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中华苍穹 >

第374部分

中华苍穹-第374部分

小说: 中华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枣儿在主座上坐下后,手在空中虚抬下一下:“诸位大人免礼。本宫知道诸位大人想知道皇上之前的事,无非是想确认皇上到底是不是汉人。但对此,本宫实也无话可说。”

    “娘娘,恕老臣直言。”孙家鼐站起来第一个说话:“前唐之时,李世民创下盛唐基业,治国也以汉礼为基础,于国于民都算得上的圣主明君。就因为他是鲜卑族人,所以李唐皇室一直不被中原士子认可是汉人。以至于李唐之末年天下大乱之后,再无一人举义旗要复兴李唐。相比之下,汉晋之后的杀胡令、两宋之后崖山数十万国人殉国、前明举国赴难,这些都是李唐所没有的。娘娘也是汉人,血统正宗乃是大事。万不可马虎。”

    看着齐点头的众臣,杨枣儿摇了摇头:“此事我也问过皇上。可皇上跟本想不起任何之前的事情。不过依本宫看来,可以肯定皇上不是满人。本宫也见过不少旗人王爷。他们长年不洗澡以香囊遮味,而皇上必需每天沐浴。即便是彻夜议政再过疲累,也必需沐浴过后才会入睡。皇上也曾说过,一身臭汗不先洗洗哪能睡的着。本宫身为皇后,与皇上最是亲近,皇上的习惯本宫再是清楚不过。单是皇上的饮食就偏重于汤水之类,每顿若无汤水佐餐必然不欢。”

    “这点下官可以作证。”王士珍站了出来:“田庄台上皇上就是如此。即使只有土豆,拿清水放盐也要有些汤水才能进食。而且皇上尤其爱吃鱼,每次在参谋本部用膳必定要有鱼。”

    翁同龢点了点头:“这些只能证明皇上出身不是北方。但南方也有其它少数民族。”于是所有人又望着皇后。

    杨枣儿笑了笑:“虽然诸如此类的习惯比比皆是。但要确认皇上是不是汉人,本宫也无办法。”

    “难道皇上就真的一点都想不起来?”

    见皇后摇头表示不知道后,大臣们便纷纷议论起来。

    “皇上到底是不是汉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等如何把他写成汉人。”良久没有说话的李鸿章抬起了头:“老臣记不错,这次娘娘回京随行的有一位皇上的替身。以老臣之见,不如让这位替身公开露面,先坐实皇上有替身一事。然后再慢慢宣传,总之要坐实皇上就是汉人,只是皇上再出面承认。那还有什么问题呢?”

    “老臣明白了。这就回去准备。” 孙家鼐起身行礼告辞,其它众臣也纷纷上前向后相二人行礼告辞。

    “噗嗤”,一个似乎憋了很久的笑声突然从房顶上传了下来。

    “谁?出来。竟敢夜闯相府,好大的胆子。”李鸿章怒呵道。同时称步到皇后身前。众臣也是大惊,皇后入住相府之前大内侍卫就已经将相府戒严,文武重臣齐聚议事。不管所议何是也是要严防消息泄露。就在这严密防卫之时却有人突然出现在房梁之上,如何不让人惊慌。王士珍、欧阳振华二人的配枪已经打开保险指着屋顶了。

    房梁转出两张年青的面孔。一声大笑之后,一个翻身就从房梁上跃下。二个身着劲装的少男少女立于堂中。他们对指着他们的枪毫不在意,恭谨的向诸位大人行礼:“晚生卫斯理(程心)见过皇后娘娘、见过李相、见过诸位大人。”

    “本宫见过你们,你们是那个南门边上的习俗调查办公室的人吧。”杨枣绕过李鸿章走到最前面:“今日乃是朝局议政,与尔等并无关系。你们来此何事?”

    “回娘娘话,是的。”卫斯理拱了拱手道:“近期习俗办公室会有一个行动,原本与皇上约定可以任意调动一支团以下的部队。可如今朝局变幻莫测,皇上远在南江,晚生不知道皇上给的满清令牌是否还能随意抽调部队,而此此次所需并非普通部队。不得已晚生只得借诸位大人齐聚之时,特来向诸位大人求援。”

