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中华苍穹 >

第280部分

中华苍穹-第280部分

小说: 中华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变一定得死。尽人事而听天命吧。”

    “太后不可呀――”世铎依然跪地哭求道:“皇上真要喜欢这汉女立为宠妃便是。可太后不知,今日早朝皇上当着众臣面立此汉女为后,还当场下旨立汉女之子为太子,并欲让太子再娶汉女为后。皇上如此肆意更改祖宗成法,长之以往,这大清还能是我满人的大清朝吗?奴才请太后做主呀――”

    当着两宫太后的面,光绪双手一摊,摆明让太后看着办。慈禧没有说话,她知道皇帝说的是事实。她掌权之时,汉人实力就已经是压倒性的,她从中多方制衡才得已维持一个平稳的朝局。如果没有洋人来犯,那她这套是可行的。可一场甲午之战就让大清颓势立显。如果不是皇上力挽狂澜,那现在的大清早被洋人分割了。而皇上启用汉臣也不过为振兴国势计。不然,一如当年明未崇祯皇帝没有军饷了找他的老丈人和大臣们借钱,结果那些人谁都不借。他们忘了,他们的财富是建立在大明王朝的基础上的。最后等大清进城了以后,大明都没了,这些人再多的财富都被抄家灭族成了大清朝的了。他慈禧明白,如同皇上说的那样,想要保住这满人天下,就要先保住还有这天下。慈禧犹豫着不知该说什么好。

    慈惠怒了,真让皇上立汉女之子为太子那还了的。但又不能正面来说,所以她只能转个弯来讲:“皇上娶汉女为后哀家是答应了的,世铎说的并非全无道理,皇上总不能只娶一个皇后吧。这皇家呀讲的就是多子多福。这事还是哀家说了算,哀家这就选为皇上选妃。”

    “那朕只能放话出去了,朕会在妃子入宫的第一个夜晚就将她给杀了。这样一来就不知道额娘还能不能选到妃子。别怀疑,朕亲手杀过的人自己都数不过来了,不在乎再多上一个二个。”光绪说的很绝情。却在转头的一瞬间脸上又变的春风满面:“你再别拉我衣服了,拉破了就要换新的了。很贵的,得咱自个掏钱的。”

    “你别再跟额娘吵了。我我还是走吧――”杨枣儿低着头在低声哭泣。

    “你是我老婆。你走到哪我都会把你找回来。”光绪才软语轻言安慰完杨枣儿,转过头来瞪着世铎冷言道:“世铎你多了一个罪名,挑唆皇帝与皇后、皇太后的关系。你是管着刑部的,说说看这该是什么罪名该判何罪呀?”

    “皇上不顾祖宗成法肆意妄为,皇上立后一无纳采大礼,二无祭告天地和社稷,更无金书为凭,杨枣儿何德何能为我大清皇后。奴才不过据实上奏就被皇上拖出朝会,奴才何罪之有?”

    “朕只要认定你在挑唆就行了。这需要证据吗?世铎,你是铁帽子亲王,可你知不知道现在军中的将士都有帽子,还是钢帽子,比你的铁帽子牢多了。可钢帽子可挡不住子弹近距离的枪击,那也是一枪一个洞呀。朕真要当着两宫太后的面杀你,你以为还真能有谁能拦的住呀。这次朕看在西太后的面上可以不与你计较,但你想清楚再说话,朕可不是什么心胸大肚之人。”

    “世铎――他是皇上。想立谁为皇后立、谁为太子那是皇上的事,你这个做奴才的还是少说的好。”慈禧打断了正好说话的世铎,这可能是她最后的心腹之臣了。皇上说的没错,皇上真要当着她的面杀了世铎。她一点办法也没有。慈禧拍了拍怒起而立慈惠还放在桌上的手小声的说:“妹妹也不要急了,皇上这新婚燕尔的哪里听的进这许多,过些日子等皇后有了身孕就好了。”说话间。慈禧向慈惠表露出一幅你也懂的表情真。

    皇后有了身孕这十个月内是不能伺候人的,皇上能忍住十个月慈惠是不看的。虽说皇上先前忍了四年之久。那也是大权旁落,内忧外患。如今皇上大权在握。不正是因为没有女人而戾气渐盛吗?等皇后有孕在身,那时再为皇上纳妃就好办了。

    慈惠当然懂,所以她点点头:“世铎,如今这天下局势已到了祖宗成法非改的地步了,但如何改,改成何样,这还是由两宫太后做主的。杨枣儿的皇后身份是姐姐与哀家都认可的,你就不要多话了。退下吧――”

