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中华苍穹 >

第424部分

中华苍穹-第424部分

小说: 中华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认为这点值得我们关注。”

    “同样在战略战术,中国海军也有着很高的技巧。”斯佩则详细的分析了中俄海军交战的过程:“在交战上,中国采用集火的方式,以多打一以达成尽快逐一摧毁敌舰攻击力的目的。在对俄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就是如此,集中海琛、海筹两舰的火力全力进攻,在白起等舰转回来之后,更是集中四舰火力猛攻苏沃洛夫,这样的攻击给人的感觉就是铺天盖地的,不仅能最快速度对敌舰进行杀伤,而且还能有效打击敌人的气势,此战对于本来就士气低落的俄国海军,效果更为明显。据说这样的战法是引用至中国上古军事理论文献――孙子兵法中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理论指导思想。这本书已经成为中**事学院的入门级教材,建议将此书引入德国,并编入德**事教材当中。同时我还注意到中国人对轻巡的使用。无论在中日旅顺海战还是这次中俄廖内海战,中国最先发动攻击的都是轻巡。中国人利用轻巡的高航速,迅速绕过敌舰本阵向敌舰的轻型军舰发动攻击,不仅可以打出先发制人的气势更可以提升本军士气,而且轻巡的游弋必然会牵制敌舰本阵的阵型和干扰敌舰的指挥,这让其主力舰队投入战斗时将出现在一个另加有利于自己的位置上。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对海军的理解在德国之上。”

    “在炮击上,中国海军各舰均设置有火控中心,所有舰炮的射击参数均由火控中心提供,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同一舰对某一点位置的火力投射密度。同样他们还利用无线电通讯的优势,可以控制整个舰队朝一点进行密集的火力投射,这就是中国海军炮击看上去非常凶猛的原因。”

    “在舰船操作上”

    在不同岗位学习的德国官兵都提出了对德海军未来建议极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这点让提尔皮茨非常满意。整个总结会非常有意义。

    然而此刻的坤甸行宫内,在门外还一脸喜色、酒意酣然的皇上才进门,脸色迅速平静下来,似乎还带着一些忧愁,这让随行的官员噤若寒蝉。是什么事让刚刚大胜而归的皇上如此烦忧?

    其实到不是什么具体的事,战斗是军人是事情,但战斗的结束就意味着皇帝应该回到自己的职责当中,对此李明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李明喝了口水,淡淡的说道:“海上的一场战争结束了,但海上的争斗才刚刚开始,陆上战斗也还是进行。你们都要记住,战争不过是之前争斗的结束,战争也是新斗争的开始。吴德仁、李南柯,后续的行动准备的怎么样了?”

    “皇上请放心,一切都在计划之内。”

    “在东西伯利亚,两个装备简陋的日本师都能压着俄国几十万陆军打,陆地的战争俄国也是输定了。夏威夷在此战中借口对俄国宣战,也意味着中国的海上控制力正式伸到夏威夷。但战争还没有结束。此战过后,世界第一领土大国,世界第二大海洋大国就此出现。自此后,欧洲列强会把中国放在放大镜下仔细研读,我们也要换个面孔见人了。”李明抬着望着远方的天空,信心满满的说道:“大国,就应该要有大国所匹配的架式和气度。去,用行动去告诉欧洲列强――从今以后,中国的话,他们要认真聆听!”

    “喏!”(。)

第四百一十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孙子兵法攻谋篇有云:善战者,未谋胜先谋败。老祖宗传了几千依然行之有效的话,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有道理,就要虚心听从教诲,中国人一向都虚心好学。

    所以参谋本部按照战事可能的结果制定了,中俄海战胜、平、负三种可能的应对计划。负没什么说的,海军主力战舰战至全军覆没,自此中国海岸线将全部进入俄国海军舰炮射程,中国陆军将在舰炮射程范围外进行防守,同时进行坚壁清野与可能登陆的俄国陆军进行反登陆战,确保俄国陆军无法在陆地上获得立足点,借以拖垮远征的俄国海军,再伺机反攻。若胜则没什么说的,中国海军自当全力反攻,彻底全部歼灭俄国海军,将俄国势力完全赶出东亚。平则是最麻烦的,也是战前参谋本部图上推演中可能性最大的。若是一战而平手,但势力强弱变化为我攻敌守应当如何,或变为我守敌攻又当如何,又或是互有攻守又当如何。既然有可能,那就要有应对。因为孙子兵法有还有云:多谋胜少谋败。

