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357部分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357部分

小说: 残唐重生李世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拨人马迅速分开,各奔东西。李愬,又开始了一场他极为擅长的长途奔袭之战,朝白杨河杀奔而去。那里正是白服突厥的汗帐所在。

    中军的战斗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以上。由于葛逻禄人与白服突厥人的溃败,彪悍的吐蕃人也只能兵败如山倒。面对徐韬、段佐、高固与李怀光的四军夹击轮番剿杀,吐蕃人再也支撑不住。吹起号角就朝天山败退。

    李怀光马上下令分派众将,让段佐与徐韬各率步骑兵马一路追赶。自己坐领中军收拾军寨,高固率领五千飞龙骑与回鹘骑兵,朝西面突进,接应李愬。

    唐军兵马厮杀了半夜,又迅速的奔袭四方冲杀开来。

    夜半的戈壁之上,寒风冷洌。李怀光骑在马上,感受着漠北的寒风,胸中一股豪气升到顶点,忍不住抚摸着胡须哈哈大笑起来。

    这是他这一生之中,打得最为得意的一仗!

    为将一生,能打这一场辉煌的战役,此生再无憾事。

    李怀光朝着东南的方向遥遥拱手拜起,自言自语的说道:“陛下,罪臣不负重望,西北之事转眼之间就可了断。大唐在漠西北的霸主之位,再也不会旁落他人了!”

    溃败的吐蕃人仓皇的朝北庭都护府逃逸,妄图逃进天然的堡垒之中逃得性命。北庭都护府建的地势较高,此时又多冰雪,骑兵冲击不起来。许多吐蕃人都已是人困马乏,只好下了马来牵着马匹,慢慢朝山上攀登。

    大股人马才走到半山腰,突然听到一阵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与鼓铮响。众吐蕃兵将惊慌的仰头看去,只见一个身躯宛如天神的黑脸巨汉扬着手中铁棒,正在放声大吼:“吐蕃的小猴子们,你家黑神爷爷在此恭候多时了!”

    “啊!——”吐蕃人一起大声惊呼,顿时手足无措。野诗良辅在西川之时屡次与吐蕃人激战,在吐蕃人心目中有着很大的名气。乍一听到‘黑神’二字,吐蕃人就已经丢了一半的胆气。

    野诗良辅带着五千步卒,绕走山亘埋伏到这里已经有些时间了。这时候将士们冻得身上有些发僵,正好厮杀一番暖暖身子!

    野诗良辅身先士卒,挥着大铁棒就从上往下就冲杀了下来。五千步卒体力充沛士气高昂,从山坡之上奔泄而下,如同开闸的洪水势不可挡!

    山坡下,段佐与高固的步骑也很快追了上来,在半山腰里对吐蕃人开展了一轮新的大剿杀!

    战斗已经变得毫无悬念。士气低落溃不成军的吐蕃人,根本无法抵挡前后夹击。唐军三员大将配合紧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将吐蕃残兵包围了一个严严实实。

    残留着雪块的山腰之上,很快被鲜血浸染,吐蕃人死伤惨重。李怀光整理完军帐,也率领中军大军上了山来。最后一轮大剿杀开始,仅剩的一点吐蕃人无奈的投了降,成了俘虏。

    “机不可失,我军士气正旺。”李怀光马上又下了令,“野诗良辅、段佐,本帅令你们各率本部步兵,前去攻城!”

    “是!”野诗良辅和段佐欢喜不已,带着步兵就朝天山攀越而去。

    此时,守卫北庭都护府的吐蕃兵马仅有三五千人。野诗良辅与段佐所率的精锐步卒足有一两万人。拿下城池,已是顺理成章。

    李怀光让大军就在山腰暂歇整顿。这一次,李怀光只是杀光了吐蕃的俘获,而将葛逻禄与白服突厥的一些俘虏留了下来,以备他日之用。

    野诗良辅与段佐不负重望,仅用了二个时辰的时间就拿下了城郭坚厚的北庭都护府城池。同时,潜入城中假扮成商队的回鹘精兵,也是功不可没。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他们突然冲击城门杀死兵卒,打开城门放野诗良辅这头凶神进了城。

    城中的吐蕃兵卒,几乎一个不留全被野诗良辅砍了个干净。粘乎乎的一层血流了满地,很快又结成了血疙瘩冻了起来。野诗良辅是个急性子,他头一个冲上北庭的城楼,一铁棒就把吐蕃的旗帜砸倒了,然后插上了一面巨大唐旗。

    寒风之中,血红的唐旗迎风招展,野诗良辅得意的哈哈大笑。众将士也一起大声的欢呼:“吼、吼吼!”

