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之崛起 >

第23部分

明之崛起-第23部分

小说: 明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孙传庭的一声令下,肃静的大营顿时动了起来,一队队士卒开始集结,然后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朝着远方开拔而去

    凤翔府,

    前往平凉府的路途上,一座隐秘的山谷之中,叛军大营巍然而立,

    营中一队队叛军士卒不停的巡逻警戒着,一堆堆篝火将整个大营照得通亮,

    营中,一座坐落于中间的营帐之中,王二皱着眉头看着挂在营帐之上的地图,不由转头看向一旁的王嘉胤,

    “王大哥,你看这里!”

    说完王二抬起手指向地图上的一座小城,语气郑重的说道:“王大哥你看,这座安景城坐落于前往平凉府的必经之路上,不通过此城就到不了平凉府,而且绕道的话时间要多上一倍以上!”

    听到王二的话,王嘉胤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凝重,双眼望着地图之上的安景城,然后转过头看向王二,

    “这样的话咱们只能攻下安景城!不然等官军反应过来就晚了!”

    说完王嘉胤脸上露出思考之色,随即肃声说道:“攻!只要迅速攻下之后立马离开!这样的话时间就还来得及!官军反应应该没那么快!现在官军应该被留在黄龙城的高贵吸引住了!咱们还有时间!”

    王二点了点头,看着王嘉胤说道:“嗯!就按大哥说的办!”

    安景城,

    此时却是陷入了一片战火当中,

    “呜呜”

    长长的战角声响彻云霄!

    王二和王嘉胤一身铠甲,坐于战马上,有些黯然的看着伴随着号角声不断向安景城墙发起冲击的士卒们,

    这次前往平凉府,为了隐蔽行踪,只率领了本部的精锐士卒,

    庞大的流民队伍都丢弃在了黄龙城,这次攻城实在是无奈之举,不得已而为之啊!

    但是不过此城,等待自己等人的就是死!

    想到这,王二眼中闪过一丝厉芒,大声道:“命执法队上前,敢有后退者杀无赦!”

    听到王二的命令,一旁站立的执法队士卒连忙上前,居于攻城的士卒之后,大喊道:“前进!后退者斩!”

    在叛军士卒一轮又一轮的冲击下,

    终于,“嘭”的一声传来,安景城门在流民大军前赴后继的进攻下终于不堪重负,砰然倒下!

    见此,王二和王嘉胤不由松了一口气,大喝道:“全军听令!进攻!”

    说完王二跃马冲于前,率着大军向城门冲去!

    “杀!”王二跃马持刀!对着赶来守护城门的官军士卒冲击而去,

    王嘉胤居于中军指挥着大军朝着破裂的城门压去,

    守城士卒惊骇的看着跃马冲击过来的王二,

    一道刀光闪过,鲜血四溅,城门士卒在王二和王嘉胤率领的叛军的冲击下全军覆没。

    叛军们在城中肆虐,很快整个安景城就在叛军的肆虐下陷落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三章 分田() 
京城,

    和往常一样,京城的文武百官早早的就在皇宫门外等候,

    随着景阳钟声的响起,百官们有序的朝着太和殿走去,

    乾清宫,朱由检早已在宫女的服侍下穿上龙袍,坐上御撵,在锦衣卫的簇拥之下朝着太和殿驶去,

    太和殿,

    文武百官侍立于下,随着一声“陛下驾到!”的声音传来,

    一众文武百官随即跪倒在地上,拜道:“参见陛下!”

    朱由检大步朝着龙椅走去,走到龙椅前,一挥袖袍,转身坐下,看着下方跪倒的众大臣,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诸位爱卿,可有要事启奏!”

    朱由检的话音刚落下,

    站于殿下前方的兵部尚书洪承畴就站了出来,对着朱由检拱手道:“启禀陛下,目前京军已经完成整编选拔,各部将士已经全部到位!”

    “好!”听到洪承畴的汇报,朱由检大喊了一声好,随即看向洪承畴,

    “新京军各方面事情是否都落实得怎样?”

    “启禀陛下,所有制度都以严格落实下去,军法官,监察使,驻军御史!都已按照陛下的指示安排到各部!”

