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中华苍穹 >

第239部分

中华苍穹-第239部分

小说: 中华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然真让法国或是德国接手那片岛屿,那大英帝国将受到全面的挑战。

    “陛下,请稍等”欧格纳急忙想拉住离开的光绪。

    “欧格纳先生,我想皇上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南洋的华人至少要和当地土人同样待遇,如果荷兰人不能答应,那大清只能去找法国或是德国了。”伍廷芳出手拦住欧格纳。

    做为皇帝已经对此事件做出了最终的裁决。定立了最后的底线,那具体的谈判事宜自然就由有大臣来操作。一番攀谈下来,伍廷芳反强调清国无意南洋的土地:待遇。南洋的华人必需获得和当地土人同样的待遇。谈话中伍廷芳悄悄改变了用词,从皇上的必需要保证变到了他的必需获得。

    欧格纳很满意清国的表态,却对于伍廷芳的必需获得一词却不同意。因为保证是变动等待的,而获得是主动取得到的。再说欧格纳必竟是英国公使。他还不作荷兰的主。所以他需要时间去向英国政府说明,并知会荷兰政府。欧格纳没想到的是,他前脚才走出清国外交部的大门,唐绍仪后脚就宴请了法德两国公使。

    欧格纳回到公使馆内,抓起一个瓷器就要摔在地上。但想想又算了,虽然这是仿品,但必竟是清国皇帝赏赐下来的东西,只能气得大骂议会的那群傻蛋。只是大清什么时候变的有胆子跟洋人开战了?

    在欧格纳看来。清国庞大的人口和丰富的资源,只要和清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局势。清国完全可以成为既印度之后成为大英帝国王冠上的第二颗明珠。因此,在他的努力下英国商人在华的投资和收益已经开始大幅增加。清国集中的全国之力用了仅仅二年的时间就已经全线贯通从北京到广州的铁路,而且因为南北货运量的骤然增加,清国已经开始与各国原承建商讨论开建复线的提议。结果,因为一个军舰转售事件,沪湘铁路的修筑权被清国人报复般的交给了德国人。江南本来应该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被强行塞进了一个德国,而广州到交趾的铁路的开建,又让法国人把触手伸了过来。结果政府不但没有调整对华政策,反而要强行关闭在上海英国租界内的总是宣传英国又做干了什么的时务报报馆。人家报馆非要开在英租界吗?没看人家在华界内直接包了数个院子,一个班的皇家卫兵为人家站岗。结果呢?清国直接和德国签下了大鹏湾租借协议。现在愿意走进英租界的华人越来越少,英国商人的工厂招工越来越难,就连在英国在华银行有存款的华人都会在走出大门后遭到莫明其妙的殴打,直到他们取出存款存到大清银行里面才完。虽然被打的人一分钱也没有被抢走,但英国在华银行的存款越来越少,如果不是清国对外贸易还需要从英国在华银行进行资金交易的话,也许英国在华银行就要以直接关门了。

    为了日本如此得罪大清这值得吗?地区平衡政策是没错,可日本是能够平衡清国吗?大英帝国用自己的实力切断了清国采购新军舰的通道,使得日本新的舰队是要比清国海军更强大,可是议会难道看不到,失去朝鲜的日本只能冒着被搜查的风险从清国高价走私粮食。日本以为有一支强大的舰队就可以为所欲为,难道英国政府也蠢到了这个地步了吗?连吃都吃不饱的日本人去挑战清国,笑话都不是这么说的。

    欧格纳很烦躁,其实光绪也很烦躁,他已经在慈宁宫站了一上午了。一大早下了朝就吓了一跳,从来不出颐和园的慈禧既然和慈惠到了慈宁宫,还让光绪到慈宁宫问话。说是就一个问题,高宗仁皇帝到了光绪这里怎么就成了蠢货?但这个问题却衍伸出关于祖训、祖宗,以及南洋华人的地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世界局势和国家对外渗透的总体战略且不能说也不能讲,就是讲了也不是这两个没走出过宫院门墙的老太太能明白的。只能把抢荷兰的金库这事摆出来,结果老太太们不乐意了,你已经是大清皇帝富有四海了还差这点小钱。光绪没办法解释清楚,一上午啥事没干,腿都站软了。

