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中华苍穹 >

第327部分

中华苍穹-第327部分

小说: 中华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华殿边说边激动起来,说话中口水四溅,好像他正在指挥大军在蒙古草原上纵横一般。这也怪不得他,原来日本远征东路军是由他带领的,可是偏偏出征前半月却失足落水。不会水的他若不是被卫兵救上来,估计中国就没这号人物了。这一病让寿山接替他成了日本远征东路军总司令,这让他颓废了好久。如今有一个能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当然要好好把握住。

    光绪皱着眉头思考了好一会,却问向李鸿章:“朝廷大军在东北连败数仗,对国内会有多大的影响?”

    李鸿章呵呵一笑:“估计带兵的将军恐怕得停职一段时间了。”

    光绪转头一想也是,中原地方不比蒙古。蒙古虽为中国领土,但中央朝廷实则并没有直接统辖,蒙古有自己的军队、财政收入和人事任免权,军权、财权、人事权都不在朝廷是蒙古是事实上的独立性质的。但中原不同,每个官员和每一分钱都受到朝廷管控,光绪这几年更是直接从中央派员接收自杨洪之乱后各地组建的民团、练团等准军事组织。再以大清银行收缴各地财权,失去军权、财权的地方政府的人事权自然重新归中央所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中原等地跟本没的作乱的能力。

    光绪点点头对众将说:“你们齐聚至此,想必都是认可该计划的。朕看可行。去拟折子吧。另外前期作战的将领选一些年后入军校学习的将领。我们的军队不仅要能打胜仗,还要会打败仗才行。另外把新组建的机步团调上去练练手,蒙古大平原正好让他们去驰骋。”

    众将领令正在退出去,李鸿章拦下来了:“诸将且慢,请先看看乌泰发来的电文,这是密报电文。”

    众将接过电文一看,纷纷低头退至一旁。梁华殿更是深深长叹,看来立功的机会只能等下一次了,于是纷纷向皇上辞行。这反到让光绪大为不解。李鸿章依然弥勒佛一样坐着安稳。光绪疑惑的看着李鸿章问道:“你们都知道什么?有何事瞒而未报?”

    李鸿章见皇上语气越来越冷、杀气渐显之时,强行留下正欲离开的众将,却召来侍女去后殿看皇后娘娘对琪木格之事处理的如何。

    不一会,皇后、皇妃带着一美貌女子同来。众人见礼完毕,光绪还由自看着那女子出神:“好面熟呀?”

    “人家带禁卫营肃卫皇上大半年,皇上竟然说不认识,这就是皇上的不对了。”皇后话才说完,那女子突然敬了个军礼。

    “琪木格?”光绪突然指着琪木格一脸惊恐的说道:“女的?”

    身着女装却行军礼这本是无比怪异之事,可光绪没心情管这个。转手揪着李鸿章的衣领子怒喝道:“你早就知道是不是?你故意不告诉朕的是不是?”说完转头对着众将们骂道:“你们是不是都早就知道了?一起来欺瞒于朕?一群王八蛋!”光绪这会是真生气了。瞒朝文武联手欺上瞒下。光绪已经在思量要在这里面找个人开刀,不然长久以往,他这个皇帝还怎么当。

    皇上盛怒,众将跪地请罪。李鸿章被揪着领子无法下跪。只能低头认错。就连皇妃美子与琪木格都跪地请罪。唯有皇后出面说话:“皇上暂息雷霆之怒,此事臣妾是知道的。是臣妾不让他们告诉皇上的,皇上要责罚就责罚臣妾吧。”

    皇后说完就要下跪。光绪哪能让这种事发生。扔下李鸿章伸手扶住枣儿:“你们都知道就是不告诉朕,你们是什么意思?嗯?”

    虽然皇上是大声音喝骂。但口气已经无之前的怒气了。杨枣儿轻轻的说道:“是臣妾不好,当王总长将琪木格是女子的消息告诉臣妾之时。是臣妾让王总长将琪木格调任宫中禁卫营长的。您说过,这后宫由臣妾全全做主的,所以臣妾认为此事可以做主就不让诸位大人告诉皇上。其实现在看看也好,皇上你想想,如果宫中侍卫是由自家姐妹来统领该多好。”

    “好个屁!”光绪这边眼睛才一瞪,那边杨枣儿就开始流泪,光绪转头又答应下来:“好好好,别哭别哭,你觉得好就行。”说完又觉得不对不对劲:“什么叫自家姐妹。”说完又大怒起来:“给自己男人去找女人,你呀的有病呀?”

