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中华苍穹 >

第354部分

中华苍穹-第354部分

小说: 中华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孩儿知道该怎么做。这就下去安排。”

    “地球就这么大,生存空间就这么多。既然要开拓本民族的生存空间。自然就要侵占别的民族。”李南柯才转身就听到父亲在说:“孩子记住,战争的本质是为本民族开拓生存空间。”

    李杰接到命令后。立刻点齐一个团向山林里开进去。他对抓捕奴隶没有任何感觉,就跟抓只猪是一样的。不过等他占领了这个部落,认为可以将这个部落改为一个训练基地,还可以随手保护一下矿地。

    这样的行动不仅在坤甸,在爪哇、苏拉威西和吕宋同样在进行。让南洋土人赎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奴隶便宜还好养,越是危险的地方需要的努力数量越多,他们死了可不需要什么抚恤。

    大量使用奴隶说到底还不是为了省工钱。大清对外贸易以获取对外贸易利润的主要来源还是茶叶、粮食、丝织品、服装以及各种轻工业产品,然而这些农副轻工产品都还只是属于量大利小的产品。它们存在的最大价值是解决了大量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稳定了社会。而这些产品所缴纳的税负大部都用在交通、卫生等民生上去了,光绪卖电的钱也全投到教育上去了。象造枪造炮造舰这种花费巨大的部分,除了矿藏资源的出售,更多的依靠黄金的输入。

    阿拉斯加,自1867年美国政府以720万美元从俄国手中购得后,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联邦政府并不太在意这块最新的版图,因为片寒冷的土地上除了鲑鱼实在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东西。

    阿拉斯加有黄金是早已众所周知的事,但从来只有散落的金沙。历史中于1896年育空高原发现金矿而掀起的淘金热。因为光绪的强势介入变得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光绪为了能尽可能的多吞下这批黄金,在光绪的授意下,也为了将来进入西伯利亚而训练特种部队在酷寒下的作战能力,大量作训人员经夏威夷改道进入阿拉斯加地区。无数企图一夜爆富而进入阿拉斯加的淘金者就这样消失在这片还不曾开化的冻土上。

    在美国和加拿大人的眼里。那片只见进去不见出来人的冻土,仿佛是一个吃人的魔鬼,各种恐怖的传言也在民间传开。曾经在很长时间里打消了美加等地民众进入阿拉斯加的心思。原本还提心掉胆怕被人发现。但时间一过1897年光绪的胆子就大了。想要瞒一辈子是不可能的,那还不如以被发现前能捞多少捞多少。也用不着为今后考虑,只要能更多的采出黄金。管它是不是粗狂开采甚至破坏性开采,死多少奴隶也不管,反正南洋的土人一时也抓不光。随着黄金开采量的加大,大量设备和人员进入育空河地区慢慢的就引起别人的注意。

    美国政府注意到了阿拉斯加的变化,因为进出最多的就是华人,华人在那里发现了什么?很快当地的税务部门向国内报告说:没什么,华人在这里开设了近40家鱼罐头厂而已。接到报告的美国政府放心了,不过是下面的官员拍他们皇帝的马屁而已。

    在一次清国皇帝在宴请诸国使节时,光绪不小心吃了一块土豆当场就吐了。没办法,在田庄台足足啃了半个月的土豆度日后,光绪对任何带有泥土腥味的食材都反感,对土豆尤为敏感。也就从田庄台下来以后,光绪痛定思痛开始大量建设罐头厂生产各种口味的罐头,作为军粮储存。光绪一直就喜欢吃鱼,百吃不厌,所以鱼罐头一直就是陆军采购的主要品种(海军不用,人家自己能捞鱼,海军主要采购的是素菜罐头)。鱼不单是口味好,更重要的鱼丰含蛋白质,能更好的补充体力。光绪尤其是品尝过鲑鱼后就喜欢上了这种鱼类,令人大量制成罐头。那么作为鲑鱼资源丰富的阿拉斯加有大量的华人鱼罐头厂就不稀奇了。

    越来越多的鲑鱼捕钓加工业成了阿拉斯加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在它的掩盖之下,金矿的开采就人为的被忽略了,而且中国特种部队在山地的神出鬼没的身影和山里时不时的黑烟,让越来越多的当地人传言山里有吃人有魔鬼。但事情坏就坏在鲑鱼罐头上。因为只要有利润的地方就会吸引资本。

