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时代 >

第818部分

三国之召唤时代-第818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弟被赵云所杀,朝廷最精锐的玄甲铁骑,陌刀军全军覆没,如今朝廷只有不到三十万大军了。”

    李世民平静的说道,唐国并不是只有王伯当所获知的四十万大军实际上唐国征调的人并不只四十万人,是将近五十万人,这几乎是所有唐国的青壮了。

    此时李牧的脸色有了很大的转变,他终于还是不能淡定了。

    “就在今日长孙无忌为了让朕宣召老将军回来,当堂顶撞朕,当着朝臣的面对朕不敬,最终慷慨赴死,他临死前唯一的愿望还是让朕宣召老将军回来,带领大军对抗汉军,朕已经满足了他的遗愿,就是不知道老将军能不能满足长孙无忌的遗愿了。”

    李世民说完就直接离开了,此时李牧愣在了当场,就连李世民离开也没有注意。

    ……

    ……

    ps更新晚了,抱歉抱歉

    。

第860章龙城之战(上)() 
    “益州又有动静了!”

    贾诩突然找到了蒙恬。

    “怎么回事?”

    蒙恬连忙询问道。

    “据在益州的人回报,益州正在集结兵马,具体动向并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目标一定在我们这。”

    贾诩回答道,就像当初李儒利用董卓的人布局在司隶,图谋为董卓报仇一样,贾诩利用杨广的人布局益州,图谋为杨广报仇。

    “依先生看来,益州的兵马会从哪里杀来了?”蒙恬询问道。

    “暂时不清楚,不过依某看来这次益州必然是倾尽全力,所发动的力量绝对胜过上次。”贾诩回答道。

    “如今长安已经有十六万大军了,加上以逸待劳,据险而守,兵力上的劣势没有那么大了,这一战应该没有上一次那么艰难了。”蒙恬凝重的说道。

    “某看还是召集其他人共同商议为好,说不定其他人能够看出个一二。”贾诩提议道。

    “言之有理!”蒙恬点头。

    ……

    不久后,长安的一些重要人物都集中在了一起,其中也包括被蒙恬提拔上来的司马懿。

    上一战,司马懿向蒙恬等人展示了自己的才智,自然是得到了蒙恬的注意,然后又得到了蒙恬等一杆人等的欣赏。

    “益州又有新的动向了,如果不出意外不久后,他们将再次向我长安用兵,诸位有何看法啊?”蒙恬看向众人。

    “末将以为我军完全不必害怕,与敌军正面一战便是。”杨延嗣第一个开口。

    “我军自然是不怕他们,某需要的是能够守住长安,能够杀退敌军,能够减少伤亡的计策。”蒙恬摇头笑道。

    “不知益州大军,打算如何行动,准备走哪条路,有多少兵马,谁人为将?”霍去病问道。

    “就是因为不清楚所以才召集诸位一同商议的。”

    蒙恬苦笑道,能够得到益州即将动兵的消息,已经是千辛万苦了,具体情况现在是根本无法弄清楚的。

    “很明显益州才刚刚开始行动,目前为止想要弄清楚情况是不可能的。”杨延昭说道。

    “卑职以为,此次益州所动用的兵马会在二十万以上,并且会采用一路主攻,一路突袭的计策。”

    这时候年轻的司马懿开口了,他一开口便直指益州大军行动的要害。

    闻言,所有人都看向了司马懿,蒙恬更是不禁问道,“司马先生为何如此肯定?”

    “因为他们上次分兵四路攻打长安失败了,而这次他们必然会选择集中兵力,不惜一切代价,力求以泰山压顶之势杀入长安,覆灭我军。”司马懿自信的答道。

    “诸位怎么看?”

