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61部分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61部分

小说: 残唐重生李世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在一旁呵呵的笑了起来:“高固说这话,好似本王平日里有些不近人情了?如此也罢,今晚,我们就在长安城外摆个十里长宴,欢庆帝都回归,同时欢迎诸位慷慨投诚。从今往后,以前的事情不许再提。我们都是血肉肝胆的好兄弟!”

    “好!”众人开心的齐声应诺。

    与此同时,长安春明门城头下,气氛却仍然有些紧张。民众们看到那些平日城作威作福的叛军甲兵,渐渐的按捺不住了怒气。好些个脾气急躁粗暴的百姓,已经私下里骂骂咧咧的又闹上了。百姓的人群里渐渐有了一些骚动,那些士兵也感觉到了对方的不怀好意,好些人又暗自抽出了刀剑来握在手上。

    眼看着局面又要有些失控。野诗良辅扛着一根大棒在两拨人中间走来晃去,自己也是焦躁不安的挠头叹气,恨不得一步跳上城头看个究竟。

    正在这时,人群里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看,城头上的旗帜倒下来了!”

    顿时,所有人的眼光都看到城头之上。那里,杏黄的秦字伪龙旗,正在不断下落。十余里长的城门之上,所有的旌旗都在依次倒下。

    野诗良辅一阵纳闷:搞什么玩艺儿?这算是啥意思?!

    紧接着,春明门城阙上的巨大旗杆边,出现了一个野诗良辅熟悉的身影——高固。只见他双手托着一面旗帜,郑重而庄严的将旗系到了旗杆上,十分有力的奋力一斗手臂,那面大旗就迎风飘扬起来。汉王也出现在了旗杆边,和刚刚那三名与他一起进去的叛军将军一起,合力扯着绳索,将那面大旗拉得缓缓上升。

    人群里顿时有人高声惊呼——“唐、那是大唐的旗!”

    “大唐!真的是大唐的国旗!”

    那一面一丈多长的巨大褚红旗,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唐’字,已经在秋日的疾风中劲扬的飞舞。旗面上的五爪金龙迎风飞扬,意气风发栩栩如生。

    这是李世民临行之时,皇帝李适特意交给他的一面国旗。当时李适说,如若祖宗神灵庇佑顺利收复了帝都,就让这一面大唐的国旗,在长安的城头升起来,诏告天下。

    如今这一切,全都应验了。

    大唐的旗,在长安的天空下,自信而又威严的飘扬起来。

    数万万百姓激动的欢呼起来,人山人海顿时陷入了一片沸腾。许多人激动得痛哭流涕手舞足蹈,对着那一面数月未见了的唐旗,磕头作揖顶礼膜拜。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一切,也难免胸中激动起来。曾几何时,这面大唐的国旗,就象征着天朝气象所向无敌。在奉天时,这面旗帜是那样的黯淡。如今,她又恢复了往日的光鲜与荣耀,怎能不让人激动万分?

    李世民走到城阙前,对着城楼下的军士和百姓们高呼道:“将士们、百姓们!”

    “战争结束了。大唐的帝都,重新迎来了和平与安定。”

    “你们都看到了,大唐的国旗在飞扬。城下的将士们,收起你们的刀枪,不要再对着自己的同胞了。”

    李世民让那三名将军都到了自己跟前,那三人齐声大吼道:“兄弟们。我们不要再做背国弃祖的叛贼。从今天起,我们都跟在汉王麾下,重新做人。做大唐的军人,做好人!”

    城头上的许多军士们,最先欢呼起来,挥舞着手中的刀枪彼此相庆,大声叫道:“不用打仗了!大唐万岁!”

    城楼下的叛军们似乎还有点没醒过神来,看到城头上自己人在欢庆,这才恍然大悟,纷纷高兴成了一团——真的不用打仗了?

    “大唐万岁!”

    这四个字,从数万万人的嘴里同时吼出,形成了巨大的声浪,让那面褚红的唐旗,飘扬得更加劲烈,雄姿尽显。

    “咣——当!”几声大响,春明门被打开了。百姓军民全部高兴的呼喊着涌出了春明门,不停的欢呼着——“不用打仗啦!”

    欢呼声经久不歇,李世民站在城头,细细的感受着万民的呼声,心中的感觉,无比惬意。

    战争,意味着死亡与鲜血。和平的日子,才是百姓们最热切的期盼。从死亡与鲜血的战争中一路走来,终于等到了和平的那一刻,如何能够不激动?

