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门大官人 >

第34部分

寒门大官人-第34部分

小说: 寒门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杜娘摇了摇头,“他现在刚回来,正春分得意呢,估摸着全乡所的人都要去他家祝贺,怎么抽的空来这儿,不是招人非议么,放心吧,明儿一早估摸着他就过来了。”

    “还要明儿个啊?”香雪儿幽怨的抬了抬头。

    阿杜娘似乎想到了什么,手上的动作又停顿了下来,转身对香雪道:“香雪姑娘,有句不爱听的可能要提醒你一下。”

    香雪儿心微微一揪,“什么?”

    阿杜娘顿了顿,开口道:“要是你那个人真的去了县府,这可比咱们清河乡繁华多了,那什么瓦舍、酒肆、勾栏坊,花花世界的,容易把人给勾迷了眼,要是不在身边守着,指不定会出什么岔子,你得想个法子。”

    听到这句话,香雪忍不住长长的吸了一口气,斩钉截铁道:“我也要去县府。”

第68章 做个试验(感谢晕倒的天堂鸟的打赏,谢谢!)() 
雪后的日子天色已经放晴了,阳光照射在雪白的雪地上,看起来格外的沁人心脾,就连人心的开阔了许多。

    从村学出来,范铭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心中心念坚定,范铭身上的力气也变得坚实了起来,连走路都带着风声。

    人往往都是这样,在脑子还没想清楚之前,会彷徨、会瞻前顾后、会退缩不前,然而一旦下定了决心,或者打定了主意,就会一鼓作气勇往直前。

    没有回家,范铭直接去了曹府,今天他要为正式踏出大宋社会走出第一步做一个实验。

    不一会儿的功夫,范铭就到了曹府大门前。

    门房老福头老远看见范铭过来,就起了身迎了上来,“哟,小范先生来了,听说入了县学了,恭喜贺喜啊!”

    一边作揖老福头一边在心里感叹着,心道这人生际遇还真是难以猜测,半年前还是个病得快死了的病秧小子,转眼间就成了个壮实的大小伙子,又转眼间成了府里的账房先生,这又是一个转眼就成了县学学子,今后还会如何飞黄腾达,可得好好巴结着,指不定今后可以在什么地方拜托上。

    范铭笑着同老福头打了个招呼,“福伯,早啊。”

    老福头满脸的笑意,“这么早就来上工了,香雪姑娘一早起来了,带人在后院忙活了。”

    范铭点了点头,“嗯,我先进去了,看看帐。”

    此时正是年关刚过,各个坊上的人也开始要陆续上工,府上的人也渐渐的多了起来,香雪正安排人在清扫府中四处,过完年,应天府的人也就下来了,新年新气象,虽说过完年要交接给新下来的人,但也得干干净净的交接。

    尤其是今儿个那个人估计要过来,打扫干净些让人看着也舒服。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厮从外面跑了进来,跑到香雪的面前,气喘吁吁的压低了声音说道:“香雪姐,小范先生来了。”

    “真的?”听到范铭回来的消息,香雪的心就瞬间飞了出去,恨不得马上就跑出去迎接,不过这毕竟人多眼杂的,她却不敢太过放肆。

    “嗯嗯,刚进大门我就跑进来通告香雪姐了。”

    “嗯,去吧,回头赏你个点心。”

    “好嘞。”小厮高兴的走了。

    新春天,天气还有些冷,香雪小脸红扑扑的,欢快的对着天空中呼出了一口白气,一扭小腰往内宅走去,她要好好梳妆打扮一下,不然怎么好见他,女儿家就是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想起昨儿个阿杜娘私下又说的那些私房话,香雪不禁一阵脸红。

    从外面走进来的范铭可一点都不知道香雪的小心思,没有去东厢账房大屋,范铭直接走进了二进门来找她。

    正好碰见了刚从里面出来的小厮,一把抓住了他,问道:“香雪呢,看见人没。”

    小厮眼睛一转,道:“香雪姐刚回屋了。”

    范铭松开了手,拍了拍他的头,“去吧,走路慢着点,别摔着了。”

    “哦。”小厮机灵的一低头就脱离的范铭的大手,看着小厮跟老鼠一样溜走,范铭不禁莞尔一笑,时下夫人不在府里,对自己人都防得不是太严,范铭让守着内宅的仆妇婆子去叫香雪,又交代道:“待会儿让香雪直接去厨下,我先过去了。”

    今天范铭要做的一个试验就是用大宋的材料做一道美食出来。

    事实上在这段时间里范铭想了很多,原本他是打算做工业用品,那种垄断生意先不说好不好生产,但想要成功的卖出去就不容易,涉及到交通、税负、商行等各方面的问题,他一个一穷二白的书生想要成功建立一套体系,很难!