    于是众臣们都看到了这一幕。皇上再不乐意,只要皇后一擦眼泪,皇上就会无原则的答应。

    最后光绪急的没办法,想想还是说道:“这事再商议,行吗?”

    “可皇上坏了人家姑娘的清白,皇上不娶人家,谁还敢娶皇上碰过的女人。”

    “老子碰都没碰过她”

    皇帝不竟是碰过,还碰的是琪木格的重要部位。事出甲午战后的清明阅兵上,光绪在给琪木格挂上奖章之时曾碰过人家胸部,还说她胸肌不够发达。确有其事呀――光绪黑着脸“咆哮”着说那是琪木格故意隐藏身份,所谓不知者不怪,再说是她欺君在前,是要诛九族的

    李鸿章出面劝进,众将们劝进,皇后一把把眼泪的

    “启禀皇上,若札萨克图郡王能以为内应的话,我军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伤亡,还可更有争对性的进攻。请皇上三思。”也许是梁华殿太想立功了,他不想放弃任何一次机会。

    “皇上”李鸿章话才出两字,就给光绪一句闭嘴给堵了回去。光绪坚定的不同意,直到皇后招乎皇妃也琪木格出门撂下句话:“皇上既然坏了人家女子的清白,总要给人家一个交待才好。臣妾明日带妹妹叩见两宫太后,此事请太后圣裁吧。”

    光绪想发火,但不敢对着大肚子发,只能憋一口气痛骂臣子。气得光绪就在大厅睡了一晚沙发。第二天光绪还没下朝就被太后叫了过去,低头挨了一个多钟头的训。既然改变不了结果,只能利益最大化了。光绪在发誓赌咒会纳琪木格为妃子后,拦住了要宣旨天下的太后,然后琪木格去了参谋本部。

    入夜时分,参谋本部呈上代号为“蒙”的作战计划。当夜,琪木格就带着一直跟随她的三位侍女,趁着夜色朝着东北而去。(。。)

第三百章三十七章 悲喜各不同() 
琪木格,女,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札萨克图郡王乌泰独生女。光绪十八年秋以男子身份应征入伍,因训练成绩突出被调任中央侦察连。光绪二十年在清日甲午战争中因优良成绩授予智勇勋章。随后接替因伤离队的中央侦察营营长之职,之后在各战场成绩依然优秀。光绪二十二年春,调任皇家禁卫营长

    光绪拿的是琪木格的简历,上面写了琪木格自从军以来所有的经历,厚厚的一叠。这与之前琪木格皇家禁卫营长的时简历除了性别外并没什么差别。但另一份说明则说,琪木格之所以能以男子身份参军,主要是其她带着她的三名侍女也同时参军。因为她出具有哲里木盟的推荐信,所以也特意安排她于三位侍女同住,加之她与其它战友并不合群,所以一直没能发现她的真实身份。而她之所有哲里木盟的推荐信,一则是乌泰从小把她当男孩养,最重要的原因是草原上的不孩子没中原女子的娇气,她更想证明自己的能力。

    光绪将琪木格的简历放回桌上,白了眼坐在对面的杨枣儿,没声好气的说道:“我不纳妃的原因早就跟你说过了。后院争斗可能再所难免,但决不能影响男人在外拼杀。尤其咱们是皇室,牵一发而动全身。琪木格是王女,还是蒙古人,满蒙联姻那是自太祖起就有的规矩。我之所以会娶你除我们能说的话外,更重要的就是你的汉女身份,娶你就是为了消除满汉间的对立。富白美子是日本人。即便我再宠幸她,她的孩子也不可能立为太子。但琪木格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你这肚子里太医说可能是女孩,万一琪木格率先生下男孩怎么办?贵族会要求朕将琪木格的孩子立为太子。因为这代表着正统。但现在朝堂上多是汉臣,汉人已经实际掌握了整个国家,他们必然会支持有汉人血统的皇子继承大统。如引一来这势必导致朝野争斗,现在的国际形势跟本没有让中国停下来的时间,只要朝堂一但开始争斗,整个国家的发展就会陷入停顿。外国势力必然重新扑进中国,那时毁掉的可能就是中华的未来――你呀你,我把家里交给你管,这纳妾这么大的事也不跟我说一声。”

