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中华苍穹 >

第147部分

中华苍穹-第147部分

小说: 中华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无利可图。再说能占地800亩以上的在当下大清必竟还是少数。500亩以下的又不变,800亩以下的地主还是有利可图,大家都不愿跟着起哄的时候。皇上新掌朝权,又携大胜之势,新官上任还有三把火。要在这点儿上冲撞了皇上,那天威震怒可是不得了,还是老实点好。再说,如果你嫌地里没银子赚,还可以把地卖给皇上,皇上还愿出高出市场二成的地价收回。

    自古来地方上有新官上任,地方富商总要有所表示。反正是要白送出去的,不如拿来支持中堂大人发展实业。一来严复不收礼。严复在杭州用富商们的礼银开建了工业园,终得暂代两江之事早已是传遍江宁。席间,严复也表明有意拿下暂代二字而实领两江之意。既如此,不如将礼银用于支持中堂大人发展实业,还能博得中堂大人之喜。二来,礼银本是白送,如今用于实业,将来还能得利。若实业无利可图,杭州人又何必跟着严复来江宁呢?

    眼看着两边人要吵起来,严复连忙站了起来,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一场酒席吃来了九十余万两银子和二千多亩地,这实在是高出了严复的估计。

    严复高兴的抱拳道:“本官先谢谢父老们的厚爱。有各位的鼎力支持,相信本官很快就不用暂代了。待本官实领两江之时,定不忘今ri诸位之扶持,必回报于诸位。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硬道理。大家说是不是呀?”

    那还用说嘛,席间自然处处应合之声。严复转而说道:“其实大家也不必强分地域。诸位是不知道此次将要卖于洋人的机器之数量。以本官估计,以两江加上直隶就算是有一百个杭州工业园的规模,也要满满干上五年才能满足卖于洋人的数量,更别说咱们大清国内还要用的。所以,还要诸位当齐心同力呀。”

    一百个杭州工业园的规模都要干上五年,那是多少呀?黄长荣连忙问道:“中堂大人,要不您跟我们细细的说说?”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虽然大家都知道有几万台机器的数量,可跟本没想到的是,不仅英德法意俄等国签定的采购合同,就连有直流电的美国,老牌强国西班牙都已经确定的采购意向。席间严复更是透露了皇上的规划,光是在大清国内后期无算,光是前期至少需要三万台。整整十万台的数量,的确不是单单一个江宁能吃的下来的。而且严复很“无意”的泄露了生产成本与预计售价,其差额高达近千两。这可是整整上亿两银子的利润呀。

    “咱们两江比不得直隶有那么多的工厂,本来就已经落后了。中堂大人,江宁工业园之事宜早不宜迟呀。”做为江宁第一大户的黄长荣站了起来:“虽然这实业该如何去办我们不知,但要钱咱们有,要人咱们也有。就等中堂大人发话了。”

    “好好好,既然诸位有此决心。本官岂能让诸位父老失望。请容本官三ri。三ri后请诸位至两江总督府,我们再细细商议。只是一点,将来切没少交了税银呀。”

    酒足饭饱之后回到家中的严复,连忙提笔写了份折子。第二天一早就发往京城,于当天下午这份折子就摆在光绪案头。光绪只是大概看了一遍,这与中情局发来的差不多,只是严复的折子里多了一个要求:要人,要很多人,要与实业有关的很多很多人。大有将京师大学堂一网打尽之势。

    光绪不动声sè的将折子递给唐绍仪。唐绍仪看过后喜形于sè:“严几道果然有几道法子。如此一来,两江富商们定对投资工业趋之若鹜。恭喜皇上慧眼识人,两江之工业可以放心了。不仅如此,随着两江工业之发展加上正在扩大的直隶工厂,对理工算数之人才需求也必将倍增。虽然学习理工算数不一定能入朝为官,但学业结束之学子只要能进入工厂工作,每个月拿到手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银子。如此一来,天下学子就多了一条出路,只要加以时ri,只读诗书而沉积千年的科举制度自然将无疾而终。”

    “不仅如此,朝廷财政也将大为改善。”刚刚放下折子的林启兆接着说道:“用民间资金来做基础建设,可以大为减少朝廷财政投入。而且一但建成生产,不仅能解决百姓生活问题,还可为朝廷提供更多的税款。而说道底,所有投资用的都是洋人的钱。皇上英明。”

    本是大喜之事,光绪却眉头紧皱。直让唐绍仪和林启兆不解,这是好事,为何皇上还一脸愁容?

