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关山汉月之陈汤传奇 >

第37部分

关山汉月之陈汤传奇-第37部分

小说: 关山汉月之陈汤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十一章 大宛之殇() 
“渠沙城。”医官道:“渠沙城有汉军屯田,一定有从汉朝来的医官为士卒医治疾病,说 不定在那里这位姑娘的病能被治好。”

    渠沙城是冯奉世攻取莎车城后,上报皇帝得到允许后留在莎车屯田的士卒,共有官吏等二十人,屯田士卒百人。

    “好,我现在就去渠沙城。”陈汤急不可耐道。

    “现在天色已晚,城门已关,您还是明天再出发吧。”医官道。

    “无妨,叫人把城门打开就行了嘛。”陈汤跃跃欲试就要出发。

    “不可啊,现在已经入夜,百官百姓都睡了,况且渠沙城离莎车城有百里之遥,这位姑娘带病在身,怎么能经受行夜路的颠簸。”医官忙道。

    陈汤这时也恢复了理智,放弃了这一荒唐想法。

    陈汤返回到房中,紫琬的脸色还是那样惨白,声音仍旧那样虚弱。

    “医官怎么说。”紫琬轻声问。

    “明天我带你去渠沙城,那里有汉人医官,他们有办法。”陈汤道。

    “汤,你已经为我做的足够多了,我不要你再为我忙碌了,我自己知道,我的病是好不了的,现在我只希望,你能在我身边静静地陪陪我,好吗。”紫琬轻声道。

    话说的多了,又轻咳了两声。

    “不要傻了,有我们汉人的医官在,就一定能医治好你的病,别想太多,好好休息吧。”陈汤替紫琬盖好被子,就要出去。

    “汤,留下来陪我好吗。”紫琬轻声挽留,此刻,紫琬心中有说不清的恐惧,病痛的折磨,让她觉得自己已经无药可救了,她现在只想把陈汤留在身边,陈汤多陪她一会儿,她的心中也就更踏实一些,仿佛死亡也就不再那么可怕了。

    陈汤停下了脚步,扯了一条胡凳,坐在紫琬的床头,紧紧握住紫琬的双手,她的手是那么冰凉,凉意透过陈汤的手臂,寒到陈汤的心里。

    “汤,我想求你一件事。”紫琬用虚弱的声音道。

    “什么事,我都会答应你。”陈汤激动地说。

    “我想要去大宛。”紫琬咳嗽了一声。

    “好,我们去大宛,可是能告诉我为什么一定要去大宛?”陈汤问。那日,紫琬提及此事,陈汤见他伤心,没有继续追问。

    “孝武帝太初元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征伐大宛失败而归,几万士兵最后只返回了几千人,孝武帝大怒,把贰师将军拦在了玉门关外不让他入关,调遣边郡骑兵,恶少六万余人组成军队,然后又征发天下七科适人共十八万为汉军运送粮草,辎重。七科适是指犯了罪的官吏、杀人犯、入赘的女婿、在籍商人、曾做过商人的人、父母做过商人的人、祖父母做过商人的人,我祖父当时正值壮年,首当其冲被征发,孝武帝认为商贾多重利轻生,战斗力很强。所以我祖父一直随大军征战到大宛。”紫琬猛烈地咳嗽了几声,

    陈汤拿水让她喝了几口。

    紫琬继续道:“后来,贰师将军取胜归来,杀了大宛的国王,夺了大宛的美女,带回了大宛的良马。被征发的七科适人得以返乡,可惜,我的祖母在家中苦苦期盼,也没有等到了我祖父的回来,我祖母年纪轻轻就守寡了,那时我父亲还小,是祖历尽艰难把我父亲养大,我们杜家才不至于毁灭,我祖母生前最疼爱我了,她经常对我说,她这辈子一直都想要去大宛寻找祖父,可惜她年迈体衰,行动都不能自如。”紫琬轻咳了两声。

    “你有病在身就不要多说话了,好好休息吧。”陈汤道。

    “不,我一定要说完,这些话我只对你说,不然我可能就再也没机会说了。”紫琬道。

    “没过几年,我的祖母病重,她临危时还念念不忘祖父,说她死后的灵魂一定会飘到大宛找到祖父,她最后把这块玉坠交给了我,祖母说这玉坠是祖父在西北国经商是买来送给她的,祖父死后,她一直佩戴着这块玉坠,才能多次大难不死,把父亲拉扯成人,她对我说,要时时刻刻把这块玉坠戴在身上,只要玉佩在,祖父就会保佑我,保佑杜家平安无事。”

