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211部分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211部分

小说: 残唐重生李世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跪倒在地的马燧眼角闪过一道寒芒,怒声斥道:“危急时刻弃主而走,是为不义——乱箭射杀!”

    铁甲骑兵手中的弓箭顿时如同漫天飞蝗,朝那些逃跑的兵卒射去。

    一阵惨叫四起,倒下了一片。余下的人胆战心惊的大叫,再也不敢逃走。

    李诵已经吓得浑身发抖几乎就要魂飞天外。但他毕竟与马燧关系密切,强提了胆气上前几步,说道:“马大帅,父皇与我都未尝亏待过你。虽然有过些许不愉快,但父皇也是念在你是自己人,以为你不会介意。我们我们之间,更多的只是因为误会!时到今日,父皇与我已是穷途末路马大帅素以忠义闻名,就忍心将我父子擒去交给李谊请功么?”

    马燧仍然跪倒在地,伤心的长叹了几声,娓娓说道:“太子殿下老臣从来没有想过要背反皇帝,背反太子。真是时局造化、造化弄人啊!现如今,老臣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放皇帝陛下与太子殿下逃走——逃得远远的,从此不要再回来!老臣愿意以一死,换皇帝陛下与太子殿下逃出生天——事不宜迟,你们快走吧!”

    身后的副将大惊失色:“大帅,不可!”

    马燧嚯然站起身来:“少啰嗦,本帅心意已决。速速让出道来,给皇帝陛下一行人让路——违令者,立斩!”

    众副将和军士都默然无语,让出了一条道来。

    李适愕然的看了马燧几眼,顿时又触动衷肠忍不住大声痛哭起来:“马燧是朕糊涂,朕无能,朕对不起你和这泱泱大唐啊!!”

    “陛下”马燧再度跪下,老泪纵横的哽咽道,“这一切都是天意,天意啊!汉王注定要成为大唐之主,这是任谁也改变不了的事情。老臣为陛下效忠了一辈子,没想到快到死了的时候,却成了叛贼陛下,你就快走吧!这是老臣最后一次为你效忠了!”

    “马燧!”李适泣不成声,被李诵和身边侍卫们横拖竖拉走了。

    “窦文场、王希迁,你们留下!”马燧猛然怒声暴喝。

    这两个宦官本来躲在皇帝身侧想悄悄的溜走,这时吓得魂飞天外扑通一下就跪了下来:“马大帅饶命——陛下,救我啊!”

    李适也愕然道:“马燧这两个不过是伺候朕的宦官,你连朕都放过了,为何独独不肯放过这两个无足轻重的人?”

    马燧已然是怒不可遏,上前擒住窦文场的衣襟将他提了起来:“窦文场你这狗贼,老夫听闻剧变在狱中寻死求见陛下,你为何隐匿不报?”

    “我、我没有!”窦文场狡辩。

    “还不承认!”马燧大怒,挥起大巴掌就刷起了耳光,一边抽一边大骂道,“如果不是你这狗贼蒙蔽圣听专出馊主意,汉王怎么可能被逼反?就算到了最后时刻,如果不是你这个小人从中作祟,老夫还有可能挽救一切局面——陛下,事到如今你居然还不醒悟!你的身边,实在太多奸险小人!正是这样的小人,让你段送了江山,走上了不归之路!”

    窦文场被打得一阵惨叫,满嘴吐血。李适这时才算是恍然回神,仰天长叹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啊!!”

    李诵也是满心失望和伤感,拖着自己的父亲快步走了。

    马燧刷了一阵耳光仍不解恨,拔出大刀来,将窦文场和王希迁的头胪砍下,并令军士将二人的尸体砍成了肉酱。

    看着皇帝一行人的身影消失在前方终南山麓转角处,马燧才悠长的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一般的说道:“结束了。一切都已成定局了回去向汉王请罪吧!”