    鲑鱼在后世还有一个叫法叫三文鱼,无论生吃还是做成罐头。在大清和欧美等地也很畅销。而鲑鱼的产地却有只北极圈一带,于是鲑鱼的价格节节攀升。华人在阿拉斯加的丰厚的利润刺激到了美国商人,于是在资本的惯性下他们来到阿拉斯加,打破了保持数年的平静态势。他们不仅利用政策来排挤华人,还带来了许多工人。

    无论是运送人员还是黄金,都需要进出山里。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进入阿拉斯加从事鲑鱼捕钓加工业,想要保住黄矿的秘密越来越难。到了1901年底,阿拉斯加不仅有鲑鱼还有更多的黄金的消息已经彻底传开了。

    作为卖地起家的布莱克听到消息后很快就来到阿拉斯加,在经过一番考察后,他与当地税务部门以较高的价格买下了曾经大清的金矿开采地。然后一封电报打到了旧金山。

    洪门起源于“汉留”,经由南明东宁总制使陈近南的发展,进而转化为洪门,是由抗清义士殷洪盛起始,殷洪盛抗清牺牲后其子投奔郑成功,汉留构想流传至郑成功所部。旨在反抗满清迫害统治,留存汉族文化。故后人尊其为洪门始祖。为什么叫做洪门?有的说:“洪门就是汉门,因为丧失了中原的土地,所以在“漢”(繁体“汉”)字里要除去‘中土’就成为洪字了。”有的说:“因为明太祖年号洪武。所以拿洪字来起名的。”

    但不管洪字如何得来,在中国国内,对大清朝廷而言洪门是一个叛乱组织。经过近二百年来大清朝廷不断的围剿,国内洪门势力已经枯竭。近年来光绪不断扶持民族产业、引进外资开办工厂、建立学校免费就学等措施。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免费的学习后进入工厂工作而获得一份安定的收入,所以也没什么人愿意拿一家老小的性命去搏一个名声。于是国内最大的反清复明组织实际已经陷入停顿,但国外的洪门组织却愈发强盛起来。只是。海外洪门组织自开山立堂的宗旨就是:爱国家,爱民族。抵御外来侵略。

    此刻,美国旧金山。洪门致公堂。北美洪门第一次恳亲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司徒美堂、黄三德等洪门大佬出席了这次会议。然而这次并不是一次事先有准备的恳亲大会,所以还有不少地方的代表还在路上。不仅如此,这算是华人出海多年后第一次的聚会,海外不少洪门团体也派出代表正在向旧金山赶来。就在这个大会之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晚生黄兴见过诸位前辈。”黄兴恭恭敬敬的鞠躬行礼。

    “黄兴,你每年都来致公堂数次,这次还是要劝老夫们支持你们反清复明?”虽然致公堂大佬司徒美堂对黄兴很是反感,但来者是客,这接人待客的礼仪总是不少。

    看看四周安坐的都是致公堂各地香主,独站于堂中的黄兴也是不惧,作四方揖说道:“洪门自创立之始,便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为何诸位先辈忘记先祖遗训,反助纣为虐。”

    “放肆。”司徒美堂拍案而起:“洪门先祖遗训岂容你一乳臭未干的小儿来告诉老夫。”以前黄兴每次来不过只是劝其为革命贡献力量而已,而这次却直指他们违背祖训,司徒美堂这次真的生气了。

    也许黄兴也感觉这样说不对,于是再次作四方揖说道:“小子说话鲁莽,还请诸位前辈原谅。只是满清窃取我大汉江山已逾二百余年,如今满清势颓,正是复我大汉江山之际。只要我们华人能齐心协办,何愁我大汉江山不复?”

    黄兴话才说完便引来满堂大笑,黄三德笑的更是难听:“如今朝廷东平倭寇、南定南海、北拒沙俄、西驻新疆,海军之盛更是让列强不敢直掠其锋。你却说满清势颓,当真可笑。”

    “黄老此话晚生不敢苟同。没错,从表面上看清廷却是一时强盛,甚至犹胜康乾之时。然诸位长者却不见朝廷之兵皆为我汉人,统兵大将亦是我汉人,朝堂之上以李相为首,朝臣十之**皆为我汉人。可以说如今朝堂除了一个满酋皆为我汉人所掌。只要我等高举反清复明之大旗,以兴我大汉之名,定能推翻虏酋复我大汉江山。”

    “确实如此呀。”一旁一位老者笑的嘎嘎的:“就连后宫之主的皇后都是我汉女,皇上更是明言将来太子也娶汉女为后,不出几代这坐朝堂的皇上就成了汉人了。”