    “自鸦片战争以来,大清每战必败。而国人却不思反省,视西洋科技如猛虎野兽。如今借着无线电和ri本战争赔款,以利诱人办厂,以利诱人读书,其实都是不得以为之。此次是借着无线电的光,那机器卖完了呢?看看国内市场,都被洋人的商品所充实,而大清传统的手工业在洋人的机器面前一败涂地。如果有一天洋人突然不再向大清输入任何产品的时候,怕是连做衣服的布匹都买不到了吧。”光绪这句话点醒了沾沾自喜的两人。

    只听见光绪继续说道:“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工业必将处处受制于人。只有当国内都是自己生产的商品,而且还远销到洋人那里的时候,这个国家才算是走了强国之路。如今大家都看到做发电机有银子赚,就一窝蜂的全都来做发电机。也许三五年不出问题,那三五年之后呢?市场需求总是有上限的,一但需求足够那继续生产出来的发电机又能卖给谁。卖不出机器的工厂是不是只有倒闭一途呢?商人逐利,所以只见眼前之利。那就更需要朝廷小心引导,切没如井喷似的一窝蜂去做,然后又如山崩式的倒下。以需求为最终目的,合理布局,小心发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

    这种事光绪见的太多了。后世里,zhèng fu说做什么好就全都去做。这下说鼓励风力发电,结果全部都转行做风力发电,结果产能过剩倒闭一片。鼓励太阳能发电,然后又是一窝蜂,结果光是中国产能就大于整个世界的需求。就为了能拿到zhong yāng的财政补贴,现在又是一窝蜂建地铁,不管城市大小,不考虑实际情况,结果——谁知道

    “还有少华,你也要注意。中国自古来的财富全都变为白银沉淀的民间,可以说是真正的对藏富与民。如今朝廷要大力发展工业,那民间的财富一但爆发,会不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如此一来,会不会对国家经济产生影响。这都要小心应对。”

    “一句话。危机危机,危险中有机会,机会中也隐藏着危险。小心应对吧。”

    但不管怎么样,中国官场自古来便是迎上喜好。如今皇上喜欢办工厂,结果是各地工厂如雨后笋般的四处建立。这让关注中国的洋人们都大惊失sè。眼前清国的工业发展规模远远超过当年洋务运动。

第一百六十六章 海军变革() 
曾母暗沙

    今天,艳阳高照。在曾母暗沙的东面,一艘太平洋货运的客轮正在向西行驶,这是太平洋货运公司成立以来第一艘离开太平洋前往大西洋的轮船。这也是第一次开辟大西洋航线,也从这艘轮船开始,太平洋货运公司的航线开始向大西洋延伸。

    自大清统治以来,还没有一艘属于大清的轮船开往大西洋。所以不仅仅是一次普普通通的航行,这也是大清国迈向世界的脚步。这一次的航行世界各国也给与了高度的关注。

    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走向世界的清国一文,它说:一直不被清国人看在眼中的日本,在清国甲午战争中给于清国人当头棒喝。在光绪这个年青而开明的君主的带领下,曾经高高在上的大清开始放下天朝上国的势态,开始真正的认识世界。他开放国内市场,以换取世界各国对清国的各种支持。他也向世界各国派出大量的学员去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这不过只是一次在西方国家很普通的航行,却在清国被赋予了更高的含意。清国光绪皇帝一再要求太平洋货运公司独立完成这一次航行,正是因为清国光绪皇帝看到了清国与世界的差距。他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清国开始追赶世界的脚步。这是一次真正面向世界的航行

    不管外国人怎么看待这次航行的意义,但这艘船上确实搭载了三千名技术工人,他们将要前往英国去学习并建造自已国家的两艘战列舰。这还只是第一批人。这些人都是光绪细细挑选出来的,他们不仅年青、识字,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大清差点被小小日本打败而不满,他们想要强大自己的国家。他们也认识到,一个国家想要强大就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他们有动力、有精力去学习先进的技术。随着大清在西方国家采购的设备逐步运回来,也让他们看到了大清国自强的脚步。只要等他们回来,他们就是这个国家造船技术的领军人物。他们满怀着对未来的希望,毅然踏上西方求学的旅程。

