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284部分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284部分

小说: 残唐重生李世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餍怼⑺巍€辍⒓街钪莸氖嗦繁Γ硬煌轿焕醇泄ノ馍俪弦约跎傥湓獾恼嫜沽Γ圃煺交?墒抢戏蛴钟行┕寺恰!

    陆贽皱眉道:“这很好啊,有何顾虑?”

    马燧瞪了陆贽一眼:“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陛下派武元衡出征,目的就是让他建功立业。我这样分派出十余兵马夹攻蔡州,就算最后平了淮西,那功劳就得许多人来分。这不是废了皇帝之意吗?”

    “你错了,洵美兄。错得很厉害,赶紧悬崖勒马!”陆贽突然正色说道,“皇帝是想要武元衡建功立业这没有错,他也想要均衡臣子们在朝堂上的力量。但是,做这所有事情的前提条件,是大唐的整体利益得到保证。就算是党争,也不能损害到国家利益,这是皇帝默许的底线,也是我们做臣子的绝对不能逾越的雷池!党争,并不只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彼此戗害中伤,更是大忌!为了国家利益出发的竞争和比对,才是良性的党争,才是皇帝允许出现的局面。如果我们顾及一点私心而误了国家大事那后果,就相当严重的!”

    马燧惶然一惊:“没你说的那么严重吧?老夫也是顺着皇帝的意思办事啊!”

    “不,你刚好违逆了皇帝的意思!更多的时候,我们要从国家利益出发。如果能和皇帝的意见统一,那是最好。如果不能,也要誓死坚持,这才是做臣子的本份。”陆贽继续正色说道,“大唐步入景兴年,一切都在蓬勃发展,皇帝陛下也是从善如流的明君。什么对国家有利,什么有害,他也是非常清楚的。在大的利益面前,任何私利都是可以抛弃的。洵美兄,你这样为了照顾武元衡的颜面而放弃了整个战局的有利布局,岂不是因小失大?武元衡只率了五万人马,与兵强马壮的吴少诚相比并不占优。就算他运筹帷幄用兵如神,想要彻平淮西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时间就意味着消耗。大唐刚刚有了一丝元气,还是尽量不要这样消耗的好。”

    “那你的意思是,老夫应该调集多方兵马,来配合武元衡作战了?”马燧皱眉寻思了片刻,说道,“这会不会让武元衡和他手下的官将们不高兴啊?他们会怀疑,老夫这是有意抢夺他们的功劳啊!”

    “断然不会。”陆贽肯定的说道,“本来,你马洵美这个右神策卫大将军,就是征东的幕后统率,他武元衡也是要听命于你的。再者,武元衡也是个一心奉公不喜争斗的人。能够速战速决的讨平淮西,他感激你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怨恨于你?”

    “看来老夫,对武元衡是一点也不了解啊!”马燧感慨道。

    陆贽微微笑了一笑,说道:“在下简单的概括一下他,洵美兄就会心中有数了。武元衡和我们这些人,都不相同。我们都是做臣子,想着如何忠君奉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报负。他武元衡,则是把大唐当成了自己的家,把皇帝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他与我们想的,是不相同的。说句大不韪的话:皇帝与武元衡,简直就是一体。”

    “哦,老夫明白了”马燧声音拉得长长的感慨道,“那老夫,就把这一次的东征,当成皇帝御驾亲征好了。是这个意思吗?”

    “嘘,噤声、噤声!你活了六七十岁,我还只有三十多呢!”陆贽一惊一乍,把马燧也唬得一愣一愣的。

    第二天,马燧把熬了一个通霄制定的布兵计划上报皇帝。不出陆贽所料,皇帝果然是龙颜大悦的准许了他的进谏,还对他大肆褒奖了一番。马燧欣喜之余,对陆贽是越发的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世民自己心中也是暗自欢喜:臣子们都能一心奉公的为国家着想,这是一个大好的局面。虽然我有意平衡朝中党派的力量方便自己驾驭,但大的前提是他们再如何争斗,也不能损害到国家的利益。谁敢越雷池半步,那就是自取灭亡。现在看来,几个主要的大臣,还都是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的。

    。

    淮西大战场,征东大军的军营里。

    武元衡一身白衣负手而立,双眉轻锁的站在地图前暗自寻思。高固、李愬、房慈和徐战,都在帐内屏气凝神,静静的侍立一声不吭。

    过了许久,武元衡伸出一手指了一下地图上的某一点,说道:“高固,派人堪测一下直平戍。明天,大军撤退到那里。”

    “又要撤?”一向不多话的高固,也忍不住说出了这个疑问。

    李愬年轻气盛,也急心接道:“是啊大帅!出征半月,连败七阵撤了一百多里。再照这样打下去,士气都全没了。还是让末将率军与吴少阳死战一场,决个胜负吧!”

