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中华苍穹 >

第13部分

中华苍穹-第13部分

小说: 中华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绪见如此情形,只能淡淡一笑:“诸位不要想太多了,我不过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要想给你分派具体官职,没有老佛爷同意行吗?不过也无须烦恼。时候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光绪低下头,深呼吸了一口气。抬起头来低声到:“命令。”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欧阳振华。”

    “到。”欧阳振华低声回答。

    “你专司军事,为朕练就一支铁军。段祺瑞、王士珍、冯国璋三人要给朕用起来,这三人将来朕可是要大用的。”

    “是。”

    “岑煊。”

    “到。”

    “你多次外放各地总督,而你在哪任上都弹劾了大批官员。朕不想评价你的做法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你对违法乱纪之事还是能做到不畏权贵。这点很好。故此,命你建立军法处,专司法纪。你上的折子朕看过了,总的来说来是不错。但军法不比国法,有些个条例还须斟酌。此,可于子安商议。你要做到,违反军法者,无论官职均须受罚。无一例外。”光绪用手指着岑煊:“包括你在内。”

    “是,奴才明白。”

    “周勤。”

    “到。”

    “听说你在江湖上有很多朋友是吗?”

    “是。”周勤不明所以,只能如实回答:“臣本是一江湖混混,容老师不记前嫌收我为第子。可惜科举不中,只能捐了个官,不过想着有些个事官面上好办此。江湖朋友还记得臣有些义气,多少还有些个人缘。”

    “每个人都有长处,混混怎么了。有些个事情呀,官面上还不能办,但江湖人氏就可以办。这些人也是消息最灵通之人。用来打探情报不为人察觉最为合适。而有了情报的支持,便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这其中的重要xing要明白呀。”光绪突然用严厉的口气道:“记住,你最主要的差事是为朕建立一张遍布天下的情报网。不仅在我大清内,将来还要在每一个有人的地方都要我的大清的情报人员。明白吗?”

    “明白。”

    “就是耗子洞里死了个耗子你也要给朕搞清楚。如须何种便利,直接来找朕。军须补给之事你也先暂时负责起来吧。待有合适人选之时,再将此差事交于其它人办吧。实在是没人呀。你就先辛苦下。”

    “唐绍仪。”

    “到。”

    “在汉城干的好好的领事,被朕调回来当一个学堂的副帮办。心中肯定不好过吧。没办法。朕知道你在处理外事上很有一套,可朕实在是没法子。说了不算呀,只能先委屈下你了。”

    “皇上所命,不委屈”

    光绪摆了摆了手打断了唐绍仪:“以后还要委屈了。朕在朝中处处受制,家国之事无论大小朕都无力去改变什么。朕捉摸着就在御书房成立个秘书处,明面上专为朕处理文书之事。实则专司为朕出谋划策。必要之时还可绕过军机处。你就跟在朕身边做这个秘书长吧。要是有什么合适之人,你也可一并举荐给朕。”

    “祁以德。”

    “到。”祁以德学着他们回话。

    “你专司保护安全吧。宫中到是有些个高手,你细细挑选。朕和在坐诸位的身家安全都交给你了。可出不得半点差池。”

    “明白。”祁以德小心的问了句:“少爷,奴才在外面有些个朋友,功夫也不差。可以用吗?”

    “你倒是请义气不忘了朋友。忠心是第一的,得用之人你尽管去用。但朕还是要提醒你,你所保护的不仅仅是朕和诸位大人的身家安全,还要保护情报安全,也就是咱们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不能让其它人知道。你跟在朕身边许久。这些个事你要好好思量。方良,你所用之人也是如此。莫在我们打探别人的同时,把自个儿的事给泄露了。”

    “奴才明白。”祁以德、周勤回时回答。

    “至于柳眉嘛?”

    “到。”柳眉回了一句,到让光绪觉得挺别扭。

    “都坐下吧。柳眉你看大伙朕都给分了差事,要是不给你分点可不得说朕偏心呀。朕看呀,你除了伺候朕的饮食起居外,得闲也给少川打打下手。秘书处不过是临时为之。少川这尊大佛还是终究是要外放的。朕还是真的要有个能处理文书之人。你看如何?”

    “是。”

    “寇连材。”

    “啊?”

