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发明家 >

第137部分

唐朝发明家-第137部分

小说: 唐朝发明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浩然你认为呢?”李世民又向王浩然问道。

    “陛下所虑可谓周全,不过臣弟以为,朝廷内外之所以忌讳商人做大,担心的只是官商勾结。官商勾结之害确实影响甚大。然而能官商勾结的,自然也有为官者参与才成,其罪魁祸首,应当是官商两方,而不仅仅是商人。”王浩然并不认同抑制商人的做法,不过李治若是只用缓和一些的办法,他也能接受。

    “这倒也是,防止官员徇私舞弊也是重中之重!这些年,官员贪污受贿之事层出不穷,也该大刀阔斧的整顿一番了。”李治点头道。

    “越来越多的官员徇私舞弊,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心里不平衡。他们地位尊贵又权利,然而获取的钱财却比不上地位低贱的商人,特别是这些年商业突飞猛进,不少商人赚得盆满钵满,官员们的这种不平衡更是突出,那些受不住操守的人便走上了徇私舞弊的道路。”王浩然分析道。

    “那姑父的意思是增加官员俸禄,以高薪养廉?”李治问道。

    “这倒不是,大唐发展到如今的层次,评价大唐优劣的就不再是以往关注的粮食、国库是否充足了,而是看有多少人想当官。为官者,当解民之困、急民之所需,更多的是一种奉献精神。如果大唐子民对当官趋之若鹜,那么就说明当官是有利可图的,抱着这思想当官的人,必定会贪赃枉法。”

    “那还得减俸禄不成……”这也不成那也不成,李治更纳闷了。

    “减俸禄当然也不成,那只会加重官员心中的不平衡。微臣以为,当另立一个司法机构专门考察官员是否称职。这司法机构直接向陛下负责,可随时调用各地方上的衙役配合调查。这个机构,除了俸禄少外,而且要求严格,一旦有贪污受贿之事,数额超过千元即可斩首。”

    “这能行吗?谁会愿意到这样的机构任职啊?”李治还是很怀疑。

    “确实不会有什么人愿意去这样的机构,但那些嫉恶如仇的人却愿意在这个平台上大显身手。另外,朝廷还要向外大肆宣扬这个机构,让大唐子民知道,只有真正爱国爱民的人才能进入这个机构,把这个机构造就一个正直无私的口碑。当然还要在这机构里面也要多宣扬守护这口碑的思想。而且将来陛下也可从这机构里选用合适人才加以重用。”

    李治眼睛一亮,而后又觉得这并不容易实现,说道:“一个这样的机构需要的人虽然不用很多,但大唐地域之大,就算是各州郡只设一个,那人数的需求还是大的,会有这么多的人愿意进这样的机构吗?”

    “宁缺毋滥,对进入这机构的人的要求切不可降低门槛,人手不够,就先设几个示范点好了。”

    “父皇,您觉得如何?”李治还拿不定主意。

    “现在是你掌管朝务,你自己觉得怎样就怎样。”李世民觉得这办法倒可以试试,就算不行,到时再撤掉这个机构便是。

    “孩儿想试试。”见李世民不反对,李治便跃跃欲试了,这可是他身为皇帝后做的第一个决策。

    “嗯,那你就用心去做吧!”李世民点头道。

    刚才王浩然跟李治的讨论,李世民一直没插口,就是想看看王浩然会如何向李治进言,好在王浩然没有像之前跟他进言那样拐弯抹角或是使用伎俩什么的,而且王浩然对整件事的分析对李治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放心了很多,故而又对李治说道:“浩然一直都是很好的治国良臣,要不是他不愿意为官,寡人早就把宰相的位置给他坐了。以后你若有什么难题或是重大事务,要多找他商议。”

    “孩儿谨记父皇教诲。”李治转身又对王浩然行礼道:“以后还请姑父多指点了。”

    “陛下言重了,微臣身为大唐驸马,自然要为大唐出一份力了。”王浩然惶恐的起身还礼道。

    经过一番商议,李治给这机构取名为廉政司。至于抑制商人的事,除了增加税收外,还增加了不少商业门槛和限制,而且但凡投入金额超过一百万元的商户,都会受到不同等级的监察。这些都将在下次早朝时正式提出,李唐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专治,特别是李世民在任的时候。