    “诸位还别说,我去年回国之时还真见过皇后。那时我正好在天津碰到皇后亲自天津查看各地学堂建设情况,皇后着我大汉后服,一举一行皆依我汉礼,那真当是一个雍容华贵”另一位香主张枫语说道。

    “哦,果真如此?不妨仔细说说。”司徒美堂等众人皆是一脸惊奇的望着那香主,等他讲述经过。

    随着各国在大清的投资增多,作为海外华人自然也有报效祖国之心,更何况海外华人回国投资可是有优待的,而张枫语回国正是处理厂房开设之事。就在他抵达天津市的第二天正巧碰到皇后巡视天津学堂,早听说皇后不行满礼之事所以他就打算去亲眼看看。

    “褖衣,肯定是褖衣。当时在国内我就特意查访过此事,此正是皇上依前汉后服制定。”张枫语说的斩钉截铁。

    就在众人纷纷议论起皇后之时,久无人答理的黄兴咳了几声来始说话了:“诸位,这乃虏酋一时转移视线之计,虏酋就是要借着汉女为自己做掩护。要知道虏酋长子乃是蒙古女之后,满蒙联姻乃是有清以来的国策,将来登九五至尊位的就是满蒙之后。诸老切没上当才是。”

    张枫语鄙视道:“皇上长子却实是这蒙女之后,但老夫已经打听清楚了。皇上已经下旨,此子将来会继承札萨克图郡王的爵位和草原封地。再说立嫡不立庶自古有之,小子就会胡说八道。”

    黄兴被说的张口结舌,这件事他从未听说过。但他相信,在这种场合张枫语不会胡言,必竟这种事只要特意去了解一下就能知道真像。黄兴有些急了,革命在国内遭到最严峻的情况,若不能取得海外华人的支持,革命很有可能就要夭折:“诸位前辈,身为汉人当以复兴我汉家天下为已任。而如今诸位却在此迎逢虏酋是何道理?只要诸位前辈能支持革命,只要海外华人能高举义旗,必定能让天下华人响应,而一举推翻满清复我大汉江山呀――”

    “既然高举义旗就可以让天下华人响应,你为何不回国去鼓动领军的汉家将军,岂不是更加有用?”门外一阵骚乱,一位身着长衫的年青人走了进来,年青人行礼过后说道:“晚生见过诸位长辈。事出突然还请诸位见谅。”

    致公堂什么时候到了谁都可以进来的地步了?只见年青人轻轻一手挥,身后四个精壮汉子退了出去,同时关好门窗。司徒美堂知道这是这个年青人有话要私下里说,所以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低声质问道:“你是何人,胆敢擅闯致公堂?”

    “在下北美开拓者,代号淡淡一笑。”说着话,一笑的脸上真的挂上了淡淡的笑容:“此次特奉朝廷旨意,前来拜见诸位前辈,有事相求。”

    “你是朝廷的人?”黄兴大惊。(。。)

第三百五十九章 布局北美() 
“黄兴,你还记得皇上在你家哪你说的那些话吗?”一笑轻描淡写的向黄兴问道。

    “哼。虏酋之言早已忘记。”

    “也是。”一笑点了点头:“皇上让你效忠中国的话你都忘了,难怪你会干出这等背弃祖宗之事。”

    “我等男儿参加革命,正是为了推翻满清,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正是光宗耀祖之事何来背弃祖宗之说。”

    “皇上跟你说过。你可以不用效忠皇上,也可以不用效忠大清朝廷。但身为一个中国人,让你效忠中国、效忠中华大地、效忠中华民族。你连这个也忘了,说你背弃祖宗有何不可?”

    “且慢。”黄兴刚想张口反驳,司徒美堂就站出来急问道:“敢问大人,大人方才所说可是实话?”

    “当然。皇上劝告黄兴之时,晚生正好随侍皇上左右,亲耳听到的。在场的还有黄兴的父母和小妹,想要查证很容易。是吧,黄兴。”一笑说完,转而向黄兴发问。却不知道这名句话让司徒美堂等人心中是何等惊讶。

    “是又如何?不过是虏酋炯惑人心之言。”

    “皇上练新军、造巨舰大炮,带着军队东征西讨,不就为拒敌与国门之外,让国内百姓好有个安生的日子。但是在你们革命党眼里,为国浴血奋战的将士不过只是皇上的走狗。皇上引进外资,兴教育办工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