    只是老祖宗还说过一句话:计划跟不上变化。

    参谋本部无数次图上推演,最有可能的结果都是中国以微弱优势惨胜,所以这个战局是参谋本部拟定最详细的,详细到哪级军舰受何种程度的伤害、伤几舰、维修进度会对战力有多少影响,后续各舰如何攻防等等写满了一房间的预案。可谁知道,曾经在一个笑话般的图上推演竟然成了真的――

    俄国海军全军投降的消息从廖内海战场传回京城,京中提心吊胆了一整天的文官们长舒一口气回家睡安稳觉了。可参谋本部的各级参谋官们却跳了起来。因为对这个结果没有任何预案,也就是说。他们必需连夜重新评估战事结果对战局的影响,以及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参谋本部彻夜灯火通明。整个现场一片凝重。不是参谋们不兴奋,而是参谋本部的工作太重要了,这是整个国家的军事指挥中心,一个顾虑不到就前线就可能局势逆转。所以在门外再怎么嘻嘻哈哈的参谋们一但进了参谋本部大门,就要把心情换成工作状态,他们都知道,自己万万不敢马虎。

    参谋不是领军大将,无论哪级参谋每天都只能对着地图比划,天天看一样的图、做着一次又一次的估计估算评估。工作是枯燥而繁琐的。曾经还在夏威夷时有着海军儒将之称的太平洋舰队参谋长程诚,也在参谋本部这间参谋室内为中国海军谋划了十年。如今的中国海军总参谋长上将军衔的程诚,已经有了白发,脸色也越发憔悴。曾经的儒将已经渐渐老去,但眼中的精光却越发犀利起来。

    程诚看着手下的海军参谋们在图上划出一道又一道的线条,他听着参谋们谋划着一种又一种的可能,自己却一句话没有说,只是静静的听着,因为他也需要从更多的设想中找出一个对我方最有利也最能实现的一种办法。程诚将所有的思绪放在了眼前的南洋海图上。不远处的陆军参谋们的叫嚷思毫对他没有影响。

    陆军不是海军,战士们再英勇也需要有足够的食品和弹药进行补给,才支持他们继续作战。海军有货船作为运输力量,一艘万吨级货轮的运输能力就可以抵的上十几列火车。更另提一个船队了,何况军舰本身就有着足够的运载能力。陆军不是海军,能对海军舰队进行补给的港口总是可以数的过来的。但在茫茫的西伯利亚荒原,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成为战场。每一条小路都需要有士兵把守。不然一个顾及不到,就有可能让敌人突破防线。

    整个西伯利亚前前后后压着几十万大军。光让将士们吃饱的粮食每天消耗都是数百吨,这就需要几列火车才能装的下,更别提在战争时期消耗更大的弹药等物资了。西伯利亚铁路上的火车日夜不停的来回穿梭,将陆军需要的补给一列列的给运送过去,但火车的运输只限于铁路附近。然后由陆军开始装备的货车一点点的往前搬运,但刚刚才开始大量投产的货车,一车也就拉个一吨多点,而且对道路也有要求。对那些火车和货车都到不了地方,人拖马拉依然还是补给运输的主力。

    西伯利亚的春天已经到来,冰雪的融化不仅让雪橇无法使用还让道路更加泥泞。马匹、骡子,甚至牛、驴都在陆军的征召之列,但依然无法满足前线几十万官兵的补给需求,马车自然是越多越好,曾经在田庄台之战以羊肠小道完成物资补给而赫赫有名的独轮车自然也不会落下。但陆军不是海军,货船只要有燃料,就能永远不停的开下去。陆军想要完成二十万主战部队的补给,就需要不少于十五万后勤人员进行不间断的补充,这还是建立在有了货车的基础上,而且随着战争的胜利,补给线越来越长,路也越来越难走,需要的后勤人员也越来越多。更何况,牛马驴骡子也是要吃东西的,运送物资的士兵也不能饿着肚子干活吧。为了提高货车的送输效能,简单的道路开始修建,在大型设备还没办法深入的偏远地方,只能靠工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然陆军补给部队要从货车集散点运十斤补给到百里外的军营,一个来回路上就要消耗掉二斤粮食,这样的消耗对让已经沉重的补给线越来越负担不起。俄国陆军连只有缺衣少弹只有轻装备的日本陆军都不打不过,一但火力齐备的中国主战陆军部队上来,那胜利是可以预见的。现在决定中国陆军能否取得对俄国的最终胜利,全部的压力就集中在补给的输出能力上了。