第254章 全民思潮的种子() 
,次日,王浩然把研究所所有骨干成员全都召集到第一学府的会议室中,众人感觉小少爷定然是有什么大动作的,他可有很多年都不曾把所有元老级别的研究人员召集在一起了。

    “我曾说过我有三大志向,如今,只剩下一个还没有完成……”

    “小少爷,这是打算要造飞机了吗?”余兆筠从一开始就感觉王浩然有可能要着手研究飞机了,这可是他十多年前就有的梦想啊!记得当年他加入王浩然的团队,就是以设计飞机的设想才被王浩然选中的。从一集合,他内心就有股难以抑制的激动,所以当王浩然提及三大志向时,他就觉得自己的猜测没错,连忙确认道。

    王浩然也为终于走到这一步感到高兴,余兆筠十一岁时的飞天梦他也是知道的,自然也能理解余兆筠的激动,笑着调侃道:“没大没小,你得叫我哥才对!”

    “好吧,好吧!哥哥,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研究飞机了?”余兆筠娶了小玉,当然得叫王浩然为哥哥,不过他又比王浩然大一岁,总感觉别扭,所以一直像以往那样称王浩然为小少爷。

    “没错,我以前说过,我们以往的研究,无论是火车还是船只等等,都是走在研究飞机的路上。”王浩然再次调侃道,“兆筠,我那还有你当初提交的关于制作飞机的设想,现在要不要拿出来看看呀?”

    “……”余兆筠一阵尴尬,现在想起那设想,简直就是毫无可取之处,“算了吧,我这些年抽空重新设计了一个,我现在就去拿给你们观摩观摩。”

    “等等,我去帮你拿吧。”余兆筠说完便想离去,却被小玉叫住了,小玉觉得制作飞机能用上她的地方不多,少听一些这些人的讨论也无大碍,而余兆筠却不同,他必定是这次研究的骨干人物。

    待小玉拿来图纸,余兆筠把图纸摊在桌面上,激情四射的讲解着他的设想。

    “我说兆筠啊!这么多年了,你就仅仅是在你那脚踏飞机上加装了一个燃油动力头而已啊?”马经略调侃道。

    “哪里!你看,我在这后面加装了两组扇叶,一组用于固定机身,也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转速实现机身的转向,不然,这上面的扇叶一转动起来,机身肯定会跟着打转的。另一组则控制机身的倾斜度,实现这飞机的前进和后退。”余兆筠认真的讲解道。

    余兆筠的设计跟后世的直升飞机很像,不过还有很多地方不足,王浩然点评道:“这设想确实可行,不过这设计还有几处缺点,第一是这些扇叶,倾斜的角度太大了。”

    “倾斜的角度越大,产生的力量也越大呀!这样不好吗?”余兆筠问道。

    “确实不行,比如说这扇叶每分钟转六十圈就能使飞机悬停在空中,但我们还没有如此技术使这扇叶每分钟就只转六十圈,每分钟或多或少的会差上几圈。然而每一圈产生的力度很大,差上几圈的话,多了就会上升,少了就会下降,如果通过油门来控制,那飞机也只会是上下漂浮不定,吓都能把人吓死。可如果把这角度改小,使得扇叶需要每分钟转一千转才能使飞机悬浮于空中的话,虽然也会出现刚才所说的那种情况,但是这回每一圈的力度小,就算每分钟差上十来圈,飞机上下的波动也不会很大,这样坐着才舒服一些。”

    “这一点我确实疏忽了!”余兆筠有些失落了,这可是他的得意之作啊!却不想让王浩然一看就找出了缺陷来。

    “看你这消沉的样?你这设想还有一个以目前的技术难以做到的,我是不是不要再说了为好?免得你从此一蹶不振了。”

    余兆筠知道王浩然是在激励自己,深吸了一口气转换了下心情,笑道:“你还是继续说吧,你不是说过吗?我们搞研究的,失败的次数比成功的次数多百倍、千倍,这点小挫折算什么?”

