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中华苍穹 >

第207部分

中华苍穹-第207部分

小说: 中华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比如安南,两广总兵、第二山地团团长刘永福发来密电:安南王阮福昭派密使请求晋见皇上。刘永福问,要把密使送到哪?

    “皇上,依微臣看还是让使者全部进京晋见吧。”唐绍仪想了想说:“上国应该要有上国的威严。”

    “朕难道不明白在京城召见更合适。只是朕回去后”光绪长叹了口气。

    这次回去,该如何面对满朝的大臣?重新掌权是必然的,但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反复。必然要对慈禧一党的人有所动作。慈禧好办,找个院子软禁起来也就是了,但那些后党官员们才是麻烦。慈禧之所以能掌握朝局,就是通过这些忠心于太后的官员办到的。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官员。慈禧才能在去年末发动宫变。光绪明白只有除掉这些官员,失去支撑的慈禧才能对光绪再无威胁。怎么除?架空甚至是免去官职?没用的,上次就是这么干的。要想真正一劳永逸只有一个字――杀。光绪不是个屠夫,他不想大开杀戒。不管这些人如何反对光绪,他们在平乱和维护朝廷统治上还是有一定的功劳的。其实李鸿章一直在催皇上回京主持与洋人交涉事宜,但光绪依然留在奉天就是想等这些人主动上折辞官,但一个都没有。

    这个道理唐绍仪也明白,参谋本部的人也明白。他们对杀人没有顾虑,但不能明说。所以。唐绍仪说:“皇上,总是要回去的。”

    “是呀,总是要回去的。既然躲不过,那就面对吧。”光绪站了起来拍了拍手:“收拾收拾,这二天就回去吧。对了,日本人打过了鸭绿江,他们应该很高兴吧。”

    “说实在的,在这种局势下没什么可高兴的。”

    大山岩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平息了日军前线指挥官们激动的心情。多日来的艰苦作战终于有了结果,大日本帝国的军队再次踏上了清国土地。可是大山岩却高兴不起来,打败的只是朝鲜的军队而已,又不是清国的军队,实在没有高兴的必要。

    按大山岩的意思,既然朝鲜事变时跑了朝鲜国王,既然俄国海陆两军已经失败。那大日本帝国的军队就应当立刻退回汉江以南,恢复开战前的日清局势。再辅以外交手段,利用英国也不希望日本被清国彻底打败的外交优势,让英国出面胁迫清国不能越过汉江,从而保住日本崛起的基石。而不应该向山县有朋说的那样去穷追猛打,希望用陆战的胜利来换取对清国谈判的筹码。

    大山岩痛苦的摇了摇头,别说是现在的日军已经不是清国的对手,其实甲午年的日军实力也不是清国的对手。只是那年的清国有个草包统帅,在他的带领下全军跑路才有大日本的势破如竹。岂不见辽河边上清国皇帝不再退后的清**队,是如何一战就将大日本帝国的军队打的一蹶不振。

    现在的日军实力不仅依然还不是清国的对手,而且距离还越来越大了。日军使用的还是甲午年间的武器,还好有大量在甲午年缴获的清国武器武装了帝**队,不然单发步枪和青铜火炮还将是日本军队的主要武器。帝国付出了未来的十年而换来的资金全部投到了海军上面。现在清军已经开始整师的装备大口径火炮,而日本能分给陆军的资金却只能维持现有的规模。

    在正面战场上堂堂正正的打败一次清国是大山岩的梦想,可惜没有机会。那次差点包围清军第七师,也是因为他侧翼的朝军败的太快,使得第七师来不及后撤而已。堂堂正正的从正面突破一次由清国皇帝率领的清国皇家陆军的防线,难道就这么难吗?

