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中华苍穹 >

第448部分

中华苍穹-第448部分

小说: 中华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古时,中国与周边国家开战,战败的一方君主都需要执臣子礼向战胜国君主上一道降表,以示尊重。我们中国有这样的传统,所以严相和唐外长才会说出这些话。当然,对于严相和唐外长不合时宜的言论,朕稍候会处罚他们。在此,朕向各国皇室至以最诚恳的道歉。”说完,李明右手横于胸前,长鞠而下。

    各国公使相望一眼,纷纷点头表示接受。因为他们从中国皇帝的言行中,看到了中国对欧洲各国一如既往的尊重。现在他们可以安心品尝来自于中国皇室最顶极的美食,这是他们有生以来吃到过最美味的食物了。

    “其实严相和唐外长的想法是希望能请各国向俄国施压,让俄国主动向我国请求和谈。战争进行的太久了,我们已经厌倦的战争。中国其实还很弱小,人口众多文盲遍地,国库收入贫乏,工业基础薄弱,如今的战争让军队占据了大多数的资金,国家建设几乎陷入停止的地步,这是危险的。其实我国更希望能尽快结束战争,以裁撤军队节省资金,重新启动已经停止的国家建设,必竟让每一位国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才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期待。只是要让我国向俄国提出和谈是决无可能。必竟我国是战胜国,这颜面还是要顾全的。”

    “陛下的意思是,贵国在占领这么大的领土后还要裁军?”

    “是的。国土越大,建设需要的资金也越多,只能尽量裁军来节省开支。同时。也是向世界发出一个和平的信号,我们不想进行战争。朕在这里向各位保证。只要俄国政府发出和谈的信号,我国所有的军事行动将立刻停止。当然。朕相信各国更感兴趣的应该是投资吧。我国政府将战前停止的建设工作已经重新列入政府工作计划当中,铁路的扩建,公路的延伸,港口码头、矿山工厂,中国需要建设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届时还请各国能大力相助才是呀。”

    随后,在各国公使的眼前,中国皇帝召来宰相和外长当面痛斥。久居中国的各国公使纷纷向中国皇帝劝解,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这时能为宰相和外长进行调解的人,必然在将来的商业谈判中获得更多的认可。于是中国皇帝重重的哼了一声后离开。中国的宰相和外长向各国公使表示感谢,然后在一片爽然的笑声音商谈着即将到来的建设大潮。只是很不巧的是,这些公使当中没有美国公使。

    “黑脸扮了,红脸演了,是时候让世界认真聆听来自东方的声音了!告诉军队,只要战争没有结束就继续进攻,为将来的谈判争最一个最有利的局面。”李明直起身子看着严复与唐绍仪一字一顿的说道:“****上国,也必需要有与之匹配的威仪和尊严。”

    与中国谈好投资意向的各国纷纷向俄国施压。不甘心失败的尼古拉二世却固执的征召军队发誓要击败中国。而中国也借着向前线输送补给的间隙,对前线各部进行一次大调整。最北面的梁华殿兵团中抽调第十一师归属袁寿山兵团,同时袁寿山兵团抽调两个师南调至聂士成兵团,与此同时聂士成兵团抽调********师和日本师再次南调至刘盛休兵力。时至7月25日。各部调整已经结束补给完成,中国再一次向俄国发动了全面进攻。

    至8月5日,袁寿山兵团距离叶卡捷琳堡160公里。一路未遭遇激励抵抗。袁寿山兵团逼近至车里雅宾斯克80公里,同样也未遭遇像样的抵抗。聂士成兵团自占领特罗伊茨克后。仅派出二个师的哈萨克军向北做出进攻车里雅宾斯克的姿态后,其主力却转道向西攻陷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后等待补给。但大军做出一幅要直取乌法的架势。南线的刘盛休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加强,依照参谋本部的战略安排,其主力经过激战之后攻克了奥伦堡,并派出一偏师突袭乌拉尔斯克后继续朝萨马拉进军,同时另一支分队由日本第五师为主力在轻取阿特劳之后一路向西,如今正在逼近伏尔加格勒。中国这一轮的军事行动彻底引发了欧洲列强的担忧,因为沙俄的发祥地面临沦陷,这是欧洲各国所不能容忍的。

    “俄国惜日强行割走黑龙江以北的我前清发祥地,为何诸国不为我前清说句公道话?”面对前来调停的各国公使,中国外交部长唐绍仪表示:“要和谈,让尼古拉二世来跟我谈。”