    紫琬用颤抖的手取出玉坠,带着哭腔道:“可是现在这块玉佩已经碎了。”

    陈汤仔细观察,原来完好无损,雕刻着白鹤的白玉,现在满是裂痕。

    “怎么会这样。”陈汤道。

    紫琬摇摇头道:“或许我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吧,这是天意。”

    “不会的,就是一块玉佩而已,或许是行路中不小心压碎的。”陈汤安慰道。

    紫琬带着恨意道:“我恨死了孝武帝,在他当皇帝之前,我们杜家,是关中有名的大商贾之家,富可敌国,人丁兴旺,可是自从他当政,就强迫我们穿粗布麻衣,不许穿一样颜色的鞋子,不许如仕,把我们定为贱民,还罚商贾去戍守边郡,冲锋陷阵,我的无数族人都死在了战场上,连尸骨都无人替收。到现在,我的两个哥哥仍然在戍守边郡,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返家中,如果他们也死了,那么杜家就完了。”紫琬忍不住哭泣。

    家族,是那个时代永恒的主题,那是一个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时代,每个人生来的命运就和自己的家族绑定在一起。

    陈汤也不知该怎么安慰,只能默默地任凭紫琬在自己怀里哭泣。

    “汤,你会带我去大宛的,对么。”紫琬道。

    “好,明天去了渠沙城,看好了你的病之后,就去大宛。”陈汤道。

    紫琬因为眼泪留的过多,精神疲惫,不一会儿就在陈汤手臂上睡着了。

    外面大风肆虐,吹得门窗摇晃直想,此情此情,怎么会是如此熟悉,陈汤心中暗忖道。

    楼兰,在楼兰宫廷政变的那个夜晚,也是这样的大风肆虐!

    想着,陈汤的心中冒出一股寒气,他缓缓把紫琬的头放在玉枕上,轻轻推开了门。

    一束冲天的光亮映在陈汤的眼帘,那是熊熊大火在燃烧!

第七十二章 王宫大火() 
看那着火的方向,那是莎车的王宫!陈汤惊骇道。

    陈汤急忙前去救火,莎车王待自己不薄,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就这样死了,陈汤一个人无力扑灭大火,就大声呼喊人来救火。

    此时已经过了子时,所有的人都已睡着,就连看守宫门的人都不知道哪里去了,陈汤不断地敲各个宫室的门。终于有人在陈汤的呼救声下,醒来了,虽然他们都听不懂陈汤在说什么,但是看到了熊熊燃烧的大火,瞬间就明白了一切。

    于是,一个唤醒两个,两个唤醒四个,就这样整个王宫里的人都被叫醒了,大家手忙脚乱提着水去救火。

    “快去救国王。”有人在大喊大叫指挥道。

    一波人进去了,可是又被大火呛的不得不跑出来,有的浑身着了火,众人赶紧帮忙扑灭,有的脸熏得像焦炭一样。

    陈汤一桶凉水接着一桶朝着那群人泼上去了,给他们粗布用手示意他们捂住口鼻,再冲进去。

    陈汤这一招真奏效,几十个宫人穿着湿衣服,顶着湿麻布冲进了国王的宫室营救国王,可是这一拨人去了好久也没有回来。

    陈汤终于耐不住性子,一桶水从头顶倒下来把自己的身上浇湿,披上湿麻布就冲进了熊熊大火中。

    “这个人不像是莎车人,他是从哪里来的。”一个指挥扑火的人问道,他正是呼儿方的弟弟呼儿双。

    身旁的人都摇摇头,他们只知道是陈汤叫醒了他们扑火,却并不知道他是谁,好半天,才有一个人站出来道:“他好像是汉人,国王今天派兵迎接了了他。”

    “汉人。”呼儿双听了一惊。

    陈汤冲进了火海,此刻的王宫一片狼藉,大火毁了这个精致豪华的宫殿,刚才那些冲进来的宫人有的被掉下的房梁砸到,正躺在地上不停地哀嚎,陈汤没空理会他们,此刻救出国王才是最要紧的事。

    还有房梁,砖瓦不停地往下掉,整个宫殿就要垮塌了,幸好西域的宫殿用石材比较多一点,用来支撑宫殿的柱子是用石材做的,要是在汉朝的全木质结构,恐怕不会程这么久。

    呛人的烟熏隔着湿麻布都能传到陈汤的口鼻中,陈汤忍不住不停地咳嗽,他飞快地穿越一个又一个宫室,不仅要躲避地上的火苗,残骸,还要躲避上面掉下来的瓦片和着火的木梁。

    陈汤好像听到了剧烈的咳嗽声,声音很微弱,好像隔得很远。

    “莎车王还活着。”陈汤忙朝着声音的方向奔去。

    “莎车王,是你吗。”陈汤喊道。

    莎车王听不懂陈汤说什么,但是听到了有人的声音,忙呼救道:“我是你们的国王,快来救我。”