    世铎抬头看着慈禧也点了点头,只能无奈退下。

    “好了,不哭了。你看脸上的妆都花了,就不漂亮了。”光绪一边轻声安慰杨枣儿,一边温柔的为她擦去流出的泪水。良久之后,杨枣儿虽然止住了哭泣,但还是一脸委屈,无论光绪如何劝也没能让杨枣儿破涕为笑。光绪只是一直在安慰杨枣儿,对坐于上首的两位太后置之不理。整个房间内显的无比尴尬。

    世铎怕是已经保不住了,可要再这么下去,怕是满朝都没有一个满臣了。慈禧知道如何搞活气氛,所以她用羡慕的语气说:“皇上,你当着两个孤老婆子的面卿卿我我,这是要给咱这两老太太上眼药呀。瞧瞧皇上对皇后那个好哟,真让人羡慕。”

    光绪回过头来说:“那是必需的。我媳妇我不疼谁疼。对吧枣儿。”

    就是这样,杨枣儿也只不过才露出了一点笑容。台上,慈禧轻轻的拍了拍慈惠的手,示意她也说几句。慈惠望了慈禧一眼,然后走下来说:“枣儿呀,你当这皇后是哀家和姐姐的都认可的,那就是定下来的。这纳采金书咱后面补上也就是了。别去管大臣们说什么,这祖宗成法还是哀家说了算的。来来来,陪着哀家去出走走。”

    慈惠拉着杨枣儿的手就向外走去,慈禧也跟上来走到一旁。光绪见状,也只能亦步亦趋的跟着。

    “枣儿呀,今儿你在早朝的上的事儿呀哀家都听说了,你这可不行呀。不管皇上怎么宠着你,但你必竟已经是大清皇后了,这该有的礼仪呀还是不能少的。一会哀家找个嬷嬷好好教教你。”

    “不必了。”跟在后面的光绪出言阻止:“能教出什么样子来,还不是只会整天板着张脸,面无表情的显示所谓的皇后威仪。枣儿,你不许学呀。”

    慈惠转过头瞪了光绪一眼,对杨枣儿说道:“皇后的意思呢?”

    还能有什么意思,杨枣儿施了一蹲礼后说:“媳妇全凭太后做主。”

    “瞧瞧,枣儿一看就是个通情达礼的好女子。来陪着哀家逛逛这园子。”(。。)

第二百九十五章 疯狂的尼古拉二世() 
受不了了,受不了了。受不了了!受不了了

    光绪一屁股坐在湖边的石栏上,这下是打死也不起来了。三个女人闲的没事说要把颐和园好好的逛个遍,按慈惠的说话,她还从没逛完过颐和园。让人想不到的是慈禧竟然也没有走完过,她基本就呆在湖北面这边,南面她也没去过几个地方,今日时日尚早,就这么随心逛逛。

    你们知道这昆明湖有多大吗?光是绕着湖走一圈一天都不够。光绪很想咆哮的问两位太后,可是他不敢。上辈子来颐和园就有好几次,每次还去不同的地方,就这样也没能绕完这个昆明湖,你两个穿着花盆鞋的老太太就是再给你们一天,你们也绕不完这昆明湖。光绪望着偌大的昆明湖心里就颤抖,因为他必需要跟着,这是做儿子带新媳妇上门的规矩。虽然光绪很想诅咒定下这个规矩的王九蛋,可眼前真要绕这昆明湖走一圈下来还不得换两条腿呀。光绪很希望杨枣儿能拒绝,因为她下午还有课要上。

    可是眼前这位刚刚还在房中摸眼泪的女子,此刻脸上却看不到任何悲伤,还叫寇连材让人去大学堂给她请三天假:“媳妇新来不懂规矩,这几日要好好跟着两位太后学学这宫里的规矩。也好在跟前孝敬太后。”

    “老跟着咱两老太婆可不行,这晚上你还得回皇上那去。只要你能早点咱两孤老婆子生个大胖孙子,比什么孝敬都管用。”

    光绪看着杨枣儿红着脸答应下来,还说自己初为人妇仍需太后多教导。顺便还用姨娘也是娘的话拍了下慈禧的马屁。从两宫太后脸上的笑容来看,这顿马屁拍的极是舒坦。

    太后以慈惠为首。她在走在最前面。慈禧很自然的落后半步,而杨枣儿更是乖巧的再落后一步。女人果然都是天生的演员。光绪腹诽着亦步亦趋的跟在后头。听着前面三个女人说话。虽然没人跟他说话,但刚开始光绪还用心听着,听太后说这颐和园的历史,听杨枣儿说家乡的开心事,听着两老太太向杨枣儿小声的传授生儿子的秘方,杨枣儿还红着脸不时的向后看一眼光绪。

    也就一刻钟之后,光绪的心思就开始神游太空,再一刻钟之后光绪的神识就只在腿上了。终于半个多小时之后,光绪再也坚持不下去。因为他的双腿都走麻了。

    寇连材本想为皇上敲敲腿,光绪没让。也许怕自己会堕入安逸窝里,也许还是自己动手更舒服,反正四年多的时间里面光绪就没让别人给他敲过腿揉过肩。

    已经休息良久,寇连材在一旁小声的提醒皇上:“皇上,两宫太后与皇后娘娘已经走远了。皇上是不是现在跟上为好?”