    什么叫啊呀,光绪不高兴的说:“啊什么啊,叫你没听见呀。”

    “少爷,奴才只是个伺候一主子的奴才。奴才只想着能伺候好主子就成了。这国家大事奴才恐怕是办不来得。”

    “少费话,是不是少爷说了不好使呀?少爷身边就这么几个人每个人都得顶上。”

    “好使好使,少爷说的话在奴才这绝对好使。”

    “好使就好,你听着。宫外有方良,宫内就交给你了。”

    “是。”

    这还差不多。光绪又跟他们说了一会话,就走了。太晚回去了,老太太还不得上纲上线。

第二十章 皇上的棋局() 
当光绪远去,欧阳振华、周勤、岑煊和唐绍仪四人对于今晚皇上的举动都有着各自的想法。

    欧阳振华是一个军人,练就一支强军以兴中华也是他的本意。皇上如今可是明确受权,他只管练兵就好:“恭喜少川,可谓是我等中最受皇恩之人。如今在皇上身边,还望给多美言几句呀。”

    “是呀是呀,少川更得举荐之权。皇上更是言明少川乃是一尊大佛,届时外放前程自是不可限量呀。”周勤言道。关于自己,其实心中也是暗喜。掌握情报,那相当于皇上耳目,自已所说所言在皇上那儿的份量岂能一般。

    唐绍仪拱着手,朝着紫禁城方向:“各位大人就不要调笑在下了,我本是一微末小吏。能得皇上器重已是皇恩浩荡。实在不敢在几位大人面前夸大呀。”

    “诸位大人,皇上此举实有深意。”岑煊有些嫉妒,好歹他也多次做过封疆大吏。不过呢皇上也明说了‘违反军法者,无论官职均须受罚。’虽无明确官职,也算是位高权重了:“此间说话可方便?”

    “方便,外面之人皆是我jing挑细选之人,我等可放心交谈。”周勤对这些人很放心,因为这些都是以前江湖上过命交情的朋友,如今又办的是皇差,对人员的挑选不能不慎。

    “兵事,情报,朝政,律法。天下再大,国家之事也无出其外。皇上如此分派,对我等自是给予后望。只是皇上这摊子铺的实在是大了。就我等几人恐力所不及呀。”

    “国家如此,皇上意图振兴。我等自当追随,成则天下幸甚。不成也不过一死而已。几位大人或是怕了?”欧阳振华在这几人当中年龄最大,可在思想上到是一个相当初纯粹的军人。

    岑煊没在意欧阳振华的话:“欧阳老大人此言差已。非我等怕事。如今朝局还是太后掌权,皇上如此行事一但让太后知晓,我等不过一死。怕只怕有负圣恩呀。少川你在那个什么处来着?”

    “是秘书处,我觉得不就和师爷差不多吧。”唐绍仪是如此理解的。

    “非也非也,此秘书不同于师爷。如今朝中大臣皆是太后一手提拔,说句大不敬的话。皇上在这朝局之重毫无份量。不闻皇上说‘必要之时可绕过军机处’。这是皇上要和太后搞对立,搞小军机处呀。皇上还是太着急了。少川你就是这个小军机处的首领军机大臣,常在皇上身边还须多劝进几句呀。”岑煊不愧得了“官屠”之称还能多次出任封疆大吏,对政治的敏锐很高。

    “多谢岑大人提醒,在下还真未能明白此节道理。”唐绍仪抱手称是。

    但岑煊却摇了摇头:“诸位皆不在朝堂之上,有些个事不能明了。近ri以来,我多次观看皇上在朝廷上的奏对,皇上对清流一派有些疏远。但我感觉又不太像。总有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似乎想用又不敢用。此节我也未能想明白。少川,你此去可多和翁师傅多亲近亲近。也许有用的着的地方。再说翁师傅可是掌管着户部,多搞些钱来也是好的。”

    “莫非皇上是为了防着太后?还请岑大人明示,也让我等有些主意也好。”欧阳振华没听懂是什么意思,只能开口询问。

    “不好说,当大家面我说句实话吧。我看皇上防着清流们到不是因为太后,似乎皇上相当戒备这些个人。但又想让他们做些个事情。不如皇上此有何深意呀。”岑煊摸了摸自己短短的胡须沉思中。

    “这是为何?”唐绍仪有些不明白。在朝中也只有这些清流可为皇上引为助力。又为何戒备这些人,如果是因为太后还说的过去:“岑大人,听说你与宫中李莲英公公交好,不知宫中可有什么消息?”

