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321部分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321部分

小说: 残唐重生李世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愬微微一笑:“房。”

    “房慈!!”文安失声叫了出来,然后马上掩上了自己的嘴。

    “正是房慈。”李愬淡然说道,“贞观名相房玄龄之后,陛下亲收的弟子,我父亲的入室门生,七年前与你在长安汉王府分别的那个傻小子。那个还欠你七只纸鹤的傻小子。”

    “天哪真的是他!”文安的全身都发抖了,眼睛瞪得许大,神情十分的激动。

    “是他。你没有听错。”李愬淡然一笑,悠悠说道,“想不到吧?七年没见,他仍然将你记在心里。每逢想你的时候,他就会折七只纸鹤,会画上一副你的画像。我不知道他现在已经折了多少纸鹤了,反正很多很多,塞满了他住的房间,而且从来不丢一只。他说,终有一天,他要当着你的面,将这些纸鹤悬挂在长安大慈恩寺的那颗大槐树上。风起的时候,和你一起去看它们飞舞。他为你画像洗笔用的水池,已经被染成了漆黑色。甚至连里面的水草,也变成了黑草。”

    “天哪三清道尊,他疯了么?他真的疯了么?!”文安掩着嘴,有些语无伦次了。身体也在不断的发抖。

    “一年前,房慈听到有传闻说,曾在北方草原见过你。”李愬依旧平静的说道,“从那以后,他就做梦都想着北上草原,寻找你的踪迹。但他是一个本份的人,没有皇命允许,他不敢造次。所以,只好将这份心思一直深深的埋藏在心中。前不久,他得知了末将有可能被钦点为先锋出征北上的消息。于是跪在我的面前,肯求我托父亲说情,让他也能北上草原。”

    “你是说,他也会要北上草原?”文安的语调都有些变了,眼睛瞪得许大,已然有了一些湿润。

    “是的。已经来了。”李愬转过头来,定定的看着文安,“再过几天,他就能出现在你的面前。”

    “这”文安顿时惶然。她如同见鬼了一样的看着李愬,然后又看向颉干迦斯,一步步的后退。

    “公主,你怎么了?”李愬大惑不解,“你应该见见他!”

    “不!我不要见他!”文安飞快的后退,脚步都有些趔趄,“我不要见他!不要告诉他我在这里!”说罢,她居然拔腿就跑,逃一般的离开了毡帐。

    “公主!”李愬在后面大声呼喊,颉干迦斯一晃身挡到了李愬面前:“将军稍安勿躁!”

    李愬回过神来,收敛了心神抱歉的笑道:“大相见笑,末将失礼了。”

    颉干迦斯摆了摆手示意李愬不必在意,然后说道:“说来,都是老夫失礼了。和她相处了这么久,居然不知道她是大唐的公主!如今,还在这里乱点鸳鸯谱,要将她许配给你咳,我可真是糊涂啊!听你们这么说,梦词哦文安公主,仿佛早有了心上之人?”

    李愬苦笑的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她和我那师弟,只是儿时的伙伴。我那师弟为人单纯钟情,对她思念成狂。我不知道文安公主是什么心思。”

    颉干迦斯笑了一笑,说道:“她虽然不是我的女儿,但我了解她。能让她如此神色大变的人,定然不是普通人,在她心中也定然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两年前,我在阴山一带狩猎,刚好看到她孤身一人行走在山道上,正被野狼袭击,命在旦夕。于是,我出手救了她。老夫生有七子却没有女儿,一见她就非常的喜欢。于是,我提出收她为义女。她为报恩,也就同意了。从此一直生活在乌德犍山脚下我专门为她修的一所道观里,名叫‘梦词庵’。这两年来,她还收了几名回鹘的女子为弟子,收纳在庵上静修。一直以来,除了我这个义父,别的外人她都不见,活得就像天上出尘的仙女。老夫这个做父亲的,始终希望女儿能有一个归宿。曾多次提起过给她许门亲事,她都一直拒绝。后来拗不过老夫烦了,她就说了三个条件:一是非唐人不嫁;二是非年龄相当、初婚大娶不嫁;三是非盖世英雄正人君子不嫁。老夫一直苦苦为她寻觅良君,不得其人。至到见了将军,才发现将军与他登对。没有想到哎,个中还有这样的隐情。这难道就苍天的捉弄吗?”

