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280部分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280部分

小说: 残唐重生李世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纳闷了:四大元帅,李怀光不在了,现在李晟马燧不能离朝,浑膊荒芘参眩鼓苡盟

    大家一起将惊愕的眼神投向了李愬:皇帝不会要让这个十七八岁的娃娃帅出征吧?

    “李晟、马燧,你们二人麾下有那么多的战将,就不能举荐一两个出来挂帅吗?”李世民面带微笑,开始将这两个老帅的军了。

    二人面带苦笑的站了出来,马燧说道:“陛下微臣昔日的手下战将,如今都身负重责。李光进、李光颜兄弟俩,坐领河北责任重大;段佐驻兵洛阳。其他一些人,又都不堪用。”李晟也表示了同样的无奈。

    李世民却是呵呵的笑了:“李晟,你只对朕说那些部将,却为何不提你的儿子和那几个徒弟?李愬、房慈、徐战,都已成年。国家正当用人之际,你为何隐而不报?”

    李晟浑身一颤,惊讶的说道:“陛下,犬子愬正当年幼,恐难挡大任!房慈与徐战,年岁比犬子还要小,这”

    “自古英雄出少年。你李晟当年不也是十八岁从军,一战阵斩吐蕃大将,从此一战成名吗?”李世民微笑说道,“依朕看来,现在的李愬,可不输给当年的你。你对自己的儿子,就这么没有信心吗?”

    “这!”李晟回头看了一眼站在末尾的李愬,急忙说道,“陛下,国家事大,微臣不敢托大!犬子愬的武艺兵法固然已经有了一些火候,但是这一次的战事,是以攻心、治政为主。微臣担心,他在这方面是十分的生疏,唯恐误了陛下的国家大计!”

    “说得不错。”李世民依旧微笑,点了点头,“李愬,你自己站出来。”

    李愬倒也不慌不乱,起身出来拜倒在前。

    “朕,要让你担任征西先锋。你可有这个胆量和能耐?”李世民问得十分的直接。

    李愬轻轻的咬了一下牙,大声回道:“有!”

    “很好。你退下吧。”李世民说完,冲着李晟笑了一笑。李晟心里直打鼓,免不得一阵心惊肉跳。

    “既然你们都举荐不出适当的挂帅之人,那就由朕要钦点。”李世民说完,眼神炯炯的看了在座诸位一眼,然后将眼神定格在了武元衡的身上,“武元衡。”

    武元衡的眉头一动,站了出来:“微臣在。”

    “朕,钦封你为淮西招讨使,率军出征讨伐淮西安抚百姓。”李世民平静的看着武元衡说道,“你敢接旨么?”

    武元衡愕然的一惊,抬头看了皇帝一眼,眼神中满是不解和惶然。

    其他的所有人,都惊讶的看着皇帝和武元衡。不知道他们,都在心里想着什么。

    “敢,不是不敢?”李世民依旧声音平静的追问。

    武元衡沉默。房间里的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而又怪异起来。包括武元衡自已在内,谁也没有想到皇帝会指派武元衡这个文官来挂帅出征。众人的眼神,如同有了实质一样投到武元衡的身上。

    武元衡微低下头来,眼睛里闪溢着异常的光芒。又过了片刻,他拱手一拜,淡定的回了一个字:“敢。”

    所有人,居然都同时轻吁了一口气。

    “如此甚好。”唯有皇帝,仍然是那副轻松而又智珠在握的样子,徐徐说道,“朕,让左羽林卫大将军李愬担任你的征西先锋。调回高固,率领一万飞龙骑作为你的中军护卫。另外,再把小将房慈、徐战拨给你当帐前吏。马燧,你在驻守长安的右神策卫中,挑选四万大军交给武元衡。一共五万大军,即日开始筹备,随时准备出征,讨伐淮西叛臣吴少诚!此去淮西,交战伐兵在于其次,最重要的是攻心服众,保护和安抚百姓。朕希望你这个儒帅,能尽职尽责不辱使命。”

    武元衡紧一咬牙,拜倒下来正色行礼:“微臣武元衡,领旨!”