    大山岩无奈的举起了望远镜,看着江这边渡河的日军密集的已经看不见江水了。看着战场的可不止大山岩一个,江那边的山坡上还有一群。

    “师长,我看可以了。”师参谋放下望远镜说。

    “不急,等日本人攻到城下再说。” 雷震春知道自己的独立炮兵师已经准备就绪,但他认为还可以放一些日军进来。

    “差不多就行了,放多了这不是加大自己的伤亡嘛。”寿山很不满意的说道:“我们第四师搞的跟救火队员一样,怎么一说到增援好像就是第四师的活一样。”

    “可以了,最起码你还有仗可打。没看到第六师,增援奉天没赶上,铁岭没赶上,好不易才跑到四平人家俄军直投降了。没看到皇上让聂士成带队去海参崴时,聂士成眼睛都红了。” 雷震春放下的望远镜,在嬉笑声音中下达了炮击的命令。

    “步炮协同嘛,让第四师也开始进攻吧。”寿山也下达了攻击命令。

    人家的增援都是用火速来形容,争分夺秒,生怕晚了时间。李熙的增援只能用悲壮来形容,不到二百人的卫队迈着凌乱的步伐总算是走到城门边上了。还想出城与日军血战呢,他们还没到城门边上,日军已经先到了。出城增援已经是不可能了,那就上城墙作战吧。还没等李熙才张口说话,呼啸的炮弹声就把他的声音给彻底淹没了。

    “轰轰轰轰轰”铺天盖地的炮弹砸向地面,巨大的烟尘笼罩了整个滩头。

    哪里来的炮弹?李熙和大山岩都想知道,所以他们一个冲上城头,一个冲上观察位。只见炮弹全部落在日军阵地中,两人都明白,如此猛烈的炮火只意味一个可能――清军的主力部队到了。

    李熙笑了,这就意味着他用不着上去拼命了,也就意味着他将得到清国的支持而收复朝鲜,也就意味着可以继续当朝鲜国王。但大山岩哭了,此时日军已经超过半数渡过了鸭绿江,尤其是人挤人的鸭绿江上,一颗炮弹就能杀死一大片。清军的炮击彻底断绝了过河日军的最后的退路,当江那边清军进攻时的杀声震天,意味着过了河的日军即将全军覆没。

    收回所有能收回的兵力,大山岩达了全军撤退的命令。当最后一个离开鸭绿江边的大山岩,哭着喊道:“山县有朋,这就是你要的结果吗?”

    或许大山岩哭的不是已经失去的部队,或许他哭的还有自己的命运。游弋在对马海峡的清国北洋舰队已经将他们回国的道路彻底隔断,清国的海军陆战队正从釜山杀向由商贩师团驻守的汉城。就算退,他们又能退到哪里?其实,退已无路可退。(。。)

第二百二十六章 谈判进行时() 
“外臣寿山(雷震春)见过王上。”

    九连城内,大清皇家陆军第四师长与独立炮兵师长联抉面见朝鲜国王。合适的礼仪和标准的军礼显示了良好的个人素养。

    原本还摆着王上架子的李熙看着两人蔑视的眼神,站了起来连忙赐座,一连翻感谢的话脱口而出。

    “王上,吾皇有旨。大清皇家陆军第四、第七及独立炮兵师将奉旨协助王上复国,第七师现在丹东驻守,师长刘盛休未见面见王上,还请王上恕罪。现请王上下达作战命令。”寿山说的很恭谨,也说的很清楚。但是,不仅是他还有雷震春二人,孤傲的眼神出买了他们,也吓住了李熙。

    李熙连忙说道:“两位将军说笑了。若非两位将军救援及时,恐怕小王连这九连城都守不住。如此小王有何德何能指挥上国精兵。若两位将军不弃,小王愿将朝鲜军队交于将军指挥。一应军事行动全凭两位将军指挥。”说完,李熙还有模有样的行了一礼。

    回礼是必需的,但话也是要说明白的。

    “感谢王上的信任,我等也相信不会辜负王上的信任。我等来前皇上一再强调,大清可以提供弹药等支援,但汉城作为朝鲜国都只能交由朝鲜军队收复。我等抖胆请问王上,收复朝鲜之时,是由清军跟着朝军打,还是朝军跟着清军打?”

    朝军又打不过日军,当然是朝军跟着清军打。这句话李熙也只敢想想却不敢说出来。让别**队帮你收复国家,那收复回来的还是自己的国家吗?估计是不成了。所以想想也就是了,话一说出来就成了:“请以朝军为先。如上国不弃。请大力协助。”

    定好的大方向,那后面的事就好办了。寿山与雷震春谢过王上之后,借口要安排收复朝鲜的军事行动很快离开了。

    第二天,九连城与丹东的清军同时越过鸭绿江向朝鲜进军。也是同天,大清国从奉天发表了一篇声明:日本为吞并朝鲜无辜挑起战事,先攻入朝鲜王宫奸杀朝鲜王后,后引兵强占朝鲜。作为宗主国的大清。岂能视藩属国无端陷落。为保全藩属国以尽宗主国之义务,大清强驱逐朝鲜国境内一切之日本人。日本政府之不义行径,必将遭到全世界各国的一致谴责。

