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中华苍穹 >

第364部分

中华苍穹-第364部分

小说: 中华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父为官多年。这事都记在脑子里了。回家路上为父已经安排下去了,现在想必大沽口的船支已经准备好了。”

    “父亲还是这么老谋深算。”

    李鸿章突然奸笑几声:“朝廷波诡云抉。哪能不留条后路呀。张之洞现在在干什么?”

    “张中堂到是一幅气定神闲,在家中并无异常举动。”

    “嗯。这也就是张之洞从来不争权夺利。这样的人不会威胁到别人,也不会有什么人去拉拢。”

    “恐怕让父亲想不到的是。父亲一手举荐的严复与唐、林、王、杨、欧阳几位大人以及冷局长、周局长一起去了参谋本部。看样子,真假皇上一事必然会让整个军队体系全部知道。这些人掌握着大清的财权和兵权,他们才是能左右整个朝局的力量。父亲,这些人您不拉拢一下吗?”

    “拉拢,怎么拉拢?这些人都是在这十二年里起来的后起之秀,可以说这些人才是当今这个皇上最核心的嫡系和班底,他们与当今皇上可以说是捆绑在一起的。别看老夫身为宰相龙宠不断,实则老夫等人不过只是皇上用来暂时稳定朝局的棋子。只要这些人起来之后,必将取待老夫等人的位置,严复就是其中之一。可当今皇上今天这么一去,最担心出变故就是这些人。因为不管新皇是谁,都必将要削去这些人的权职。而这些人却偏偏掌握着整个国家的财力与武力,这是一股能决定天下归属的力量,所以这些人才是要注意的呀。”

    “女儿已派家臣在参谋本部周围观察,只是咱们家的人还进出不了参谋本部,不知道他们会说些什么。但四周进出要地已经被严密监视。一但有人进出,他们会立刻来报。”

    “即使家将们将整个参谋本部团团围起来也没用。他们都是将军,他们最有保密意识的一群人,他们真要做什么哪里走大门大路。老夫就知道参谋本部有不少于五条可以直接联通外面的密道。那连老夫都不知道的呢?所以要监视参谋本部就要分析他们会怎么做。”

    “整个京师周边的兵力有丰台大营的第一师和西山大营的侦察团,以及城东的军校。而且当前国朝主力全部集中有北方,他们也一定会派大将回去把持兵权。女儿知道怎么做了。”

    “你还是不明白呀。今晚参谋本部外面一定不止咱们一家的家将。你能想到的他们也能想到。你漏了一个地――明十三陵镇。”

    “那里只是一个精密加工中心呀?”

    “既然是精密加工中心,能没有守卫机密的军卒吗?虽然都是些退下来的军卒。但都是功勋赫赫老兵,这些人打起仗来才是真正的精兵呀。如今是拼硬实力的时候。孙翁张几人无力左右朝局,不用去管他们。留下少部分人监视世铎就可以了,其它人全部撒在参谋本部周边。”

    “是,女儿这就去安排。”说完,李菊藕匆匆出了书房。这次很快,不一会儿就回来。此时的李菊藕却皱着眉头说道:“女儿方才想起一件事来。皇上在南海南门边上成立了一个习俗调查办公室,皇后曾跟女儿这么说过一回。有一次习俗调查办公室的少年进主楼内向皇上呈报事务时,用的却是汉礼。父亲,这么些年您不一直在把汉臣向朝中安插吗?女儿觉得这次是个机会,不如”

    咳咳咳咳不等李菊藕说完,李鸿章突然咳嗽起来:“北进计划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各军武器补给已经全部到位,如今皇上离去皇位悬空,但凡军中有人动些心思,都是有机会的。历朝历代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不说了,人老了就是不中用了,这夜是熬不住了。你几个兄弟都是些没用的,晚上就劳你盯着点了。”

    李菊藕也笑了起来:“父亲就安心去休息,但有要事女儿定报于父亲知道。”

    李鸿章熄灯睡下了,此时的参谋本部内依然灯火通明。

    “事情就是这样。现在皇上走了,朝中无人主持大局,我等何去何从,就请诸位各抒己见吧。”说完严复就坐下,端起茶碗喝起茶来。

    “真皇上十二年前就死了?这些年坐在朝堂上的居然是假皇上?这这这实在太不可思异了。”

    “何止是不可思异。天方夜谭都不带这么说的。”

    “皇上说没就没了,那北进计划还要不要进行?”