    “好!”朱由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这次整编选拔京军,为了防止京军重蹈覆辙,自己和众大臣商量许久,

    定下了许多方法,制度,

    现在整编后的新京军,可以说是焕然一新,从兵甲火器,到编制制度!全都推翻了以前落后的东西重新建立,

    现在的京军有着近乎于残酷的军纪!但是为了让这些军纪落到实处,制度不至于很快的腐朽,

    朱由检亲自从锦衣卫和东厂从小培养的死士当中挑选出一众军法官,并对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军法培训,

    这些军法官到各部后不用干别的,就只监督军法,落实军法!

    而监察使,负责监察监视军队将士,防止不臣,贪污腐化等等,

    还有就是驻军御史,是朱由检从朝廷各部挑选出来的一批精英大臣,

    下驻到各部,负责各部的兵甲粮饷,记录功过赏罚,遇事可直接和自己汇报等等!

    这些制度构成了一个全新的京军,一个直属于自己的京军!

    “启禀陛下!”工部尚书毕懋康站了出来,

    朱由检不由看向毕懋康,

    “军器局生产的燧发枪目前产量已经取得突破,不过要想全面配发京军,银两缺口还比较大!还请陛下明示!”

    听到毕懋康的话,朱由检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燧发枪,国之重器!全面装备京军的话,那对整个京军的战力将是一个巨大的突破,相比之下,一点银两就不算什么啦!

    想到这,朱由检不由转过头看向户部尚书候洵,

    “爱卿,目前国库银饷几何啊!”

    听到朱由检的话,候洵不由心中一阵发苦,又要拨银子啦!

    无奈的站了出来,对着朱由检拱手道:“启禀陛下,去年收上来的赋税近一千万两银子,辽饷用去大约近六百万两,对陕西平叛拨了近一百万两,还有朝堂和各地的官员俸禄和各地的赈灾大约用去近三百万两,赋税已经所剩无几!”

    候恂说完小心的抬起头看了朱由检一眼,继续说道:“不过陛下登基来两次对国库拨银近三千万两!现在国库还有近三千一百万两白银!”

    听到候恂说的“拨银!”,朱由检脸色不由一沉,

    “这真可谓是个笑话!阉党一案抄出近两千万两白银,京城叛乱一案抄出三千多万两白银,两者加起来竟然相当于大明近五年的赋税收入!”

    “何等的可笑!”

    看着坐于龙椅上阴沉着脸的朱由检,站立的文武百官不由一阵寂静,低着头侍立在原地,

    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朱由检暗叹了一口气,随即转头看向候恂和毕懋康,肃声说道:“国库拨银两百万两给军器三局,用于生产京军所用兵甲火器!”

    听到朱由检的命令,毕懋康不禁大喜过望,连忙拜道:“谢陛下!”

    看着坐于龙椅上的朱由检,王永光拱了拱手接着说道:“陛下,此次阉党和韩国公一案所抄良田甚多,如何处置还请陛下明示”

    听到王永光的话,朱由检不由皱起了眉头,

    接连两次的抄家灭族,得到的不仅是大量的银两,还有那近乎占了京城三分之一的田地!

    可想而知那些官员豪强是何等的丧心病狂!

    硕大的京城!如此大的面积,仅仅就是那么一点官员豪强就能侵占如此多的田地,

    可想而知,百姓的生活得有多艰辛!

    而这还是京城!大明皇城!天子脚下,都是这样!

    那其余大明各地呢!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不过现在将其诛灭后,这大量的良田就成了自己手中的一个利器!

    真真正正的安定京城的利器!

    想到这,朱由检环视着殿下站立的众大臣,肃声说道:“这些抄家所得的田地大都是老百姓安身立命的!却被那些败类所侵占!”

    “现在!朕决心将这些良田重新规划,分发给京城百姓!诸位爱卿认为如何啊!”

    听到朱由检对比已经定下基调的话,众大臣连忙回道:“陛下英明!臣等附议!”

    见到大臣们的反应,朱由检脸上不由一丝笑意,

    然后转过头看向户部尚书候恂,

    “此事交由户部处理!对抄家所得良田进行丈量,再对京城百姓进行普查,家中无田地者优先!家中有田地者人均超过两亩者不分发!”

