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发明家 >

第128部分

唐朝发明家-第128部分

小说: 唐朝发明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乾一到大明宫便躲在房中闭门不出,李世民也懒得去找他训斥一番,后悔当年没有当机立断的换掉太子,其实他早就有立李泰为太子的念头,李承乾玩断袖的事暴露之后他亦曾找长孙无忌商量过换太子一事,然而长孙无忌却劝阻了,有史以来玩断袖的帝皇多的是,因此而换太子过于牵强了,李世民这才没把念头压回心里。

第235章 护驾() 
这天李世民和李承乾因为宫中的枪声而一同跑到大院察看,宫中出了什么事?是有人来救他们吗?那会是谁呢?李世民想不出能有什么人会来救他们,程咬金等老功臣们要么被李承乾派去开疆辟土了,要么被侯君集扣押了,而王浩然又远在杭州,就算一得到消息就赶回来,那也没那么快能回到长安……

    突然一群人闯了进来,直逼李世民父子,李世民认出来了,紧随这些人进来的那个人正是张亮。

    张亮听闻皇宫响起枪声后便立马带人入宫,然而入宫后却发现宫中一片混乱,士卫、太监奔走相告:侯君集死了!

    张亮大骇,他虽然跟侯君集不和,政变后,侯君集更是对张亮有所疏远,但侯君集一死,张亮也就命运堪忧了。张亮此时并没有就此认命,认命就得没命的,况且他家的方士都说了,他是有帝王之相的,或许今天就是他出头的日子呢!于是张亮改道直逼大明宫,想挟天子以令诸侯。

    薛仁贵等人正想现身护卫的,然而有人比他们更先跳出来守在李世民父子跟前。仔细一看,原来这人还是特种队队员的老熟人杨护卫。

    “杨护卫!原来是你啊!”李世民欣喜道。

    “微臣救驾来迟,还请太上皇恕罪,微臣一直藏匿于此,因为逆贼看管甚严,故而一直没敢现身。”杨护卫回话时仍盯着张亮等人不敢丝毫放松,这些人可都带着枪的,自己武艺再高,也不可能躲过子弹啊!

    “还愣着干嘛?一并拿下!”张亮下令道。

    隐藏在一旁的薛仁贵拿起手枪准备先喂张亮一颗子弹,然而杨护卫的出现使张亮对周围警惕许多,结果他还没开枪就被张亮发现了。张亮一边迅速撤退之时朝薛仁贵藏匿处胡乱放了几枪,他的手下也立马跟着往门外撤退一边开枪压制,使得薛仁贵没法出来。

    这时其他特种队队员也开枪了,他们并没有像张亮那些人一样胡乱开枪,因为手枪里面也就几颗子弹,用完再装子弹是很费时间的事,特别是在分秒必争的紧急关头。

    特种队队员一开枪,张亮等人便有些慌了,他们在明,敌在暗,谁知道周围藏着多少人呢?枪的威力他们是知道的,中一颗都能要了人的命,而且他们干的是要砍头的勾当,就算中枪不死,若是失去或是减弱了行动能力,那迟早也会被抓住砍头示众的。所以他们想撤退,就只能开足火力压制对方。

    一番火力较量后,张亮等人的子弹都打完了,纷纷跟着张亮弃枪而逃。薛仁贵等人却没有追上去,这是王浩然交待过的,无论击杀侯君集成功与否,李世民的存在都尤为重要,所以薛仁贵他们无论什么情况都以保护李世民为主。

    “薛仁贵?原来是你们特种队啊!那浩然也回来了吗?”李世民意外道。

    “回太上皇,小少爷也回来了。”薛仁贵行礼道,“而且就在宫中,他和另五名特种队队员正在刺杀逆贼,末将等人奉命来保护太上皇和陛下的。”

    “回来就好!回来了就好!如今能挽救李唐的也就只有浩然了!”李世民感慨万千,若是让侯君集站稳了脚跟,以后就算程咬金他们回来了也无济于事了。

    “那浩然刺杀成功了没?”李承乾急切的问道。

    “末将等人从昨夜就开始潜伏于此,尚不知那边的情况。小少爷有令,如果刺杀失败,便要末将誓死也要把太上皇和陛下带出宫去。如若成功,他们便会来这里汇合。所以还需太上皇和陛下耐心等待消息。”

    “大唐还能有浩然和特种队这样忠肝义胆的臣子,真是我李唐之福啊!”李世民燃起了一线希望,侯君集掌控大权才没几天,若是此时王浩然能刺杀成功,那叛军定然分崩离析,“对了,刚才蓬莱殿那边传来了枪声,想必就是浩然他们开的吧?你们现在赶紧过去支援,可不能让浩然出什么差错了!”