    所有文官一脸惊骇的望着欧阳振华和王士珍,习俗办公室有随意抽调团以下部队的权利?兵部和参谋本部能直接调动的只有各自所属的宪兵部队,即便是宰相最多也只能调动中央警卫旅的一个营。要知道,没有皇上旨意任何作战部队的非法调动都将视为叛乱,即便是武警部队的调动也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原本以为只是皇上因为个人喜好而组建的小单位不想却拥有比宰相和直接军事主官还要更大的调兵权,这是不是皇上的一个安排?如果是,那习俗办公室就必需要在朝政中重视起来了。

    王士珍尴尬的没有说话。当初皇上是在参谋本部直接下的旨意,还要求保密,所以到现知道这条旨意的除了后来传达到兵部外,其它文官还真不知道。王士珍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

    欧阳振华是一个标准的军人,他就没有这么多顾虑:“确有此事,皇上是在参谋本部当场下的旨,后来传达到兵部要求必需配合。”

    “是的。虽然皇上下旨时未做任何说明,但参谋本部会依旨意行事。”有了欧阳振华的话顶在前面。王士珍也不那么尴尬,转过头来问:“卫斯理。只要是皇上发出来的令牌那就是有效的,你们只管执令牌行事,本官相信诸位大人都不会有意见。”

    文官们虽然震惊于习俗办公室的调兵权,不过既然参谋本部与兵部都认可,那就是可行的。李鸿章站出来说话:“既然皇上有过旨意,那你们照办就是了。”

    “并非简单如此。”卫斯理摇了摇头:“此次我们需要一个营的特种部队,而西山大营内驻守的特种部队仅剩不足两个连了。所以特来请参谋总长与兵部尚书二位大人从前线调回至少两个特种连。”

    “不可能。即便是皇上在此,本官也会断然拒绝。”欧阳振华一脸怒色道:“已派出的将士都是有任务在身,断不可调于你们所用。事关国朝百万将士安危。即便是皇上亲自下旨,老夫也会呈其利害请皇上收回成命。”

    欧阳振华的一句话堵死了卫斯理的要求,从小就接受精英教育的他们跟本不明白政治中的妥协与交换。一时间手里拿着令牌说不出话来。

    李鸿章笑了笑说道:“将已经派出去的将士突然调回,整个计划就要进行战略上的调整。如今箭已离弦收不回来了。如果可以,还请告之你们将前往何处,本相再让兵部调派合适的人手。你们以为如何?”

    卫斯理与程心两人低着头小声的商量着什么,只是他们说话的语调高低顿挫如同唱歌一样。大家能听得出来他们说的汉语,可偏偏所有人都听不懂。

    看着脸露探究之色的诸人,程心笑了:“我们说的是汉语没错但这是古汉语。很多字词的发音跟现在不同或是相反,所以诸位大人听不懂也是正常。我们计划要去西藏一趟,大约要二个月左右。所以我们需要最精锐的将士和装备,以及一些特殊器物。这是清单。”说完程心从袖笼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呈给欧阳振华。

    欧阳振华并没有立刻打开。只是看着王士珍,必竟要从哪里抽调兵力,还得参谋总长先说话。

    王士珍想了想说:“特种部队确实的军中精税。无论身手还是武器都是第一流的。不过,如果要去西藏的话他们还真不合适。西藏地处高原空气稀薄。我们长在平原上的人去了那里只要剧烈活动就容易头晕眼花。而目前特种部队还没有开始这方面的训练,反到是东南军区赵尔丰所属之山地第一师他们反到有过这方面的训练。所以他们才是你产这行西藏所需最佳的兵力。”

    卫斯理想了想说道:“王总长熟知各军情况,也许您的建议是对的。但王总长也忘了,山地第一师的官兵大部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大头兵,执行军令沙场拼杀自然没有问题,但我们此行不是打仗更需要的是机变。特种部队的官兵有足够的见识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大头兵不行。”说完,手上的拿着的金牌轻轻的晃动起来。

    “特种部队是精英部队,人数本来就不多,如今京城留守的也就一个连而已。当然,皇上的旨意臣下自然会遵照执行。此次事关国家命运,你们不会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只为完成你们自己的调查的吧。”王士珍淡淡的笑了笑。

    “好吧,可以借调山地师的一个营,但至少要给我们配备一个排的特种部队作为指挥官,这点没得商理。” 卫斯理举起了手里的金牌示意他的话代表的皇上的圣旨。说完,卫斯理与程心盈盈一拜后,转身走了出去。可没走两步又倒了回来。

    “忘了说了,皇上李明就是汉人,这点诸位大人不用过虑。我们已经验过皇上的血脉,确认是汉人无疑。这可是上古就传下的法子,还借用现代西医的检验手段的。另外,因为有变动,我们需要重新修改计划,这在期间内请诸位大人协助我等准备相关器物。预计出发时间在一个月后。”

