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中华苍穹 >

第185部分

中华苍穹-第185部分

小说: 中华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阁下,我们没有忽视光绪。只是,现在是清国皇太后训政。甲午日清一战,帝国之所以战败就是因为光绪亲自上了战场,这对清军士气有着无比的鼓舞。但是也是因为光绪亲自上了战场,当光绪返回北京城后,清国慈禧太后不得不让出权利。慈禧是一个对权利及其渴望的女人,光绪临朝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再次发动了政变的慈禧,难道她还会再次让光绪上战场吗?不仅不会,而且慈禧必定也不会让清国两江的三个师进入东北。所以俄国战胜清国是必然的。”

    伊藤博文摇了摇头。如果只是占领朝鲜,甚至是占领光绪群岛,清国慈禧太后自然不会让光绪离开她的掌控。但是东北三省不一样,那是清国皇室的龙兴之地,谁也担不起丢失的责任。清国人都注重死后留名,谁敢背上一个丢掉祖宗龙兴之地的千古罪名,那是一个今后万年都要被钉在耻辱柱上被唾骂的罪名。一但清国东北抵抗不利,慈禧必定会再次让光绪站到台前来抗这个罪名,那时光绪就会动用手中全部的力量来反击。那时即使清军东北军队全军覆没,光绪依然可以借着腹地两江的三个师和从东北裁撤下的兵源再次武装起七万训练有素的军队,如果他愿意还可以借着这七万训练好的士兵将军队扩建到十万、二十万。清国是本土做战,有着源源不断的兵源。反观俄国,除了这五万兵力就一无所有。即便是从欧洲调兵,遥远的距离又能调来多少。就算是能调来二十万大军,只要清国实行坚壁清野,二十万大军吃什么?到那个时候不用清国去打,饿都饿死这些俄国人了。

    一但俄国战败,清军必将进入朝鲜,那时的清军将不再会停留在汉江边。而是冲过汉江收复整个朝鲜,那时才是帝国最危险的时候。

    “陆奥君,你先下去休息吧。我要好好的想一想。” 伊藤博文端茶送客。

    陆奥宗光起身鞠躬,退了下去。伊藤博文这才拿起笔开始写表章详细的说到清俄两国战争潜力的差距,清国朝堂的情形更是着重提到了如今清国的东北与两江五省之地几乎到了至清国朝廷命令于无物的地步,这一切要是没有清国皇帝在背后指使是不可能的。清国光绪皇帝虽然在被软禁当中,但他依然能够影响朝廷清国的裁军将朝鲜的二个师裁成了两个团,但是在朝鲜却多出了由朝鲜人组成的三个师,正在接受清国人的训练这一写就是洋洋洒洒的数万字。

    第二天,当陆奥宗光看到这份表章之时脸色大变,一头都是冷汗。他也顾不得再多说什么,拿着表章只是急急的赶住仁川搭船回国。

    “陆奥君,帝国的命运就摆脱了。”仁川码头上,伊藤博文深深一鞠躬。

    陆奥宗光点点头,登上的回国的轮船。只是当他急急赶回东京看到的却是,山县有朋正在与俄国使节谢尔盖微笑着握手。这时陆奥宗光才明白而商谈的结果就是当场签订了一份秘密协议。

    “伊藤阁下曾被誉为帝国的希望,但是甲午之败后他就失去了进取之心。”山县有朋将递到手中的伊藤博文的表章粗粗一翻,就顺手扔进了垃圾筒:“他老了。”(。。)

第二百零四章 参谋本部扩大会议() 
旅顺自建成以来就是亚洲最大的军港。清日甲午之战时,旅顺二万多民众被日本屠杀一空,战后清政府直接圈下半个旅顺。更是借着日本赔款大肆扩建,扩航道,疏浚港湾、填海、筑炮台、建港池,如今旅顺军港成为亚洲军港的标志、世界闻名的军事要塞,与英国朴次茅斯军港并为世界五大军港之一。

    旅顺军港地处辽东半岛西南端,黄海北岸。港口口门开向东南,东侧是雄伟的黄金山,西侧是那座很像老虎尾巴的弯曲的干滩——老虎尾半岛,西南又有巍峨的老铁山,周围环守旅顺港形势险要,天然形胜被誉为“天下奇观”。航道两侧的山上,隐蔽着许多火力机关,交叉成网、互相支援。近似一个封闭海湾港口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2公里,整个海湾被老虎尾半岛分为东、西两港。西港集中了大量的兵工厂、造船厂、维修船坞。而东港则被建设成为集大量仓库、运输码头为主的补给码头。