    大明宫中。

    李晟搀扶着李世民,缓步走在含元殿的龙尾道上。一步一步,朝向征最高皇权的金銮殿走去。

    神策兵铁甲卫士,整齐而威严的站在龙尾道两旁,威风凛凛。汉白玉石雕琢的龙尾道梯石,李世民前世也不知道走过多少了。哪一次不是步履轻盈龙行虎步。

    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走得吃力过。

    五百多级龙尾道阶梯走完,二人终于来到了含元殿前的石方坪上。左边翔銮阁,右边栖凤阁,那是皇帝接见阁部众臣和文武百官的会议室。面南而望,东朝堂和西朝堂的房舍极为雄伟和华丽。那是大唐最重要的文武官员们,在上朝之前临时聚集和休息的场所。再稍远一点,就是钟楼和鼓楼。每当钟鼓楼的声音响起,就标志着大唐又有重大的事情发生了。

    “殿下累了就进含元殿里歇一会吧?”李晟轻声的说道。

    “不。”李世民的眼睛平视前方,淡然说道,“除了皇帝,任何人不得擅入含元殿正堂,更不许擅自接近金銮宝殿。违令者,以谋反罪论处。传我将令,即刻封闭含元殿以及一切宫殿、府库和后宫府院。任何人不得擅闯。”

    “是!”李晟不敢多言,郑重的拱手应了下来,然后飞快的传下了军令。

    李世民伸着手扶着汉白玉栏杆,看着他熟悉的大明宫。

    一百多年了,大明宫中建起了大多的新宫殿,许多的遗址已无法搜寻。这座宏伟而又博大的宫殿,见证了大唐一百多年的沧海变幻。

    李世民的脑海中,无数的记忆和感慨一起翻涌了上来,不由得一时入了神。

    “殿下”

    “嗯,良器。”李世民回过神来,“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末将有一事不明。”李晟轻声说道,“殿下宅心仁厚网开一面,放了皇帝与太子出宫可是,他们却未必会感激殿下的好意。皇帝与太子只要在一天,就永远都最大的祸患。说不定,还随时会再掀起内战。”

    “你说得没错。”李世民的眉头微微皱起,淡然说道,“这件事情,也曾让我十分的矛盾,思考了许久。我得出的结论是——于公于私,我都不能对皇帝不利。”

    李晟疑惑的拱手一拜:“末将鲁钝,请殿下明示?”

    李世民牵动嘴角,微微的苦笑了一下说道:“良器,其实你应该是想得清楚的,又何必我多说呢?”

    本晟小心的说道:“末将是想到了一些。可是,仍然很迷惑。如果殿下不愿意讲,那末将也就不再问起了。”

    “其实也没什么。”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说道:“不管皇帝如何不堪,他终究是天下人公认的皇帝。我们的理由不管如何站得住脚,但我们终究是臣子。现在做出这样的事情,是有违为臣之道的。这个,不必我多作解释吧?”

    “是的。可是,这也是时局所逼。”李晟说道,“如果汉王不绝地反击,那么汉王和我们这些人,都必死无疑。到时候,西川要乱,大唐的边防要乱,整个天下也要乱。大唐会很快的走向衰败和灭亡。”

    “那些坐谈客和不明就理的百姓,可不管这些。”李世民苦笑一声,说道,“所以,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伤害皇帝。既不能杀,也不能抓。只能网开一面,让他逃走。这样一来,至少不会落下一个弑君叛国的罪名。这很重要,你明白么?”

    李晟眉头紧锁寻思了一阵,缓缓点头道:“明白了殿下是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其实他心中还有一句话,由于实在是太过犯忌了没敢说出来:汉王想要顺利的登上皇位取代当今皇帝,还必须要借助皇帝的‘帮助’!或者说,是——利用他!

    “是的”李世民缓缓的点头。从李晟的话中,他已经明白过来,李晟肯定是明白个中的道理了。这种事情,心照不宣就行,没必要点破。他继续说道:“皇帝像当年遇到朱泚时一样,放弃皇城不要独自逃命了。这是他主动放弃大唐和都城,怨不得别人。所有人都看到了,本王虽然拿下了皇宫,但是并没有滥杀一人、滥取一物。皇帝被奸人所蒙蔽,不顾社稷安稳痛下杀手要杀害忠臣和功臣,我们所做的,是清君侧,除小人。皇帝自己心虚要逃走,怨不得我们。这也是我为什么,要网开一面放弃玄武门不攻的原因。我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明,我并不是要致皇帝于死地而是,想给李唐的江山,来一次大清洗。洗去不该存在的毒瘤,还大唐一个朗朗乾坤。至于皇帝他自甘放弃一切最后落得众叛亲离,怨不得别人。”

    李晟点了点头,默然不语。心中暗自唏嘘道:汉王,好厉害的帝王心术!身为皇帝的李适其人,哪里是他的对手!

