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60部分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60部分

小说: 残唐重生李世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三员将军走到了李世民跟前来,不约而同的仰头看向李世民。眼中的神色,或凶唳、或气愤、或懊恼,颇为复杂。但唯一相同的是,都有些紧张不安。

    李世民看了他们一眼,微微一笑:“看来,你们已经有主意了?”

    “我们愿意与汉王坐下来,好好谈一谈。”领头的一员将军,年龄大约四十余岁,身高体壮,粗着嗓子说道,“但汉王也要保证,至少在谈判期间,你的大军不会趁虚前来攻击我们。”

    “可以。”李世民挑起嘴角来,自信的笑了一笑,“我是满怀诚意而来的,这一点你必须相信。都是大唐的子民,其实没必要刀戈相向,这就是我心中想的问题。本王甚至可以,和你们一起进到春明门的城阙里,再坐下来细谈。”

    “哦?”此言一出,那三名将军都惊诧了一番:孤身入虎穴,果然有点胆气!

    李世民的神色依旧十分自然,拿着马鞭朝春明门的方向指了一指:“怎么,不欢迎么?”

    “当然不是!”三人异口同声,居然有些喜出望外。

    “那便在前引路。”李世民轻扬马鞭抽在青骓马的马臀上,缓缓向前。一直站在他身后的高固和野诗良辅,快步跑了上来跟到了身边。李世民对他们说道:“高固,你掌着帅旗与我进去走一趟。野诗良辅,带着这几个兄弟,维护一下百姓们的治安。切忌,不可以造次胡为与春明门大军发生任何冲突。违令者,斩!”

    野诗良辅瞪大了眼睛心里一下就憋屈上了,本想吼上两嗓子坚持要跟着李世民一起进去,但听到‘违令者斩’四个字,又只得咬牙切齿的忍了下来。他转身就对身后站得最近的那群仕人豪绅们怒吼道:“都听到汉王殿下的军令了么?谁敢造次,俺这手中铁棒可不饶人!”

    一群人吓得心惊胆颤,齐齐朝后缩去。

    看到这个光景,那几个叛军将领再不怀疑,彼此相视了一眼,齐声道:“汉王请!”说罢,一挥手,叛军阵列中,就让出了一条道来。

    李世民轻拱了一下手,微笑道:“诸位同请!”说罢,就和高固二人,策马走入了叛军人丛中,朝春明门走去。二人刚刚进到人群中间,让出的那条道儿马上又像是洪水开道又汇合到了一起,变得密不透风。只是这些叛军,没有像之前那样举着刀枪了。百姓们,也十分自觉的站到十余步开外。

    两拨人,开始了另外一种对峙。数万人,都在等着那个孤身进入敌军重围的汉王,传出消息来。

    李世民策马走到了春明门前,翻身下马,沉着城阙的楼梯向上走去。

    一百多年了,大唐的城墙除了多了一些灰旧,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这让李世民感觉一阵熟悉的亲热。前世身为皇帝,自己曾多少次踏上长安的九门雄关,眺望这八百里秦川锦秀河山。如今重登楼阙,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心境和际遇。他的心中,难免生出一些感慨来。

    三名叛军大将军,带着身后的数十人近卫铁甲,如同绑架一般簇拥着李世民和高固,上了城楼,进了城楼上的青砖城阙里。

    数十名铁甲站到了门外,那三名将军,依次鱼贯走了进来,环伺在李世民旁边。

    李世民四下看了一眼,指着屋中的坐位说:“坐呀!”

    那三人一愣神:奇了怪了,怎么感觉你像主人,我们是客了?

    三人面面相觑看了几眼,心中各怀忐忑的依次坐了下来。高固已经将那面帅旗好好的收拢了起来,一手支腰一手握剑,沉寂而威严的侍立在李世民身后。

    众人都入座已后,场面曾一度陷入沉静。李世民细细的玩味着这种感觉与心境,不由得牵动嘴角微微一笑:“你们三个,怎么比我还紧张?这里是你们数万大军的本营。本王单枪匹马而来,你们莫非还有什么顾忌?”

