷起一阵尘土。

    摩云渡是一片很开阔的河滩,地势平坦。黄河经流这里,水流缓慢。驻扎在这里的五千名吐蕃士兵,至从听到鄂陵湖被奇袭的消息后,就没有一天安稳过,每天都是严阵以待。因为他们清楚,唐军想要渡河逃命,这里是最重要的一处地点。

    所以,尽管已是半夜时分,摩云渡的吐蕃军营里依旧灯火通亮,往来巡哨的兵卒络绎不绝。

    李世民等人鸷伏在远方等了许久,仍然不见吐蕃人有丝毫的松懈。眼看着夜已入深,每个人都在冻得满脸青紫浑身发抖了。李世民一咬牙:“不等了,发动攻击!”

    拔剑,挥指——“杀啊!”二千多名残卒,奋起最后一丝力量发出了巨吼,视死如归的冲向了吐蕃军营!

    与此同时,吐蕃营中喊杀声大声,一阵锣鼓震响。无数兵马瞬间集结,朝李世民等人迎头杀来。

    敌人,果然准备充份!这一场夜间‘突袭’,已经转化为遭遇战了!

    既然没能偷机,只好与之死战了!

    李世民紧咬牙关,大声喝道:“兄弟们,没有退路了!决一死战!!”

    第一个飞龙骑将士,都将身体里的最后一丝力气挤了出来,挥舞起刀枪,悍不畏死的杀上前去。

    以逸待劳养精蓄锐的吐蕃人,表现出了他们的生猛与彪悍。曾经是最精锐的飞龙骑,此时与他们拼杀起来,也显得势单力薄,居然落到了下风。

    李世民心中一阵悲怆:难道,真的是天要绝我?!

    眼看着一个个飞龙骑将士惨叫落马,他的心中不停的揪疼。想奋起全身力气厮杀,却总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连独孤凡也有了一些力衰的迹象,只能死死护在李世民身边,让二人图个自保。

    五千余名吐蕃士兵,倾巢而出,气势汹汹的杀了过来。飞龙骑尽管视死如归的与之缠斗,终究难讨到什么便宜,被完全阻挡住了。

    正当两军厮杀得难解难分之进,东北方向传来一阵马蹄骤响,长长的铮角呜呜的吹响起来。

    李世民心中一喜:居然是唐军冲锋的号角!

    谁来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35章 白马银枪() 
东北方向飞奔而来的那一彪铁骑,声势极其迅猛,人数不少如五千人。在一阵阵激昂澎湃的号角声中,马蹄震震,直朝战阵中杀奔而来。

    李世民大声疾呼:“兄弟们,援军来了,杀啊!!”

    每一个飞龙骑战士都认得唐军特有的冲锋号角之声,顿时大受鼓舞。他们嘶哑的喉咙里喷发出阵阵怒吼,血管里最后一丝力量疯狂的燃烧起来。凛冽的刀枪再度焕发出层层杀气,博尽全力与吐蕃人厮杀起来。

    那一拨新来的唐军铁骑,已经如同三叉战戟一般狠狠插入了战阵核心地带。领先一员将军夜色之中看不出面目。只见他白马银铠,使一杆雪亮的银枪,连声怒喝如同猛虎出关,冲杀在最前。敢与之交锋的吐蕃人无不惨叫落马。那一身如雪的银铠白袍,瞬间被鲜血喷洒得麻麻点点。马匹的清啸长嘶声中,那一员骁将如入无人之境,左冲右挑,浑身上下舞起团团梨花般的光影,令人眼花缭乱。

    “好精妙的枪法!”征战一生见识过无数猛将的李世民,也不由得暗自惊叹。

    厮杀之中再细看两眼,来将的枪法却是那样的眼熟!

    李世民不由得心中一阵大喜,大声呼道:“莫非是良器么?!”