第348章 削蕃(三)() 
御前会议结束了,皇帝离开了弘文馆去了武德殿。李晟等人安静了好一阵子各自寻思,弘文馆里一时好安静。

    过了许久,年轻的李愬最先打破了沉默:“父帅,诸位相爷、大人,晚辈先请告辞了。”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都像看到了奇珍异宝一样的打量着李愬,看着他浑身不自在。

    “你们干什么这样看着我?”李愬的脸都红了。被这么多当朝巨僚瞪着眼睛逼视,还真是难受。

    “咳没什么。”李晟干咳一声,说道,“回去吧,跟你母亲道别。左羽林卫的军务,也要好生安排下来。”

    “孩儿知道了。孩儿告退。”李愬拱手拜了一揖,又和诸位长辈见过了礼,大步流星的走了。

    马燧看着李愬的背影,啧啧的赞叹:“真是虎父无犬子啊!良器兄,我可真是嫉妒你有这么一个好儿子。在下的几个儿子,都不成器,唉!”

    “洵美兄太过奖了。犬子也不过是有些匹夫之勇罢了。”李晟笑眯眯的说道,“还不成器,不成器呀!”

    武元衡沉默无言,一声不吭的离开了弘文馆。他毕竟还不是宰相,并不属于这里。陆贽和薛存诚等人,也分别离开了弘文馆,各自回了门下省和尚书省。

    “我们也走吧。”李晟约马燧一起走出了弘文馆。二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问出了一句:“皇帝怎么让武元衡挂帅呢?”然后二人对视一眼,各自满脸的疑惑。

    马燧摇了摇头:“在下是想不通的。良器兄,你跟随皇帝多年,和皇帝身边的人也很相熟。你莫非就想不出什么门道?”

    李世民轻锁双眉,抚了抚灰白的长须,缓缓摇头道:“陛下智深如海,他要做什么事情,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难以揣测的。我看武元衡,对这一次皇帝的决定也感到很意外。足以见得,皇帝和武元衡事前是并没有达成默契的。也就是说,皇帝并没有先征询武元衡的意见。以他们二人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来讲,这多少有点奇怪。”

    “我也是觉得挺奇怪的。”马燧说道,“你和都不能离开朝堂,也倒是事实。如果李怀光仍在,这征西的重担必定要落在他的肩头上。你发现了没有,这一次皇帝的用人,颇有蹊跷。主帅武元衡,先锋大将是你家年轻的公子,中军护卫高固,帐前吏房慈、徐战,那全都是非常年轻的人。看来皇帝,已经在着手培养新人,为朝廷今后的发展大计做出安排了。”

    李晟呵呵的笑道:“是啊,陛下这么做,也没有什么不对。毕竟你我都老了,浑惨丫迨鐾罚鼓艹偶改暄剑咳绻苡行氯顺鐾罚颐堑绞焙蛞材馨残难狭瞬皇牵俊

    马燧也呵呵的笑了一笑,表示认可。可片刻后,他突然眉头皱起,摇了摇头低声说道:“不对呀陛下这么安排,应该另有深意!”

    “有何深意?”李晟不解的看着马燧。马燧也是一脸疑惑:“我也说不清楚。只是感觉皇帝并非只是为了培养新人。仿佛这其中,另有深层的用意。但具体是什么,却是一时想不清楚。良器,你一直是皇帝最亲信的人,彼此之间也十分了解,你莫非也想不透吗?”

    李晟的眼神云波诡计变幻不定。半晌后,他轻叹了一口气,摇头道:“我也是一时想不通啊!”

    马燧狐疑的看了一眼李晟,知道他肯定想出了一些门道,只是不愿意说起。于是呵呵的笑道:“罢了。陛下做事情,自有他的道理。我们就管好自己的本分吧。良器兄,马上就要征讨淮西了,兵部肯定会异常忙碌。你我也有些日子没有在一起喝上几杯了,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请到我府上小酌几杯吧?这一忙起来,可就没那么清闲了。”

    李晟哈哈一笑:“也好。小弟可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洵美兄,请!”

    门下省里,陆贽与薛存诚也正在嘀咕着,猜测皇帝这样用人的意图所在。

    薛存诚寻思了片刻,说道:“依在下对皇帝陛下的了解来猜想,陛下这一次大胆启用儒帅武元衡,又用了小将打先锋,主要是为了培养新人。”

    陆贽微微笑了一笑:“而且这些人,全是陛下的嫡系旧臣。”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薛存诚有些不快的说道,“你跟随陛下也有些日子了,在他眼里,有什么嫡系、旁系之分?你陆贽,不就做到了门下侍中吗?武元衡还只是个吏部尚书。要真有亲疏之分,这门下侍中还有你做的?”