    中国的话说的很牛屁轰轰,其实也是有苦说不出。中国也很清楚不管是否能攻克乌拉尔山以西地区,最终都必需放弃这里。所以拿下秋明库尔干之时,已经达成了最初的战略目的。本以为只要摆出进攻叶卡捷琳堡的架势,加上各国的调停,俄国就会低头认输。谁也没想到,如今中**队已将叶卡捷琳堡纳入炮击射程之内,尼古拉二世依然死硬着还要征兵于中国进行决战,这就让中国很被动了。

    中**队的战斗无需质疑,只要敢拼敢杀,中**队自古来都不会害怕任何一个对手。只是现在不再是拿把刀子就可以征战天下的冷兵器时代,热武器时代的战争需要将后方生产出的弹药和武器运上去,不然军队只能拿着刺刀去硬拼敌人的炮弹。中国后方的囤积的物资不缺,经过十年时间储备的物资足以大军再征战一年所需,但也要运的上去交到士兵手里才成呀,能否有效向前线补给物资决定了中**队持续作战的能力。秋明前线离本土可是数万里之遥,乌拉尔斯克更远。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次中**队的攻击行动只进行了10天,因为弹药存量已经下降到一个危险的地步了,要是这时被俄国人一个反击打败,那么就给了俄国人信心,那么这场战争就必需接着打下,这可能将中国脆弱的经济拖垮。

    不过随着远东铁路额尔济斯河桥已经抢修完成,情况有所好转。8月7日第一列火车已经跨桥西去,日夜不停奔驰的火车将堆集在鄂木斯克的物资源源不断的送上去。梁华殿兵团不差物资,人家就在铁路边上作战。袁寿山兵团也没问题,穿梭的汽车也能满足他的需要。聂士成兵团也还好,哈萨克军日夜不停运送物资,路程虽然远点,至少能保证聂士成兵团有足够的防守能力。刘盛休兵团就处在一个危险的地步,遥远的距离让弹药难以大量运上去,以至刘盛休兵团已经大量换装俄制武器,至少弹药什么的可以从俄国人那里去抢。俄国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努力的向乌法、萨马拉、伏尔加格勒等地集结军队,希望利用内线作战的优势来击败刘盛休。这样不仅可以为将来谈判争取一个有利的局面,也可以依靠胜利来缓解国内越来越激烈的矛盾。

    刘兵团的粮食由藩属国供给中国只需要供给弹药,这让中国后勤补给的压力大大减小,不然刘兵团跟本没有能力进攻到这个位置。但弹药补给量决定了刘兵团能否顶住俄国反攻。

    “不管是人拖还是马拉,必需保证刘兵团所需。”正在奥伦堡巡视的中国皇家陆军总参谋长段祺瑞,严令我军指挥下的所有骑兵去拉货。自从库斯塔奈修建了一个机场和小型发电站,并将所有电力用于电解水产生氢气后,空军就转场至库斯塔奈,日夜不停的向阿克纠宾斯克空投物资。此时的空军已经彻底沦为运输队。

    面对俄国的反攻意图,最好的办法是以攻对攻,只要能彻底消灭一路俄军,就能彻底奠定我军的胜局。但弹药就那么多,无法满足消灭一路俄军的同时,还能防御两路俄军所需。

    “弹药,我也只要弹药!给我足够的弹药,我可以打到莫斯克去――”刘盛休咆哮着命令电报员发报。

    “建立足够的防御纵深,多层次多阶梯阻击敌军。小心俄国的车轮战,尤其需要注意藩属**队,即使撤退也要做到有准备有计划。”这是参谋本部发给刘盛休的电文,王士珍直接是不提任何进攻话,反到是认为只是刘盛休兵团不出现溃败的局面就是大功一件。同时王士珍电令杨东子,要求特种部队以摧毁道路、仓库、军营等等一切可能的手段迟致俄军的集结速度,为我军争最尽可能多的时间。

    “战事至此不能光想着从军事上着手,政治上也需要有所作为。”在参谋本部高层机密会议中,李明思虑良久后向中情局局长周勤询问:“我国潜伏在俄国苏党内的间谍能否影响到苏党决策,使其立刻发动革命?”