    李愬听完后,心下释然,微微笑道:“大相,这不是苍天的捉弄,而是注定的姻缘。大相有所不知。末将的二师弟房慈,武艺人才丝毫不输给在下。只不过他为人低调冷静与世无争,所以才一直默默无名。更何况,文安公主与房慈本就两情相悦。大相,这难道不是上苍注定的姻缘吗?如果大相能促成这棕婚事,定能让大唐皇帝龙颜大悦。因为据我所知,陛下十分喜欢这个堂妹。当年她离京出走,着实让陛下伤心了许多时。这几年来,陛下也曾托人打探她的消息,也一直未果。试想,大相若能让她还俗,还让她嫁予意中好郎君,岂不是一棕美事?”

    “真的?”颉干迦斯大喜,顿时目露精光的拍着拳头,说道,“好、好!”

    李愬在一旁暗笑:你也正愁没有好东西进献皇帝去讨好他、表忠心吧?行,给你一个机会成人之美,大家都有好处。

    离开颉干迦斯的毡帐后,李愬心情大好。一路闲庭信步,几乎就要哼着小曲儿了。快到驿馆时,突然一瞥眼看到某个暗处,正有一人在悄悄朝自己招手。

    “绿城?”李愬疑惑了一下,走了过来。

    绿城还是那个老样子,上前拉着李愬的衣角就将他拖到了净处,细声问道:“你刚刚去见颉干迦斯了?”

    “嗯。”

    “干什么?”

    “公事。”

    “除此之外呢?”绿城笑得很狡黠。

    李愬笑了一笑:“没别的什么了。”

    “你别骗我啦!我都看到梦词进了颉干迦斯的毡帐!”绿城轻轻拽了一下李愬的袖角,“怎么样,漂亮吧?喜欢上了吧?”

    李愬面色一凛,正色说道:“何出此言,李愬是那种人吗?再说了,你应该知道她真实的身份吧?!”

    绿城撇了撇嘴,双手交叉在胸前有些傲慢的说道:“如果说草原上有一个人知道她真实的身份,那个人肯定就是我。”

    “为什么?”李愬疑惑的追问。想起昨天晚上这丫头说的话来,也不难想像他肯定是知道梦词就是文安公主。

    “因为”绿城神秘一笑,“你猜啊!”

    李愬的脑瓜子飞快的转了转,心中一亮,笑道:“你都认识我这个无名小卒,认识文安公主也就不足为奇了。想必,数年前你肯定是去过长安,见过不少人吧?”

    “哼,算你有一点小聪明。”绿城满不在乎的说道,“我别的本事没有,看人记人的本事,超乎常人。只要是见过一眼、听过一遍名字的,都能记得。当我在梦词庵第一眼见到她的时候,我就认出她来了。从此以后,还和她成了最好的朋友。所以呀,那天晚上我才对你说,这个女人你是一定不能娶的。”

    李愬装傻,打破砂锅问到底:“这又是为什么?”

    “你是真傻还是假笨?”绿城有些恼怒的急道,“很简单嘛!她曾是大唐的公主,既然已经离京出走了,又怎么会再回中原嫁人?到时候面对旧人旧事,岂不是无尽的难堪?再说了,就算嫁,也不能嫁你。她心中自有思念之人,你就是再英俊再神武,她也是看不上你的。她的心呀,都被那个傻小子填满了,再也容纳不下任何人。”

    “谁呀?”李愬傻笑的追问。

    “笨死了!”绿城一咬嘴唇,恨恨的道,“你仔细回味一下她的道号,不就明白了!”

    “梦词?梦词?”李愬反复的叨念,突然心中一念:梦——‘慈’!那意思是她做梦都想着我那大情圣师弟‘房慈’吗?!

    。

    n久没拉票了。于是小爆发一下,于是拉票拉票拉票拉票拉票,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94章 一身戎装() 
天寒地冻,疾风飞扬。

    长安城外、渭水之边的百里大校场上,旌旗翻滚鼓铮齐鸣。十五万大军正在整齐有序的结集。堆积成山的粮草军械堆装上车,往来奔跑的快马兵卒如过江之鲫。

    这恐怕是几十年来,帝都长安最浩大的一次军事行动了。除了即将出征的十五万大军,参预运送粮草辎重的民夫多达二十万人,马匹二十余万匹。随军带走的粮草,几乎相当于整个关内一年的粮税总收入。

    马燧和李光颜站在高高的云梯台上,指挥大军行动布阵。秋冬季节天高云淡,放眼望去,人车如蚁看不到边际。近百里的大军屯忙碌而又有序。如同一张巨大的棋盘,正被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各归各位有条不紊。

    马燧的脸上一直挂着自豪而满意的微笑,说道:“光颜,老夫已经有些日子没有见到这样的盛大军姿了。十五万大军随陛下御驾亲征,真是一大壮举啊!”