    其实这个声明的最后一句就是屁话。谴责是个什么玩意。朝鲜事件的第二天,全世界报纸都发表了谴责。但是人家奸杀你的王后就奸杀了,人家强占你的国家就强占了。你朝鲜如果不靠着大清的武力,你的谴责抗议有个屁用。但这次不一样。发表谴责的是大清。这对日本就有一定的威慑力了。

    不仅是山县有朋,整个日本内阁都很紧张。日本国土狭小,还是天灾不断。自己国内种的粮食连自己的国民都养不活,原本清国是日本最大的粮食出口国,自从甲午战后大清就开始对粮食这种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的对日出口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日本政府为了囤积战时所需的粮食,整个国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今年从朝鲜事变以来大清更是直接中断对日本所有的出口,现在日本天皇真的一天只吃两顿饭,还是一干一稀。手里的半个朝鲜。成了日本最大后补给基地。如果清国真的收复整个朝鲜,那日本国内

    日军战败已成定局。刚刚开始恢复生机的日本沿海地区又将再一次面临清国海军洗劫的可能。而实事上,锦州的大清参谋本部内正为此吵的不可开交。海军司令吴德仁坚持要攻击日本海岸线城市,他认为可以抢劫日本补回出兵的费用,如同甲午战争那样说不定大赚一笔。他这么想很正常,去年这么干的结果是,抢回来的东西二成落到了舰队身上。这个提意得到兵部尚书欧阳振华的大力支持,欧阳振华坚持要将陆军派上去,因为可以对皇上提出来的登陆行动进行半实兵演习。他的理由行充分,没有比这更好的演习条件。吴德仁很不高兴陆军公然的抢海军的好处,但他没有理由驳斥演习的需要,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而海军部长邓世昌与海军总参谋长程诚则认为上次洗劫的太过分了,这次肯定收不回成本。没办要大动干戈,就让北洋舰队去日本边上晃晃,逼他们赔点钱就算了。而参谋总长王士珍则强调连派兵的费用都省下,让外交部出面吓唬一下日本人估计就成了。争吵进行了数天依然没有结果。

    日本内阁已估计到这个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疏散海岸边的国民。但这么一来,日本政府战败的结果就不宣而喻。这是日本内阁不能接受的结果,因为去年一年日本已经爆发了二起农民起义事件,因为今年打出再征清国的口号才适度平息了国内的骚乱,一但战败的消息传来,那整个日本就完了。所以除了封锁消息外,如何快速平息清日之间的战火就成了当今日本内阁的重中之重。与似乎,整个日本内阁全面出动。各国驻日公使馆就是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英国公使馆让山县有朋三天之内接连拜访,希望大英帝国能出面为日本保住最后的半个朝鲜。公使馆做不了这个决定,但能做决定的英国政府却置若罔闻。让你们停止进攻时你们不理会大英帝国的劝告,如今却要让大英帝国为你们出面,不能接受。

    远东的德国人正兴高采烈的看着日本地图,尤其对佐世堡。清国人出了一个好注意,借口德国人在日本被害,实在不行找个死囚由清国动手,然后就可以出兵占领佐世堡。仅凭远东那几块可有可无的小岛,实在让德国在远东没有多少话语权。只要占领了佐世堡。德国远东舰队才能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在德国国内,虽然德皇威廉二世叫嚣着让远东舰队立刻进攻佐世堡为冤死的德国人报仇,但是冷静的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却劝住了他们的皇帝:“日本必然会借英国施压于清国。迫使清国放弃对日本的一大部分要求。而清国鼓动德国去进攻日本,就是想借德国来平衡英国的压力。所以尊敬的陛下,你做好了要与英国正面冲突的准备了吗?如果陛下准备好了,远东舰队可以立刻出发。”结果当然是没有准备好的威廉二世遗憾的放弃了。但放弃佐世堡却不意味着放弃远东放语权,于是德国内部开始为能争取远东话语权而各献智慧。

    法国、意大利、美国自然也想从中分一杯羹,各国公使都伸长了脖子等着光绪回京。

    唯有留在奉天的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在他的努力虽然达成清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