    为了避免下午继续遭到老太太们的抨击,光绪用完午膳转头出了宫。

    大学堂可以没有英国人那样的烦恼,虽然对于朝廷又租界出了一块土地不满,却更加激发了学子们图强国势的**。举行完毕业典礼的学子们今夜将度过他们在大学堂内的最后一晚,明日天亮后他们将各赴前程。大考后被选定为官史的将去史部报道,然后接受任命前往各地任职。没有入选的不是留在大学堂内教书,也会回到家中开始接管家族生意,再不济的各大商家也需要他们的专业知识。这是第一界正规毕业的学子,扎实的知识功底不仅为自己打开了良好的前景,也让各地官商为争他们打破了头。

    张之洞说直隶乃国之要害之地,大学堂学子必需由他先选。刘坤一说东北资源丰富乃龙兴之地是重工业发展的要地,万万马虎不得。现在他们就坐在史部,为谁先选人吵得不可开交。这二位都是老臣得罪不起的主,做为新竟官员的严复必竟是皇上的心复重臣,自然有一些小手段。可他现在坐在军机处,向当朝总理李鸿章状告即将上任的广州巡府黎元洪暴打他一事。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黎元洪还只是广甲舰的二副。黄海海战中坐舰被日舰击沉,黎投海遇救,即得清廷官吏之青睐始,也在此时进入了光绪的眼中。原为备送南洋侯差的黎元洪被光绪一旨支到广州给南洋舰队修港口去了。在任之时,多劝两广总督谭钟麟兴工业。广州叛乱之时,他也因处理得当(实际是运送截获英国财宝得当)被光绪越级提拔为广东巡府,如今即将上任。严复虽已实领两江,但官位还是江苏巡府代领两江衔。到不是光绪忘了,而是李鸿章认为如此升任严复会至骄傲自满,有捧杀之嫌。所以在得到两广总督谭钟麟兴的支持下,黎元洪因为被严复截走了学子开打了。

    除了这些人,云贵川三省总督、湖广总督等人都纷纷上折要兴办工业,要求史部派员任职。面前的折子很厚了,李鸿章现在满脑子官司,曾经数千年都按部就搬的大清朝已经变样了。经历甲午中日战争和丙申中俄战争的清国,从两场胜利中获得了太多的信心,加上皇上自己都在开办实业,引得天下跟风。加上皇上以造船业的刻意引导,十年洋务还比不过这两年发展,他已经看不懂这天下了。而皇上面对他递上的折子上看都不看,就丢回给他处理,还说他这个总理怎么这点事也干不好。对于国内的这种变化,光绪还是乐见的。虽然再小心的引导工业布局,必竟国家还是太大、人才太小,难免会出来重复投资错误投资的情况出现。光绪认为这也是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必然的过程,现在国家有外部资金输血,这点学费交得起。

    是皇上要抛弃他了吗?可当李鸿章动用总理之权强行进行学子分配引得各地督抚不满时,皇上却在朝堂上公然支持他:“这是总理权限范围之事,既然总理已经决断朕不再干涉。”还当堂指责他曾经‘三千里外欲封侯’的气魄哪去了。

    不是他李鸿章没了当年的气魄,而是大清在皇上的带领下,已经全变了。大清变的烟囱耸立,大清变的机车轰鸣,大清变的敢跟洋人宣战,大清变的不再像大清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冲击马六甲()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这是皇上在京师大学堂第一届学生毕业典礼唯一的发言,但这简短的少年中国说,却真正激起了大学堂学子们澎湃的热血。所有学子们都冲动的站了起来,一遍又一遍的大声重复着少年中国说。

    “回想当年汉唐雄风,再看今日大清颓废。朕今年也不过二十六岁,而你们也就二十二三岁。正因为年青,我们有冲劲。正因为年青,我们有报复。那么告诉朕,凭什么我们不能去再建立一个泱泱新中华。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年青,所以来日方长。年青,所以一切皆有可能。”话语才落,唯有皇上那握拳高举的手,一个雄心万丈、一个深怀抱负、一个战无不胜的皇帝的影子深深的刻进了每一个学子的脑海里。

