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隋末定江山 >

第19部分

重生隋末定江山-第19部分

小说: 重生隋末定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隆重则是指待遇很高,不仅裴矩亲自出席,还有他的长子,裴仁基也来一同陪客。除了他们外,还有裴矩的次子裴宣机及妻子崔氏,他们二人便是裴青儿的父母,看样子,裴家是接受了王平了。

    而作为今天的主要角色,裴青儿坐在母亲的身后,羞羞怯怯的,不敢多说话。

    裴矩拿起酒杯,然后说道“来,之修,大家是一家人,就不用那么客气了。”说完,大家就饮了一杯。

    崔氏更是仔细的打量着王平,此人就是她的女婿了。

    裴宣机在裴府的地位并不高,这是因为他喜欢,为人木讷,曾经当过官,但是不通人情,只当了一年便因为得罪人太多而罢官了,虽然是裴矩的二儿子,但是很多裴氏的人都看不上。

    裴矩也不是很喜欢他,只是很喜欢他的女儿裴青儿,崔氏出生博陵崔氏,气质温婉,孝敬公婆,心地善良,但她却比丈夫要能干一点,操持家务,抚养儿女,虽然日子过的没那么富贵,但是一家人也其乐融融,所以裴矩也喜欢这个能干孝顺的儿媳。

    裴宣机夫妇都已经快四十岁了,但是只有裴青儿这一个孩子,崔氏从王平一进门就注意他了,她听公公说过,这个年轻人是太原王氏的人,但是好像和王氏不和,经过裴矩的提拔,再加上自己打了胜仗,还不到十八岁,便已经是一州的总管,开府仪同三司,地位很高。

    王平的相貌身材都让崔氏很满意,身材很高,容貌英气,看上去是武将,但是身上却没有武将的那种粗鲁之气,反而倒是像一个书生。

    家宴上的气氛很融洽,裴矩等人都是健谈之人,喝了几杯酒,裴矩便笑呵呵的问道“之修,何时把青儿接走啊,你们已经成了婚,就是一家人了。”

    “祖父,你。。。。”裴青儿听闻要王平把自己接走,脸一下子就红了,然后不好意思的撒娇道。

    “怎么,都是一家人了,还害羞,呵呵。”裴矩看着裴青儿如此,便笑了起来。

    “祖父,青儿习惯了住在裴家,而且我现在的住的地方也不是很方便,等过段时间安定下来,我一定来接青儿过去。”王平想了想,自己现在住在王通府邸,多有不便,于是便开口说道。

    家宴的时间并不长,王平便告辞而去,从裴府出来,天已经渐渐黑了,王平带着几名亲兵不急不缓的向王府走去,夜风徐徐,带着一丝凉意。

    今天和裴矩的交谈,让他受益良多,当他刚刚入府的时候,管家却跑了过来,“平少爷。”

    “东叔有什么事情吗?”

    “公子,老爷醒了,你去一下吧!他想见你。”

    “二叔醒了。”

    王平听了激动不已,撒腿就向王通的房里跑去,王管家急的在后面大喊“少爷,慢点啊。”

    在王通的房外的小院子里,王通拄着一根拐杖,坐在一个石头凳子上,仰头看着一颗茂密的老树,夜风袭来,王平走了过去,拿过一件披风,披在了王通的身上。

    “二叔刚好一点,还是多休息才好。”王平走到王通的面前,握住他骨瘦如柴的手,感觉他还是如此的虚弱,他的泪水再也忍不住。

    王通轻轻的抚摸着他的头发,眼睛也有点红了,这是他最的侄儿,他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他还以为他早就离自己而去了。

    “平儿,不用担心,二叔的身体自己很明白,一时间还行。”

    “二叔,回屋里坐吧,这里有点冷。”

    “不用,我想和你说几句话,我有太多的话想说,太多的话想问。”

    “平儿,二叔想听实话,你到底想做什么,难道你真的想报复家族,报复你的父亲吗?”

