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发明家 >

第66部分

唐朝发明家-第66部分

小说: 唐朝发明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是来向小少爷请罪的。”周康冷得脸色有些僵硬,“小少爷出去多久了?什么时候会回来?”

    “早上就出去了,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来。”老严不敢擅自处理眼前的事,心里想着只要不让这些人进王家就行了。

    “那我在这里等小少爷。”周康说完便在大门前跪了下来。

    小玉听到外面的动静,匆匆赶出来,她也认出周康来,还有一个跟周康一起负荆请罪的大汉也被小玉认出来了,正是当年她和王浩然去城外招人手时刁难他们的七尺大汉。见到这些人,小玉的火气顿时上来了,就是这些人害的她哥哥十二岁就被行族规,然后被迫离开京城的,这恩怨,小玉可一点都没忘却。

    “你们赶紧给我滚远点!一群虚情假意的死土鳖,怎么?看见我哥研究出来了能亩产二石的水稻就来讨饶,想讨些好处吗?我告诉你们,休想!你们也不想想当年你们是怎么对待我哥的,现在报应来了,那水稻给谁也不会给你们!”

    “五小姐,千错万错都是老农的错,老农也没脸跟小少爷讨要什么那水稻,我们这次来,也只是希望能得到小少爷的原谅。”

    “我哥哥当年受你们百般刁难,还被打得昏迷过去、十二岁被迫离京,这些恩怨,你们就想这么一句话就了结了吗?有这么便宜的事吗?”小玉想起当年她哥受的罪,眼角不由的湿润了。

    众人都一阵沉默,后悔自己当年太无知、太激进了,不然小少爷的亩产二石的水稻早就研究出来了。

    王浩然等人告别李泰后便各自回家去了,还没到家,王浩然就远远的看见家门口围着一群人,连忙跑过去看个究竟。发现人群中间有好几个人跪在那里,其中有两个人夸张一点,大冷天的光着膀子,背上还背着荆条,这是负荆请罪吗?

    “周伯伯?你这是干嘛?”王浩然上前一看才认出其中一个背荆条的人正是憨牛的老爹周康。

    “小少爷!”周康听王浩然还如以往一样称呼自己一声伯伯,顿时五味杂陈,热泪顿时流落下来,痛哭道:“小少爷,是老农我对不起你啊!当年要不是我瞎胡闹,还叫人一起来阻止你研究水稻的事,你也不至于被官府押去囚禁,也不会被迫离开长安,更不会受上刑台行族规的惩罚,那鞭子就该落在我这愚昧无知的老农身上才对啊!”

    “小少爷,我等愚昧村民痛感当年无知,阻挠了小少爷的大事,今日特来谢罪。小少爷要打要骂,我们绝无怨言。”一个老者走上前行礼道,庄稼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对他们来说,毁庄稼的人就是大魔头,而有利于庄稼的人那自然就是仙人下凡了,王浩然明显就是后者。

    “诸位言重了,此事已是陈年旧事,我早已不再介怀,诸位也不必过于放在心上。”王浩然认出此人正是当年那个老者,边说边去解开周康他们身上的荆条,还把自己身上的外衣解下披在周康身上。

    “哥哥!你理他们作甚?他们就该一辈受良心的谴责!”小玉不满道,说完又让小翠去给她哥拿衣服。

    王浩然没有回答小玉的话,等小翠拿来衣服,王浩然又想去给那个七尺大汉披上。

    七尺大汉辞不敢受,感动得扑通一下又跪在地上,痛哭道:“小少爷大人大量,可我这罪人怎么受得起啊!天啊!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啊!”

    王浩然好不容易才把这些人劝走,这才松了口气。

    “哥哥!”小玉憋了一肚子气,不满的喊道。

    这时王浩然的娘和大娘都焦急的在大门内等待着,王浩然看见她们后便一边往里走一边对小玉说道:“等下再跟你解释。”

    王浩然跟他娘和大娘说明情况让她们安下心来后,便把小玉叫去小院子。

    “八儿这孩子遇事不慌、处事得当,要才华有才华,论头脑更不是他人所能比的,小梅,你真是好福气啊!”王浩然的大娘刘敏望着王浩然的背影感慨道。

    “全仗老爷小姐教育得好。”王浩然他娘亦是为有这么一个儿子自豪不已。母以子贵,如今别人见到她,无论贵贱,都会客客气气的,与王府仁的正室待遇相差无几。

    “哥哥!你怎么就这么轻易的放过他们了?你忘了他们当年怎么对你的吗?照我说嘛,到时研究出来的水稻就不给长安的百姓用,让他们后悔死。”兄妹二人来到小院,小玉便埋怨道。