    “一定要将此次分田完完全全落实到老百姓手中!户部将此事拿个章程出来,交于朕阅览室!”

    说完朱由检看向督察御史韩一良,

    “督察院负责此次分田的监察,不管任何人对此次分田造成破坏的朕赐你先斩后奏之权!”

    听到朱由检的命令,底下站立的韩一良不由身体一震,“先斩后奏之权!”

    随即立马跪倒在地上,高呼道:“臣接旨!”

    殿下站立的其他大臣听到朱由检所说的先斩后奏也是心中不由一惊,

    “先斩后奏!”陛下可不是一个手软的主!

    随即脑海中不由闪过京城那血流成河的画面,

    立马想到:“待退朝后一定要告诫好家中的人,不该伸的手一定不能伸!”

    朱由检看着殿下显得有些惊讶的众大臣,眼神一俊,

    “此次分田乃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诸位爱卿当用心协助好户部将此事完成!”

    底下站立的众大臣连忙回道:“臣等遵旨!”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四章 杀机() 
辽东,

    宁远城总督府,

    “大人,自宁锦大捷,皇太极兵败后,整个鞑虏就一直处于休养状态,据探子传回来的消息,鞑虏目前正效仿我朝,对整个鞑虏内部进行改革!”

    “而现在整个辽东兵力不足十万,还要分守各地,也无力对鞑虏发起进攻,所以目前双方都处于一个安稳状态!”

    “大人!目前辽东就是这样的一个形势!”

    满桂站于堂下躬身对着孙承宗说道,

    “嗯!”听到满桂的汇报,孙承宗点了点头,“好的,本官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是!”满桂应声退下,

    孙承宗低下头看向摆于桌上的辽东地图,

    眉头不由紧锁,

    目前辽东虽然风平浪静,但是能感觉得到隐藏在这平静之下的波涛汹涌之势!

    要知道现在的鞑虏就是一头雄狮!但这些年来对辽东战事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这不光是这辽东将士英勇奋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鞑虏其内部制度不全,后力不足!

    力度不能用到一起去!比如鞑虏的后勤!以及鞑虏对其所占地域的治理等等,

    都是在拖着鞑虏的后腿,所以每次交战只要不是边军一触即溃,一旦站稳脚跟,与其对峙下去,鞑虏大军就会因为后方的各方面原因而不得不退兵!

    而以现在皇太极的手段,一旦将这些问题都解决掉了,

    那辽东又要迎来一场腥风血雨!

    现在的辽东虽然稳稳的挡在鞑虏面前,让其不得寸进,但完全是靠着朝廷的支援,

    一旦没有了朝廷支援,以现在的辽东不可能支撑得下去,因为现在的辽东根本不能自给自足!

    现在导致的就是辽东已经成为了插在大明江山上的一把软刀子!

    一刻不停的放着大明江山的血!

    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让这把插在大明身上的软刀子变成护卫大明的甲胄,护大明辽东之安稳,

    为天子平定大明内部创造条件!

    随即孙承宗看着摆于桌上的一个名单,一个自己临行前禀告陛下要东厂交给自己的名单!

    孙承宗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冷厉,自语道:“安定辽东就从你们开始吧!”

    陕西,

    通往平凉府的一条荒芜人烟的小路上,整个叛军队伍像是一条长龙缓慢的前进着,

    一名士卒骑着大马飞奔在队伍的一侧,来到中军所在的队伍中,

    看见骑于的王二和王嘉胤两位,眼中露出一丝喜色,

    翻身下马,大步跑了过来跪倒在地上抱拳道:“参见两位将军!”

    王二和王嘉胤看见跪在地上的士卒眼中也不由露出一丝喜色,

    王二连忙问道:“有官军的消息没!”

    听到王二的问话,底下跪倒的士卒连忙回道:“启禀将军,有啦!”

    然后士卒接着说道:“小人已经得到消息了!官军已经得到黄龙城被咱们攻占的消息啦!那个狗官已经率领大军兵分两路朝着黄龙城杀了过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