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发明家 >

第116部分

唐朝发明家-第116部分

小说: 唐朝发明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咬金又陷入沉思,许久才答道:“丰收,国庆?”

    “国庆,这倒是个好词!”王浩然赞道,“丰收国庆,现在只剩四个字了,还差一个字,干脆就在后面再补上一个字,卢国公觉得加上哪个字好呢?”

    程咬金有些来劲了,连忙说道:“这好办,就加个日字,丰收国庆日,如何?”

    “当然可以,不过陛下是说以眼前的景象为题,若是加一个日字的话,我总是想到白天时太阳火辣辣的情形。”

    “这好办,那就改成丰收国庆夜,这下总可以了吧?”程咬金这回算是摸清楚了王浩然的套路了。

    “如此甚好,那些文人骚客就喜欢在诗中加上风花雪月这类东西使诗词看起来显得文雅些。”王浩然稍微松了口气,可算把程咬金引到点子上了,“那第一句就是丰收国庆夜了,那第二句总该写下这里的景象吧?那卢国公坐在这里看到了什么景象?”

    “人挤人。”程咬金干脆直接长话短说,省得减来减去。

    “……”王浩然一阵无语,偷工减料的事,程咬金做得也太得心应手了吧?算了,反正前面两句的意义不是那么的重要,人挤人就人挤人吧,“这才三个字,那你觉得该怎么加字好呢?”

    “人挤人……这好像后面不大好加字呢?能不能加在前头啊?”程咬金问道。

    “当然可以,只要能凑够五个字,你加哪里都行。”

    “人挤人……那前面总该说明一下是在哪里人挤人吧?朱雀大街人挤人?可这字又太多了,这朱雀大街干嘛非取四个字的名字呢?若是只取两个字的名字,我现在可就好办多了……”程咬金自言自语的嘀咕着。

    跟程咬金待得越久,王浩然便越觉得程咬金是个奇葩,便秘就怪地球引力小的想法都能有!

    “卢国公可以像刚才缩减举国同庆那样把朱雀大街缩为两个字啊!”王浩然提议道。

    “雀街人挤人?这样不好吧?可没人这么称呼朱雀大街的啊!”程咬金犹豫道。

    “没什么不好的,这就像各个朝廷官员的称谓,若是都齐全的念出来,那岂不是很费事?凡事都有第一次,更何况卢国公身为国公,把朱雀大街简称为雀街,又有谁会不认同?这就是名人的特权!前面两句就这样吧,现在来后面两句。后面两句相当重要,写景最常用的一点就是触景生情。卢国公戎马一生,如今看到眼前景象,可有什么感触不?这可就得好好想想了,最好是一些能引起其他人共鸣的感触。所谓画龙点睛,这首诗的水平如何,就看这后面两句作得怎样了。”

    程咬金顿时严肃起来,如临大敌。

    “哈哈……卢国公无需如此,卢国公你身经百战,如今看到大唐盛世,内心深处定然颇有感触,只需放松下来好好感受一下,便能找到那自然而然的感触,而这感触,定然是最真挚的、最能引起他人共鸣的感触。”

    程咬金听从了王浩然的话,深呼吸了一下,放松下心情来,许久才说道:“如今能看到大唐无忧无虑的生活,我觉得我们这些将士征战多年也都值了!”

    “卢国公大义!”王浩然向程咬金揖了一礼,程咬金的话虽然没有豪迈的辞藻,但朴实的话更能打动人心,王浩然都能感受到自己心灵中的一股波动。

    “既然卢国公刚才说了两句话,那刚好可以作为诗的后两句,卢国公且试着一句一句的缩减一下。”

    “老夫刚才说的是什么来的?”程咬金刚才都有些陷入感触当中,再回到作诗的事上来倒突然忘记刚才自己说过什么了,不过他很快就想起来了,“哦哦……对了,是看到百姓无忧无虑,将士们征战多年也都值了。”

    “看到百姓无忧无虑……百姓无忧无虑……还多一个字……百姓无忧虑……对对对,浩然,你觉得第三句改为百姓无忧虑如何?”程咬金已经对王浩然的套路有些熟练了。

    “可以啊。那最后一句又要怎么缩减呢?”

    程咬金激动起来了,马上自己就有自己作出来的诗了!