    蒙恬听了司马懿的解释后,又看向了其他人。

    “司马先生所言的确有几分道理。”杨延昭说道,其他人也都是纷纷点头,认同了司马懿的看法。

    “那依司马先生看,益州大军会走哪条路了?”蒙恬又问道。

    “我军入益州难,益州出来亦是如此,要保证二十万左右的大军通行,并且施展开来,依照卑职看来,益州主力大军会攻打陈仓,然后沿着渭水,杀至武功,然后一路杀至长安。”司马懿回答道。

    “至于益州大军会不会有第二路人马,会走哪条路,卑职就无法预料了。”司马懿继续说道。

    “司马先生能够说这么多已经够了,至少让我们已经有了大概得猜测,能够提前准备了。”

    蒙恬笑道,对于司马懿的一系列回答蒙恬还是非常满意的。

    “依司马先生看来,我们要不要求援啊?”蒙恬问道。

    “燕京自然是要通知的,但是如今燕京定然是没有多余的兵马的,依某看来最好还要通知一下岳飞将军。”司马懿回答道。

    “那好,那就麻烦欧阳大人起草文书通知燕京,而某则写信派人去通知岳飞将军。”蒙恬做出了决断。

    “欧阳修义不容辞。”欧阳修答道。

    “既然已经有了猜测,那就得先准备啊,麻烦诸位将军让大军往渭水一线集结吧,也麻烦诸位大人征集百姓将粮草,军械运往渭水一线吧。”

    “诺!”

    ……

    龙城,

    此时龙城已经处在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在龙城外三十里的地方,驻扎着一支几十万的虎狼之师,随时都有攻打龙城的迹象。

    没错这支大军正是刘辩的东征大军,如同郭嘉,张良所预料的一样,这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唐军的阻截,唐军都聚集在了一起,所以仅仅只用了半个月时间,汉军就畅通无阻的杀到了龙城附近。

    中军大帐中,刘辩与汉军主要将领汇聚在一起。

    “陛下,请下令吧,臣等随时都可以为陛下拿下龙城,擒下李世民。”李靖沉声说道。

    “臣等愿为陛下拿下龙城,擒下李世民。”众将齐声说道。

    “再等等,再等等!”

    刘辩摇头,

    “陛下是在等子龙还有蒙古大军的消息吗?”

    这时候郭嘉突然走进了大帐。

    “参见陛下!”

    郭嘉进了大帐后,立即向刘辩行礼。

    “平身吧!”

    “谢陛下!”

    “说说吧,是不是有消息传回来了?”刘辩直接问道,郭嘉一开口刘辩就知道是有关于蒙古和赵云的消息传回来了。

    “拖雷王子与子龙率蒙古铁骑,白马义从大败唐军,败唐军六万兵马,覆灭李世民的玄甲铁骑,陌刀军,子龙更是斩杀呼延赞,呼延庆,呼延灼三人。”

    郭嘉回答完后,看向了刘辩,然而却发现刘辩的脸色丝毫没有变化,似乎一点都不惊讶。

    “你是不是觉得朕应该惊讶啊?”刘辩饶有兴致的问道。

    “的确是的!”郭嘉露出了尴尬的笑容。

    “蒙古铁骑加白马义从,若是无法战胜那些乌合之众,那拖雷,赵云,金兀术也不配领兵了。”刘辩反驳道。

    “陛下说得没错,以蒙古铁骑和白马义从的威力,在加上子龙将军的武勇,胜过唐军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就连张房也丝毫不惊讶。”

    这时候,张良跟着捅了郭嘉一刀,无疑张良的话给了郭嘉一个暴击,此时郭嘉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你知道朕想知道什么的,如果你就只有这点消息的话,那朕可不会轻饶了你。”刘辩盯着郭嘉,冷笑道。

    郭嘉不禁一颤,连忙开口,

    “回陛下子龙与蒙古大军已经距离龙城只有百里左右了,不出意外明日便能杀到。”

    “好啊,好啊,终于来了!”

    刘辩顿时大笑,

    “既然他们已经快到了,那便早日结束这场东征之战吧。”

    “请陛下吩咐!”

    李靖立即开口。

    刘辩笑着说道,“这一战自然是交给你指挥,两天内开始攻城,你觉得如何啊?”

    “臣必不负陛下信任。”

    李靖斩钉截铁的答道,刘辩的确是打算让李靖上位,刘辩将大军交给李靖指挥,但其实统帅依旧是刘辩,不管是李靖也好,其他人也好,这一战就是白捡的功劳。

    论兵力唐军的确胜于汉军,但是论精锐,论实力,论士气,却是天差地别。

    “报!”

    这是大帐外传来了声音。

    “进来吧!”

    刘辩眉头微皱。

    “启禀陛下,有唐国李世民信使到。”

    “李世民的信使?”

    刘辩眉头皱起,有些惊讶,有些不解。

    “将他带进来吧!”