    野诗良辅带着之前跟随而来的那几个甲兵,混杂在人群中好不容易才挤到了春明门前,闯上了城头跑到李世民面前,哈哈的傻笑道:“殿下,当真打完啦?”

    李世民笑:“打完了。不打了。”

    李世民身后的那三名将军也呵呵的笑:“其实我们也不想打仗。如今承蒙汉王殿下点拨,我们终于可以重新做人,过上平实的日子了。”

    李世民呵呵的笑了起来:“你们三位,稍后传下令去。春明门大军,从此统一军号,暂时隶属于朔方节度军,即刻迁出城外。南门明德门那里,有数千顶军帐是空的,刚好可以让你们住进去。高固,派出骑使,请浑湍厦派癫呔恰;褂心忝侨唬焱晔虑楹缶偷交食侵烊该爬础;褂行矶嗟氖虑椋颐且赶干桃樽虐臁!

    “是!”众人齐声应诺,各自退下办事去了。

    李世民背剪着手站在城头,总算是长长的吁了一口气,缓缓的闭上了已经充血刺痛的双眼。

    “咋了?殿下累了?”野诗良辅杵在他背后,愣愣的道,“要不殿下回去歇着?有啥事情,让他们来办就是了。”

    李世民又睁开了眼睛连着眨了几下,苦笑了几声说道:“还有许多的大事要办,我现在怎么能休息?其实战争之后的一些事情,或许比战争本身还要重要。”

    野诗良辅一愣:“啥意思?俺不懂。该砍的砍掉,不砍的便不砍,这不是很简单么?”

    李世民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心中叹道:这身边猛将是有了,什么时候再多几个知心的智囊呢?

    长安城中陷入了有史以来最疯狂的欢庆之中。各个里坊里的居民,几乎全都跑出了家门,大各条大街上奔走相告,拍手相庆。更有许多的人燃起了烟花爆竹、唱起歌跳起舞,欢庆这一场得来不易的胜利与和平。无比宽阔的朱雀大街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李世民和野诗良辅只能是牵着马,在百姓们的夹道欢迎之中,十分艰难的朝朱雀门靠近。鲜花、彩带、欢呼、赞美,全都扑天盖地的朝李世民涌来,差点让他有了一种窒息的感觉。好在这些百姓还没有狂热到失去理智,好歹让他们这一行人从人群里走出了一条道儿来,如以乌龟爬行一样的速度朝朱雀门靠近。

    不知道什么时候,人群里响起了‘汉王千岁’的呼声,顿时得到了许多人的响应,马上响成了一片。李世民只得木纳的挥着手,向人群致意回礼,心里寻思道:这下我的风头,可就出得有点大了!长安城里,还会有谁不知道我‘汉王’的名头呢?也罢,这也不失为一个重塑形象收得人心的好机会

    李世民索性骑上了马,在马上对着百姓们抱拳回礼:“乡亲们!请让让道,本王还有重要的军务要料理,赶着进皇城呢!”

    周围的百姓们顿时开心的大笑起来,十分配合的让出了一条道儿,让李世民等人通行过去。李世民骑在马上,面带微笑朝人群抱拳施理:“多谢,多谢诸位了!”

    好不容易进了朱雀门,李晟已经在城门口欢喜接道:“恭喜大帅,贺喜大帅!如今成功劝降了西城守军,又立下大功一件了!”

    李世民呵呵的笑起来,翻身下马走到李晟身边,说道:“良器。仗是打完了,可是后面的工作同样的重要。如何安抚那些投诚的将士、整顿里坊间轶序维护治安,以及安排皇宫的戒严工作,都要煞费脑筋。”

    李晟朝旁边略看几眼,低声说道:“大帅请恕末将直言——这些事情,何不交给朝廷去办?大帅只需要整顿一下军务迎回皇帝和大臣们,就可以了。”

    李世民微微一笑,满含深意的看了李晟几眼,说道:“良器,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怕我会有越俎代庖之嫌,对么?其实不然。皇帝,是肯定要迎回的。但是我们更要考虑到,皇帝的面子。当他回来的时候,皇城整肃兵马严整,百姓们自然也会十分的乐意迎回皇帝,大唐从此名正言顺的光复。如果让皇帝早早进长安,却是接手料理一副乱摊子办这许多的琐事,岂不是让他难堪么?更何况,许多的事情,我还要在能够做主之前给办了。”

    李晟连连点头:“大帅言之有理,末将倒还忽略了这一点。不过,大帅所说的‘许多的事情’,是包括如何处置叛党,对么?”