    武元衡转过身来,表情平静的看了一眼众人,说道:“此次征东,以攻心为上,伐兵下策。吴少阳是吴少诚的结义兄弟,率军五万来阻挡我军,准备充分来势汹汹。淮西军本来就骁勇善战,再加上占据地利;我军却是远来疲惫,不宜与之正面争锋。吴少诚的女媚董重质,另率一万人马阻塞涢水,只要我们与吴少阳正面开战,他就会从水路包抄我身后形成夹击。我早有听闻,董重质才是吴少诚手下第一将。文韬武略极善用兵,此人绝不可小视。”

    李愬恨得牙痒痒,急急的道:“大帅何必怕了他们!前番吴少阳派个李祐来叫战,末将才与之战了一炷香的时候大帅就鸣金收兵了。再多给末将一炷香的时间,定当斩那李祐于马上,任他还夸说是什么淮西第一猛将!”

    “李将军稍安勿躁。会有让你痛快厮杀与之较个高下的时候。”武元衡耐心的说道,“今天李祐肯定还会再来叫阵,到时候你出战,依旧只许败,不许胜。房慈徐战,你们二人转运粮草辎重先行,退往直平戍。高固统领中军,待李愬与李祐开战,就从后接应。你们二人,且战且退,不可恋战,全都退往直平戍。”

    “末将领命。”高固二话不说,接过兵符。李愬则是恨恨的唉了一声:“又要败!”也不上前来接兵符。

    武元衡面色一沉:“军令如山!”

    李愬恍然醒神,大步向前接过兵符,重重应诺:“末将听命!”

    “各自准备,细心办事,不得有误。”武元衡挥了一下手,众将尽皆退下。他再度起身站在地图前看了半晌,喃喃的道:“吴少诚,你准备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套让我来钻,我偏偏要把你牵出来打。吴少阳的兵马只是个噱头,他是不敢丢了老巢来跟我拼命的;真正的杀手锏,是涢水边的董重质才对。也就奇怪了,朝廷这时候应该分派诸路兵马,趁虚而攻打蔡州才对难道,朝堂上的人,心里还有别的想法?皇帝这时候,在干嘛呢?”

    。

    深秋时节,天色翠蓝,一轮红日高挂苍穹。温暖的阳光洒在皇城太极宫,让人有些暖洋洋的。承庆殿里,一阵阵欢笑声传了出来,站在殿外值哨的兵卒和宫女宦官们,也不禁露出了笑脸。难得见到皇帝像今天这么开心了,那爽朗的笑声,仿佛让所有人都要开心起来。

    李世民抱着自己还没满月的孩子,乐呵呵的哄他玩。只不过李淮这小子并不太给这个皇帝面子,非但没哄笑,还哄得大哭起来。武琦云连忙接着抱了过去喂奶,小家伙马上不哭了。

    李世民环抱着武琦云呵呵的笑道:“这小子还只认得娘。什么时候才会认识我这个爹呢?”

    武琦云轻拍着怀中婴儿,一脸沉醉的微笑道:“他身上流着你的血,父子连心,怎么会不认得你呢?陛下,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是有什么大喜事儿吗?”

    “的确是有喜事,朕才特意到承庆殿来,与你分享。”李世民说得有些神秘。

    “什么事呀?”武琦云也被勾起了兴趣。

    “当然是你那哥那边的事情了。”李世民说道,“今天,朕收到了征东大军送回的战报。武元衡与吴少诚的大将吴少阳,在阵前对恃了半个月。输了八阵撤退了一百余里。”

    武琦云赫然一惊:“陛下,这还是喜事呀?大哥他、他怎么”

    “别紧张,听朕慢慢道来。”李世民满副自信,徐徐说道,“朕详细比对过蔡州附近的地形。那里地形复杂,吴少诚肯定会以逸待劳,设下巨大的包围圈来伏击武元衡。武元衡连战连败,用骄兵之计将吴少阳勾引出来,让他们的包围圈失去作用,这是其一;只要吴少阳敢出来,蔡州必然空虚,到时候马燧分派的其他诸路兵马,就可以趁虚而攻蔡州,这是其二;到时候,武元衡再触底反击攻其不备,袭击志得意满的吴少阳,这就不难成功了,这是其三。因此,武元衡败阵越多就离包围圈越远,离真正的胜利就越近。你说,朕能不高兴吗?”