    李光颜目光沉寂,微微笑了一笑,说道:“看来,陛下是下了狠心,一定要收复河陇了。他登基四年了,还是头一次离开长安。”

    “是的。河陇之地,事关大唐社稷的长治久安和兴衰荣辱。个中的利害关系,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马燧说道,“或许,皇帝陛下想的,和我们想的都不大尽相同。老夫隐约感觉,陛下对河陇这块地方,始终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或者说是执念。这一次他劳师动众御驾亲征,大有不胜不归的气概和决心。光颜,你身为先锋大将,可不能有闪失。”

    李光颜拱手轻拜了一下,说道:“大帅放心,末将一定小心谨慎,不敢有失。”

    马燧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李晟死了,我老了。大唐今后,将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这一次出征,是你最好的机会。皇帝陛下能将你从江南提调而来,就是看得起你,你可要自己把握。你的武勇韬略,老夫没有任何担心的。唯一要提醒你的是:不可锋芒太露。”

    “末将记住了。”李光颜郑重的一抱拳。

    “嗯,一定要牢牢记住。”马燧轻轻吁了一口气,说道,“你还没有和皇帝共过事,不了解他。他的身上,有一种令人崇拜、迷惑甚至是恐惧的特质。我们都不知道,他究竟高深到了什么程度。他就像是九天的神明,能看穿所有人的心思,能洞穿一切事情的真相。他的谋略、智慧、城府与胸襟,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等闲视之,哪怕明明看到他出了昏招,也不要大惊小怪。或许,那真是他要表现神奇的时候了。”

    “这样?”李光颜眉头一皱,眼神里流露出一丝蔑笑,“没这么神奇吧!”

    “你最好是想信我。”马燧十分认真的看着李光颜,郑重的说道,“老夫像是喜欢开玩笑的人吗?记住一点:随帝出征,你要时刻记得有一双眼睛在头顶盯着你,直视你的五脏六腑,看穿你的一切想法。努力做好自己的本份,就足够了。切忌不要自作聪明自作主张。”

    “末将明白了。”李光颜心中微微一紧,轻吁了一口气说道,“末将就把皇帝陛下,当作是神明贡拜到心中就是了。”

    马燧转头看向远方正在集结的军队,悠悠然的说道:“现在你可以不相信。但迟早有一天,你会服气的。”

    李光颜微微惊愕的看了马燧一眼,心中暗道:当年那么心高气傲的一个人,如今为何俯首帖耳如同良禽温犬?皇帝陛下的御人之术,当真就如此了不起吗?

    大约一个时辰后,大军基本集结完毕。马燧和李光颜下了云梯台,来到点将台。前来送行的文武百官和军中将校都到齐了,唯独没见皇帝。

    马燧走到辕门边朝远处张望,仍然不见车驾影子。找来斥候问话,说是也没有看到皇帝驾到。他心中略感疑惑,皇帝那个人一向是十分守时认真的。眼看着出征吉时将到,为何还不见人影?

    正在这时,军寨东面青龙门奔来十余骑,全是清一色的白马良驹。那一行人奔到辕门前齐齐停住,都跳下马来。马燧眼神不是太好,身边的李光颜却惊讶道:“皇帝驾到了!”

    马燧愕然一惊:皇帝什么时候来的?而且早就到了军寨中!

    那一行人大步朝点将台走来。众人也都辨认出来,纷纷拜倒。

    “都起来吧!”李世民一身崭新的黄金战甲和腥红战袍,与往日的黄袍装束大不相同。他大步飞云的直接走上点将台,一手叉腰一手握剑,居高临下的环视众生。在他身边,是大将薛平和皇帝的十余名帖身近卫,就是当年的汉王府铁血侍卫。

    马燧带着众将校急忙上前拜见:“老臣有失远迎,望陛下恕罪!”

    “无罪。起来吧!”李世民哈哈一笑,说道,“朕这副身子骨,在皇宫大内闲得发慌了。今日要出征,朕兴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