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发明家 >

第78部分

唐朝发明家-第78部分

小说: 唐朝发明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陈俊他们,虽然蒸汽动力车都设计好了,可是这是个大家伙,还得对此专门设计加工工艺,加工设备肯定也是要重新制作的了,就连搬运都还要制作出合适的工具,所以直到现在都还没能正式生产出蒸汽动力车来。

    许玄安今年是不回长安了,杭州大面积种植第一代稻种取得成功让他信心倍增,打算这次再多购置一些田地制种,兑换稻种、招聘工人等等都是急需解决的事。相比于北方人,南方人更在意水稻的事,第一代稻种丰收后,很快就有许多商贾上门拜访许玄安,希望他们也能种植杂jiao水稻。许玄安不敢做主,便来信请示王浩然,王浩然觉得单靠他自己是很难把第一代稻种推广开来的,单是制种,都不可能很多,便答应了。不过商人终究得有盈利才行,他能为穷苦百姓做的,也只有为第一代稻种定下合适的统一价格。至于将来价格会涨成什么样,身为商户的他是没办法阻止的,除非李世民出台相关政策。

    蒲州原有的田地并没有卖掉,王浩然只是出租出去给别人种一季粮食,而这一季则是要收回来重新种杂jiao水稻制种的。许玄安去杭州后,王浩然便在老员工里挑了一个机灵的人打理这些事,不搞研究,单纯制种。

    王浩然的两个子女还不到两个月大,长途坐马车怕有不适,李柳霜和谢晴幽也还体质虚弱,他本来打算不回长安的。可按照风俗,新女婿第一年过年是必须带老婆去老丈人家的,于是回长安过年之前,王浩然便让人给车装上了减震装置,车内也精心布置了一番,力求舒适、暖和。

    让王浩然没想到的是,回到长安后,他这精心布置的车很快就在传开了,给大唐百姓的想法带来了些许冲击。以往的大唐百姓总认为坐车是辛苦的事,这才有了舟车劳顿之说,久而久之,这倒成了常识。而见了王浩然这车后,才有了些许感悟,原来享受是可以无处不在的啊!

    王浩然回到长安还没轻松几天,刘翔宇突然就上门了。

    王浩然见刘翔宇一脸的慎重,有种不祥的预感,带他到自己的房间内才问道:“出什么事了?”

    “寻道宗出动了!”

    之前王浩然就有让刘翔宇密切关注那些隐世宗门的行踪,担心的就是他们会盯上自己。而寻道宗就是其中一个求仙问道的隐世宗门,也是众人所知的隐世宗门中最为狠辣的一支。

    “可探到他们打算如何行动?”王浩然倒有些意外了,他觉得自己目前所做之事还算是可以理解过来的,怎么寻道宗这么快就盯上自己了?

    “这倒没打探到。”刘翔宇解释道,“寻道宗向来谨慎,我的那些探子还没办法渗透得太深入。不过我倒打探到寻道宗一些别的情况,小少爷或许可做参考。十多年前,河东道的一个小村庄里,一户人家被天外陨石砸中,除了出生没几天的婴儿和其母亲,其他人皆丧命于此。有人说那婴儿是灾星,也有人是福星,可无论是什么星,那肯定不是平凡之人。之后不到半个月后,那婴儿就消失了,而他那母亲则被武艺高强之人一掌劈死在家中。这事十之八九就是寻道宗干的。还有就是,寻道宗虽是隐世宗门,但它掌控的势力却不小,江湖上的地位是不用多说的了,还有许多商人、朝廷官员都受它掌控。”

    “如此看来,寻道宗应该也有专门搜集情报的机构,你在这事上得多加注意了。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我的特种队可以说就是专门为对付他们成立的,他们敢在我面前现身,我就让他身消道陨。”

    话虽这么说,王浩然对此却也十分慎重,当天他就入宫找李世民讨要一些特权。

    王浩然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后花园,此时李世民正在亭子里和几个臣子谈话,王浩然不敢冒然上前,只得等太监去汇报后等安排。

    李世民见王浩然过来了,招手示意道:“浩然,过来过来,你来得正好,刚刚还说到你了呢!”

    王浩然这才快步上前行礼,很快他就发现了亭子内穿着怪异的两个矮个子。

    其中一个矮个子向王浩然行礼道:“小人久闻小少爷大名,今日一见,真是荣幸!”