    直到门房回报卫斯理走远了,欧阳振华这才打开信封却大吃一惊,这份习俗办要求置办器物的清单无所不包。厚重的冬衣、丰厚的食品、各类枪械和弹药列的满满的,甚至还提到了兵部刚刚投入研制的装甲火炮车。

    “他们怎么会知道有这个东西?”欧阳振华指着清单白纸黑字,问王士珍。这还是陆总参段祺瑞看到从旧军舰上拆下的双联装75毫米速射炮要回炉,于是他要来了两座打算装在卡车上。这要是研制成功了,这绝对是陆军的大杀器呀。所以,列为乙级机密的军备项目除了李鸿章严复二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东西外,具体的名字只是参谋本部和兵部装备司才知道。然而如此高度机密的名字却出现在一个调查办公室的物资清单上,这如何不让人吃惊。

    其它的文官见两位军事主官都要避着宰相谈事,知道事关军事机密于是打算起身告辞。却不想王士珍反应极其激动:“军中出现极别极高的间谍,诸位大人在下先行一步。”说完,欧阳振华也跟着离开。

    这是大事件,自皇上主政以来还从没有听说过朝廷大员中出现叛徒,此时突发此事就足以让众臣引起重视了。于是重臣们也纷纷告辞离开相府。

    杨枣儿早在大臣们开始讨论军务之时就离开了,虽然皇上让好主管教育但也仅限于教育部事务,后官不得参于朝政依然是当前朝廷中的共识。待在后堂的杨枣儿直到李鸿章回来请安后才回房歇息,时间已经不早了,明天还要以媳妇礼去见两宫太后,也不知道太后们会有什么反应。(。。)

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歧() 
“奶奶――”小恬恬在一声大呼之后就跳进慈惠的怀里开始各种撒娇。

    一大早,杨枣儿带着女儿就来到颐和园晋见两宫太后。恬恬还小,自然可以不用顾及各种礼仪,但杨枣儿不行。她恭恭敬敬的向正襟危坐的两宫太后行礼,慈禧黑着张脸一言不发,慈惠只说一句:坐下说话吧,就泪流满面的抱着恬恬各种亲昵。

    “奶奶不哭,恬恬要在京城读书,以后就不走了。”

    小恬恬胡乱的帮慈惠擦拭着眼泪,可慈惠眼中泪如决堤。一边是从小亲手带大的孩子,说没有感情是骗人的。另一边却是家国天下,满人自被袁寿山在奉天屠杀之后,满人中的精英已经大部凋零,所有人都明白满人已无法再撑起满清的江山,但要慈惠亲眼看着大清江山的轰然倒塌,这也是一种残忍。

    小恬恬从慈惠怀里跳了下来,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各种早已准备进献给奶奶们的各种吃食摆了满满一桌子。看着小恬恬那无邪的笑脸、看着拿着吃食的小人儿踮着脚努力举高小手伸向自己嘴巴的慈惠,终于摸了把脸颊忍住泪水,弯下腰用嘴接住小恬恬递上的吃食。对江山已经心如死灰的慈惠已经吃不味道,但这必竟是小孙女精心为自己准备的吃食,慈惠还是连连点头说道:“好吃,真好吃。小恬恬最乖了。”说完,溺爱的抚摸着小恬恬的头。

    从杨枣儿母女进宫开始,慈禧就一直黑着张脸,不言不语的一直盯着门外。小恬恬总是不时的看一眼慈禧。却被黑着脸的慈禧吓的不敢上前,李恬没有忘记电话中那声咆哮。李恬想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要拿块吃食给小奶奶尝尝,虽然小奶奶很少笑。也经常严厉的训斥过自己,但对恬恬的疼爱却从来没有少于。李恬在桌上翻检了好一会,终于找到一个她认为应该最适合小奶奶口味的吃食拿在手上,走了过去。李恬想的很简单,她亲手把吃食放在大奶奶嘴里,就让原本哭的稀里哗啦的大奶奶破涕为笑,她以为自己再来一次可以同样让小奶奶开心。

    当李恬踮着脚努力举高着吃食,笑着说这是恬恬特意给小奶奶准备的时候,却不想慈禧却一巴掌打在她的手上。踮着脚的李恬摔倒在地上。手里的吃食也飞的老远。一脸委屈的李恬在慈禧强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