    阵阵的厮杀怒吼声淹没了李世民的声音,阵中那员骁将完全没有听见。却可以清楚的看出,他领着身后的一队骑兵,打着赤红的唐字旗号,在阵中往来冲刺突杀,也像是有目的在寻找什么。找寻了半晌,看似没有什么结果,却将吐蕃人的战阵冲得七零八落。敌阵之中,几乎还没有出现可以与之交马战上一回合的战将。那一杆雪花银枪,也不知道已经结果了多少人的性命。

    “汉王!!——”杀来的那队骑兵,大声呼喊起来。

    看来,他们的目的就是在找寻汉王!

    李世民身边的一些飞龙骑将士大声呼喊:“汉王在此!”

    白马骁将终于听了个清楚,长啸一声‘驾’,勒马就朝李世民战团这边杀了过来。一杆银枪就如同烧红的烙铁在穿插豆腐,所到之处人仰马翻无人可挡。一条生生的血路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汉王何在?!”白马骁将猛一勒马,那匹白马人立而起,发出生声嘶啸。夜间月色之下,白袍银甲发出耀眼的光晕,宛如天神下凡。

    “本王在此!”李世民连连刺出数枪逼退了几名前来围攻的吐蕃人,大声回应。

    “末将李愬,前来救驾!”白马骁将的声音中,居然还透出一股稚气,却十分老道的率领着身后一彪铁骑,飞速朝李世民战团中掩杀进来。

    白马银枪所到之处,吐蕃人有些心惊胆战,居然有些人一哄而散,不战自溃。李愬取下鞍上宝弓,连发十余箭,正在围攻李世民的吐蕃人无不应弦而倒。

    顿时间,李世民所在的战团里,方圆三丈内没了敌人!

    李愬飞马而入奔到李世民面前,有力的一抱拳,浓眉一凛大声道:“汉王在上!末将李愬,奉父帅李晟之命,前来救驾!”

    “李愬?!”李世民这才将眼前这员骁将看清楚——原来是年方十五岁的小将李愬!

    怪不得跟李晟的枪法、身姿如此相同。年纪轻轻,勇猛胆略,却是一点也不输给沙场老将,大有李晟的风范哪!

    “贤侄来得甚好,快快杀敌!”李世民也没空去想太多。有了李愬这支生力军,这场战斗就大有胜算。

    “是!”李愬大声应了一声,然后说道,“还请汉王到阵后歇息。有末将来冲阵即可!”

    李世民呵呵的一笑:“无妨!并肩作战吧!”

    李愬稍事犹豫了一下,随即兴奋的大声应了一声‘是’,奋起神威就跟在李世民身边冲杀起来。

    正被围困在战阵核心的李世民和飞龙骑,得了李愬这一支威猛的生力军,顿时爆发出排山倒海一般的力量,瞬间扭转了不利局面。

    李愬带来的,可都是跟随李晟多年、征战能力极强的神策军精锐铁骑。可以说,这些人战斗力毫不输给飞龙骑,而且战斗经验更加的丰富。虽然是在黑夜之中,但他们也彼此的配合也十分的默契,迅速将局部的人数优势,转化成了全面的胜势。而且他们体力充沛斗志旺盛,更在士气和心理上占据了更大的优势,将吐蕃打得节节败退。

    摩云渡边的喊杀声越来越猛烈,李愬带来的人马全部投入的战斗。五千吐蕃人苦苦支持,眼看着就要无法抵挡。最终,他们知道已经无法挽回败局,所剩的一些残兵朝西北方向逃遁而去。

    战斗落下帷幕,摩云渡滩头落下了几千具尸体,喊杀声止住。一屡屡鲜血汇成细流落入黄河之中,几乎就要将它变成‘红河’。

    李世民双腿如同灌铅,十分吃力的爬下马来,几乎就要站不稳。

    他还从来没将体力透支成这样子的感觉。整个人都像被抽空了一样,站着都能睡过去。

    李愬却是依旧龙精虎猛,好似还没有杀够一样,浑身上下都是精气神。他翻身跳下马,带着几个偏将副将龙行虎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