    李世民看着远方,自言自语一般的说道:“至于私底下说实话,我对皇帝的失望和恨意,已经多过了亲情。但是,无论如何,他终归是我的亲人。我不想在皇城之内,再次出现亲人自相残杀的悲惨局面。良器,当年太宗皇帝历经玄武门一役,成功登上了帝位。可是谁又能知道,玄武门之事,给他一生带来了多大的痛苦?你们只会在心中议论这件事情的本身。可是我却能理解,太宗皇帝当时心中莫大的痛苦。不管他后来成了一个多么伟大的帝王,也不管后世对这件事情如何的评价——玄武门,始终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和剧痛。当时,他是在没有选择的余地下,才被迫狠下了心来。可是现在,我却有把握用非流血的手段,解决我和皇帝之间的一切问题。所以,我选择了放他们走。等他冷静下来、看清了一切之后,我再找他回来。到时候,我会用一个最妥善的办法,处理这一切的事情。”

    “殿下英明!”李晟长长的吁了一口气,但转念说道,“可是皇帝这一去,杳无音讯,又如何能找得到?”

    李世民面露微笑:“放心吧,他走不远的。他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坚强和有志气;他身边的人,也没有你认为的那样忠心会一直陪着他。不出五天,皇帝会再度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71章 汉王的实力() 
入夜。

    惊魂未定的长安城中,异常的安静,安静得诡异。仕人百姓们全都躲在家里,几乎没有人敢出门。若大的长安城已经如同死城。昔日的繁华与热闹杳无踪影,百姓们甚至连灯火也不敢点起,个个噤若寒蝉的躲在家里。

    偶有一队骑兵在里坊街道间奔过,铮铮的铁蹄声如同就敲打在的心头,让人们不自觉的心惊胆颤。

    乱世。长安的百姓,已经见多了这样的情形。当年朱泚霸占长安的时候,兵乱四起。当兵的不分青红皂白看到不顺眼的就是一阵毒打,看到喜欢的东西就私下霸占,看到顺眼的女人当即就地推倒这才过去几年,朱泚之乱的阴影尚未散去,长安城中马上又发生了更大的兵变。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一次兵变的主角,居然是传说中的大唐英雄、之前击败朱泚的那个人——汉王。很显然,汉王的威力和能耐比朱泚要大了不知道多少倍。他‘霸占’长安之后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没有人知道!

    所以,长安的三百多万人,现是都是一种惶惶不可终日心态。

    汉王府里,灯火通明,铁甲刀枪熠熠生辉。

    李世民上身赤裸的斜躺在榻上,半闭着眼睛紧咬牙关,让一名医师在给自己的伤口换药清洗。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额头流下来,身下的锦榻几乎也要湿透了。

    李晟、浑⒗罨彻馊д驹谝慌裕木境闪艘黄纪方羲:和醯纳丝诮鼋鍪蔷思虻サ拇恚捎谡鲆幌挛缍荚诒疾ㄉ踔粱蛊锪寺淼唪ぃ衷谏耸坪孟裼钟行┒窕恕?吹胶和跻а涝苋匪廊叹缤吹难樱铌傻热诵睦镆徽笳蠛弧

    就在榻前,还跪倒了一片人。李世民不全认识,但听李晟介绍,大概都是朝中和长安府四品以上的大员,以及宫中职份重要的宦官和宫官。

    这些人前来,没有别的意图,就是来‘表忠心’的。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他们最是懂得。现在皇帝都逃出京城了,汉王全盘掌控了一切。要想活命,要想继续在大唐的朝廷上混迹下去,就必须弯下自己的腰来,给汉王磕头。

    于是,砰砰叭叭的声音响作一片,众人七嘴八舌的吼着口气,表达着对汉王的无比敬仰和誓死效忠之意。

    李世民心中暗自冷笑。

    物以类聚,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李适的身边,太多这样风吹墙头草和阿谀奉承之人。可是眼下,偏偏又还离不开这个人。没有了他们,大唐的朝廷将会全盘陷入瘫痪,那才是真正致命的灾难。想要改变这些人,或是改变大唐朝廷的状况和风气,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李世民心中,很清楚这样的道理。

    于是,李世民对这些前来‘投诚’的官僚将军们,好言抚慰,让他们尽忠职守,做好自己本份的事情。并且,还郑重向他们表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当今皇帝只是暂离长安,不久后必当重回龙阙。

    这个信息,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