    空军的飞艇其实也是很好的运输工具,一艘飞艇一次就能动输五吨货物。而且不受地形影响,速度也是所有运输工具中最快的。数百公里的距离飞艇一天足以飞两个来回。二十余艘飞艇一天能运送二百吨物资,足以满足一个师三天的高强度攻击需要。如果是防守战,二百吨物资省着点够用一周了。虽然飞艇还会受到天气影响,而且数量较少,但用于对前线进行紧急补给还是第一优选方案。如今中国降落伞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空军也进行过争对性的训练,即使在激烈交战当中,只要天气情况良好,飞艇也能有效的进行空投物资。

    想法很好,但空军不愿意配合。任鹏飞始终认为空军是作战兵种。应该更好利用目前敌人还无法反制的优势,从空中打击敌人。他认为应该利用空军的高速和远程优势,越过敌军地面阵地去轰炸敌军后方基地甚至城市,达到全部摧毁对方国家进行战争的能力,使敌国政府和国民丧失继续进行战争的意志。任鹏飞还给自己的想法取了一个很有深度的名字――战略轰炸,为此他还上过折子言明战略轰炸的重要性和意义。尤其是在当前俄国战局出现败像之时,更应该大规模进行战略轰炸。为将他将目前空军中全部九十三架飞艇中的七十架调到新西伯利亚城,由空军司令杜子腾亲自率领,已经做好了大规模轰炸鄂木斯克的准备。待陆军攻占之后。空军就可以以鄂木斯克为基地,大规模对秋明甚至叶卡捷林堡展开战略轰炸,彻底打掉俄国继续战争的能力和意志。那么这场战争就可以由空军来结束,这将是整个空军的荣耀。而不是向陆军说的那样。让空军帮他们运送补给。

    “空军是作战部队,不是运输大队。”任鹏飞对段祺瑞的提议嗤之以鼻。

    对于空军总参谋长任鹏飞所提议的战略轰炸,作为参谋总长的王士珍同皇上都一致认为。仅仅依靠轰炸就可以让敌国丧失战争意志的设想几乎是不可能的,战争意志是取决于国民对战争的抵触情绪。这跟政府进行怎么样的宣传有关,而与战争的强度和烈度几乎毫无关系。但他们对于任鹏飞提出的。摧敌对国家进行战争能力这一点,到是都表示认同。轰炸可以有效摧毁敌**工设施和弹药仓库,攻击敌人的指挥系统令其瘫痪,打击敌人兵力集结位置让敌军无法完成战术安排,在这点上空中战术轰炸就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至于任鹏飞提到国家级的战略层面,至多只能做到战略威慑而已,陆地上的战争最后还要靠陆军来完成。所以,目前保障陆军补给物资就是重中之重。

    让空军转行做运输队自然不可能,不然就不会专门设立空军军部和空军总参谋部,但飞艇的运输能力确实比陆军人拖马抗的要强的多。尤其对已经逼近鄂木斯克、连续大战的两个日本师来说,他们亟待补给。作为参谋总长,王士珍自然可以强令空军变成运输大队,但这样做只会引起空军上下全体的反感,不仅不利于战事发展更不利于军中的团结。所以王士珍苦口婆心的跟任鹏飞解释,只是在陆军无法进行有效补给进由空军进行紧急物资补给,而不是要把空军变成运输大队,作战任务依然是空军的主要任务。

    团结是在中华建国前就一直强调的过的事情,尤其是在这个极度讲究配合协作的军队当中更是重中之重。在王总长的协调下,在段总参谋长的再三许诺下,在得到空军仅是进行紧急状态进行物资运输的保证下,任鹏飞立刻致电杜子腾要求他立刻展开对日本二个陆军师的空中补给行动。

    “老段,别介意呀。兄弟这不把你们把咱的空军变成运输大队了嘛,所以说话重了点,见谅呀。”任鹏飞笑嘻嘻的上前给段祺瑞致歉,本来拉着脸的段祺瑞听这话脸色总算舒缓了一下,却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