    “请太上皇恕罪,小少爷说了,只要太上皇还在,那大唐就还在,末将奉命誓死保护太上皇和陛下的周全,不敢擅离职守!”

    “放肆!浩然的话是命令,寡人的话就不是啦?你们别忘了,你们若没有浩然,能有今天?别再废话了,赶紧去支援浩然!”李世民急了。

    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众人顿时激灵起来,这时在周围警戒的特种队队员回来汇报说是小少爷赶过来了,大家才放松下来,迈步迎了出去。

    “浩然,那逆贼死了没?”李承乾一见到王浩然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陛下放心,侯君集已经死,微臣已让人把他的头颅挂于宫门之外了。”王浩然行礼道。

    李世民上前抓着王浩然左看右看,关切道:“你可有伤着?”

    “多谢皇兄关心,臣弟好着呢!”王浩然说道,“皇兄,臣弟已经让人通知各朝臣即刻入宫,还请皇兄和陛下一同移步宣政殿吧。”

    “也好。”

    李世民等一行人在前往宣政殿的路上,不少士卫、太监、婢女过来拜见,李世民让士卫紧随其后护驾,其余人等皆散去。

    到了宣政殿,李承乾不敢再坐上龙椅,李渊、李世民两辈人打下的江山差点毁在他手上,在李世民面前,哪还有颜面再坐上龙椅?

    李世民可没给李承乾好脸色,一屁股坐在上面等候朝臣进见。

    不久便有朝臣带着召集回来的府兵进见,王浩然认识的也有几个,比如姚思廉、颜师古等,等来护驾的朝臣来了不少时,确定李世民安全了,王浩然这才向李世民告退。

    “浩然何必这么快就走呢?逆贼刚被诛,尚有许多事寡人还想与你商议一番呢!”李世民对眼前的大臣们失望透顶,现在唯一能信得过的也就只有王浩然了,于是又起了让王浩然入朝为官的念头。

    “还请皇兄恕罪,之前臣弟家人尚还被叛军看守在家,不知现在叛军是否离去,心中甚是不安,望皇兄能允许臣弟回去看看。”然而王浩然还是不愿意为官,更何况如今叛乱初定,定然是要大刀阔斧整顿一番的,王浩然可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这里,他觉得只有尽可能的把他所知道的知识留下来给后人,才是最能让华夏子孙受用的办法。

第236章 训教太上皇() 
王浩然带着特种队匆匆回王家,刚出宫没多久便遇上一群士卒押着一个人往这边走来,后面还跟着不少看热闹的老百姓。王浩然走近一看,被押着的人竟然是张亮!

    “小少爷,您出宫啦!”其中一个士卒迎上来说道,“小人正准备进宫找您呢!”

    “哦?这是怎么回事?”王浩然指着张亮问道。

    “小少爷恕罪,我等士卒本是这贼子的手下,受这贼子压迫,不得不跟着做叛乱之事。逆贼侯君集伏诛后,这贼子便想劫持太上皇和陛下,不过没有成功。逃出宫后,这贼子为了能顺利逃脱,便想着到王家抓几个人质带走。世人皆感恩于小少爷,若没有小少爷,哪能有如今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我等小人自然不会答应让这贼子迫害小少爷的家人,于是一起动手把这贼子给绑了,正打算交由小少爷您处置呢。”

    王浩然最憎恶的就是找他家人麻烦的人,但在他还没发飙之前,周围的大唐百姓就开始咒骂开来了,要不是此时这里没有卖菜的,地上又没有石头之类的东西可以砸,不然张亮肯定会被砸得鼻青脸肿的了。

    围观的百姓中有个老爷子,一边咒骂张亮一边在地上找石头,可惜没找到,干脆直接把拐杖扔了过去,这准头没得说的,径直砸在张亮的鼻子上。张亮顿时鼻血直流,然而他双手被绑着,没法擦拭,只能任由鼻血流得满嘴都是。