    王浩然笑了笑,便继续说道:“还有就是这后面控制机身方向扇叶,虽然可以通过改变扇叶的倾斜度实现微调,然而飞机的升降会是机身的扭转力度不断变化,想要使上面的扇叶跟后面的扇叶同步,以现在的技术,很难达到。”

    “难怕什么?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我们做的还少吗?”余子照插话道。

    “但是我的目标是两年内研制出飞机来,兆筠的设计,怕是没四五年是研究不出来的。所以,我要做一架更简单的飞机。”王浩然解释道,他想让李世民在有生之年能看见飞机的诞生。

    “那小少爷你可有设计方案了?”马经略问道。

    “只有一个设想而已,具体如何,还需诸位好好研究一番。”事情有些仓促,王浩然并没有画设计图出来,干脆拿来纸笔现下绘制,并一边解说:“这飞机,是通过前面的扇叶拉动,两侧的扇叶控制机身转向,可以说是只能前进,想掉头就只能通过绕一个大圆弧来完成。机动性比不了兆筠的设计,不过制作难度小,相信两年内就可以完成。”

    “为什么非要两年内完成呢?”余兆筠有些不乐意了,要造就要造好的,他们都还年轻,多花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又何妨呢?

    “我们这些年,承蒙了不少太上皇的照顾,如今太上皇体质日渐消弱,他希望我们尽早的研制出飞机来,也好能在有生之年看看飞机翱翔于天空的时刻,我想完成他的这个心愿。”

    大唐能有今日的昌盛,谁又会忽略了李世民的功绩呢?大唐百姓可不单尊崇王浩然,对李世民也是如此。在座的众人也是真心的尊崇李世民,所以对王浩然的意思也就没有意见了。

    接下来王浩然给这些人作了分工,一旦设计好飞机的蓝图,他们就按这分工去攻克相应的技术问题。而研制场所,王浩然决定设在第一学府的大学内,对所有学生公开研制过程。而且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对外开放一次,其他对此感兴趣的大唐百姓可以在每个月的这两天进去参观参观。飞天梦不只是王浩然或是他这团队的梦,而是整个大唐子民的梦,这个计划一旦实施,想必大唐子民都会关注。王浩然可不会错过这么好的一个引导的机会,他一直都希望能开化百姓,这么多年来,大唐百姓也确实开化了不少,而这次的飞天梦计划,王浩然相信,这将能引起全民思潮!

第255章 议政王() 
廷长安富商很快就收到朝廷要整改商业政策的事,他们纷纷跑到王浩然家询问,因为王浩然就是最强大的商人,也是商人的主心骨。这些人中很多都是王浩然在生意上的合作伙伴,王浩然也不好拒之门外。

    “小少爷,商业整改一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听说但凡上五十万投资都需要州郡的审批,上两百万的则需向朝廷申请,考核条件还增加了以往声誉这一项,可真有此事?”一胖商贾急切问道。

    “确有此事。”王浩然答道。

    “如此一来,我们商人就算有足够的资金,怕也有可能通不过审批啊!”一长脸商贾沮丧道,他们对增加税收倒没太在意,因为成本的增加是可以转嫁到商品价格上的。

    “小少爷,说实话,所谓的声誉都是难以比较的事,我们这些商人,声誉也差不了太多,那谁能通过审批,全由朝廷说的算。”

    “而且,我们商户捐赠给朝廷慈善机构的钱财数额的多少,也都极大的影响着声誉的高低,以后若是商户间在捐赠上争高低,那可是个无底洞啊!”

    “小少爷您是我们商户的领军人物,说是我们商户的首领也不为过,您可得为我们商户争取一下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在王浩然面前控诉着这次商业整改的种种弊端,希望王浩然能阻止这政策的出台。

    “诸位”王浩然刚想制止住众人的议论,没想到他一开口,众人便安静了下来,于是继续说道,“想必诸位都知道,从废百家而独尊儒术以来,我们商户的地位就不曾高过。唯独到了大唐,才有所转变。这一切来之不易。然而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在他人观念里仍旧根深蒂固,我们想打破这种观念,还需走很长的路。在此之前,我们依旧没办法跟其他阶层抗衡。而前不久又发生了林泽县的事,这事惊动了整个大唐,也坏了我们商人的名声,朝廷出手加强对商人的管控也是必然的。”

    “那我们只能听之任之了吗?”一商贾问道。

    “士农工商都是大唐不可或缺的一个整体,任何一个阶层没能有好的发展环境,必然会影响到大唐整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