    而昨天回来之前遇到屠六和那一群可怜的孩子,让他生出恻隐之心要接济养活他们。

    这可是将近二十多张嘴啊!

    无论做什么生意,想要养活这么多张嘴都是一笔很大的钱,然而却只有一个买卖即可以赚钱,又可以养活这么大群人,那就是开饭铺!

    没错,范铭是打算开个饭铺,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开个饭摊子。

    经过这么些时段的观察,他发现大宋的饮食业已经很发达了,印象中宋人对于饮食是非常讲究的。

    富贵人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所谓“凡饮食珍味,时新下饭,奇细蔬菜,品件不缺”,甚至“增价酬之,不较其值,惟得享时新耳”,这都是他印象中史料中的记载。

    有了这个基础,他开的饭铺也就有了八成的把握。

    现在就看能不能在没有辣椒,没有味精,没有后世各种各样的调料品的条件下做出一份合格的、能卖钱的好吃食来了。

    之所以到曹府来做实验,是因为这里地方大,而且配料齐全,也只有这里能够让他有所发挥,不然的话在自家的那个简陋的灶上,啥都做不出来。

    一路想着,就到了厨下看到了,就看到了灶头婆子阿杜娘。

    看到是范铭,阿杜娘先是一惊,随即脸上快速的堆起笑意,“小范先生,你咋上这儿来了。”

    范铭笑着打了个招呼,“阿杜娘,今儿要借你这地儿用一下了。”

    阿杜娘慌乱的摆手,道:“诶呦,小范先生你可别寒碜俺们了,俺们这种地方可不是你们这种先生来的地方,有句话叫什么来着,对了,君子远庖厨,你可别进来,要是让香雪姑娘瞧见,该责怪我了。”

    范铭微微一笑,“阿杜娘,君子远庖厨可不是这么个解释,是说君子不忍杀生,放心吧,香雪我也叫她过来了,今儿个我给你们做一顿好吃食。”

    阿杜娘看范铭认真的样子,有些犹豫了,“小范先生,你这又是何必呢,要想吃什么我给你做就是了。”

    范铭呵呵笑道:“没事,我就是想做点不一样的东西,保准你没吃过。”

    阿杜娘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哟,还能有我没吃过的东西,这可真是新鲜了,那我今天倒要好好见识一番,想不到小范先生还有这个手艺。”

    范铭摆了摆手,“我这都是从书上学来的,试试,试试。”

第69章 大宋美食家() 
阿杜娘也不是真的想拦着范铭,只是想要和他套套近乎而已,说话之间范铭便就进了伙房。

    曹府的伙房很大,光在伙房做活的人就有八人,阿杜娘总管。

    这一会儿其他的下人、婆子都在外面忙活,只剩下阿杜娘和另外一个婆子在里面,看到范铭进来,那个婆子小心的点了点头,继续忙她的。

    范铭在伙房里扫了一眼,在寻思着该从哪一步开始。

    在后世的时候范铭是个美食家,由于经常全国各地跑,各地的美食基本上都尝过,而且时不时的会尝试做一下,因此手艺还算可以,考个中级厨师证不成问题。

    很快,范铭便有了腹稿,转身问道:“阿杜娘,有骨头吗,牛骨、羊骨、鱼骨、猪骨什么的,都行。”

    “啊,有都有。”阿杜娘下意识的应道。

    范铭点了点头,“那劳烦阿杜娘帮我拿一些过来。”

    “诶,好。”

    说话之间,香雪从外面走了进来,看着范铭那颀长的背影,心不禁砰砰直跳,范铭觉察到身后有人进来,蓦然转身,视线落在了香雪的脸上,露出一个阳光般的笑容,“丫头,我回来了。”

    莫名的香雪觉得自己有种想哭的冲动,要不是有人在旁边,就恨不得现在就扑上去。

    不过身后阿杜娘的话让她生生的把这个冲动压了下去,“香雪姑娘,小范先生说今天要做一份咱们都没吃过的好吃食呢。”