    “那我的家人现在怎样了?”王浩然担忧道。

    “小少爷放心,他们都还好好的。”士卒答道。

    王浩然这才放下心来,他没有以折磨人来报复仇家的喜好,便上前跟其中一个士卒要来一把剑,准备直接给张亮一个了断。

    张亮吓得脸色苍白,使劲的挣扎着。

    “你别动,你是死定了的,可你这么挣扎,万一我没能一剑把你捅死,那就还得再捅一次,你这不就得多受一次罪吗?”王浩然冷冷道。

    “我乃大唐工部尚书、郧国公,你没权力处决老夫!”张亮歇斯底里的喊道。

    “这不是我有没有权力处置你的问题,你在想动我家人的时候就应该做好死的觉悟。更何况你如今只是一个乱臣贼子,不单你要死,你的一家妻儿老小也要为你的错赔上性命。”

    张亮无言以对,心中一片凄凉。

    王浩然也不磨叽,提剑直接插入张亮的心脏。

    “至于你们……”手刃张亮后,王浩然对那些士卒说道,“国有国法,你们若只是被迫协同逆贼谋反,或许我还能替你们向太上皇求求情,可是不久前你们与这逆贼直接冲撞了太上皇和陛下,两笔账算在一起,杀头也不为过。”

    “小少爷,我等罪人并不奢求能苟活下来,只希望小少爷能替我等罪人请求太上皇能格外开恩,能放过我等一家妻儿老小。”士卒们鞠身恳求道。

    既然这些人都帮自己的家人免去了一场麻烦,王浩然也不好对他们的死活坐视不管。李世民还算心胸开阔的,为了大局,他定然不会多去追究叛乱士卒的责任,但他也有火气,也需要立威,所以这些直接冲撞他的士卒他肯定是要杀的。王浩然想了想,决定还是帮他们一把,说道:“那张亮的人头你们就拿去献给太上皇吧,就说是我说的,你们之后的命运,就看你们的造化了。”

    士卒们松了口气,千恩万谢一番便利索的砍下张亮的人头往皇宫赶去。

    “一群滑头!”王浩然这时才发觉,或许这些从一开始就是想进宫用张亮的人头来将功赎罪的,不过王浩然也没多在意,毕竟他们也确实救了他家人。

    次日李世民便派太监到王家问候,并召王浩然入宫。当王浩然到了皇宫,此时已经有不少老臣被召集到了大明宫,商议的都是关于对其他官员的赏罚任免问题。这次调整基本集中在高层里面,因为侯君集夺权也没多久,还没能有功夫对之外的官员做什么改变。

    “浩然,如今朝廷之上,那些开国功臣多已年迈,不少已经不再人世,再除去变节之人,已所剩无几。能担当大任的忠臣屈指可数。眼下朝廷动荡初定,要不你就留在京城,寡人任你为宰相,兼任兵部尚书,为寡人分担一二如何?”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李世民这次擢升官员,非忠诚于他的人不可,如果魏征此时才出现,李世民断然是不会加以重用的,他当年的气魄已经不复存在了。

    王浩然知道李世民这次说的并非戏言,他只要一点头便立马就能得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然而王浩然却仍然不想为官,或是说目前还不是时候。比起当大官,他在商业上更能促使大唐快速发展,也许几年后,或是几十年后,王浩然对大唐商业的影响越来越弱了,那时或许还能考虑一下弄个官位坐坐。

    “皇兄可还记得臣弟当年所说的三个志向?”王浩然也没等李世民回答就继续说道,“如今还有一个志向尚未达成,在这志向还没实现之前,臣弟定然还要继续做研究。”

    “是飞天梦吗?那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李世民希望王浩然这志向能早日达成,这样的话,王浩然便没理由不入朝为官了。

    “少则三五年,多则十来年吧。”王浩然想了想才回答道,他可没给自己订立过什么期限。王浩然预计的需要时间算是保守了,如今燃油动力就快研制出来,以这速度,他若让研究团队专心研制飞机的话,或许三年都不用。当然了,王浩然所要研制的飞机肯定不是像后世那样直升机、战斗机那样的,就算给足王浩然一切所需的生产设备,王浩然也没把握能做出这样的玩意,他想做的,只是简易的飞机。

    “这么久啊!”李世民惋惜的叹了口气。

    王浩然见李世民如此消沉,哪有当年气魄啊!于是说道:“当年前朝无德,天下大乱,各地势力不知凡几,皇兄和先皇起义后用了七八年的时间才平定各方势力,其中之艰难险阻,全仗皇兄知人善用,使得人尽其才,这才能有了大唐盛世。此番大唐动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