    “将士征战多年值……将士征战值!浩然,将士征战值怎样?”程咬金急迫的问道。

    “可是可以,不过征战二字不能体现出将士们征战多年的情况,再换个词看看。”

    “那就改为将士百战值。”刚才王浩然称赞程咬金身经百战,程咬金受用得很,记得可清楚了,所以王浩然一说把征战改了,他就想到了百战一词。

    “这词倒还可以。”

    “嘿嘿……那老夫的诗算是出来了。丰收国庆夜,雀街人挤人;百姓无忧虑,将士百战值。”程咬金念完,皱着眉头说道:“浩然,老夫怎么总觉得这诗念起来有些拗口呢?”

    “确实如此,但这也好办,只要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的读音相似,那读起来就不会拗口了。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若是改动,牵扯甚多,那就改动一下第二句吧。”

    “这还简单啊?老夫认识的字不多,去哪里找什么读音相似的词啊?”

第212章 程咬金的处女作() 
“很简单的!”王浩然解释道,“这第二句也就是写眼前的景象而已,你就在眼前这些景象中找找有哪个景象的名字最后一个字跟值字读音差不多就可以了。”

    程咬金就依王浩然所言盯着前方寻找,嘴里念叨着:“舞台…台……值……不行!灯火……火……也不行……”

    “老程,就你这水平,能作出刚才那拗口的诗就已经很难得了,那么挑剔干嘛?”尉迟恭笑道。

    程咬金没去理会尉迟恭,自己马上就能作出一首属于自己的诗了,得专心观察才行,咦?作诗?程咬金突然眼睛一亮,欣喜道:“对了!作诗!浩然,作诗!诗……值……这读音是不是很像?而且那些文官们不都在那比赛作诗吗?那也属于眼前的景象啊?那第二句就改为文官赛作诗,如何?”

    “他们又不是单单作诗,还有作词呢!”尉迟恭打击道。

    “词……值……词字也行啊!文官赛作诗词……不对,又多了一个字……再减掉哪个字好呢?”不用王浩然再多提醒,程咬金便仔细的考量起来,很快他就得出结论了:“文官赛诗词!浩然,你觉得如何?”

    “不行!”不等王浩然答话,尉迟恭再次挑起刺来,“那些作诗词的可不光是那些当官的,还有很多德高望重的或是一些尚未安排职位的文人才子,你单单说文官赛诗词怎么行?”

    “那就文人赛诗词,哈哈……尉迟老哥,你才是福将啊!”程咬金兴奋道,“丰收国庆夜,文人赛诗词。百姓无忧虑,将士百战值。这下可就顺口了!哈哈……多谢尉迟老哥啦!浩然,你觉得这诗如何?”

    “还不错,而且,还有意外之得呢!”王浩然说道。

    “哦?还有什么意外之得?”程咬金好奇地问道。

    “你看哈,在这个大好的日子里,那些文人也就写些风花雪月、阿谀奉承之词而已,他们谁又能想到大唐百姓能有如今安康的生活,却是大唐将士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王浩然的解释一一对应着程咬金的处女作。

    “好!”程咬金一拍大腿,觉得王浩然的解释太能替将士们解气了,也愈发觉得这诗太精妙绝伦了。

    “程爱卿如此兴奋,可为何事?”刚才程咬金说话声音太大了,把李世民的眼光吸引了过来。

    “陛下,微臣刚才也作了一首诗,觉得还可以,所以想念给陛下听听,让陛下帮微臣点评点评。”程咬金迫不及待的想把他的诗念出来讥讽一下那些文官,特别是魏征。

    “哦?程爱卿也会作诗?那快念来听听!”李世民来兴致了。

    程咬金清了清嗓子,念道:“丰收国庆夜,文人赛诗词;百姓无忧虑,将士百战值。”

    跟其他一些不知情况的人一样,李世民也是一阵错愕,这诗虽然水平一般般,但也绝非程咬金这个大老粗能作出来的,他望了一眼程咬金一旁的王浩然,狐疑道:“这真是你自己作的诗?”