    老校长容闳请旨将这篇少年中国说立为校训,而总理李鸿章说此言足以为国训、祖训。

    面对圣君明主、马屁如潮吹捧的光绪,坦然接受了。但要让光绪提字,那想都别想。自已一手狗爬的字,还是不要在这些文豪面前丢人了。最后,请当朝总理泼墨挥毫写下此文。要刻字立碑做为国训留于后世。再请容闳执笔写下‘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做成匾额挂在大学堂校门之上。立为校训。

    毕业典礼后,背挎着行李的毕业学子们三三两两的离开了。

    校门内,光绪却只能静静的看着安茜:“自从我皇帝身份暴露以来,你就不再见我。如果不是这次强留你下来,怕是这次也见不到你。告诉我,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您是皇上,妾身只是一民女。能得见天颜已属偷天之幸。妾身已经知足了。”

    “我从来都没有忘记甲午年出征前的那个雨夜,你说过,我可以随时来找你。你都忘记了吗?”

    “我也会永远记得那夜离开的李明少爷。可是他再也回不来了。”

    “李明?”光绪黯然失笑:“你是讨厌朕皇帝这个身份,还是讨厌我这个人?”

    “这并没有区别,如果皇上没有其它吩咐,妾身这就告退了。”

    “如果我强抢你进宫呢?”光绪有些面目狰狞。

    刚施完礼就要转身离开的安茜停了下脚步。声音依然平稳的说道:“为家人计。妾身不会反抗。”

    光绪深吸一口气:“我从来没有强迫你做些什么。曾经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你走吧。”

    安茜抬头望了光绪一眼,四目才一相对,光绪就转头看向其它方向。安茜施礼后转身离开,光绪并不知道当火车开出站台的那一刻,安茜却已是泪流满面。他们二人都没有想到,此一别差一点就成为永别。

    “黄玲。来来来。”看着跑跑颠颠而来的黄玲,光绪收拾起悲伤的心情笑着招呼黄玲过来。

    “这是要见过李少爷还是要见过皇上呢?”黄玲笑着问道。

    “已经没区别了。不过不用这么麻烦。”光绪问道:“朝廷里的大臣不同意女子为官,你这毕了业打算去哪?”

    “茜儿姐姐拒绝了医院的聘用,她要回广州。”

    “问你呢。”

    “原来问的是我呀,我也要回广州了。”说话间黄玲明显有些不舍得。

    “想留京城就留下,有没有想去的地方跟我说,这对我来说这都小事一件。”光绪大包大揽,说到很是豪气。

    黄玲撅着嘴说:“父亲要我回去,我也没办法。”

    “那没关系呀。告诉我你家地址,到时我去广州看你呀。”

    “你想去看茜儿姐姐就说嘛,你一大男人还是皇帝不用不好意思的。”

    被说破心思了,光绪脸不变色的说道:“都看,都会去看的嘛。啊――哈哈――”

    “学堂的学籍里有我们家的详细地址的。”黄玲又很快高兴起来了。

    “怎么没见李菊藕?”

    “她要去台湾陪他夫君,所以先走了。到是枣儿姐姐会留下来当先生。要是没其它事我就先走了,还得赶火车呢。”黄玲笑着说道,一边就拿起自己的行李准备走了。

    “回去吧,也别把学堂里学到的学问给荒废了。走吧,去造福乡里吧。”光绪命侍卫上前帮忙,并让侍卫把人送上火车安顿好,就挥挥手送走了黄玲。

    再也没有闲逛的兴趣了,光绪默然的瀛台。没有想到的是,被欧格纳堵在瀛台桥上。

    “陛下,我希望贵国政府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我们将视这种行为是清国对大英帝国的挑战。”强忍着怒气才随着光绪走进紫光阁的欧格纳就爆发了,一纸电报伸到了光绪面前。

    挑战英国?开什么玩笑,英国是清国能挑战的吗?光绪一边好言安慰欧格纳,一边接过电报。电报是英国远东舰队新加坡分舰队发来的。昨日下午,清国太平洋舰队龙啸号战列舰,带领着二艘轻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借口保护苏门答腊岛华人为由,无视英国新加坡分舰队的警告,强行冲过英国新加坡分舰队的拦截有,越过马六甲海峡一路朝西北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