    李世民直言快语挑破了那一层窗纸,让那三人齐齐一愣,然后都有些尴尬的干笑起来,纷纷说道:“汉王,果然是好气魄。”

    李世民是混迹军旅出身的人,对武人的脾性摸得最透。和他们相处,要比和仕子文人们相处容易得多。许多的时候,不需要拐弯抹角冷嘲热讽。有什么话,打开了天窗直接说出来,就是最好的。

    果然,李世民听似有点傻愣又带点诙谐的一句话,让现场有些凝重的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那三人各自看了彼此几眼,由一人打头说道:“汉王,这一仗打下来,我等是败得心服口服,没什么可说的。但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们这几万兄弟,都是有罪的人,不敢奢望朝廷会如何的善待我们。只不过,我们仍然抱着一丝希望,但愿能有一个好的结果。不然,我们宁可今日战死在长安西城,也好过在日后被朝廷算账。”

    李世民一听这句话,心里顿时有些乐了:看来这些人,并不憨傻。他们对眼下的情形和自己的处境,看得还算清楚。他们所说的‘一个好的结果’,意蕴就比较复杂了。虽然没有直接跟我提条件,却是在套我的话,先打探清楚我的底线,再来跟我讨价还价。

    这点小心思,何必搬到我的面前来卖弄呢?

    李世民笑了一笑,说道:“我之前就已经说过了。同是大唐子民,我们没必要相互残杀。朱泚谋逆,他是逼我动的手。不杀之无以谢天下、靖乾坤。可是你们这些人,我知道,许多都是迫于朱泚的淫威,身不由已不得不听命于他。之前你们干过什么,那是各为其主,怨不得你们。我也没想过要跟你们秋后算账。只要你们真心投诚,我能保证你们的安全。”

    李世民的话也说得十分的清楚,底线也交待出来了:不计前嫌,保证你们的安全。

    那三人果然都面露出喜色,而且看似松了一口大气。其中一个比较年轻点的将军急忙说道:“汉王,末将是个只会厮杀的粗人,不会咬文嚼字。说句不好听的话,殿下今日说的这些,能算得了数吗?”

    李世民身后听高固顿时浓眉一皱瞪起三角眼:“大胆!汉王殿下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督帝都平叛及抚民各项大事。殿下如若做不得主,今日为何又只身入龙潭出现在这里?莫非你以为,殿下是个喜欢儿戏之人?!”

    那个年轻的将军看来也是个心浮气躁之人,听到高固这一声厉喝也有些上火了,忿忿的叫道:“人心隔肚皮,我等哪里会知道汉王是何许人。多问两句,有啥打紧。你凶什么凶?!”他旁边两人连忙一起上前劝慰,李世民也扬手止住了高固,好歹没有再争吵起来。

    军营里面,这样的事情太过常见,李世民根本没有把它当回事。继续神情自若的说道:“这位将军说的话,也不无道理。毕竟事关几万人生死,多问一些情况是应该的。那我就实不相瞒的告诉各位吧。这一次收复帝都之战,由本王全权统领。一切事宜,便宜行事,不必再请示圣意。于是我劝你们,在我能够拍板做主的时候,做出你们正确的选择。如果真要到了那一天,这些事情捅到朝廷上让,那些士大夫在皇帝面前七嘴八舌的进言议论那时候人多嘴杂,而且此一时彼一时,就真是不太方便办事了。”

    一句‘此一时,彼一时’,让这三个将军心里都寒了一寒,他们想道:要是我们现在犹豫不决没有投诚到汉王麾下,那么等到皇帝过问的时候,就不会是眼下这种情形了。朝廷上有卢杞那样心胸狭隘的小人在,要是撺掇起皇帝来要将我们一网打尽,岂不是好局尽失、全盘皆输?如今趁着手中仍有兵马、占据着长安城门,不如就跟眼前这个汉王好好谈谈条件,远好过以后跟大唐朝廷正面交锋。

    那三个人都是常年在一起出生入死的同伴,彼此眼神略作交流,各自微微点头,算是统一了意见。稍后他们其中一人说道:“汉王殿下肯孤身一人到春明门的城头上来,足以见得你的胆魄和大气,以及对我们这些兄弟的诚意。既然汉王是这样的磊落男儿,我等也不愿意枉作小人。开诚布公的说,假如我们全部放下武器投降,汉王,会如何处置我们这些兄弟?”