    陆贽呵呵的笑了一笑:“我可没有那个意思。我陆某人,心胸也还没有狭隘到那个份上。我只是在阐述一件事情而已。事实上,挂帅封将的,的确都是陛下的嫡系旧臣。我也没说这有什么不妥。陛下,这是有意让武元衡在军队里也有一些根基,利在长远。陛上用意颇深,岂是你我所能预料的。”

    “你的意思是说”薛存诚眉头一皱,说了一半却又停住了。

    陆贽笑道:“不可说、不可说。将来,自会明白的。”

    而此时的皇帝,已经回到了后宫承庆殿里。德妃武琦云就要临产了,李世民也是异常的关心,三天两头就往承庆殿里跑。现在,他正扶着挺着一个大肚子的德妃,在花园里散着步子。

    “云儿,朕今天有件事情要告诉你。这件事情,朕事先可没有同你商量,你可别怪朕。”李世民笑容可掬。

    武琦云养胖了许多,眯着眼睛笑道:“陛下这是说哪里话。陛下是天下之主,自然是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做主,又何必来问臣妾?”

    李世民笑了一笑,说道:“是这样的。朕已经打算向淮西用兵了。而挂帅的人,就是你大哥武元衡。”

    “哦?大哥挂帅?”武琦云也有些愕然,他微微愣了一愣,点点头说道,“陛下这么做,自有深意,臣妾别无他言,只想与大哥告个别。”

    “这么说,你倒是能理解朕的用意了?”李世民笑了一笑,说道,“或许,也只有你一人,能理解朕真正的用意。朕已经跟武元衡说过了。他日出征之前,会来承庆殿与你道别的。你腹中的孩儿也快出生了,娘家就这么一个舅舅,如果能让他看到新出生的孩子,那是最好。”

    武琦云似是而非的点了点头,却没有应声了。她低着头,一声不吭的跟着皇帝散着步。

    “怎么突然不说话了?”李世民疑惑道。

    “哦不,没什么。”武琦云尴尬的笑了一笑,说道,“陛下,你能答应臣妾一件事情吗?”

    李世民微笑:“说来听听。”

    武琦云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大哥生性倔强,一身铁骨。一但认定了的事情,就不会放弃。臣妾担心他日如果我大哥做错了什么事情,陛下能饶他不死么?”

    李世民眉头微微一皱,有些不快的说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朕与你大哥,亲如骨肉。岂不说武伯苍一向清正不会做错什么事情,就算是做错了,朕又如何会残害于他?这种傻话,以后不要再讲了。”

    武琦云慌乱的拜了一礼:“臣妾失言臣妾知罪了!”

    李世民轻叹了一口气,心中暗自想道:看来,连你武琦云,也没有真正领会到我的用意帝王的心术,毕竟不是你们寻常人所能理解的。他日,你们自会明白。

    接下来的日子,朝廷一面积极筹调兵马准备出征,一面向淮西吴少诚发出了最后通牒。李世民发下严旨,强令吴少诚在半月之内交回李锜,并送还李锜卷带而走的国财。

    淮西顿时一片惶然。吴少诚胆战心惊之余,也深知皇帝已经是没了耐心,随时可能动武了。这要是在早几年前,他吴少诚大可以高枕无忧不慌不忙。可是现在,大唐朝廷已经是兵强马壮,强力追剿而来,淮西能不能抵挡得住,那就真是个大问题了。

    吴少诚也是个心狠手辣的狠角色。关键时刻,‘死道友不死贫道’,他把李锜抓起来一刀割了人头,送到了长安。并写了一封措辞委婉的书信,表示效忠于朝廷,绝不与奸人为伍。

    李世民将李锜的人头传首京师,对吴少诚却是更加的不耻和愤怒。因为李锜所卷带的国财,吴少诚是一文也没有送回。想用一个没有价值了的李锜的人头,就保证他在淮西作威作福,这如意算盘也打得太响了!

    九月二十一,秋风阵阵草败鹰飞。五万征西大军已经在长安城外集结完毕。鼓声震震,长角喧天。

    承庆殿里,武琦云却在痛苦的哀号,她的孩儿就要出生了。

    武元衡拜倒在殿外,一脸肃然。眼看着宫女宦官如流水般的穿梭在承庆殿里,他的心也揪紧了。

    过了一会儿,他的跟前出现了一双卷云龙靴。武元衡愕然的抬头看了一眼,慌忙道:“陛下!”

    李世民让他站了起来,一手搭在了他的肩头,轻声说道:“别等了。将士们整装待发,再过半个时辰就是吉时。朕陪你出城,送你出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