    “诺!”

    不久后,侍卫带着一名中年男子进了大帐,宇文成都不禁移动到了即便身前紧盯着中年男子。

    “参见大汉陛下!”

    ……

第861章龙城之战(中)() 
    “外臣参见大汉陛下!”

    中年男子进来后,就向刘辩行礼。

    “平身吧!”

    虽然是仇敌,但刘辩并没有斤斤计较,没有去为难他。

    “谢陛下!”

    中年男子没有想到刘辩会这么好说话,丝毫没有为难他。

    “你来此所为何事啊?”刘辩问道。

    “奉我皇之命,前来送信!”

    中年男子答道。

    “信呢?”

    刘辩淡淡的问道。

    “陛下请看!”

    中年男子从袖口中取出信,双手持信就要递给刘辩,不过被宇文成都拦了下来,然后宇文成都又将信交给了刘辩。

    刘辩拆开信后,仔细查看,脸色有一些变化,稍许过后,刘辩抬头看向中年男子。

    “你家陛下要和朕决战,可是真的?”

    刘辩的话一出,中年男子倒是没什么变化,不过刘辩麾下的文武脸色都有极大的变化。

    “陛下说,这不管是对大汉还是唐国,都是有利的,陛下相信汉帝陛下您会答应的。”中年男子回答道。

    “的确,你回去告诉李世民,朕答应了,明日龙城一战。”刘辩斩钉截铁的说道。

    “外臣记下了!”

    中年男子答道,没多久中年男子就离开了汉军大营,赶回去复命了。

    “果真如郭嘉,张房所说,这李世民还真想和朕决战啊!”

    男子走后,刘辩不禁笑道。

    “你们都有些什么看法啊?”

    刘辩对众人问道。

    “臣向陛下请罪!”

    王伯当突然向刘辩请罪。

    “爱卿何罪之有啊?”

    刘辩有些不明白了。

    “李世民既然敢与我军决战,那就说明属下前段时间得到的消息是错的,唐军不止四十万人马,这是臣的疏忽,是隐龙卫的大意,臣作为隐龙卫统领,有负陛下所托,臣自当承担责任。”

    王伯当回答道。

    “爱卿多虑,朕并不怪你,唐国毕竟不是大汉,唐军又怎么会把兵力如此机密的事情透露出去了,你没有查清楚也是正常的,朕不怪你。”刘辩温和的说道,丝毫没有要怪罪王伯当的意思。

    “谢陛下宽恕!”

    王伯当激动的向刘辩谢恩。

    “好了,你无需自责,无需记挂,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不过刘备,曹操那里就不要出错了。”刘辩平静的说道。

    “臣谨记!”

    刘辩挥手示意王伯当退到一旁,王伯当自然是照做了。

    “你们有什么看法啊?”刘辩又问道。

    “诚如王大人所言,唐军的兵力至少是与我军旗鼓相当的,绝非我们原来预测的那样,所以接下来我军不可大意。”李靖开口说道。

    “言之有理!”

    众人纷纷点头。

    “另外臣有种预感,不知该不该说”李靖迟疑的说道。

    “有什么就说吧,朕不会怪你的。”刘辩大方的说道。

    “臣以为这次李牧或许会成为我们的对手。”李靖试探的说道。

    刘辩闻言,眉头不禁一挑,反问道,“为何?朕想你应该清楚李牧和李世民的关系吧。”

    “臣清楚,但臣总有这样一个预感,而且臣以为在统兵用兵上,在唐国没有谁比得了李牧,如今唐国有灭国之危,李世民有身亡之危,臣觉得李世民和李牧会摒弃前嫌,再次合作。”李靖回答道。

    “你们觉得李靖说的有没有道理了?”刘辩看向其他人。

    “臣以为李将军言之有理。”

    卫青答道。

    “臣附议!”

    紧接着就是李信了。

    “臣等附议!”

    “那好就按照李靖说的,假设李牧在,明日一战,你们打算怎么打?”刘辩问道。

    “臣以为在实力上,我军早已胜券在握,这一战贵在如何降低损失,如何速战速决。”卫青当先说道。

    “说得没错,尽量减少死伤非常重要。”刘辩肯定的说道。

    “臣以为李牧乃是唐军军神,是唐军的军魂,李牧在唐军的实力将成倍增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