    “我国驻俄间谍与列宁有着良好的私人关系,现在他们离发动革命只差武器了。”

    “那就给他们,要多少都给,如果有必要可以直接从前线部队抽调武器。”李明做出了决定:“这场仗不能再打下去,再打下去同样会把中国拖死。”(。)

第四百二十九章 表演() 
在欧洲,一但爆发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往往整个国家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战争上面。但在东方,这样的事件却不一样。自7月25中**队发动再一轮的对俄攻击行动,在中国国内却稀少有报道,不少报纸上甚至只有一句话:我王师西伐沙俄,大军连胜之。

    列强各公使不理解这是为什么,更不理解的是就在中**队发起进攻的这一天,中国政府居然放假一日,因为政府全体成员需要参加夏收?!

    是的,自古来在中国农耕就是最重要的事情。清明需要给官员放假以便播种,到了夏收的时节也需要放假参加夏收。当然全国各地因为气候和作物的不同,放假时间略有差别。

    每到春种夏收、夏种秋收之时,作为皇帝就需要带领群臣至圆明园以南、颐和园以东至皇家学院,这片所有权属于皇室但全权使用权属于中华皇家文学院的土地上参于劳作。这片土地是皇家学院农业系的实验地,他们从全国各地收集高产、抗旱、抗虫、抗病等各种优良的种子,在这里进行种植与杂交,以期望能培育出更高产更抗病虫害的优良作物。经过近十年的培育,效果依然不明显。李明那可怜的生物遗传学知识早就掏的一干二净,无论他摆弄多少次aabb的方块也无法让学生或者老师们理解遗传学。也许是科学基础还不够吧,李明是这么想的。当学院提出放弃这种实验的要求时,只有李明在继续坚持这种实验。因为他知道杂交水稻、杂交麦子一定可以成功。

    皇上既然要坚持,那就听他的好了。咱中国地大物博,几百亩地糟蹋的起。皇家文学院院长辜鸿铭如是说。

    水稻已经收割了。今天是收麦子的日子。麦子的夏收一般就在7月25日前后,刚好前敌指挥部也确认在这一天发动新的一轮的进攻,于是李明把夏收劳动定在25号。这天朝廷停朝一日,满朝文武全部下地干活,洋鬼子那边就让他们着急去吧。

    明才亮李明就起床了,大热天的早点去麦场,干活还凉快点。用完早膳,李明在美子的伺候下换上一身青衣短打,带着十几个侍卫去了麦场。李明以前的皇帝。就是随便耕作两下做做样子就好,剩下的就由老农来完成。然后大家就去参加春日宴,过着贵族们应该过的酒池肉林的生活。但自从李明当了皇帝之后这条规矩就改了,这里近五百亩田地,全部由皇帝和勋贵大臣们亲手来完成。五百亩地对于长期养尊处优的官员们来说,却是一项极其繁重的工作,更何况还要顶着烈日干活那简直不可忍受。光绪二十二年李明重掌朝权的第一次劳动之后,满人大臣对此激烈反对,汉人官员也颇有微词。无奈之下李明只能从在学院里调一个系的学生作为劳动主力,这才缓和了大臣们的意见。自今年新建中华之后,这种反对之声音突然消失殆尽,大臣们甚至还在鼓吹皇帝的这种行为是在为天下做表率。至于原因李明想了很久都没有想明白。唯一可能的就是大家在向皇帝表忠心?想不明白就不想,这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只要大家愿心亲手劳动,就达到了李明的目的。

    李明一直认为:作为黄土地文明所养育的人。忘记了对土地的耕种,那是对中华文明最大的背叛。而作为中国最大地主的皇帝。李明不允许自己不熟悉耕种。同时皇子皇女们在满了三岁之后也要参加,就是捡捡麦穗也行。因为皇子也参加这样的活动。大臣们也会带着自家的孩子参加,虽然捣蛋多过于帮忙,但李明一直坚持带着他们参加,作为帝国的未来也必需熟悉。今年也不例外。

    皇家文学院名下有很多土地,很大一部分都是朝廷拨划过来的官地,当然“侵占”皇室土地也不在少数。没错,就是“侵占”,李明坚持这么认为的。李明对于皇家文学院使用皇室土地,却不上交任何收益的行为很是恼火。农民在地里打了粮食都得按章交税,凭什么文学院借老子的地种出的粮食一粒也不上交内务府?

    才到麦场,大臣学子们都已经到了,见皇帝驾临于是纷纷上前请安。李明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