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76部分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76部分

小说: 残唐重生李世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随意的看了看,正准备将纸条交回给汤紫笛,却突然心中一怔:这个字迹!

    怎么会这样?!

    “怎么啦,殿下?”汤紫笛看着李世民有些发怔的样子,奇声问道。

    “哦,没什么。”李世民笑了一笑,说道,“这件衣服,是你们东女国的特色衣裳吧?我见第一回见到宾就时,她就穿的这种。要不这样吧,纸条交给我,等绸缎庄的老板来了我会告诉他如何裁制宾就的衣裳的。免得到时候要去给宾就量身,冒犯了她的贵体。”

    “嘿嘿,殿下还真是细心!”汤紫笛乐吱吱的笑起来,随即又有些诡谲的低声说道,“殿下是不是还有些担心,那个绸缎庄的店主人会趁机揩油呢?”

    “真是胡说八道!”李世民哭笑不得。这个小姑娘家家,想象力也太丰富了,鬼心眼也特多。

    “嘻嘻!”汤紫笛笑得够贼,“我看得出来,殿下和宾就那个、那个。你是怕自己到时候吃醋吧?咱们宾就的身段儿,可是人间少有哦,哪个男儿会不喜欢呢,嘻嘻!”

    李世民无可奈何的摇头苦笑:“随便你怎么说好了。”顺手却将那张纸条收到了怀里。

    一行人回到了府里,正是晚餐时分,汤紫笛等人便回了西厢院。因为风俗习惯总是有些不同,李世民都是安排他们东女国的人自己在一起用餐的。免得大家到了一起拘谨。

    出去收了几天租的俱文珍回来了,看到李世民,神色却是有些不安。

    “怎么了,俱文珍?”李世民看他与平常有异,不由得问道。

    “是这样的,殿下。”俱文珍有些吞吐的说道,“这几日,小人带着府里的丁壮,出去收食邑的租赋了,可是”

    “怎么回事。”李世民略有点不悦,“有话就直说,一次说完。”

    “是、是。”俱文珍吞了一口唾沫,有些惶然的说道,“殿下的食邑,都在长安百里近郊以内,共计二千八百余户,永业田七十余顷。可是这一回我去收租,却没收上来多少东西,最多只收了三成。”

    李世民眉头一皱:“怎么会这样?”食邑的纳贡和农田收成,就是汉王府这些人吃饭的保证。要是租赋都收不上来,这百余条人明年只能去喝西北风了。

    俱文珍困窘的说道:“殿下从去年到今年现在,关内一直不太平,再加上朱泚又闹了那么一回,农田荒废得厉害。而且连年征战,百姓们大多都去逃荒了。殿下名下的食邑居民,只剩了一半不到。而且这些人”

    李世民恨恨的敲了一下他的头:“快说!”

    “是!”俱文珍神色紧张的瞟了一眼李世民,说道,“去年年头的时候,殿下亲自下令,让食邑下的居民百姓,今年比往年多抽三成贡赋;每亩永业田,多交三斗食粮。今年关内又打了仗,百姓们没法安心种地。再加上朝廷新出的间架税、除陌税和茶税,于是都交不出租赋来。许多人害怕殿下怪罪处罚,都拖儿带口的逃荒去了。而且,殿下名下的永业田,今年居然有六成以上的田亩是荒废的无人耕种。小人带着人去收租,百姓们就像是见了瘟神一样不是躲起来,就是大批的人联合起来抗租,还差点和我们的人闹将起来。”

    俱文珍满以为,汉王肯定会大骂‘反了、反了’,然后勃然大怒。没想到,李世民却是紧拧着眉头,反而安静了下来,坐到了椅子上。

    李世民的心里,已经郁结成了一团。关内这地方,算是大唐比较富裕的所在了。自己一个亲王属下的食邑,也大多是些还算富足的居民。没想到,这些人也沦落到了这般境地,由此也可以想象,大唐其他各处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这一回俱文珍去收租赋,尚能收到三成。再照这样下去,明年能不能有一成,都无法保证。

    百姓,其实是皇族的衣食父母。这些人自己都没得吃、没法活了,皇权哪里学会有保障?可恨朝堂上还有卢杞那样的人,巧立名目推出间架税、除陌税这些伤天害理的课税,让百姓的生活雪上架霜。真到了那一天,百姓们忍无可忍,必然会悍然反抗揭竿而起。隋末炀帝暴政,不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吗?