    “嗯。”李世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些人当中,有些是该杀该死的,就留给皇帝和朝廷去办,让他们也泄泄怒火怨气。不过,有些人是绝对不能杀的,我要在这之前,就将他们保下来,并安排好他们以后的生计和出路。”

    “比如说,投诚的叛军将领?”李晟心思敏锐,马上意识到了李世民想要说什么。

    “对。”李世民说道,“这些人,眼下是绝对不能死的。他们一死,投诚的大军必乱。这一乱起来,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五六万大军,甚至比我们的军队还要多。但如果让皇帝和大臣们来处理他们可不知道眼下形势的微妙和厉害。万一一道严旨下来将这些人办了,那可就大事不好了。”

    李晟微微一惊:“大帅,是要背着皇帝干这些事情?这恐怕”

    “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李世民重哼了一声,悠悠然说道,“到时候要怪罪,也最多是怪罪我一人。我立了功,受点委屈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结果远好过生出大乱子。良器,你说,我这样做是不是很划算?”

    李晟连连惊叹:“大帅果然有非凡的胸襟和胆魄,末将,由衷的佩服!”

    李世民呵呵的笑了起来:“别太过誉,其实这也没有什么。我这不过是以诚待人罢了。之前我答应过那些将军们,会力保他们无事。为了帝都的最终安宁与大唐光复这个大局,些许小的牺牲也算不了什么。”

    李晟微微的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了。他心里清楚,那些仕大夫和文客们,到时候就不定就会拿这件事情大做文章甚至是口诛笔伐。某些心怀叵测的人,甚至还会借此来找汉王的麻烦。但汉王就是这样一个务实而又眼光长远的人,他虽然预料到了可能的结果,仍然矢志不渝的要去这样做。的确是有干大事的魄力。

    但那些坐谈客,会就此轻易放过他吗?李晟心中暗自苦笑,不由得摇了摇头:世上总是有这样的人,喜欢舞文弄墨指指戳戳。真到了要办实事的时候,全都没了人影。到头来,舍生忘死在搏命的人,还要被他们品头论足的歪批一顿。坐谈误国的腐儒,从来就不乏其人。汉王今天,算是给自己埋下了一个隐患了

    不久以后,浑退贩骄⑸癫呔约巴冻吓丫乃薪欤技岬搅嘶食抢锢础@钍烂裎吮芟樱萌私九┧卵妹诺姆考湔砹艘幌拢苏偌搅苏饫铮桃槠鹦矶嗟氖虑槔础

    神策军全部被调进了长安城,一半接手长安九门防务和负责城中治安,一半进驻皇城,全面戒严太极、大明二宫。投诚的叛军和朔方军,即日起开始混编组改,屯扎在长安西城、南城门外的两处大军屯里,负责京畿防备,震劾关中,以防再有心存异志的逆徒来打长安的主意。

    近十万大军,在李世民的从容调拨之下,有条不紊的各司其职。刚刚经历了一场猛烈战火洗礼的长安城,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正常轶序。

    当晚,李世民如约出现在了西城外的大军屯里,参加万人大庆典。熊熊的篝火几乎就要燃得如同长安的城门一样高,十余里长的宴席长桌,摆满了长安百姓们自发送来的美酒好肉。军民们围着篝火唱起了欢歌跳起了舞蹈,方圆百里之内,已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李世民不知不觉间就有了一些沉醉,朦胧中,仿佛又嗅到了那一股熟悉的气息——贞观大唐的味道。

第105章 东女国的小妖精【解禁】() 
推荐我的新书复唐。上架两月70多万字,已肥可宰。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可就有点忙碌了。

    收编的降卒要编组,整理军档调整将领极度繁琐;城内的治安要维持,大战初定,难保龙蛇混杂,混水摸鱼的歹人较多。目前三司衙门都在瘫废状态,所有的事情都要军队来暂时处理;皇城里的轶序要恢复,伪帝朱泚留下的痕迹要尽数扫除,破坏的宫城物什要修复归原,逃逸了宫人要追回

    几天下来,李世民忙了个焦头烂额。军队里的文职本来就不多,大半都是五大三粗的爷们。处理这些精细的事情难免有些蹩脚。李世民只好是能者多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