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中华苍穹 >

第322部分

中华苍穹-第322部分

小说: 中华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飞艇,并在高空用旗语指示地面部队的行动。这让德**官们大为惊讶,因为他们在天空中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楚的看见地面部队的行动。飞艇就如同千里远一样,敌我双方的行动尽收眼底,有这样的利器,清军能打不赢日本吗?不仅如此,他们带携带了一枚卸掉引信的炮弹。在以军舰为目标进行的高空投弹中,这唯一的炮弹竟然神奇的命中了作为目标的德国巡洋舰,这让德军指挥官大为失色。

    任鹏飞安心的去休息了,这让刘盛休大为不解。朝廷要出售飞艇已不可变更。为何非要让德国人上艇,万一出现点问题那还得了。任鹏飞的回答是:总要让人验验货嘛。而实事上德国人才下飞艇。就发电报到了巴兰德手中,电报详细的讲述了他们在飞艇上的感受。最后结尾只有一句不容反驳口气的话:“德国必需拥有飞艇,必需。”

    经过三天焦急的等待,北京京效校场内人头攒动。所有人都头望东方,终于在晚霞映照的天空中出现了三个黑点,然后渐渐变大。

    场上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紧盯着正在变大的黑点,直到飞艇已经清晰可见,直到传来发动机的轰鸣,直到巨大飞艇缓缓的降落在校场上。

    变化总是比计划来的快。任你考虑的再周全,也有你想不到的。上帝就是如此喜欢开玩笑,他可让你神奇的一弹命中,也可以让你突然横祸。飞艇才从天下降落下来,舱门那是用撞开的。山县有朋冲出吊舱爬在地上就大吐特吐,其它日本随员也如出一辙。任鹏飞等空军将官还在大呼小叫的招唤医护人员,顺便从吊舱里脱出几团烂泥。

    眼前一幕让准备把飞艇推销到暴买的光绪一脸黑线,精心策划了半天、搞出盛大的场面结果被一群日本人佬给全搅黄了。光绪不由大怒,指着现场怒呵:“这是怎么回事?”

    其它各国公使武官也很想了解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于是等到日本人全部被送往医院救治。现场污祟被清理干净后。大清空军上校任鹏飞至陛前向皇上和各国参观人员讲述了从日本飞回国内的经历。

    第一的飞行很顺利,傍晚安全的降落在横须贺。任鹏飞还重点讲述飞艇携带德**官,只用一颗炸弹就命中作为目标的正在航行中的德国巡洋舰。这让光绪暗自点头,这个任鹏飞还是懂事理的。然而在第三天。顺利从平壤起飞,顺利的飞过黄海与辽东半岛,却在渤海湾空然遭到横风吹袭。飞艇瞬间巨烈摇摆,好在飞行高度不高飞艇本身并没有产生任何损伤。长期接受训练的空军司乘人员也并没有任何不适。但第一次乘坐飞艇的日本谈判团就倒了大霉,剧烈的长时间摇晃使得他们全部产生眩晕导致呕吐。

    “启奏吾皇。飞艇体型巨大,一但升空之后受天气影响极大。平时状态下到也无妨,一但遇到突发情况,未经训练的人员极容易发生不可测事件。请皇上下旨今后未经训练的人员不得登上飞艇。”

    “那可不行。作为空军第一任指挥,你就没有发现飞艇除受天气影响外,它几乎不受地型而且是目前最快的运输工具。所以你必需再做考量,要做到不经任何训练的人都可以安全乘坐飞艇。你们从日本飞回来也就用了三天,但坐军舰那得多久呀。朕还打算开通中欧空中航线,这可是发大财的门路呀。”

    任鹏飞一头汗水的才退了下去,各国公使就立马围了上来。开辟中欧空中航线,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大胆了。但是一但成功那引发的变革绝对可以轰动世界。如果是一般的商人说这话,没人会在意,必竟商人的财富总是有限的,想要开辟全新的航线前期需要的投入是巨大的。

    但说这话的是一个国家的帝王就不一样了,他可以动用全国的财力物力人力来保证他的想法实现。于是一群公使便围了上来,他们想要仔细了解一下情况,看看有没有参于的可能。但是光绪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说完这话转身就走了。林永翔还等着呢。