    王通紧紧的盯着王平的眼睛,生怕他说出让自己绝望的话来,虽然自己也一气之下离开了太原王家,但是那里毕竟是生养自己的地方,有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他也知道了王平现在是手握雄兵的一方豪强,而太原王家支持李渊,那照王平的打算,是要和王家死磕到底了。

    “二叔”

    王平缓缓的说的“我的生母姓沈,可我并没有改姓为沈,我依然姓王,我还是你的侄儿,王家我是不会再回去了,但是我可以答应你,要是有一天,王家有难,我还有点势力的话,我会尽力帮助他们的。”

    王平的回答让王通百感交集,他明白他的意思,王平依然是王家子孙,但是仅限于此,他不再和其他王家有任何的瓜葛,而且还是看到他的面子上的,不然他铁定会报复王家的。

    “哦,二叔,我叫人把王阳送去我的军营了,他还很多事情容易听别人的糊弄,所以我让人带他去历练历练。”王平想起了王阳,有必要跟二叔说一说的。

    “这件事我知道,哎,我的这个儿子不成器,是要让人好好管管了,去军营也好,让他知道,这生活来的是多么的不易啊,平儿,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呢。”

    王通这样问,让王平不知道该不该说,自己最后始终会和李渊对上,也就是和太原王家对抗,如果二叔知道了,会不会责怪自己,或者说,会很伤心。

    王平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打算,走一步是一步吧,李渊应该等不及了,关中的门阀也等不及了,这长安城中就是一个漩涡,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二叔,要不你离开长安吧,我派人护送你离开。”

    “哎,老了,不想动了,平儿,你不用替我担心,没事的,在这里,还没人敢动我呢。”

    “可是二叔,李渊起兵,那就是叛乱,那时候的王家绑在李渊的战车上,长安城中的阴世师忠于皇家,到时候难免会连累到你的啊。”王平还是担忧的说道。

    “哈哈,这不是还有你的嘛,难道你这个手握数万大军的雍州总管是吃素的吗?放心吧,没事的额,你安心办你的事情。”

    听到二叔还能如此的开玩笑,王平也安心不少。

第三十五章 烽烟四起() 
霍邑县位于临汾郡以北,是上党郡、西河郡、龙泉郡三方交界之地,战略位置十分的重要,尤其是霍邑县以北是崇山峻岭,山势起伏陡峭,当年杨素大军东征汉王杨凉,就是在这里做的最后决战的。

    霍邑县因为它的重要位置,变得不安静起来,一伙贼寇进占霍邑,分兵掠夺上党,西河等郡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此时,河东道讨捕大使,太原留守李渊率两万大军南下,与贼军对阵,在轰隆隆的鼓声中,两军在汾水展开惨烈厮杀,李渊率领一万步兵结成方阵,用强弓硬弩抵住敌人主力的攻击,而李世民率领五千骑兵攻击贼军左翼,李孝恭攻击右翼。

    “咚咚咚”激荡的鼓声响彻汾水,喊杀声震天,精良的装备使李渊的军队以少战多,却丝毫不落下风,李世民率军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渐渐的,敌军中军越来越稀薄,已经可以看见中军帅旗了。

    李世民见机会来临,立刻高声大喊“传我的命令,斩断贼军帅旗者,赏银千两,官升三级!”

    顿时,势气大振,攻势如潮的向敌军帅旗冲去,李玄霸挥舞大锤,在敌军中横冲直撞,所过之处,尸横遍野,所向披靡。

    帅旗被李玄霸砍到在地,贼军势气动摇,开始全线崩溃,数万贼兵四散奔逃,无数士兵跪地投降,这一战,贼军全军覆没,数万大军被斩杀两万余人,逃走的仅仅千余人,其余的三万余人都全部投降,贼军主帅则被乱箭射杀。

    这时候,几面太原赶来的送信骑兵从远处急奔而至,远远便喊道,“李使君”声音颇为焦虑。

    李渊脸一沉,待几人奔近了,他不悦的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慌慌张张的?”

    “禀报使君,江都传来圣旨,碧霄叫你立刻前往江都为丞相。”

    “什么?”李渊感到不可思议,他惊呆了。

    。。。。。。。。。。。。。。。。。。。。。。。。。。。。。

    太原城李府,李建成和李世民穿过一条走廊,忧心忡忡的来到父亲的书房前,他们已经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来找父亲了,父亲从霍邑回来,便将自己关在书房内,不吃饭,也不见人,所有人都担心到了极点。

    兄弟二人当然知道父亲为什么那么痛苦,如果自己去了江都,那父亲多年的计划将变成水中之月,而不去江都,自己的计划还没有完善,此时起事还太早了额,极度的失望沉重的打击了父亲,但是兄弟二人认为,事情还没有到那么糟糕的程度。

    两人站在书房外彷徨,不知道该如何劝说父亲,这时,刘文静匆匆赶来,他走上前笑道“怎么,你们父亲还没有想通吗?”

