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中华苍穹 >

第403部分

中华苍穹-第403部分

小说: 中华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陛下果然一语中的,是直问核心呀。然我族严守上古承诺,这些事还真不能告诉陛下,请陛下谅解。只是不知陛下听过此行见闻之后,有何感想?”

    “没什么感想,因为晚生也是好奇,所以也做了一些了解。只是你我方法不一样,朕在收集上古传说和相关文献。当然,这不仅是国内的,还包括国外的。”

    “哦,陛下此举到是别开思路。可有所得?”

    “晚生由集国内各民族的上古传说,发现我族上古传说皆起源自西北,后来晚生又收集了一些中东地区的传说,发现这些传说又源自东方。晚生揣测,这些传说讲的是西域群之山之间发生过的秘闻。只是当时人类才走出蒙昧,无法理解当时的现象,所以编出了一套神话口口相传,只是后人经过改编,很多神话在遣词造句已经截然不同,但最核心的东西是变不了的。所以晚生以为,这些神话讲的就是上古时期神在地球上活动的现象。”

    “子不语怪力乱神。陛下也相信有神吗?”

    “晚生不相信有神,但相信神的传说。假如我们能把今天的火炮带到上古时代去的话,那么这门能产生爆炸和火光的炮就会成为神器,而持炮者就是神了。其实不用把神想的太神秘了,晚生以为,这些神不过是上古那些科技更发达的文明来到地球上而已。也许人还是他们创造的的呢。”

    “这”逍遥子惊道:“造人?”

    “没错,造人。先生也许不知道,皇家书院刚刚培育了一种水稻。这是用两种不同的水稻杂交而成,这种新的水稻不同于任何现有的任何水稻,是一个全新的品种或者叫生物。也就是说,就在不久前,人类刚刚创造了一种新的水稻品种。既然现在人类都可以做到创造新物种,那有着能跨越太空能力的神级智慧生命,为什么不能创造出人这个新的物种呢?至于神级文存不存在,晚生相信是一定有的。宇宙浩瀚无边,有什么理由在这浩瀚无边的宇宙之中,只有地球上才有智慧生命呢?”

    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呆若木鸡包括逍遥子在内所有人都是一幅同样的表情,他们对李明超越性的思维方式给震惊了,他们从来没有这样考虑过问题。

    “英国有一位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写了一本小说叫时间机器,讲的是一个人穿越了时间到了未来,朕建议你们去看看,也许会对你们有所帮助。”李明能理解他们的表现,必竟他们的眼界还局限在这个地球上。只有当人们学会抬起头凝望无穷的天空时,也那时随着视野的开阔,思想也将开阔起来:“不用惊讶,没有人能凭空想象出一样东西来,所有的想法说法都是建立在有现实基础上的。就如这本时间机器里描述的穿越时空那样,虽然神奇却也是有现代科学理论作为依托的。如果放在一百年前,跟本没有人能写出这本书出来。所以朕才认为,那上古传说虽然有夸大的成份,但一定看到了什么才能这样想象出来。对了,此次随行的军士未何一个没见,不会因为他们知道的太多了,被你们给干掉了吧。”

    “难道我等在陛下眼里就是如此残忍?虽然此行死伤惨重,但活着的全部回来了。如今正在后殿沉睡。”

    “这与残忍无关,只是有无此需要罢了。既然没死,等他们伤好之后就把外面的宪兵替换下来吧,以后这些人就归你们直接指挥。不过朕需要他们将此行碰到的行军和作战的细节写下来,交由兵部研究。西藏既为我中华国土,朝廷的政令不达算怎么回事。”

    李明与众来又闲聊了一会后对逍遥子说道:“晚生尚有俗务,这就请辞。”说完拱了拱手走了出去。

    大门打开,一股寒风夹杂着雪粒迎面吹来。

    “今日白天还是艳阳高照,不想晚间居然下起雪来了。”

    “雪好呀,看上去挺大的。”逍遥子走了出来,望了望天空说道:“瑞雪兆丰年,是个好兆头。只是这天地间源起于何,又将在何处终结。”