    “用不着,没看人家谈笑正欢。朕在不在没有区别。”光绪伸了个懒腰:“整日忙碌,今日难得清闲。朕就坐在这里晒晒太阳也不错。”

    光绪话音才落,慈惠的声音就传了过来:“皇上才走这点路就走不动了?”

    光绪抬头看了眼就摆了摆手说:“走不动了。你们慢慢走,儿子不奉陪了。”

    “那皇上好好歇着吧。年青人,夜里不要贪欢才好。”慈惠拉着杨枣儿的手边走边说道:“皇后呀,哀家也是年青过的。这新婚贪欢也是常事。可皇上龙体安康也是国朝大事。这点皇后可要把握好了”

    远远的听着慈惠的话,光绪的脸都快拧成包子了。光绪发誓他走累到了跟贪欢绝对没有任何关系,这纯粹是心里原因。不说外国男人。十个中国男人中有九个半有逛街恐惧症,这跟体力和身体素质绝对没有半点关系。

    两宫太后拉着皇后远远走了。光绪也乐的能清闲一日。温暖的太阳照在身上,浑身暖洋洋的极为舒坦。光绪认为这个时候能在太阳下睡上一觉也是不错的选择。正好补个觉。昨晚睡的时间确实短了些。

    光绪吩咐去搬张躺椅来,自己也掏出口风琴想吹上一曲。可手上一滑,口风琴就掉到了湖里。等侍卫捞上来也吹不成了,看来眼下只能先补个觉了。

    躺椅摆好了,光绪伸个了懒腰这就要躺下了。屁股还没挨着躺椅,侍卫来报:总理大人有紧急事务呈报。按理来说,今日他带皇后给太后请安,这里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应该是不会来打扰的。光绪眉头一皱,左右思索一翻却没有想到什么特别的事情,嘴上却说:“传――”

    “微臣李鸿章见过吾皇万岁。”

    “说事儿。”

    “日本舰队在地中海汇合了由奥匈帝国建造的军舰后。日本舰队规模已达到25艘之多。并于三日前进入苏伊士运河”

    “这似乎是早就呈报过的事了。”

    “是的皇上,对于日本舰队确实早有对策,但日本舰队后面还跟着另一支舰队。俄国自远东舰队在对马海战中被大清一战而灭,整外远东地区俄国就没有可以远海作战的军舰。刚刚收到确切消息,就在日本舰队进入苏伊士运河的当天,俄国突然宣由布将派遣斯捷潘…奥西波维…马卡洛夫接任俄远东舰队司令一职,并且调派亚历山大二世号、尼古拉一世号两艘战列舰为主力重新组建新的俄远东舰队。目前俄远东舰队共七艘军舰已经启航向远东开来。”

    “他大爷哦――”光绪是痛苦的哀嚎:“怎么回事?为什么俄国派出舰队之事之前没有预警?中情局底是干什么吃的?!”

    这俄国佬这明摆的是要等清日两败俱伤之后来捡便宜来着。历史上的俄国是算好远东铁路通车的时间才向远东派出舰队,希望海陆并进的与日本争霸中国东北与朝鲜的控制权。可现在不一样了,俄国急不可耐的向远东派出舰队。就在清日大战不可避免之时向远东派出由二艘战列舰组成的舰队。难道俄国一点也不看英国的脸色,非要给英国佬上眼药?尼古拉二世是不是疯了?

    这是一个全新的历史事件。这是一个历史上从来没出现的过事件。光绪太过于相信自己对历史的判断了,已致于完全没考虑过亚洲历史已经被他改变的面目全非的情况下。对全球势力划分做出来的变化。光绪还沉浸在由清国代替日本的原有历史格局中思考问题。现在历史不一样了,突发事件让从来都对未来信心满满的光绪第一次感到措手不及。熟知历史发展的脉络是光绪的底牌,现在却不是了?那么这个历史新事件会让现在这个世界做出怎样的变化?世界局势会有怎么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