    李建成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没有一点消息。”

    刘文静于是大声喊道“叔德兄,我是来给你报喜的,要不要听听?”

    “进来吧”不久便传出了李渊的声音。

    三人走进李渊的书房,李建成兄弟二人有些愣住了,他们发现父亲房间里面依旧整洁,只是容颜有些憔悴,但是精神却非常的好,桌上摆满了地图,二人才明白过来,父亲并不是受到了打击,二十在思考对策。

    李渊看着三人,这才对刘文静说道“先说说你的喜事吧,我还是要听一听的。”

    刘文静不慌不忙的说道“叔德兄,三小姐那儿传来了消息,她已经募兵数万,定然可以纵横关中,等待你前往,而且独孤世家等关陇门阀都支持你的,他们只需等三小姐起事调动阴世师前去平乱,就可以控制长安,控制代王,到时候你就可以长驱直入了。”

    李渊目光阴冷道“真是好消息,传令给秀宁,让他火速起兵,我考虑了三天,我决定,我们起兵必须有突厥的支持。”

    在李渊谋划的同事,天下反王再次风起云涌,尤其是南方也拉开了声势浩大的造反,城父人朱桀在淮南聚众十余万造反,自号楼王,率十余万人一路烧杀抢掠荆襄各郡,扫过之处,鸡犬不留。

    鄱阳郡豪强林士弘聚众造反,林士弘打败隋军,率军攻破豫章城,林士弘自立为帝,国号楚,有兵力二十余万,北进九江,南下临川,成为南方一大造反势力。

    而在关陇地区,西凉李轨在家族和隋官的支持下,起兵占领武威郡,自称凉王。薛举攻占天水郡后,自称秦帝,率军向扶风郡挺近。

    而这个时候,中原腹地的瓦岗也出现了异动。一名骑兵向李密的大营飞驰而去。

    中军大帐内,李密和手下大将正在协商进攻荥阳的事情,自从击败了张须陀后,李密已经完全控制住了他的军队,随着各地反王的兴起,他认为攻打荥阳的时机已经成熟了。“隋帝逃亡江都,李渊占据太原,隋朝瓦解之势已经形成,现在时机成熟,瓦岗军要成为中原领袖,就必须东进荥阳,占据中原大城,不能龟缩于东郡的小地方,就算翟让老大不肯出兵,我们也要出兵的。”

    李密的态度非常坚定,站起身来说道“将来夺取天下,翟大哥为上皇,我为下皇,在做的诸位都是开国大将军,各位,愿意跟我起兵否。”

    “起兵,起兵”群情激奋,纷纷真臂高呼。

    这个时候,一名报信兵奔进大帐“禀报李公,听闻关中盗匪横生,李渊正欲起兵,屈突通占据潼关,不敢轻出。”

    李密喜出望外,他就是在等这些消息,只要关中的阴世师和屈突通的兵马不敢乱动,那中原,那他的机会就来了。

    李密当即说道“传我的命令,大军收拾营帐,准备出发。”

    他又取出一封信,交给亲兵道“你去一趟金堤关,把这封信交给翟让,如果他愿意跟我去荥阳,那就请他立刻出兵来会和。”

    “混蛋!”

    接到李密的信件,翟让勃然大怒,他重重的一拍桌子,“没有我的命令,他竟然敢擅自出兵,他难道想自立吗?”

    旁边,翟让的心腹说道“翟公,此人野心勃勃,自立之心久也,他弱攻下荥阳,我担心兄弟们受不了他的诱惑,到时候都跑去他那里了,那是,翟公就是孤家寡人了,我觉得还是越早杀他越好。”

    翟让沉思了一会儿,冷笑一声说道“现在不是火并的时候,既然他愿意去夺取荥阳,那就让他去好了,我留在瓦岗寨,等他狼狈逃回来向我哭诉的时候,我再收拾他”

第三十六章 隋帝杨广() 
当一旁的徐世绩听到有人介意杀了李密的时候,他便劝到“大哥,我觉得李密夺取荥阳是高明之举,现在关中混乱,朝廷无暇顾及我们,趁这个机会夺下荥阳,攻占洛口仓,必然会震动中原的,使我们取得领袖之势,吸引更多人来投靠,这是瓦岗壮大的好时机,大哥应该顺应天时,率军联合李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