    天山之巅,唐军的欢呼之声响彻百里。流云飞遁风沙变走,一股雄浑霸道的气势,在天地之间来回冲荡。

    李怀光换了一身光亮的战袍,将铠甲也擦拭新亮,骑着大马昂首走进了北庭都护府。虽然他是头一次来到这里,可总有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几十年了,从大唐安史之乱后,大唐在西北一带就沦为了鱼腩任人欺辱。一两年前,吐蕃人联合葛逻禄与白服突厥奇袭北庭,将这个重要的军事枢纽据为己有。他们可曾想过,进隔仅两年,大唐的王师就收复了这里,并且重新展开了争霸西域的浩荡之战!

    李怀光将大军迁入都护府中,整顿军旅收拾器械,开始休整。天山上的若干岗哨关隘,都陆续换上了唐军大旗。

    现在,只等李愬与高固的消息了。金满与天山两次战役,实力强劲的葛逻禄人被打得元气大伤,肖小之辈白服突厥人一向跟着助纣为虐,这一次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李怀光叫收拾好葛逻禄与白服突厥的俘获,新自带下了天山。在之前搭建的行营之中,等着李愬与高固的消息传来。

    三天之后,西北方向出现了大股军队。很快有探马来报,大将李愬长途奔袭,闪电袭击拿下了空虚的白服突厥牙帐,囚得白服突厥君长一家老小在此;葛逻禄人不战自降,君汗亲自来到葛逻禄边疆伊犁河畔,自缚请降。葛逻禄与白服突厥残留的三万兵马,已经全部卸甲弃戈,下马罢战。

    两国君汗,已经被擒拿在军中,送至大元帅跟前听候发落!,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434章 河陇大攻略() 
这一回,葛逻禄与白服突厥是彻底了没了脾气。先是数次大败元气大伤,然后又是后台老板吐蕃人被彻底的赶出了天山。眼下,他们除了投诚大唐,再无别的路可走。

    于是,葛逻禄与白服突厥的君长,邀集北庭天山一带的数个蛮族部落首领,一起来到北庭都护府投降。李怀光送回了葛逻禄与白服突厥的俘虏,对他们好言抚慰了一阵。

    表面看来,西北的局面已经基本稳定。李怀光在河朔多年,深刻明白这些人反复无常的天性。于是,他接受投降的同时,也提出了重要条件:诸邦必须首先承认大唐宗主国的身份,以附属国自居;大唐必须在诸蛮族部邦内设衙、置军、委派官吏,以便管缮。各蛮族首领的更替,必须经由大唐皇帝首肯并钦封,才能算数。否则,大唐有权废黜,必要之时还有权挥兵征讨,如同本国平叛。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葛逻禄与白服突厥以及诸多蛮邦,只得一一认从。他们也清楚,吐蕃人纵横西北的日子已经结束了。大唐是一个很有底蕴的帝国,他们一旦真正重夺了西北霸权,就不会轻易松手。今后的很多年之内,西北一带只会有一个霸主。

    李怀光处理蛮邦的事情花费了大约半月有余。这时已经是盛夏,天山上的积雪开始消融,冰封的山脉也解冻了。大军随行带了许多文官副属,李怀光将他们一一安顿在诸个蛮邦内,忙活设衙置军的事情。同时,将北伐军留下了一万人,同时加上一万余回鹘兵马,两万人驻守北庭都护府以及各个蛮邦境内。留下了大将段佐,暂代北庭都护府大都护一职,主理这里的民生军务。

    一切料理妥当,李怀光率领大军马不停蹄翻越天山,到了北庭都护府治下的重要城镇——西州。然后在这里整顿兵马。

    这一日,李怀光将随军众将都召了来,举行重要的会议。先锋李愬、大将野诗良辅、高固、徐韬,以及绿城公主与一些蛮兵将领,全部出席。

    “诸位听本帅细说。”李怀光说道,“此次北伐出征,我军有四个主要目的。分别是:平定回鹘乱党、收复北庭、配合陛下西征收复河陇,最终达到制霸西域重夺安西四镇的目的。这前两样,我们已经完成了。如今已经到了最重要的关口,就是要对西域用兵,以及策应陛下的西征大军。”