    从这件小事,李世民也回想到了另外一些事情。大唐从玄宗李隆基手上,开始实行了‘募兵制’,一直演变到了后来了节度使番镇。贞观时的府兵制,其实已经能够很好的悍卫大唐了。府兵闲时为农战时为兵,战斗力也并不比花钱募来的职业军人差。只是后来,大唐繁荣了,土地兼并得也更加厉害了。许多百姓失去了土地,沦为了流民或是被迫从事其他行业。各个军府,到了既定的上番时间却无法提供府兵,只因为军府下的百姓没了土地,连生活都成了问题,怎么可能还自备粮草军械来从军?

    所以,说到底,府兵制被破坏、募兵制被迫兴起、然后导致节度使和番镇割据的出现,最根源的原因,就是土地兼并得太过厉害——均田制已经形同虚设了。

    眼下的大唐,百姓们不仅失去了土地,还要被战乱侵害;打完了仗,又是朝廷的层层盘剥照此下去,大唐安能不倒?

    李世民的眉头越皱越紧,心中也越发的焦急起来。要挽回这个局面,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眼下这大唐,简直可以用积重难返来形容。如果不用雷霆万钧的手段,从朝堂之上到民间狠狠整治去除这些弊端。大唐,只会走向末日。

    可眼下,自己却仍然只是一个非嫡亲的亲王而已

    俱文珍见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怯怯的说道:“殿下,要不要小人,派人将那些食邑下的百姓们抓几个起来,狠狠惩治以儆效优。说不定,就能多收几成租赋起来?”

    李世民怒眼瞪了俱文珍一眼:“鬼扯,胡说八道!我看你这脑子里面,装的就是一堆大粪。你把人抓了,明年谁来种地,谁来织桑,这跟杀鸡取卵有什么区别?”

    俱文珍骇了一跳,慌忙跪倒下来:“小人愚昧,小人该死!”

    “起来。”李世民闷闷的长哼了一声,“这样吧,挑个时间,本王亲自下去走走。你给我说说,本王的食邑,在京畿一带哪个县分布的居民百姓最多?”

    “华原县。”俱文珍抹了一把冷汗,说道,“殿下的七十余顷永业田都在那里。而且,有八百余户的食邑。”

    “华原?这名字挺熟啊!”李世民略作思索,这才想了起来:当初在奉天,与武琦云和苏菲儿分手的时候,武琦云就曾说过,她们会住在华原县衙的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才将苏菲儿拜托他的那件事情给想了起来,连连拍着额头说道:“幸好、幸好,不然都要忘记,辜负人家了。这样吧,俱文珍。等下你带着我的名帖,去李晟和浑献咭惶耍盟前镂野煲患虑椤D愀依础!

    说罢,李世民将俱文珍带到了书房,将之前武琦云交给他的那封信给了俱文珍,说道:“李晟和浑诟蟛渴谴砭笫碌脑紫唷D闳盟窃诤胛墓莺褪饭莸募崂锇镂也橐徊椋夥庑派系牧矫筇屏沂浚藕÷癫卦谀睦铮忻挥锌赡苷业健!

    “哦,殿下说的是那个武姑娘和苏姑娘拜托的事儿吧?”俱文珍接过信来,有些苦笑的说道,“这就跟大海捞针一样的,怎么可能找得到哟?”

    “少废话,去吧。”李世民扬了扬手,说道,“尽人事,听天命。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么。查都没查,怎么知道就查不到了。”

    “是,那小人去了。”俱文珍拜了一拜,转身出了书房。

    李世民背剪着手,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闲的时候无可事事,这一忙起来,所有的事情都又堆到一处了还有我身边的一些怪事情,想个什么法子,摸清楚一下呢?

    。

    记得要投票哦!,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22章 九鼎 路遇恶霸() 
怎么票那么少呢?推荐只剩了平常一半,月票也不涨

    。

    接下来的几天里,一切都十分的平静。卢杞派了人在西市蹿掇,暗底里忙得不亦乐乎。内苑监的人似乎还没有发觉到什么异样,一如既往的在欺行霸市。

    汉王府里的人这几天可乐呵上了。汉王下令,给王府上下人等每人添置两套冬衣,请了裁缝到府上来订制。最开心的莫过于野诗良辅,他身裁巨大,在市集上都难得买到衣物,连铠甲都是将作监订制的。看着裁缝们踩着桌椅给他量尽寸,众人都忍不住大笑。东女国的那些武士们,常年赤着脚光着腿,现在也都有了御寒的汉服冬衣和鞋子,个个乐得笑不拢嘴。小女王和汤紫笛则是重点照顾对象。她们的服装比较难做,绸缎庄的老板亲自动手,替她们缝制东女国的特色衣裳,同时也加做了几套大唐的女装棉袍。