    “准备了这么多年。等什么都准备好了却出了这么档子事。要是不打,这么多年的功夫不就白花了吗?”

    “打。怎么打?现在连皇上都没了,拿什么打?”

    “怕不是拿什么打的问题,怕的是还能不能打的起来的问题。皇上这一去,朝廷必定要新选一个皇帝,新皇帝到时还让不让打都是一个问题。”

    “”

    为了北进计划能顺利进行,各地军事主官全部回京参加最后一次军事协调会议。等什么都确认了却碰到了这么一件无法理解之事。一人说一句,整个参谋本部就像菜市场一样喧闹。王士珍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都安静下来:“李相曾明说过,一但北事大定他将告老还乡,到进接替李相之职的就是你严复。到时朝堂就以你严复为尊。我就当着所有将官们的面问一问严相。不管将来朝堂有何变故,这北进计划还要不要进行,准备了五年多的仗还要不要打。”

    “打,当然要打。”严复很肯定的说道:“这战不是为政争,这战是为国家为民族之战。我严复今日就托个大,无论朝堂有何变故,本相决不容许有任何破坏此战计划。”

    “既然有严相此话,参谋本部就知道该如何去做。”王士珍示意诸将都到近前来:“只要军队不乱,朝堂再乱也乱不出北京城去。寿山、梁华殿、聂士成、刘盛休。诸位将军立刻带亲兵出京回归本部,注意军中传言并适当弹压。诸位将军此刻麾下更是集中的是我大清逾一半的兵力,几位将军回本部后不但要控制好部队,还要依原计划着手北进计划。吴德仁也立刻回旅顺坐镇太平洋舰队。林永升回广州坐镇南洋舰队,任鹏飞回哈尔滨空军基地。左将军坐镇军校,冯国璋坐镇丰台大营。杨东子回西山大营,段祺瑞去十三陵镇待命。”

    “那京城呢?京城的中央警备旅谁去接手?”

    “中央警备旅虽说是军队编制。但实际控制权一直是由皇上亲自掌握。如果此时兵部直接插手中央警备旅容易让人误会是咱们要搞兵变。如今朝堂动向不明,此时不易接管中央警备旅。老夫回兵部坐镇大堂。只要有老夫在,中央警备旅就不敢擅动。”欧阳振华出面说道。

    “没错,我们已将京城周边所有兵力控制在手,但凡京中有变我们可以随时大军合围,一个中央警备旅还翻不了天。只是咱们都是皇上一手提拔上来的,在外人眼里咱们就是皇上的心腹,一但新皇登基,难免会对我等起戒心,这点不可不防呀。”程诚一番话让在场众来无不长叹一口气。新皇有登基必然会谋求对军队的控制,这是所有帝王上台第一件要干的事,眼前这位皇上不也一样吗?

    程诚这里存了个小心思。新皇登基之初不会动军队,但时间一长肯定会找机会下手。陆军就分布在京城周边,海军中也不会先动这些掌握兵权的将领,那么自己这个海外派的海军总参谋长一定会是第一调整的。要先做准备呀。

    “m的,皇上这一跑搞出这么大事来。要是他不跑就好了。”说话的是吴德仁。吴德仁嘴上好像是在抱怨,其实心里也是打着鼓的。他媳妇可是皇后的贴身侍女,这皇上倒台皇后就完了。等人家开始清算假皇上,他家能跑的了?

    “真皇上的骸骨都找出来了,他这个假皇上不跑留在京城里等着砍头呀。”林启兆也是唉声叹气。他掌握着的是国家的财权,可无论盛怀宣还是席立功都有接手的机会呀。这新皇上台后,他的位置也是岌岌可危的。

    一时间,整个参谋本部全是哀鸿一片,哪个人能没点自己的小心思。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是句空话,这是用无数臣子的血换来的教训呀。

    久未说话的唐绍仪站了出来:“这里都是汉臣,我也明人不说暗话。如今我们掌握着财权和兵权,诸位同僚就没觉得这满清统治我大汉江山的时间久了点么?”