    “没有。自从前次皇上整顿内宫之事,李公公已是从中得了皇上天大的好处。最近也没什么举动。”岑煊摇了摇头,看到周勤一个人自斟自饮,一副处之泰然模样:“看来周大人是知晓一二,何不说出让我等参详参详。”

    “岑大人抬举了。这朝廷之事我自是不明白,我只须为皇上尽力办差也无须明白这朝廷之事。不过我到是知道一件可能诸位没有留意之事。”

    “那方良还不细细说来,难道还要与我等卖关子不成?”欧阳振华到是说的很直接。

    “各位皆是在下的上官,岂敢于诸位卖关子。”周勤低下头向前筹了筹:“帝师共有两位。诸位大人可知道还有一位帝师现在何处?”

    “翁同龢尚在户部,想必安良说的是孙家鼐了。自因劝进皇上不要亲领亲军被皇上革职后,听说是一时气愤去了上海。现在到不知在做何事。”岑煊说到此处,突然想到这莫非是皇上所为。想到此处:“方良,到底是何事,不许再卖关子,一次详细道来。不然定将罚你。”

    “是是是,皇上可是亲口让岑大人主管军法,切不要落入你手。诸位细细听我说来”

    待周勤说完,大家才知道,原来皇上除了他们这些事,还干了些他们不知道的事。自孙家鼐被革职后没几ri,李鸿章就前往拜见并相谈一夜。之后孙家鼐便多处拜访清流朝臣,随后这些受到孙家鼐便拜访的清流们在朝堂上以各种理由顶撞皇上。因此这些清流陆陆续续相继被革职。而这些人都在被革职后,或前或后纷纷去了上海。在上海以孙家鼐为首办了一家报馆,名为务时报。如今这家报馆已筹建三月有余,其本设备已从ri本或香港购得,准备正式开馆。

    听了好一会,岑煊依旧未得其要:“这些清流被革职我还是知道的,可这些和皇上有什么关系?”

    “如果没关系那说明孙家鼐在朝中还有不少人气。如果要是有关系的话。嘿嘿,皇上的这盘棋下的可就真的是有点大了。”周勤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可有什依据?”唐绍仪问道。

    “少川,你忘了。我们二人去上海置办军校枪械在酒楼吃饭,临桌一人问起为何取名务时报之时,另一人是如何做答的?”

    “另一人当时只是做了个动作。”唐绍仪将手指向上方,突然惊呼:“难道是?”

    “少川。”岑煊紧张的拉着唐绍仪的手说:“你在秘书处时切记要时时提醒皇上。如今太后势大,切不可与之碰硬。只须稍待三五年,待我等羽翼丰满之时,那时自是水到渠成。一但帝后相争,这些个列强怕是不会安好心呀。”

    “岑大人放心,少川省得。”

    欧阳振华打断唐绍仪的话:“此次怕是岑大人也想错了。皇上多次和老夫提起要新军要在甲午年前形成战斗力,不求一打十,至少要做到一打五。老夫还为此烦恼。如果真是真要动手,就凭那些个八旗子弟,老夫还没放在眼里。何须组建三镇,一标足已。”

    “我看也是。”周勤点点头:“皇上也和我多次提到甲午年。凡有准备均须在甲午年前准备好。虽然我不知道皇上要干什么,但可以肯定甲午年皇上定有一番大动作。”

    “我等也不必在此胡乱猜测,自古帝王心术岂是我等做臣子的能揣摩。我等四人只须将皇上交办之差事一一完结即可。”岑煊做了个总结:“不说这些,如今两所学堂将要完工,以难得今ri得闲。来来来,今ri须一醉方休。”岑煊哈哈一笑,故做神秘的说:“今ri这酒食可是皇上出钱呀。”

    “如此自当一醉方休。哈哈哈”众人应到。

第二十一章 八旗子弟() 
次ri才及上朝,光绪就宣读了圣旨:

    ““自道光以来,西方列强以枪炮打开我大清国门。我大清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至此开始,西方列强便看中了这个可以于他们予取予求之地。从此,黄埔条约、天津条约、烟台条约。一个个的条约,将我大清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