    瀛台紫光阁内,林永翔正捧着飞艇的报告直皱眉头。先不说能驾驶飞艇的人手,光场地建设也不得了呀。飞艇升降落都需要的复冲放气,那就意味着场地上要有制氢的工厂。而氢气又是一种极度危险的气体,所以场地就必需建在偏远人群的地方。地方偏远就意味着需要良好的道路,单这些全部加在一起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这四处是皇上准备第一批建造飞艇运输的地方,可光凭一份报告怎么搞,这飞艇他连见都没见过。

    “别皱眉头了,明天亲自去坐坐飞艇。不明白的地方就去问任鹏飞。朕已经跟他打过招乎了,他会专门安排一架飞艇亲自驾使的。”光绪说着话走了进去。

    林永翔不是军人。所以他立马跪倒在地:“草民参见吾皇万岁。”

    “免礼,坐吧。”光绪坐下来说道:“空运是必需要建立的。这点不可违背。也许你会说前期投入太大,得不偿失。但这件事不能只这么看,就像搞海运一样,建造货船的成本也是很高,收回建船成本所需的时间也长。但是有了庞大的海运,不仅可以探查沿途水文条件,一但国家紧急扩大海军,这些货船的水手就可以很快就可以成为军舰上的水兵。同理,建立空中货运更多是为大清空军做的人员储备。当然钱也是要赚的。前期投入你如果拿出来的话朕可以补贴。所以朕要问的是:一但投入运营,你可否保证不再追加投入的情况下,保证空运收支平衡。”

    林永翔没有立刻回答,反手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本册子翻阅。上面记载着顺风物流公司与太平洋货运公司这两年来各项的统计数据。货物的大类、中类、小类,急件、慢件,来往地点等等,这是皇上强制成立的统计部这几年来跟据所有货运单统计的结果。愿本还以为皇上这是胡闹,慢慢整个货运集团里的人才明白,有了这些数据。整个货运线路就可以做最好的优化,用最少的运次运送最多的货物。这不仅可以用在平常货运里,给日本远征军调运货物的同时还能照旧完成日常运输,靠的就是这些数据。只是这些数据还是高级机密。整个货运集团每三个月就要上报兵部一次,这到是林永翔不明白的地方,这些数据最应该交给是户部才对。不这。这些不是他考虑的问题。

    林永翔看着册子,想了一阵子后说道:“皇上高瞻远瞩自是草民不及。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这两年各地需要运送的急件有迅速增多的现象。草民以为,除去基地建设和飞艇采购费用。草民还是有信心保证正常运营。”

    “那就好。朕这次召你前来除了空运的事,还有一事。最近朕发现整个太平洋货运的利润上涨的很快,但传回来的各地水文地理气候的资料却越来越少。朕听说在整个货运集团里出现一种传闻,想要升职比的就是比获取的利润。但朕要告诉你的是,你们不仅是皇家的船队更是这个国家的船队。你们是大清海军的眼睛,为大清海军做前驱。将来还要为大清军队做后勤保障,所以记住利润是很重要,但利润却不是唯一的升职条件。”

    林永翔突然心中一动,问道:“皇上,如今太平洋货运的船队最远可是英国呀!”

    光绪淡淡一笑:“怎么,没有信心为在英国的大清军队提供后勤保证?”

    林永翔跪到在地:“草民愿誓死效忠皇上。”

    “你这个草民可以一般的五六品还厉害。平身吧。”光绪笑着敲了敲桌子:“朕今天明确的告诉你,十年之内朕不会授于你任何官职。一但授职你就是官身,这么些年你应该明白,在于列强进行贸易的时候,很多事情上民间身份比官员更有用。朕的意思你好好体会吧。”说完光绪起身离开,只留下跪的毕恭毕敬的林永翔。

    林永翔面圣一事很多洋人都不知道,但所有人都知道的是,作为大清皇帝名下唯一的也是整个东亚最大的货运公司大掌柜林永翔,由清国空军上校亲自驾驶飞艇单独搭载他进行升空演练。这一举动似乎证明了大清皇帝要开通欧亚空中运输线的决心。

    当各国公使都无法从清国朝廷得到任何关于空中运输线消息的时候,各国公使指示各国商人开始频繁与林永翔接触,企图从中获取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但他们没有成功。