    一切看来都很祥和,可李世民总感觉,自己身边并不平静。等过了几天,俱文珍去办的事情也算是略有了结果。李晟和浑闪思父鱿率粜±簦诤胛墓荨⑹饭莺托矶嗟胤娇嗫嗖檎伊耸眨芩闶侨盟辗贫母感忠藕〉氖虑椋杂辛艘坏忝寄俊4笤荚谝荒昵埃占腋缸釉诙季╃芮锓谰郏恍以诘钟袄垂ゴ蚨寂丫恼揭壑姓笸觥?赡且淮嗡赖娜颂啵癫厥宓牡胤揭脖冉戏稚ⅲ夜械男矶嗉窃卣庑┦虑榈募幔荚谥鞗佒抑兴鸹倭恕V螅锓谰菇辛艘淮沃刈椋O吕吹娜寺矶急换毂嗟搅诵碌木永铩O胍业剿占腋缸拥囊藕。捅匦胍业街坝胨峭刍蚴蔷伲庞锌赡芪实玫健?赡切┤讼衷诙挤稚⒘耍砸玫阶钪盏慕峁峙禄剐枰恍┦比铡

    李世民寻思着,卢杞那边可能还要过段日子才有结果,现在正好抽个空,去自己的封邑看看,也顺便将这个消息告诉苏菲儿,多少能让他舒心一点,好好过个年再说。正准备叫上几个人一起动身,派人出去聘请的教书先生来了。

    一个六十余岁的姓刘的老头儿,眼神不是太好,拄根拐杖晃晃悠悠的就走进了汉王府。这便是府里的小厮到里坊间,给野诗良辅请来的‘先生’了。

    野诗良辅一看到这个老头儿,顿时嘴一撇,嘟嚷嚷的说道:“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也能当先生么?”

    李世民瞪了他一眼:“少说废话,你去把汤紫笛叫来,一起来拜师。你要记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后,你要懂得尊师重道,好好的跟着刘先生读书识字。”

    野诗良辅斜眼瞟着老头儿,咂了咂嘴:“俺知道了。”

    刘老头儿仰头看了看巨人般的野诗良辅,连连揉着眼睛,迷迷糊糊的说道:“此人便是我的学生吗?如此奇形怪状”

    李世民忍不住笑了笑:“先生可别以貌取人。说不定,此人会成为你的得意门生了。”说罢,也懒得理这种小事了,带着高固、俱文珍和另外两名叫王大虎、汪振南的卫士,出了汉王府。要野诗良辅读书识字,肯定是件扯淡的事情,给他派个先生,不过是让他找点事做,别闲得发慌出去闹事罢了。

    野诗良辅和汤紫笛,倒也还算守规矩,按李世民吩咐的一丝不苟的拜了师,就将刘老头请进了一间安顿好的客房里,算是开课了。二人拿出笔墨纸砚,临危禁坐的等着先生开讲。

    刘老头端坐在那里,拿出一杆笔来正准备写上几个字,不料一个喷嚏就轰了出来,眼泪鼻涕喷了满纸,一边鼻孔还吹出了一个泡泡。野诗良辅顿时捶胸顿足的大笑起来:“哈哈,先生真贪玩,这么大把年纪了,还像个孩童一样用鼻涕吹泡泡!”

    汤紫笛也跟着一阵拍手大笑,好一阵花枝乱颤。刘老头差点气得昏死过去,恨恨跺脚道:“劣徒!劣徒!上前来,每人抽十下手心!”

    “要抽抽俺一个。”野诗良辅大义凛然的上前,“俺皮厚,不怕。人家小姑娘细皮嫩肉的,打坏了可不好。”汤紫笛嘿嘿坏笑的冲野诗良辅眨了一下眼睛:“好兄弟,讲义气!”

    从这一刻起,汉王府里就再不缺笑料了。所有人闲着没事了,就跑到这间房门外看好戏,时常乐得哈哈大笑,简直比赏舞听曲还要开心。

    李世民等人一行都骑上了马,已经出了京城到了郊外。天气渐渐变冷了,李世民也换上了比较厚实的锦袍和斗篷,三梁冠也换成了双翅帽,骑马的时候能暖和一些。而且他和手下人身上的装束,已经看不出多少皇室官宦人家的痕迹了,看起来更像是富家公子,带着几个家奴出来游玩。

    改换平服出来亲身体验一下民生,走访民间看看实情,这是李世民一个习惯。如果大张旗鼓的摆着亲王大驾出来,估计很难有什么实际收获。

    时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