    从这矮个子拗口的言语中,王浩然已然猜到了这两人的身份,回礼确认问道:“莫非二位是倭国来的使者?”

    “小少爷好眼力!小人名叫犬上御田锹,这位是药师惠日。之前小人来长安路过中城,却没能见上您一面,还一直深以为憾呢。”

    “原来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失敬失敬!”王浩然应付道,犬上御田锹一直小人小人的自称着,他也不好为他指正,说不准这人跟这里的其他人也是这么自称的呢,若是如此,自己去指正的话就落了其他人的面子了。(未完待续。)

第134章 同化提议() 
“浩然,这犬上使者想回去后派一些学子过来向我们大唐学习各方面的文化,他们经过中城时甚是为那边的建筑感到惊奇,想让朕准许他们派些学子去那边学习建筑方面的工艺,你觉得如何?”李世民应该不知道这犬上御田锹是姓犬还是姓犬上或是犬上御,竟然有人拿犬字做姓,感觉挺有趣的,言语间亦是透露出对外国使者高高在上的霸气。

    “这当然没有问题,草民正好有个建筑队,犬上使者若是派来学子,我定会让建筑队的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王浩然大方道。

    “那真的太感谢小少爷了!”犬上御田锹感激的向王浩然行了个礼。

    “些许小事,犬上使者不必客气。再说了,大唐与倭国本是同根,有何须太见外了?”王浩然淡然道。

    王浩然是能淡定了,可在场的其他人却有如听到天方夜谭一般,也对,这确实是天方夜谭。

    最不淡定的就数魏延了,倭国只是一个弱小贫贱的小国,堂堂大唐怎能说成跟这么一个小国是同根?那岂不是拉低了大唐的身份?他跳出来冷冷道:“王驸马言过了!”

    王浩然笑眯眯的望着魏延,看他还能说出什么大道理来。魏延被看得浑身都觉得不适,干脆板着脸站在那里不再言语,免得这小子又给自己盖上什么帽子。

    犬上御田锹也不敢接口,能和强大的大唐拉上关系那自然是千好万好,别说是同根,就算说是干支关系也行啊!这不是说倭国人喜欢自贱,后世的倭国能强大到以弹丸之地挑起世界大战,说明其本地文化、思想还是很有一套的。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他们虚心好学的思想,面对强者,他们放得下尊严,只要能学习到对方的优点。当自己超越别人了,他们就会高高在上,而这,对他们来说并无不妥。

    “陛下、诸位大臣,天下虽大,却只有三种人,一种是我们这样黑头发黑眼睛的黄种人;一种是像大食人那样金发碧眼的白种人,还有一种就是黑人。倭国与我们大唐人都是一样的黄种人,又怎么不是同根呢?”王浩然侃侃而谈道,其实还有红种人的,不过王浩然直接把红种人排除了,因为在座各位未必见过红种人,而自己所说的话已经有些天马行空了,若是再加个不可思议的红种人,那就更显得离谱了。

    “就算是同肤色,也不能说明是同根啊!要知道,倭国和大唐中间隔着偌大渤海,有史书记载以来,除了徐福东渡,亦不曾记载过有其他炎黄子孙东渡之事。若是说秦朝之前,那时可没那么好的造船技术,我们炎黄子孙又怎么可能夸过渤海?”一个老臣愤然的争辩道。

    “莫非王驸马是想说倭国子民是徐福的后代?”又一个大臣调侃道。

    “看来各位只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却不知道炎帝、皇帝又是谁的子孙,我们祖先的起源何其悠远,又岂是我们能追溯得到的?既然我们追溯不到根源,那何不看结果?比如,黑头发、黄皮肤?”