    陈汤听得出声音从左侧一间宫室里传出,那宫室的门还在熊熊燃烧着,原来,莎车国王的寝宫,采用了上等的木料和石材,防火能力很强,所以莎车王才能活到现在,不过要是陈汤再不来他也快要被呛死了。

    陈汤一脚踢开了门,只见呼儿方躲在墙角,脸上写满了恐惧。

    “水,这里有水吗。”陈汤刚说完,才想到问什么他也听不懂。

    陈汤左右看看,室内确实没有水,就算有也应该被国王用来灭火了。

    陈汤管不了那么多,把湿麻布披在国王身上,背起国王就朝外冲了出去。

    宫殿外,就当所有人都以为国王被烧死在里面的时候,陈汤背着国王,狼狈地冲出来大火,宫人见了都上前来迎接,无数人一起高呼万岁。

    只是呼儿双依旧是眉头紧锁。

    又过了两个时辰,熊熊燃烧的大火终于被扑灭了,然而那曾经辉煌壮丽的莎车王宫也被毁的差不多了。

    莎车王呼儿方赏了救火有功之人,陈汤救他于危难,莎车王又听人说陈汤是第一个发现火灾的人,呼儿方无以为报,赏赐给陈汤无尽的财宝,又要封他为左将,胡人尚左,左将的地位比右将高,当上了左将,就等于掌控了莎车的军权,但是陈汤固辞不受,他不能留在莎车,他还要陪紫琬去大宛,还要回大汉,还要。。。

    无奈,呼儿方只能强迫他接受了财宝赏赐。

    莎车大火初灭,需要人手来打扫宫室,重修宫殿,一时整个莎车都火热朝天的忙活起来了,陈汤这个时候向呼儿方辞行,他要带着紫琬去渠沙城,此事不能再脱了。

    莎车王派人备了车马,一路护送他们去了渠沙城。

    渠沙城中,虽然汉人屯田不多,一共一百余人,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都尉,司马等汉朝边郡该有的官吏,这里都有。

    陈汤扶着紫琬找到了这里的医官,这个医官名叫楼护,年纪比陈汤还要小,是齐地人,家里世代为医,他怀着满腔热血,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跑到西域这苦寒之地为士卒医治伤病的,借此机会,他也想在西域寻得一些不同寻常的草药,带回中原培育,也想借此机会再西域增长见识,提升自己的医学造诣。

    楼护见了紫琬,眼前觉得一亮,几年了,他还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姑娘,西域固然有美女,却不如汉人生的白皙精致。

    楼护为紫琬把脉后,开出来一系列药方,麻黄、杏仁、甘草,苏叶、生姜,前胡、桔梗宣;陈皮、枳壳、半夏、茯苓,桑白皮、牛蒡子、黄芩。各种中草药的用量用法都明确地告知了陈汤,只是西域不比中原,这些在中原出产的药材西域很多都没有。尽管陈汤按照医官的描述努力去山上寻找,还是差了好多。

    而楼护从汉朝带来的草药也已经用光了,医官说,紫琬的病情太过于严重,所以不得不开出这么多的药材,互相搭配调理。

    在医官的正确治疗和陈汤的照顾下,紫琬的病在一天天的转好,气色也在一点点的恢复,紫琬看到自己的病情好一点,就想让陈汤带着自己奔赴大宛,可是陈汤确是坚决不同意,一定要等紫琬的病好之后才可以商量这件事。

    “这姑娘的病恐怕是难以去根了。”楼护道。

    “为什么?”陈汤也注意到虽然经过几个月的调理,紫琬的病情在转好,可是仍然会止不住咳嗽,时常会复发病情。

    “有些草药在莎车寻不到,就不能按照我的药方搭配用药,这样会影响紫琬姑娘的治疗效果,所以她体内的寒气只是暂时被压住了,要想彻底祛除,一定要找到这上所有的药材,按照我的药方来服药。”楼护道。

    “那要去哪里寻得这些草药。”陈汤道。

    “我到这里不久,据我所知,西北诸国与莎车地理相似,生长的药草也差不多,如果莎车没有,其他国家也不会有了。”楼护道

    “那真的就没有其他办法了?”陈汤急道。

    “我倒是听人说过一国,在莎车之南上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