    “很简单。”李世民站起身来,面色也变得坚毅而又果敢,竖起一支手指说道,“其一,全赦你们以前犯过的罪行。我知道你们有顾及,以前跟着朱泚,或多或少的都干过一些坏事。但那是以前的事情了,你们也绝非主谋,这些事情,我一概既往不咎。”

    “其二。你们既然投诚,也就是大唐的军人。我会将你们与朔方军混在一起重新编组。原有的将军、都尉及大小将佐,官职不动,但都要服从调谴进行一些平级调动。而且,你们三人因为投诚有功,我还会在皇帝面前表奏你们的功劳,或多或少还会有些升迁。”

    “其三。你们的粮草、军饷以及伤员的医治,全部由本王一力承担。你们不必有什么后顾之忧。我保证不会委屈一名投诚的士兵,也不会让一个伤员缺医少药。”

    三句话说完,那三个人‘嚯’的一声齐齐站起,惊喜而又意外的叫道:“当真?”

    李世民差点将那句‘君无戏言’脱口而出,在嘴边酝酿了一下,改口说道:“千真万确。如有食言,形同此几!”说罢,右臂急展拔剑挥出。一道白光突闪,李世民身前的那一面矮几瞬时被砍断一角。

    那三人顿时被骇了一下,异口同声的脱口而出:“好剑!”

    那一剑下去,榆木的厚实矮几一角被平平削过,几乎没有发出发太大声音,哧啦一声细响,就被砍下一角来。

    ‘咣啷’一声,李世民手中宝剑归鞘,然后凝神看着这三人,朗朗说道:“还有何疑虑,不妨一次说来。本王再次强调一句,同是大唐子民,我不想太多的人流血死亡。你们的决定,不仅仅是关乎自己的生死存亡,更关系到家世门庭的荣辱和妻子儿女今后的一切。希望你们,谨慎选择。”

    多多投票哦!

第104章 【解禁】105章 长安的天空,不需要狼烟() 
长章节解禁哦,大家投票嘛!

    。

    李世民的这一些举动和言辞,足以用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来形容。一招一式,都打在了叛军将军们的软肋上。他们在乎的,无外乎就是生死存亡,包括自己家人宗族的命运。李世民将话挑得够清楚了,负隅顽抗,必死无疑,全家受牵连;弃械投诚,那就即往不咎,依旧像以前一样过安稳的日子。

    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寻?

    那三名将军顿时乐开了花,但同时又有点不可置信,毕竟这样的条件,实在是太过宽大。其中一人对李世民说道:“汉王明鉴。并非是我等小肚鸡肠。只是眼下殿下虽然答应了我们宽宥处理,可是万一哪一天,朝廷就翻起老帐来要治我们的罪,那该如何是好?”

    “本王会在皇帝面前,一力承担,为你们做宝。”李世民毫不犹豫的果断说道,“只要你们从今往后,洗心革面,忘记自己曾经跟随着朱泚,只记着自己是大唐的子民、大唐的军人,从此走上正途。那么,本王可以凭着身上太宗皇帝的血脉起誓,绝对保障你们的安全与前途。”

    “好!汉王殿下果然是一诺千金的爽快男儿,我等再无疑虑!”那三名将军走上前来,在李世民面前齐崭崭的单膝一拜,‘啪’的一声抱起拳来,齐声说道:“从此我等,誓死随汉王麾下,效犬马之劳!”

    “哈哈,好!大善,大善!”李世民开心的大笑起来,大踏步上前将三人扶起,将他们的手拉到一起,沉声说道,“三位将军识得大体,真是大唐之幸事,天下之幸事。如今免去一场兵戈浩劫,我大唐更添了数万热血男儿。三位的功劳,并不在小啊!”

    那三人也呵呵的大笑起来:“汉王殿下过奖。我等都是有罪之人,但求安生,不敢奢望功能赏赐。”其中那个年轻点的,走到高固面前,一抱拳,凛凛然说道:“这位将军,末将粗卤冒犯虎威,还请将军不要介怀。如果心里还有什么过意不过的,冲我这胸口来上两拳。”

    高固哈哈的大笑:“光是捣你两拳怎么够?好歹要和一起大饮十坛好酒,看谁先醉死,才算是个了断!”

    “好!好豪气!”那名将军粗声大笑起来,“我就喜欢跟这样直来直去的汉子打交道。末将丁仨,平生没有什么爱好。只好喝上两杯。今晚,末将就斗胆,要和将军拼上一回。”

    “好。”高固兴头上来,豪气风发的说道,“只要殿下准许卑职饮酒,高固就跟丁兄拼上一回!”

    李世民在一旁呵呵的笑了起来:“高固说这话,好似本王平日里有些不近人情了?如此也罢,今晚,我们就在长安城外摆个十里长宴,欢庆帝都回归,同时欢迎诸位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