    “那还有假!微臣哪敢欺骗陛下!这诗里面的每个字都是微臣自己想的。”

    “陛下,这诗还真的是老程自己作的诗。”尉迟恭替程咬金作证道。

    “陛下,方才微臣亦有听到卢国公他们的谈话,此诗确实是卢国公所作,只是王驸马稍微指点了一下而已。”一旁的虞世南也笑盈盈的出来作证。

    “有点意思,朕倒想先听听浩然是怎么指导程爱卿作诗的。”李世民望着虞世南说道,眼下也就只有虞世南最合适、最能客观的讲述此事了。

    “方才王驸马见卢国公也想作诗,便出主意让卢国公把诗分为前后各两句,然后……”虞世南把王浩然的套路简单的说了下,并没有把程咬金跟王浩然讨要诗词的事抖出来。

    “也就是说,程爱卿说四句话,然后简而言之,再加以修饰,于是就作出了一首诗出来了?”李世民算是弄清楚王浩然的套路了。

    “正是如此。”虞世南答道。

    “哈哈……那就难怪了,方才朕就觉得这首诗的风格太像程爱卿的性子了。满肚子的牢骚,连作诗都带点牢骚味。不过,大唐能有如今这般的繁荣昌盛,驰骋战场、保家卫国的将士们也确实是功不可没的。来,诸位都把酒斟满,我们先为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干上一杯!”

    众人举杯高呼,一饮而尽。

    “武安邦,文治国,大唐能繁荣昌盛,亦少不了文臣出谋划策,来,我们再为众文臣干一杯!”李世民又号召道。

    众人再次举杯高呼,一饮而尽。

    “文臣武将,各有各的娱乐方式,程爱卿今日能作出一首诗来,确实难得,若是加以用功,说不准日后还能是个文武全才呢!”李世民笑道。

    程咬金一边乐呵呵的,对于他这样的莽夫,文才方面被夸,可比功夫上被夸难得得多了。

    “程爱卿的诗用词朴素,却也算是饶有韵味。特别是后面两句,百姓无忧虑,将士百战值。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但体现出了程爱卿直来直去的性子。大唐将士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只要百姓们能过上无忧无虑的好日子便是值了,也正体现了大唐将士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如此看来,这首诗倒也算是个佳作,虽然在文学造诣方面不及其它诗作,但程爱卿首次作诗就能有如此水平,应当鼓励一下,那朕就另赏黄金百两,还望程爱卿日后能多读书识字,为大唐众将士作出表率。”

    程咬金笑眯眯的叩谢一番,回头对王浩然说道:“浩然,你的功劳老夫自然不会忘记,到时老夫把陛下的赏赐分一半给你,哈哈……”

    “卢国公客气了,这就权当小子还你上次相助之情吧。那百两黄金,卢国公还是自己留着买些书回家看得了,可别辜负了陛下的嘱咐了。”王浩然可不敢再承程咬金的情了,上次就承他嘀咕了几句话的人情就要人家给他干要丢脑袋的事,太不划算了,更何况王浩然也不缺那五十两黄金。

    “老夫给你你就拿着,之前的事就算是我们扯平了,但老夫总得让你欠点人情才行,这样老夫以后若有什么事要你帮忙,也好商量一些。”程咬金不知道王浩然在想什么,但他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算盘一打下来,于是他那些朋友的交待干脆就被抛在一边了。

    王浩然大骇,刚才他只是想着提防一下而已,没想到程咬金这么快就露出狐狸尾巴来了,这人情可坚决不能要!

    两人推开推去,一旁的尉迟恭就看不过去了,说道:“你们都不要那五十两黄金,干脆就我吧!”

    “给你干嘛?你又不会教我作诗!”程咬金鄙夷道。

    王浩然这下才明白,原来程咬金是为了自己能教他作诗才想着先留点人情债啊!于是承诺以后若有时间定然能教他作诗,当然,五十两黄金就免了,让他欠自己人情总比自己欠他人情妥当一些,提防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第213章 顺手牵羊() 
接下来的两天,王浩然都没再去朱雀大街看热闹,想着再待几天,等庆典结束后再去找李世民商量一下石油开采的事。不过这几天他也没闲着,之前恩科他筛选的一百名人才就选在这个时候来拜山头,那些人一般都是三五成群的登门,王浩然一天都要接见好几次。

    这一天有些反常,一下子就来了十多个学子。

    一番闲聊之后,一个高大的年轻人提起一个话题来:“王师,学生郭子议,是长安人氏。前段时间,朝廷创办慈善机构进行得如火如荼,我等对此事常有留意,特别是对于办报纸一事,慈善机构募捐到的善款及用在什么地方都将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