    “也许最终可以给出答案的还是西方的科学吧。说到底,中华文明理论太注重现实和人际关系,对于事物缺少追根究底的精神,如今西方科学为我们补上了这一课,那我们更应当去取长补短,去认真去学习。”李明突然转头看着逍遥子说道:“如今朝中有些很奇怪的言论,新朝才短短建立不到一日,就有人叫嚣着要分封天下。朕秘派员查探,发现这些人似乎与某些隐秘的世家大族门派有关。的确,中华可以说是篡清而出,为天下安定计,对那些隐藏的势力还不能借着战争来清除。可他们真以为朕对他们就没办法了?还是说他们有胆子对抗朝廷的大军。先生既为我中华自上古传称最古老的一支,还请生先将朕之意带给他们。若他们想拖中华后腿的话,朕不介意拼个你死我活。”(。。)

第三百九十四章 商人的野望() 
“这是怎么了?”就在李明离开瀛台后没久,重新熟悉了防务的琪木格回来了。她才进门,杨枣儿一眼就看到了她脸上的掌印。这只能是皇上打的呀,杨枣儿吓了一跳立马站了起来,皇上可是从来不在她们姐妹面前发脾气的呀。一旁的美子也意识到到出了大事,吓的脸都白了。

    “姐姐”琪木格话才出口,才止住的眼泪又落下来了。自己在冰天雪地里为国征战,回来后却遭如此对待,心里怎么想也不舒服呀。

    “到底怎么了?”杨枣儿急呀,今天是新年又是开国大典的大日子,就算琪木格犯了再大的错也不至于如此吧。

    杨枣儿急着要搞清原因。可当琪木格将方才在午门接驾之事说了一遍后,杨枣儿却笑了起来。

    “不是姐姐说你,你这巴掌挨的就叫活该。你好歹也是堂堂大中华的皇贵妃,在后方指挥也一下也就是了,亲自上前拼杀算怎么回事。知道的人也就算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国朝到了需要把妇人送上战场的地步了。”

    “好,就算是我错了。可那是午门呀,多少朝廷大员都在哪看着呢,还有洋人的公使”琪木格说着话,满肚子的委屈一下子又宣泄出来。

    “正因为那是午门呀。”杨枣儿拉着琪木格的手坐了下来:“皇上只有当着满朝文武面的发火,即时再有战事你还想去,满朝大臣也不会同意。这样你才上不了前线。”

    “就算私上前线让皇上不高兴了,怎么说我也算是为国有功吧。至于打我吗?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

    “你为国是有功。可对皇上来说就是犯了大错。你知不知道,你才上前线的消息传来皇上就发电报叫你回来。可发了无数封电报叫你回来。你到好,不仅不回来还越冲越前。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有受。反正你在打仗说不回来皇上也拿你没办法。为了稳定军心,皇上又不能强行将你召回。皇上一直忍到前线战事稳定,又刚好到开国大典,结果你就留句惊喜就没了下文。你知道皇上是怎么说的吗?他一大男人留在家却把老婆派上战场,你这是在打他的脸呀。所以为了不让你再出去,只有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打你,这样就算你再偷偷跑出去,前线那些将军也能把你给拦下来。你在前线每到一个地方每一个举动都有专门的电报发回来,皇上收到你潜入新西伯利亚城的消息可是一夜没睡。发了一晚上的火。”

    “是呀姐姐。”美子也在一旁帮腔说:“皇上都警告妹妹了,说要是敢学你就把妹妹的腿打折。”

    “噗嗤――”琪木格笑了出来,她从杨枣儿的话里听出了皇上浓浓的关爱之情。可她还是很不高兴的说:“我说跟着我的那两个电报员总是神神叨叨的电报发个不停,原来是泄露了我的行踪,下次回去揍他们一顿。”

    “行了,堂堂皇贵妃亲自动打人,你不在乎,皇家还要脸面呢。以后老老实实的在家呆着哪都不能去。”杨枣儿摸了摸肚子说道:“咱家的孩子还是少了些,算上我肚子里的也就第五个。以后你们都老实在家。好好生养几个,省得太后天天叨叨说我不让皇上纳妃,明明是皇上自己不要好不好!”

    杨枣儿话才出口,琪木格和美子就低笑起来。不一会儿太医也过来给贵妃看过脸伤。姐妹三个坐在一起唠唠家常说说闲话,不知不觉间夜已经来临。随着院门外孩子的欢呼声音,出去玩了一天的孩子们都回来了。琪木格抱着半年未见的儿子李纯说着话。杨枣儿说着孩子们一天到晚就知道疯玩,美子则笑笑去安排晚膳。以前宫里所有人必需等皇上用膳后才能进食。自从有了孩子后,这条规矩就算完蛋了。孩子总是容易饿。所以到点用膳就成了新规矩。不是没有御史上折了参奏皇上此举毫无皇家礼仪,但李明全部留中不发,宫中也依旧看孩子们的饭点进膳。

    孩子们全部吃饱后跑去外面放烟花玩,膳食也全部撤了下去。这时李明才顶着一头雪回来。

    “都吃完了?也不给我留点。”李明拍了拍身上的雪花后问道:“黄玲呢?”