    “小玉,你还记得我当年为什么要研究水稻吗?”王浩然反问道。

    “不就是想让大家都能吃饱饭吗?可是他们这样对你……”

    “勿忘初心!”王浩然教育道,“我们做任何事都一样,难免会在中途觉得枯燥乏味,然而最开始让我们肯去做某件事的由衷,一般都是最能给自己打气和坚持下去的动力。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初衷。水稻的事也一样,我研究水稻就是为了这些百姓们,若是用这个去为难这些百姓,不就有违初衷了吗?”

    小玉沉默不语,似乎有所领悟。

    “还有一点,就是做人不能太记仇,对于那些无伤大义的小恩怨别太放在心上,人际交往中,小摩擦在所难免,记得多了反而坏了自己的心境。”

    “可是……”王浩然的话,小玉还是听进去了的,只是还有些为她哥抱不平。

    “没有可是。看事情别只局限于其中,做大事的人,得懂得置身其外看全局。就拿这件事来说,你得看到一群可怜却又无知的老百姓。哥哥希望小玉你将来是能做大事的人。而不是过几年就找个人家嫁过去,就此平平庸庸过日子。”其实王浩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没说,只是想先解开小玉的心结而已。

第一百一十章 与李二斗心思() 
“哥哥的教诲小玉记住了,小玉也要跟哥哥那样做大事!”小玉心中燃起一些热血,然而很快又灭了,迷茫道,“可是我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古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十分浓厚,不过这也好在是唐朝,李唐时的思想比较开放,想要打破这种观念,也并非不可能,而王浩然就是想让小玉去打破这种观念。

    “再过些年,我就要搬去南方发展了,到时我想带你一起去,以你的聪明才智,定然能找到适合你的路。”王浩然说道。

    “那太好了!”小玉欣喜道,随即又为难道,“那娘怎么办?”

    “娘是肯定不能离开王家的,不过你放心,以如今我在长安的声誉,娘在京城定然无忧。”

    小玉这才知道她哥哥为什么对那些百姓如此宽宏大量,原来还想到了几年后的安排。

    次日发生了一件怪事,鲁匠工亲自登门拜访王浩然!王浩然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以礼相待。

    鲁匠工为当年怠慢王浩然的事向王浩然谢罪请求原谅后,还送了一副名贵书画给王浩然。王浩然推辞几番都没推掉,只好收下了,反正鲁匠工不差钱。随后的闲聊中,王浩然才得知李泰的计谋开始了。昨日李泰回到研究院后便把他那得意制作……四轮车给砸了,那不单单是李泰的心血,也同样是鲁匠工的心血。鲁匠工以为王浩然要刁难于他而对李泰说了些什么,李泰才会如此糟蹋他的心血。想来想去,只好亲自登门谢罪,请求原谅,希望王浩然能高抬贵手放他一马。

    鲁匠工虽然没有直言,可王浩然从鲁匠工的话了也算是能猜到这一点。这王浩然可就乐了,这鲁匠工怎么老是白白送画拜错神了呢?王浩然这回可没刁难过他啊!不过还是算了,好事成双,加上鲁匠工之前白送的那幅画,刚好凑成双了。

    周康负荆请罪的事很快就传开了,长安百姓对王浩然赞不绝口。“小少爷”这个称呼变成王浩然独家称号一般,一说小少爷,那必然是指王家的小少爷。

    李世民顺应民心,一道赏赐谕旨下来嘉奖一番,让王浩然入宫听赏。王浩然可没去指望李世民能赏什么值钱玩意,到目前为止,就数文房四宝值点钱。

    王浩然进宫见到李世民,赏赐还真如王浩然所想的那样,不过还好的是,这次赏的都是可以用掉的,不用像文房四宝那样得供着。

    “浩然,你离开京城到现在有多久了?”李世民赏赐完突然问道。

    “有两年多了。”

    “两年多啊,还真是光阴似箭啊!”李世民缅怀了一阵,又说道:“少小离家,这些年还真是委屈你了。”