    这艘船上,不仅有请来的洋人为他们领航,还有朝廷派来的官员,官员将为他们安排食宿、提供翻译。此刻,所有人聚集在甲板上,看着远处的曾母暗沙。

    “眼前的曾母暗沙。就是大清国最南边的土地。当我们越过曾母暗沙时,我们就走出了大清国土地,远离了我们的家乡。都说离乡人贱,更何况是离开自己的国家。语言不通,风俗不同。所以皇上派来了我们。让我们来照顾你们的生活,让你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临行前。皇上召见了我们。并让我们转告你们。用心去学习,用知识装满你们的大脑,皇上和中华都等着你们回来。”

    经过三个月的坚苦的谈判,清国用逐步增加通商口岸,开放大清的国内市场,铁路的修筑。各种矿场资源的合作开采为代价,换取西方各国对华支持政策。前世日本利用甲午战争赔款组建了六六舰队,今天,光绪也要用甲午战争赔款打造自己的六六舰队。

    在英国订购二艘威严级改进型战列舰。并由英国援建一套35倍305㎜口径舰炮生产线。

    在德国订购改为二艘战列舰,并由德国派出更多的军官帮忙清国训练军队。

    在美国订购二艘重巡洋舰,并从美国引进最新的汽车生产技术。

    在法国采购大量造船工业设备,为国内即将全面建设的造船工业做准备。

    并向意大利采购全套203㎜以下口径的所有舰炮技术,同时八艘万吨级远洋运输船的定单下到意大利。

    等等等等

    可当光绪把战列舰的要求摆在桌上时,各国都吓了一跳,清国想干嘛?两门新型双联装l40/305毫米舰炮,四门双联45l/203毫米二级主炮,12门单装45倍口径152毫米侧舷炮,四门双联装37毫米速射机炮。全面采用威严级舰体,标准排水量14500吨,满载更是达到16000吨,采用203毫米的装甲,最高航速18节。居然要安装8英寸二级主炮,而且一装就是四门双联,这哪里是战列舰,这完全是移动炮台呀。从表面数据看这完全压制了威严级战列舰,英国政府犹豫了,君权级战列舰现在清国已经很肯定的拒绝了,他们在考虑要不要出售如此先进的战舰给清国。可德国却立马答应了下来。

    德国想要扩张,可面前自始至终都有英国这个拦路虎在前面挡着。尤其是英国的海军,对现在德国来说那跟本就是不可抗衡的力量。既然有一种设计能超过英国最新式的战列舰,而且还是别人出钱建造,拿别人的钱来为自己做实验,那有什么理由不干呢?最关键的是,只要这种战列舰一但建造出来就会让英国最新式的战列舰受到挑战。只要能让英国人不爽,德皇威廉二世就会很爽。

    现在德国人很爽快的答应了,为了压制德国,英国也很快答应了下来。为此,英国人果断的将还在船台上最后两艘君权级战列舰给拆了,空出船台开始上马威严级战舰的建造。

    可当谈到价格时,两国却如同商量好的一样。150万英镑一艘,还不还价,任光绪说破嘴皮也不松口。md,无畏级也不过180万英镑而已,这就要150万?不就刚从日本抢了三亿三千万两白银,也就合二千万英镑嘛,就都tmd的给盯上了。

    “帮朕培养3000名造船工人,300名军官。不然朕不要了。”光绪黑着脸狠狠的说道。培训点人到没什么,毕竟各国在买战舰时都会要求培训军官和训练造船工人。所以各国也很快的答应了下来。

    美国人也想拿下战列舰的订单,一来美国的阿衣华级战列舰光绪看不上眼,二来美国对建造这种最新式的战列舰没有把握。现在的美国还只是工业大国,不是工业强国。很多先进的造船技术跟本没有。只能区区拿下两艘重巡洋舰的订单,不过也没关系。经过美国公使的努力,这两艘重巡必竟这也是九千吨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