    高固说道:“只是不知道,眼下陛下西征的情况怎么样了。我军长途跋涉数千里,早与朝廷失去了联系。”

    “所以,本帅今日才将诸位召集来,商量一件大事。”李怀光说道,“本帅的想法是,兵分二路。”

    “兵分二路?”众将一起惊讶道。

    “没错。西州这里,就是我们大军的分手之处。”李怀光说道,“拿下北庭后,我军在西北的战线完全打开,局势对我们很有利。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个问题:战线即将分野。众所周知,要夺回安西四镇,我军必须西进征讨,在西域用兵;但是如果河陇不复,安西拿下了仍然是与大唐割裂的,根本没有意义。因此,重点还是在河陇一带。皇帝陛下西征的情况我们不了解。但是,我们必须打通从西州到莆昌海、祁连山、大非川这一条线的连线。这也是以前我大唐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高固点了一点头,说道:“的确如此。此次我大唐大规模的用兵,重点仍然是河陇。假如不平复这一块地方,北庭与安西,仍然摆脱不了孤悬海外的状况。”

    “说得好!”李怀光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说道,“我军辗转奔袭数千里,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拿下北庭,打开一个突破口。现在,真正的战役才刚刚开始。河陇是事关大唐安危与兴衰的重中之重,要不然皇帝陛下也不会御驾亲征了。我军,也必须向西南突进,打通这一路上的通道,前去与陛下汇合。我估计,吐蕃人一路上肯定会有阻挡,而且阻力还不小。因此,此次分兵,本帅要选一名智通双全、善长长途奔袭之战的将军,作为分兵大元帅,向东南河陇进军!”

    众人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李愬。要说到善长长途奔袭之战,李愬的本事绝对超越所有人。

    李怀光也看向了李愬,说道:“李愬,你有这能耐么?”

    李愬恍然一惊,马上拱手道:“有!”

    “有便好。”李怀光会意的一笑,指着大地图上说道,“你自己来看一看,这就是你的行军路线,其实就是当时的丝绸之路。这一路过去,说不定就会有十处八处的吐蕃卡哨,你必须要一一突破,完全清除这一路上的障碍。然后,再想办法找到皇帝亲征大军的动向,与之汇合。这样,才能打通从北庭到河陇的通道。你明白了么?”

    李愬神情严峻:“末将明白了。”

    “还有。本帅现在自己也不知道,皇帝的大军打到哪里了。”李怀光说道,“也许在大非川,也许在渭州与敌人纠缠,甚至有可能已经退回了长安。你这一路过去,有太多的未知,还有可能撞上吐蕃人的大部队,或者被包围其中。这一切,你都要有思想准备。再者,你不能败。你若败,大唐在西北战线就会崩溃。吐蕃人又可以沿着你的路子,一路杀回北庭,甚至去捣本帅的身后,将本帅也活活吞掉。所以,你的责任异常重大,处境也将十分的危险。”

    李愬轻轻的吁了一口气:“没问题的,末将随机应变,至少保证西北战线不出现秕漏。”

    “嗯,你这么想就对了。看来你的脑子还是十分清醒的。”李怀光说道,“这是一场没有把握的奔袭。打得好,可能会与陛下在某处成功会师对吐蕃人形成包围合击,河陇平复有望;打得不好,非旦你李愬尸骨都回不了中原,我们这数万大军半年来的努力也有可能化成泡影。李愬,你要想清楚了再接军令。北伐、西征两股大战的胜败,可都跟你有着莫大的干系!说得再严重一点,大唐的兴衰,就看你这一场奔袭之战了。”

    众人将眼光都投向李愬,场面异常的安静。

    李愬咬紧了牙,斩钉截铁的重声应道:“大帅就放心吧,末将肝脑涂地,也要完成这个任务!”

    “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有胆识!”李怀光大喜过望,拿出军令牌来说道,“李愬,本帅给你两万精锐飞龙骑,徐韬做你副手,大军明日出发,剑指河陇!”

    “得令!”李愬上前拿过令牌,大声应诺。

    站在后面的绿城公主,却是一阵心惊肉跳。

    李怀光也敏锐的看了绿城一眼,说道:“绿城公主,本帅令你率本部人马驻守西州。这里是我大军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北庭都护府的前哨与我两股大军的后路。责任重大,请不要掉以轻心。若有重大事情,多与代理大都护段佐将军商榷行事。我大军如若得胜,你就是大功一件。”

    “嗯”绿城接过了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