    “玲妹妹在前殿代皇上招待各位来京的商贾。”美子起身为李明换上朝服在一旁问道:“皇上,今年为何召集如此多的商贾,还请至前殿用膳所为何故?”

    “嘿嘿,你们不懂。商贾用的好了,也是国家的大杀器。”

    杨枣儿看着一脸奸笑着离开的皇帝说道:“自古商贾逐利而忘义,历朝历代无不加以限制。现在到成了国家的在杀器,实在闻所未闻。不过此间涉及朝堂方略,我等妇人还是不要过问的好。只是看皇上这样,肯定有人要到大霉了。”

    “以皇上的秉性来看,倒霉的肯定不会是咱们中国。反正都是国朝得利的事,咱们姐妹可不去管他。”

    “国朝大事还论不到咱们妇人来管,不过这孩子们可得管好了。咱们去出看看,孩子们放烟花伤着就不好了。”杨枣儿笑着让琪木格拿来外套披上,推开房门走了出去。屋外的烟火正在天上打出绚丽的光彩。

    紫光阁内,水陆纷呈。商贾们热情洋溢的讨论着来年更加兴旺的市场,纵容国朝海陆大战在即,也没能影响到中国商业走向世界的脚步。且不说已经实际沦为华人控制的南洋,就算再远一点的澳大利亚,华人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就是欧美等地华人的商业份额也在逐年增加,就连贫瘠的非洲也开始出现了华商的店铺和工厂。他们为国朝提供着越来越多的税赙,组建了一支又一支的军队,修建了一条又一条的道路。今日他们能坐在皇宫内院饮宴。正是因为他们立下的这些功绩。要知道这样规格的宴席可是开国的第一次,就算是前清时期。除了当朝几位重臣外和外藩外,可从来没一位平民能进到这里饮宴。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呀。吃了这么一顿筵席,以后回家在街坊面前可有得吹了。

    87岁的乔致庸身体已经很差了,平时在家也没有精力掌管家事。如今为了能进京面圣更能吃一顿宫廷筵席,老乔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力,一拐杖打跑了劝进的子侄晚辈,不远万里坐着小车进京。乔致庸秉承着儒商的传统,以信义为先。这些年随着国朝实力大增,商人们在海外的经营也不再向前清那样处处受到排斥。见贯了朝廷起落的他很清楚,商路的通断与否。其实就取决于朝廷的实力。

    国朝大军一改长期固守的态势,以雷霆之势杀进西伯利亚,未经大战便在寒冬的掩护下控制了整个西伯利亚,只待春天到来就大举收复西伯利亚。南方的海上,强大的舰队也已经做好了大战的准备。然而现在看起来,整个局势并非如同开战之初那样一片大好。在北方的鄂木斯克,俄国正在集结大军,据说已集结的兵力达到四十万之多而且还在增加中。在非洲,总排水量四十多万吨俄国远东舰队已经枕戈待旦。而俄国还在抽调一批老式舰队组成第二太平洋舰队,正在朝太平洋驶来。俄国已经向世界宣告,将在春暖花之开际南北海陆并进夹击中国,不仅要攻入北京还要攻下西安。彻底灭亡中国。

    然而国朝在北方的大军总共加起来不过三十余万,不仅要阻击俄国五十万的大军,还要攻下西伯利亚的俄国各重兵把守的城镇。海上。国朝海军现在不过二十多万吨的排水量。单从数据上来看,国朝似乎败局以定。以至于国内已经谣言纷云。都说国朝几经征战,如今洋人也不敢欺凌中国。此时中国可谓外御其侮内兴工业。正是国朝兴盛之时,更当以发展国朝经济为重,此时皇上却兴兵征伐引来俄国强力报复实为不智。

    必竟是五十万俄国陆军,必竟是四十多万吨排水量的俄国舰队,单从数据上中国的远落于下风的。加上在华的洋人报纸的各种分析论证,似乎中国的赢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