    香雪白了范铭一眼,“又作怪了,想吃什么跟我说就是,还来自己折腾。”

    范铭嘿嘿一笑,“你就等着吧。”

    说完范铭就要动手去那刀剁骨头,香雪赶紧拉住了他,“别,你要做什么吩咐我做就行,你的手可是拿笔的,怎么能沾染这种荤腥,不要把文气给沾没了。”

    说着话便要把范铭往外推,阿杜娘也附和道:“是啊,小范先生,这种粗活就让我来做,你在旁边看着就行。”

    范铭顿时哭笑不得。

    连忙道:“好好好,我不动手,我在这里看着总行了吧。”

    阿杜娘把各种骨头拿到案板上,问道:“小范先生,骨头都在这里,接下来如何?”

    范铭沉吟了少许,开口道:“把长骨缝中剁开,丢到一个大锅里,先大火猛煮开,后文火慢熬,熬到午时的时候应该就差不多了。”

    这个时代没有味精和各种调味品,想要做出能够让这个时代眼睛一亮的食物,就免不了这道程序。

    事实上印象中这个时代已经有了这种类似的调味技术,用鸡肉、猪骨、牛骨汤熬出来的高汤,在讲究的菜式里,或者在宫廷的菜系里一般都会用到,也一般只有达官显贵或者巨商家里才会这样做。

    而一般的普通百姓最多放盐和香料。

    当然,主要是这个时代的食物都是天然绿色食品,不施加化肥,所以生长期比较长,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生产出食材的本味。

    就跟农家土鸡和饲养场的肉鸡相比,土鸡的味道香多了是一个道理。

    不过虽然这个时代已经有了这种经验,他们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所以用鸡肉、猪骨、牛骨汤熬出来的高汤好喝,是因为从中可以熬出了味精!

    是的,就是味精。

    中国的饮食文化似乎的确是靠谷氨酸钠支撑着的,也就是味精的化学名词。

    “鲜”,就来源于此。

    范铭虽然是学经济学的,但却做过一段时间的食品,了解过这东西的原理,米曲霉、毛霉、根霉发酵,产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质为肽和氨基酸,豆瓣酱、豆豉、酱油、面酱、豆腐乳、臭豆腐、酒糟腌渍、深度发酵的腊肉火腿、咸鱼、鱼露、蚝油、虾酱。

    然后,鲜味氨基酸与糖一起加热,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香味物质,还有焦糖色。

    豆腐**有几十种氨基酸,味精只含其中一种谷氨酸,是很浅薄的,而鸡精就是味精加了一点鸡肉被米曲霉蛋白酶水解的氨基酸。

    现在的肉香精,就是把古法纯粹化便捷化低成本化了。

    跟鸡精味精等有差不多化学物质的调味料,有高汤比如大酱酱油鱼露等等,都富含谷氨酸等水解氨基酸。

    事实上古代鲜味技术和现在一样发达,只是他们总结了技术流程,不知道原理,想要制作出肉香精来还为时过早,现在他只不过想试验出一种能够卖得出去的卤肉饭而已。

    看阿杜娘将骨头汤放在灶上去熬了,范铭开口道:“阿杜娘,帮我把配料准备好吧,待会儿等汤熬好了我再过来。”

    阿杜娘点了点头,“嗯,要些什么,你跟我说。”

    范铭想了想,开口道:“姜蒜、酒糟、盐、醋和香料,最主要的是要有酱油。”

    卤肉饭另外一个关键的东西就是酱油,酱油这东西从战国的时候就有了,从豆酱演变和发展而成的。

    以前是叫清酱,在唐代,酱油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得到发展,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味食品,而且在苏敬的新修本草、孙思邈的千金宝要、外台秘要等医书中已成为常用的药剂。

    这个时代已经正式叫做酱油了,林洪著山家清供中有“韭叶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的记述。

    阿杜娘呵呵笑着,“有,这些都有。”

    范铭微微松了一口气,“那就好,另外再弄些紫苏和茴香过来。”

    阿杜娘微微一愣,有些讶异的问道:“紫苏和茴香不是药么,也要用来做菜吗?”

    范铭点了点头,“嗯,有些用处。”

    茴香是做这道菜的另外一个秘诀,大宋主要用的调味品一般都是香料和胡椒,还有醋,茴香和紫苏这些东西都是拿来做药用,除了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