    而清国飞艇在北京着陆的之后三天里,是清国飞艇向各国在华官员的商人开放的日子,只要向清国外交部申请,就可以获得免费乘坐飞艇的机会。甚至大清总理携带朝中大臣来凑了趟热闹之后,无论是出于商业目的还是飞上天空新鲜一次,都成了国内有钱人的一项新去处。以至于当各国在华高级官员免费乘坐之后,有钱人甚至出大价钱也要购买一次乘坐飞艇的机会,据说已经有人递话进总理府了。当光绪听说上海已经有人往北京跑就为了能坐一次飞艇时,光绪立马下令其它飞艇进行商业改装,完成后立刻飞回京城。光绪已经在召集八部官员及空军主要指挥,商议飞艇全国商业航行的可行性,并在会议中提出成立飞行俱乐部,为将来的空军做准备。(。。)

第三百章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 
“我得意的笑,又得意的笑,我看你满天飞艇漂。我得意的笑,又得意的笑,遇到飞机全都死跷跷。”光绪在二楼阳光房内唱着自娱自乐的歌曲,背后传来枣儿的声音。

    “皇上这是唱的什么呀?”杨枣儿挺着个大肚子,一步一喘的走了过来。

    “哟哟哟,快点坐下。可不能累坏我老婆了。”光绪小跑上去示意小喜鹊离开,亲自搀扶着杨枣儿坐了下来。

    “皇上今天很是高兴呀。”

    “那是。德国佬签约了,他们采购一百艘飞艇就是100万英镑的飞艇款,还将提供由大清代为培训的军官费,一人半年500英镑,第一期就是200人呀。还将在未来五年内提供价值500万英镑的低息贷款。这下大清总算又有钱了。”虽然没有达到当初设想的两万英镑一艘的价格,光绪也已经很满意了。

    “臣妾可是听宫中的侍卫对皇上卖飞艇很多怨言呀,说这是我朝神器,岂能轻易出手于人?”

    “那是他们不知道实情。飞艇最大的弊病就是慢而且装的全是易燃气体。”光绪回望四周见无人后,在枣儿身边附耳说道:“我们的飞机已经可以靠人力滑翔了,只要发动机再能进一步,彻底取代人力。等我们把机枪安到飞机上,那慢又笨重的飞艇碰到更快更灵活的飞机那会怎么样呢?”光绪似乎已经看到欧洲遮满天空的飞艇碰到三五架中国的飞机的场面,那烟火实在太漂亮了。

    光绪没有说的是,整个清国空军指战人员也就百来人。加上地勤这些受空军直辖总人数也就400来人。德国一次派500人过来安排的下吗?其实大清和德国签订的采购协议只是对外宣传的一种手段,真正签订的其实是一份在飞艇研制和改进上的合作条约。

    德国派遣的这500名第一期学员里。只有100人将会参加空军训练。剩下的人里面包括研发人员、高级技师等,他们正等在威廉港。等着出口给清国的镜片加工设备装船后随船到清国。他们将在清国与清国的研究人员一起研发新的飞艇、瞄准技术和攻击技巧。

    飞艇的威力清国已经通过实战证明过了。现在德国已经购买,那么英法等国尤其是英国必然要拿出遏制手段。光绪相信他们强大的科研能力,但短时间内却无法拿出可以对抗的装备,必竟飞鸡级飞艇可是借用了后世经验搞出来的。德皇威廉二世太希望冲出欧洲大陆了,他唯一的阻碍就是英国海军。一但飞艇拿到手威廉二世必然会拿出来显摆一下,如果英国无法进行对抗,那德国必然会开始挑衅英国,这是英国不能容许的。所以英法国也必然要向中国采购飞艇,这样朝廷就有了足够进行前期建设的资金。

    在政治上也有重要的意义。一向只能从欧洲进口军事装备的中国,可以向欧洲出口军火。这对中国的国际地位有着大幅的提升。而且这样的军事定单更可以让国内工厂满负荷运转起来,大量的熟练工人才是支撑国家工业发展的底气。都知道飞艇贵,但没几个人知道飞艇的一半成本来自于提炼氢气,而出口德国的飞艇是不带氢气的,这样利润更是大幅提升。朝廷可以让出部分利润给工厂,利润就会刺激新建更多的工厂,只要朝廷用心引导一下,这将是大清民间工业能力提升的最好机会。

    而且出口飞艇可以拉动欧洲开始军备竞赛。而军备是一个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行业(除非对外作战),虽然不能像老美搞倒苏联那么历害,最少可以有效的牵制欧洲内部,使其放松对远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