    听着皇上满腹怨气的话语。杨枣儿真的有些怕了。做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很传统家庭中的女性,三从四德的教育可是从小接受的。虽然大了以后接触到了西方思想,但传统观念哪里能轻易改变。民间大户人家妻妾成群本就是稀疏平常之事,更何况天室皇家。刚入宫时什么都不知道,总是小心意意。等她熟悉宫里的情况,等到能全部掌握内宫大权,尤其是当她怀孕之后光绪晚上总是时不时的在也身上蹭呀蹭的,她就萌生了给皇上纳妃的事。虽说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只是个说法,但做为皇帝总得有三妻四妾才行。虽然她心底也认为这些女子会跟她争宠。但这个社会就是这个样子。只是平民家出生的女儿,才入宫年余,皇帝太后都宠着她,所以杨枣儿跟本没有意识到。皇帝的一举一动都有着深深的政治目的,包括娶她为后。

    “好了好了,也不是没有办法。”看着一脸委屈的枣儿。光绪心又软了:“对蒙古攻略即便一切顺利,琪木格回宫也要等到下个冬天。你也快要生了。等生完这个女儿咱们再努把力,争取在琪木格回宫前怀上个男孩就没问题了。另外。我已下令国安局盯死乌泰,只要他生下男孩就地灭口,那乌泰就没有男孩来继承王位。我会在纳妃之时宣布琪木格的长子将继承乌泰的王位。那么即便她再生儿子也不太可能被立为太子。如此一来希望朝堂能平稳渡过。”

    好不容易劝住了委屈的杨枣儿,光绪才将她扶到房中。怀孕的女人干什么都显的笨拙,所以枣儿睡前起后的更衣换鞋,光绪从来都是亲自上手。直到美子进宫这才将这些事接了过去。

    美子为皇上更完衣后就退出皇后的房间,杨枣儿本来要让光绪去美子的房里,但光绪却抱着枣儿躺了下来:“今晚陪你。”

    京城内的日子因为春节的到来日渐热闹起来,朝堂年终的各项统计工作也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似乎一切都一如平常,除了东北各部频繁的调动,大家都知道这时打不起来,战争将在年后爆发。

    火车,普经以为会震动先祖陵寝的铁家伙,现在在老百姓眼里也只不过是一种比马车厉害,一次能拉很多很多货的大铁车而已。没有曾经望而恐惧的感觉后,百姓也愿意近距离去看看甚至是去摸摸这个来自洋人的稀罕玩意儿。随着大清铁路建设的越来越多、越来越长,工地上也需要更多的劳力。也因为铁路工地很多都在深山里面,铁路修筑商就用小火车拉着农闲时的百姓进工地干活,久而久之百姓们也就见怪不怪,必竟是一种跑的比马车快还稳当的家伙。将来走走远方的亲戚坐火车也快不是,就是火车票好贵。

    当然贵,越是新鲜事物前期的研发和初始投入的成本自然要尽快收回来,所以说任何新鲜事物都不是普通百姓可以玩的起的,单是一张座位票的价格就是小工厂主都觉的贵。但对于商家而已,时间就是利润,为了能争取到订单,为了创造更多的利润,车票贵也得接受呀。路近的还好,坐上半天也没什么。对于远途就难受了,从上海到北京,火车要跑二天一夜,火车上有专门的卧铺车箱,但为了能省点火车票钱,只能坐在位子上看着窗外日升日落。

    第一次坐火车的杨岐山刚上车时显的有些兴奋,月台上一排钢铁显的是那么威武。趁着过年学堂休学的空档,他受宁波知府和杭州巡府的委托。去京城向他当将军的女婿打听打听,这年后教育部是如何选派进京的先生的。京城各地的小学堂正在最后的建设当中。这朝廷何时能把政策下放到地方呀?这要是争取下来不仅仅的政绩,那可就是教化一方百姓的大功德呀。

    杨岐山本在地方上就颇有些名声。加上当还有当将军的女婿,就成了进京打听消息的最好人选。既然是受官府所派,那自然不用自己掏腰包出路费。巡府大人更是大笔一挥,让他带上夫人进京。不用自己出路费还要以顺道看看即将临盆的女儿,杨岐山自然是乐意的。在巡府大人的安排下,杨岐山带着夫人在上海登上了去京城的火车。杨黄氏怎么也没想到,火车上还有睡觉的地方。

    杨岐山看着窗外变换的景色却心思沉重,本来大过年的不宜离家远行,但他实在放心不下。到不是这官府的委托之事。而是出在他怀里那张半年前的报纸。报纸上印着皇上大婚时帝后二人的画相,杨岐山每看一次都更觉得画中帝后与自己的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