    “陛下怎么像是亲眼看到了那些局面一样啊?”武琦云惊讶的问道。

    李世民呵呵的笑了起来:“你大哥跟随我多年,哪一场仗他没有经历?你可别小看他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说起带兵打仗,他可是有些本事了。而且他的本事,很多都是从朕这里学去的。你说,这当老师的能不清楚学生想干什么吗?”

    武琦云也嘻嘻的笑了起来:“臣妾差点忘了——陛下才是大唐第一将军呢!”

第353章 东征(二)() 
十月初三,阴天,西风劲烈,尘沙飞扬。直平戍以东二十里外,淮西军的军营里。

    吴少阳来回踱了一阵步子,不停伸手摸着大肉鼻子,目露凶光的喝道:“传令,今夜三更出兵劫寨,务必一战而胜生擒武元衡!”

    “是!”帐前小卒大声应喝,跑出帐外。可是马上,他又被人一把扔进了帐内。

    “什么人?”吴少阳怒声惊喝。

    “是我!”一个身裁高大、身披红色战袍的将军大步走了进来。

    “董重质?你来做什么。”吴少阳对这个吴少诚的女婿没什么好感。二人也一直明争暗斗,抢夺军队的控制权。

    “副帅,末将是来跟你商议要事的。”董重质生得五大三粗,眉宇间却有一股锐气,耐心的说道,“武元衡用骄兵之计诱我军出击。现在他连败八阵,已经退出了我们包围圈。如果这时候贸然出击,定然中他诡计。”

    “哦?你倒是足智多谋呀!”吴少阳不冷不热的说道,“武元衡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懂什么行军打仗?他连败八阵,早就被吓破胆了。我军趁胜追击,正好这时候将他一举全歼。只要打赢了这一仗,我淮西就有足够的实力跟朝廷叫板甚至是自立为王。董重质,你不是看到本帅要立下大功了,心生嫉妒要来抢功吧?”

    “副帅,你!”董重质愤然气结,几乎说不出话来。他耐着性子说道:“兵者诡道,皇帝既然敢让武元衡挂帅,那武元衡肯定就有他的高明之处。你可别忘了,朝廷已经不是昔日之朝廷。皇帝本身是军队里起家,现今手下兵强马壮猛将如云。这次来征讨的大军,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士卒,绝不是以前我们见识过的一盘散沙。武元衡的手下,猛将高固你定然是听过的。他与野诗良辅,一直都是皇帝手下的二员猛将,统领最精锐的飞龙骑。那飞龙骑的战斗力比吐蕃铁骑还要强,你莫非就没听说过?先锋李愬虽然年仅十七八岁,但却是征战有年的大将了,深得其父李晟的真传。武元衡手中有如此强兵猛将却连败八阵,你难道就没有觉得事有蹊跷吗?”

    “哼,用不着你来教训我。这半个月来我与武元衡交手数次,对他知根知底。”吴少阳不屑的说道,“如果行军打仗只是比的强兵猛将,那根本就不用打了。谁的兵马多,谁的将军有名气谁就要赢,哪有这样的道理!高固、李愬是猛将不假,飞龙骑名传宇内这也是事实,可他武元衡就是个脓包。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大舅子就得了这么一个帅位,来淮西讨野火不过是为自己图功名。他哪里懂什么打仗?本帅建功立业就在今日,你不必多说了!”

    “副帅!事关重大,你千万要三思!”董重质不厌其烦的叮嘱道,“武元衡的目的,就是要让我军远离蔡州与之野战。现在我们已经突击百余里,完全丧失了地利优势。野战起来,我们已是毫无优势可言。淮西军虽然骁勇擅战,但一向是以步兵为主。与飞龙骑对抗起来,是大大的不利呀!我们必须要占据沟池凭险而守,这样才能让他骑兵的优势化为乌有。出城野战,实在是下下之策!”

    “够了!董重质,你别仗着你是大帅的女婿就对老夫颐指气使。老夫带兵打仗一生,知道什么是轻什么是重。”吴少阳愤怒的喝道,“回你的涢水军寨,把守好水路要道。本帅的事情,轮不到你插嘴!”

    董重质顿时气结,厉声喝道:“事关淮西存亡,你也休想用官职来压我!本将会快马回报大帅,请他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