    自从旅顺军港开始扩建以来,就不再允许民用船支进入旅顺。所有民事物质全部都只能运输到大连湾下船,即使是旅顺所须的粮食等补给物质都只能在外海停船,等待检查过后由军舰护航才能得已进入东港。就更别提监察更加严格的西港了。但是,在今天。码头上的工人士兵却全部停下手中的工作,直楞楞的看着六艘孤零零的货船停也不停的排成一列缓缓向着旅顺东港驶来。即使见到在外海巡逻的鱼雷艇,不过只是打了一番旗语速度也丝毫没有减慢的迹象。

    “旅顺港不许民用货船私自进港。否则就地击沉。这可是皇上下的禁令,这是谁家的货船,可以连皇上的禁令也不顾?这么大面子。”一位工人有些诧异的问道。可他还没等到有人做些反应。码头上就冲出来一群士兵。

    身着黑色军装的士兵代表着他们是维持军纪的宪兵队,宪兵只隶属军种总参谋部,他们不仅要维持军纪,也是总参谋部的守卫兵力。同样因为行政隶属关系派往以下军、师各部以及舰队、分舰队的参谋人员,也由宪兵队负责安全及保密工作。想要加入宪兵队,用光绪的话来说,没本事都不要紧忠诚才是第一位的。不仅不能有犯罪记录。还得要查八辈子祖宗的。

    军装两肩上的肩章的底色是区别宪兵队的所属单位。蓝色的是海军总参谋部直属宪兵,黄色的是陆军总参谋部直属宪兵,而黑色肩章则属于参谋本部。但是今天来的宪兵却不属于这三支宪兵队。他们不仅肩章是金色的,而且全部都穿着黄马褂。这些宪兵很快占据各个关键位置,为首的几个军官开始驱逐人群:“港口全部军事戒严,所有人员全部立刻离开。”他们不仅驱逐工作人员。就连日常守卫士兵也在驱逐之列。宪兵队不仅接管码头。还第一时间接管全部的水电报房。

    “是皇家宪兵队。”不知是谁喊了一句,人群激动起来。皇家宪兵队人数不多全部加起来也就二个团左右的兵力,驻防的地方不多但却是最紧要的部门。比如科学院、光绪群岛这些国家科研重地,还包括葫芦岛造船基地以及京师大学堂。当然这些不为普通人知道。普通人所知道的就是,皇家宪兵队是唯一支只接受皇上旨意才能调动的军队,同时也是宪兵队中最高级别的宪兵。既然皇家宪兵队都来了,那戒严肯定是最高级别的了。码头上的工人纷纷入下手中的活计,有序的快速离开。旅顺码头戒严也不是一次二次了。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办。

    码头上操作吊车的小伙子放下吊车,打开车门满脸讨好模样对守在门外的宪兵说:“这位军爷你放心。小的就只管吊货。一个字也不会说的。”军事码头嘛,总是少不了一些军事机密,这种事对他来说也不是第一次干了。每次都会有一个宪兵过来说上一堆保密手册上他早就背熟的话,然后站在他的身边监督。他都听烦了,来来回回不就是只管干活,不问不说嘛。所以每次他都不等宪兵说话他先说。

    可这次不一样了,宪兵面无表情的说:“全部人员都需离开,包括你。”

    “啥?你们不要人干活吗?还是说你们也会操作这玩意?你们可别给我弄坏了,小的一家老小就靠着它吃饭呢。”小伙子不高兴了,虽说这吊车在整个码头上到处都是,可他当初学会操作这吊车可以受了罪。又是识字,又学看图,光是保养这玩意他就跟着老师傅后头干了一个多月。现在开上吊车后,虽说家中依然不富裕,但就靠着他在码头上开吊车的活,家里总能吃个饱饭了。年迈的父母还会做个短工还帮补家用,现在的日子慢慢的好了起来。可别让这群兵老爷们给弄坏了,弄坏了就不能上工也就没薪水了,自己还指望着它媳妇呢!