    “唐兄慎言。如今朝廷还掌握着大义的名份,而治权在手的李相也是太后的人。不说别的,就算诸将强行发动北进计划,只要李相不配合,地方上官员把补给拖延这么几天,这仗就没法打了。”严复垂头丧气的说道:“说到底,还是我们底气不足,最后还是要看李相的意思呀。”

    参谋本部哀鸿遍野,礼亲王府就是哭声遍地了。这些满臣和在京满人哪里能想的到,在大清皇位上坐的是个假皇上,还让他做了十二年之久。难怪他会重用汉臣排挤满臣,这原本他就是奸细呀。皇上说没就没了,这大清的天下还怎么办呀?

    “王爷,如今大清的皇上说没就没了。咱满人除了太后就是以王爷您为尊长了,这今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就请王爷为我等做主了。”

    “诸位切莫哭泣,今日请诸位来就是来商议上事。本王以为,为今之计只有尽快另立新皇才能稳定局面,延续我满人天下。”世铎抱拳道:“本王明日就奏明太后,诸位回家后就召集家丁仆役以备万一。只等太后旨意一下,我等立刻迎接新皇登基,到时候还请诸位把场面搞的宏大一些,以震宵小之辈。”

    “王爷放心,只待太后旨意传下来,我等定奉旨行事。”

    此刻在南下的火车上,枣儿带着两个孩子已经睡了,光绪却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的黑夜出神。真是事事无常,谁能想的到当了十二年的皇帝才发现自己原来就是个假货。十二年,让一个普通的机械工程师成了一国帝王,但这十二年没白过,总算为国家民族争取一个最好的局面。不过就凭着自己这么些年的功绩,也不是没有机会重回京城的可能。十二年的布置,十二年的心血,到底结果如何,就看大臣们如何看待他这位当了十二年的假皇帝了。想想寇连材告诉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就想笑,脚先出世这条不说,一个闪电把自己劈来也就算了,竟然是头朝下。好在那是烂泥塘,要是硬地还不得当场脑袋开瓢呀。这恐怕是最离奇的穿越方式吧。

    呵呵,说到底,谋事在人,成事却在天呀。(。。)

第三百六十七章 危机四伏() 
日升月落,不为人的意志为转移。虽然有很多人希望太阳永远不升起来,这样大清国没了皇上的消息就永远不会传出去。但是月亮还是到点落下去了,太阳依旧张开了自己的笑脸。

    当太阳的第一屡阳光洒向北京城时,参谋本部的大门打开了,各位将领按照昨夜的商议,朝着各自的目标飞奔而去。李菊藕帮父亲整理好衣冠,恭送父亲上朝。李鸿章面带微笑,踱步官步,悠然自得的走进国务院的大门。

    国务院内,不管曾经有何恩怨,每天早上前来上差的官员都会相互作揖问好。只是今天让他们感到有些奇怪的,几位主官大人似乎心情都不太好。

    “看来昨晚大家都没睡好呀,刑部尚书礼亲王怎么没来。”作为总理的李鸿章,一上差就召集八部尚书及相关人员议事,却没有在会议室里看到世铎,所以发问。

    “回李相,刑部尚书今朝一早就去颐和园给两宫太后请安去了。”杨度起身答话。

    呵呵,整个会议室内响起了各种各样的若有所示的笑声。

    “看来这真假皇上一事今天是瞒不过去了。太后得知,必然会另任新皇以继大统。在新皇进京登基之前,老夫身为总理大臣,这朝局总要稳住的。诸位有何高见,不仿直言。”开会的第一次发言,李鸿章就很明确表达了在如今混乱的局面下的自己的政治主张――稳定。

    但稳定自然是第一要务,这点谁都不会有意见。因为只有一个稳定的朝局。国家大小事务才能顺利的推进。所以有一个稳定的朝局,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也就是说,李鸿章说了等于没说。现在他要别人发表高见。别人就算是真有高见,这时也不好明说呀。

    李鸿章自进会议室后,可以说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严复身上,他的一举一动都收入眼里。可今天的严复除了显的心事重重外,还真没有异常举动。因为无法探听到他们昨夜商量出了什么结果,也不知道他在担心什么。所以李鸿章就直接问道:“严复,你身为副相。先说几句吧。”

    “下官也算饱读诗书之人,这真假皇上事还真是闻所未闻。下官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李鸿章呵呵一笑:“既然副相不知说什么好,那总领大清战略的参谋本部王总长有何高见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