    王浩然一听就听出来李世民话路不对劲,李世民会这么好心来替自己着想?就算离家委屈,那还能比得上立下众多大功劳却没半点像样的赏赐这事委屈?看来今日召自己来听赏不是主题,既然李世民提到离家,那接下来肯定就要提归家的事了。李世民能如此关心自己的事,必然有其它原因,而那原因也必然能跟李泰扯上关系,如此一来,王浩然也就想透了李世民的用意了,原来李世民是想通过留住自己来留住李泰啊!。

    “陛下严重了,草民离京亦非只是迫于无奈,其实草民早就有了出去闯荡一番的念头。而且同行的还有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年来并不觉得委屈,所幸还能闯出一些事业来。”跟皇帝聊天是很费脑汁的事,特别是在拒绝皇帝某些事的时候,稍有处理不当,那就是抗旨不尊了。所以王浩然就得从一开始就堵住李世民的嘴,让他找不到让王浩然回京的由头。

    “看来你在蒲州的日子过得不错嘛?可你有没有想过你爹娘?你身为人子,却不能让你爹娘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实乃不孝啊!”李世民一计不成,有生一计。

    “陛下所言极是,草民亦是愧疚万分!”

    李世民嘴角微微一撇,心中一喜,以为可算把着王浩然的脉了。

    “只是……”

    什么只是?李世民心里打起鼓来,该死的只是!就这两个字往往能把之前的事来个绝地大翻盘。

    “只是爹娘对草民期望甚高,对草民出来闯荡一事甚为支持,草民亦不敢辜负了爹娘的期待。娘虽不懂太多大道理,却也告诫草民男儿当自强,切不可为家长里短之事而误了大事。”

    “你爹娘还真够狠心的!”李世民有些不悦了,这条路果然还是被堵住了,而且堵得高大上,连还嘴的余地都没有。

    “陛下,草民却不这么认为。从这这件事里,草民亦能感受到爹娘对草民的溺爱,他们情愿舍去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也要草民能出人头地,如此溺爱,绝非一般父母能做到的。”

    王浩然的话让李世民觉得很是别扭,没错,他就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人,怎么?堂堂大唐皇帝就是一般人了吗?不过王浩然没有指名道姓,他也就不好对号入座。看来这小子不好忽悠,得放大招才行了,于是李世民又换个话题说道:“明年你就要与南昌公主完婚了,为此,太上皇大为上心,也已择好佳处为公主府,你也得尽早做准备才是。”

    王浩然顿时又谨慎了许多,娶公主一事算是他的硬伤,在大唐娶公主,其实跟倒插门差不多,若是李世民以此要求王浩然需回京久居,那就难办了。不过王浩然也早有准备,能不能成功破解这个难题,就看这一回了。

    “陛下,其实太上皇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的,草民正想恳请陛下准许草民与南昌公主完婚后能与南昌公主一同前往蒲州,草民已在蒲州安置……”

    “难道你还想让堂堂公主跟着你居无定所吗?”李世民打断王浩然的话冷冷道。

    “陛下息怒,此事亦有不得已之处。草民在蒲州研究水稻尚未完成,若是就此撇下不管回长安,怕难再有进展。”

    “你把研究水稻之事撤回长安来做不就得了?”

    “这倒也可以,不过草民还打算再过几年前往南方研究水稻,因为那边一年能种植两季水稻,这对水稻的研究进展是极为有利的。百姓以食为天,草民亦不敢怠慢。”

    粮食问题,也是李世民一直所忧虑的问题,近来四处征战,粮食需求之大,若非如此,之前李世民未必会让王浩然把第一代杂jiao水稻种子全都发放出去。而去南方研究水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李世民自然不会反对,可是如此一来,让王浩然与南昌公主夫妻两地就不大好了,唐朝公主的坏名声也一直是他头痛的问题,万一让他两夫妻分居久了,南昌公主干点什么荒唐事出来,那王浩然以后就未必会对大唐尽心尽力了。而王浩然的能耐,李世民亦不敢小瞧,昨日他从李泰那里听说了王浩然三大志向的具体内容,更是又看重几分,王浩然背后的研究队伍确实不容小觑。好在李世民对南昌公主也没太重视,说是妹妹,论起地位,这俩兄妹的地位可是天壤之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