    “哼,巧舌如簧!照你这理论来说,那大唐人与大食人也是同根了,都是一双脚一双手,肩上顶个头!”魏延忍不住又顶了一句。

    “魏相高见!确实如此,只是这关系又疏远了许多,就像亲兄弟和堂兄弟的区别一样。”

    “那猫啊、狗啊什么的,都跟人一样长着眼睛鼻子,有手有脚,那也是同根喽?”又一大臣嘲讽道。

    王浩然不认得那大臣,淡然道:“也可以这么说,世间万物生灵皆源于自然。若诸位的眼光只能看到如今的大唐,那小子我无话可说。”

    李世民一直没有表态,他刚开始也觉得王浩然的说法太荒唐,只是之前王浩然跟他说过对高昌发起经济战争的事,他虽然还对这事的可行性抱有怀疑,然而反正他还不急着对高昌出手,这才让王浩然放手去干,万一真的能行呢!而这次,他觉得王浩然或许对倭国也有一些想法。若真如此,那倒真让他这个大唐皇帝大跌眼镜了,他还不曾对倭国生起念头,倒是这个小商人的野心不小。

    “此事各有各的道理,诸位在这里耍嘴皮子,吵到天黑也得不出结论来的,倒是让倭国使者们看笑话了。”李世民终于开口说道,“你们都回去吧,朕与浩然有些事要商量。”

    待众人告退之后,李世民盯着王浩然狐疑道:“你刚才那番话,是不是对倭国又有什么意图?”

    “同化。”王浩然简单道,他对倭国的一些想法,没有李世民这个大唐皇帝支持是办不到的,所以他必须先说服李世民才行。

    “同化?”李世民重复了一便,看来王浩然确实是又盯上一个小国了,对高昌是经济入侵,而现在对倭国则是同化。虽然他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但顾名思义,还是很好理解的。他思索了片刻,不以为然道:“倭国虽小,却还是有属于它的文化底蕴,想要同化它,怕是不容易办到。”

    “其实也不难,如今的大唐可谓是天下第一大国,再加上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无论是文化底蕴还是经济、武力都是让外邦仰望的存在。而如今的倭国,还在买卖着奴隶,这制度都是我们炎黄子孙几千年前玩剩下的了。正好他们也是尊崇强者、虚心好学的国家,何不趁此让大唐文化传播过去?”

    李世民听得有些飘飘然,没错,大唐就是这么强大!而他就是这强大国家的皇帝!不过他可不是容易热血上头的人,他认真的琢磨着王浩然的话,同化倭国的好处自然是可以想到的,就比如说契丹吧,一直都是战败投降后又起兵反抗,归根结底还是文化的差异问题,他们对大唐没有共同的文化,那就更别说是归属感了。可若是同化了就不一样了,若是把倭国同化了,那就是自己人了,那么对倭国来说,由他李家执掌江山,也就是自己人在掌权,既然是自己人当权,那肯定会少很多反抗。难怪王浩然硬是说倭国和大唐同根呢,这样一来,大唐文化、技术还没传过去就已经把大唐和倭国归为一类了。(未完待续。)

第135章 “讨要”武器() 
“不过倭国终究是和大唐隔着汪洋大海,就算同化了,也是边长莫及啊。”向来好开疆扩土的李世民遗憾道。

    “这还请陛下放心,草民再过些年便会着手研究船只,定然能研制出在大海中如履平地的大船。”

    “当年你说的其中一个志向是在大海的另一边,莫非指的就是倭国?”李世民有些惊讶道,王浩然说这话时,也就十岁出头罢了,难道当时的他就已经瞄准倭国了?那也太妖孽了!

    “大海之大,又岂是仅有一个倭国而已,倭国之东必然还有其它岛屿。”

    “常言道,天圆地方,不过也曾有人说这方大地有如一个鸡蛋这般是圆的,无论是怎样,浩然你将来的大船若是走得太远了,那不是要掉进无尽深渊了?”难得大唐出了一个如此拥护李唐的妖孽,李世民可不想王浩然出什么意外。

    王浩然倒有些意外了,他一直以为地圆说是西方先提出的,没想到这时就已经有人提出地圆说了,看来中国古代人的思维并不缺乏想象力嘛。不过王浩然也不打算跟李世民细说地球的情况,因为他在后世上小学的时候,教科书就说在古代地圆说是会被视为邪魔外道的。他想了想,干脆扯上神灵算了,说道:“小子也觉得这方大地是像鸡蛋这样是圆的,而且生活在这鸡蛋下方的人也可能像我们这边一样,也或许我们就处于这鸡蛋下方,神明之力,又岂是肉体凡胎所能理解的。”

    “这倒也是,天上的月亮都不会掉下来,生活在这球下方的人不会掉下去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李世民脑洞大开。

    “陛下,等以后造好船只,小子就派一些人开着船一直往东走,若是能回到大唐西边,那不就可以证明这大地是圆的吗?”

    “算了,就算这大地是圆的,也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