    “这是你能问的吗?”宪兵黑着脸说道。小伙子看到宪兵的手都摸到腰上的配刀上,立马吓得屁滚尿流的跑了。

    旅顺东港的瞭望台上,身为海军总司令的邓世昌正通过望远镜看着逐渐清空的码头和正在靠岸的货船,眉头紧皱。刘步蟾因为保守的战术在甲午战后被发回原北洋舰队,而他邓世昌转而接手这个总司令的职位。当他坐在这个位置上后办的第一件事就建立大连海军学校,然后就是各地军港码头的建设工作。唯一涉及到军舰的工作就是协调北洋与太平洋舰队,并从中抽调舰支人员组建了南洋舰队。当然谁也不能说的就是南海上的现在的军官实习地――巴拉望海盗,虽说主意是皇上的,但其中哪件事不是他一手安排的呢。真没想到。原来小小的巡洋舰长竟然还有这个天赋。偷乐之下的邓世昌没有骄傲,参谋本部的工作让他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尤其是海军总参谋长的程诚的战略战术能力让他汗颜,他努力的学习更多的海军知识也为此上折皇上请求让位于贤。他的折子皇上留中不发。到是让程诚知道了,程诚反到过来劝他说:参谋的责任是拟定计划应对变化,诸如两军对垒刺刀见红这种事才是当司令的人干的。在夏威夷训练演习时候都能让他提心掉胆,更别提在敌人炮弹中冲锋这种事,所以总司令这种活还是留给敢用军舰对撞的人好。做司令没那么复杂,太平洋舰队那个傻大个不也做的很好嘛。

    吴德仁这个大块头因为满嘴粗话、毫无休养的表现,引来整个参谋本部对他傻大个这个称呼一致的同意。也是最让参谋本部省心的人。只要给足他粮饷弹煤,让他干什么都行。这种连后勤补给都要靠别人帮他算的家伙都能做主力舰队的司令,自己这个海外留学的高材生有什么理由不能做总司令呢?

    看着已经全部戒严的码头。邓世昌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转身离开。码头上,六艘货船终于打开舱门。后五艘货船中,一个个蓬头垢面的人在士兵们的枪口下推推攘攘中走出船舱,面如死灰的如同僵尸般的在指定的路上前进。

    第一艘货船上下来一个满脸大胡子的东北大汉。他迎着太阳浑身抖了抖。这北边太t娘d冷了。

    “好大的狗胆。一个海盗头子竟然敢进入军港。找死不成?”口中的冷若冰霜却是满脸笑意的邓世昌走了过来。

    “卑职大清海军南洋分舰队总兵萨镇冰见过总司令。”手上是一个标准的军礼:“大人莫记错了。”

    “哈哈萨大人也不必多礼。萨大人为国于海上出生入死,辛苦了。”邓世昌说完指着那群衣衫褴褛的人说:“这次带来了多少奴隶?”

    “六艘船共计二万零二十八人到岸。”

    “还是不够呀,亚洲矿业和铁路局估计还要一万多才够。”

    “不是吧,加上这批,一年多来我们从南洋前前后后抓了七万多奴隶了。”

    “没办法,死亡率太高。”邓世昌笑笑的说:“外间冷,到室内再叙话。”

    旅顺驻守参谋部内,众人分官阶坐定。侍卫送上茶水后退出大堂时也不忘关上大门。

    邓世昌指着坐在萨镇冰下手的一位中年汉子说道:“这位就是吕宋第十一陆军师师长的刘亨赋刘将军吧。”

    “在下是刘亨赋。但却不是什么师长将军。” 刘亨赋站起来施了个礼:“在下此次前来是以借由至大清采办吕宋军需为由,实却是因为吕宋开拓者通知在下前往旅顺参加参谋本部扩大会议。在下并非大清官员却在参加会议之列。实在有愧,只是不知会议所议者为何?还请大人告之。”

    “其实本官也不知道,本官所知者不过是参谋本部通知战区级别以上官员全部参加。本官不过比你们早到半日而日。只是中情局人的没有知会刘将军,兵部已将刘将军所部列于我大清陆军之列,并于番号第十一师,将军为少将师长?此事乃年后就已通过皇上核准之事,中情局为何未将此事知道会将军。中情局的人干什么吃的。”

    “在下实在不知,也未曾有人告知此事。在下身为华人一员,实不忍我华人于吕宋被人欺压而愤起一博而已。之前还曾为自己取过吕宋名,企图以吕宋人之身份为我华人谋求生存空间。辛得有开拓者在旁引导免去在下于歧途越行越远,也方知我海外华人若要真正受人尊重须有强大的国家为后盾,就如同英国人一样。在下不过为华人尽一份心力而已,实当不起这将军。还请司令大人明鉴。”

    “刘将军过谦了。将军于吕宋为华人奔走多年已是劳苦功高。近年来更是组建华人自己的军队以保护我华人安全,虽说将军未得朝廷正式册封也未给于军饷,但却实实在在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