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隋末定江山 >

第49部分

重生隋末定江山-第49部分

小说: 重生隋末定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名军官紧张了,怎么大都督出现在了队伍中,如果出了什么事情,他怎么办?其实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后面十几个黑影边上王平的亲兵,随时保护着他。

    天色渐渐的亮了,众人都跑出了汗水,终于在几个时辰后跑完了,坐在一边休息。这个时候一个二十多岁的新兵看见王平,然后对他说道“小子那里人啊,我是扶风人,姓张。”

    王平呵呵一笑,“我啊,太原人,姓王。”

    新兵一下子有了兴趣,连忙问道“太原人怎么到关中来当兵啊,不会是李渊的探子吧。”

    “怎么会,大都督也是太原人呢。”另外一个新兵说道。

    “是啊,大都督也是太原人,那你们见过大都督没有啊。”姓张的新兵继续问道。

    “见过啊,前几天还和他在一起。”王平说道

    “听说大都督计谋无双,那是不是大都督身材是不是很瘦小啊。”

    “他呀,计谋一般,比不上房玄龄他们。。。。。”

    “你是什么人,竟敢在这里胡说八道!”王平还没有说完,身后就传来了一个恶狠狠的声音。

    王平一回头,看见身后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正满脸怒色的看着他,“我们大都督计谋无双,这是天下人都佩服的,你算老几,竟然说一般?”

    他声音洪亮,充满了愤怒,顿时引来了很多人,一名军官大怒,挥动鞭子向年轻人抽了过去,王平眼疾手快,反手一把抓住鞭子,怒斥他,“不准再抽打士兵。”

    军官吓得心惊胆战,一下子忘记了不能暴露王平的身份,连忙躬身道“是,卑职遵命,望大都督恕罪。”

    王平狠狠的瞪着这名军官一眼,他知道很难隐瞒下去了,便索性站在高处,对身边的新兵挥手说道“各位兄弟,我便是大隋大都督王平,今天和各位一起跑步,当年我也只是一名普通人,我希望你们以后也能成为将军。”

    队伍中,士兵们一片惊呼,都不可思议的望着和他们穿着一样的王平,这就是他们的大都督,和他们一起训练,很多士兵都大喊起来,“大都督万岁。”

    王平笑道“万岁就不要喊了”

    “大都督万岁”

    “大都督万岁”他不准喊,不料大家都一起喊了起来。

    那名魁梧的士兵狠狠的抽了自己一耳光,骂道“你这个白痴,除了大都督,谁还敢说他智谋一般呢。”

    这是他崇敬的人,他激动的眼泪都出来了。

    王平很欣慰,其实这些士兵很朴实,他们不需要你做什么事情,只要那名一点点感动,就会让他们死心塌地的为你战斗,这也是为什么王平愿意和自己的士兵走在一起的原因。

    忽然,王平脸色变的严肃起来,这个时候的他,是他们的大都督“整顿对位,不准再说话,加速跑回军营。”

    士兵们精神振奋,加快步伐向大兴城跑回去,队伍整齐。

    在训练完跑步后,王平回到了大兴城,刚走到府外,便看见一年轻小伙子走了过来,这是新任的琅琊卫副统领王匡,他是王东的儿子,以前只是照顾王平的日常生活的,但是王平觉得他忠心可以,于是让他任琅琊卫副统领。

    “属下有事禀告。”

    王平点了点头,“进去说吧!”

    王匡躬身到“回禀总管,马五有消息了。”

    “怎么说?”

    王匡取出一封信,递给了王平,“他已经成功联络了丘氏兄弟,成为了李渊的人。”

    王平取出信看了一遍,点了点头,马五不负重托,成为了李渊集团中的一员了。下一步就看他怎么实施自己的策略了。

第九十四章 科举(一)() 
承业二年七月,和新兵一起拉练了一个月的王平回到了大兴城中,王平一回到城中,这时候房玄龄、裴矩、王通、杜如晦、韦廷五名相国一起迎了上来。

    “大都督总算回来了。”

    “大都督这个月辛苦了。”

    王平也拱手向五名相国回礼道“新兵已经训练完成,以后前方作战,还需要后方稳定,各位相国稳定朝廷,前方将士才能安心打仗啊。”

    房玄龄虽然比裴矩等人年轻,但是却是五相之首,笑道“朝廷中也积累下不少的重要军国政务等大都督回来批准呢。”

    王平呵呵一笑,然后说道“我明白房相国的意思,就是不准我休息,明天就要上朝干活了。”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裴矩也说道“怎么能不让大都督休息呢,但是也不能太长时间了,最多三天,我们都说好了,大都督从南方大营回来,路上一共是两天,加上休息三天,一共五天,足够了。”

    “裴相国什么时候改行了,做起了商人,开始讨价还价了,哈哈。”

    王平的一阵话又引来了一阵笑声,然后又问道“秋试准备的怎么样了。”秋试试今年关中地区的一件大事情,从年初王平下令以来就开始准备了,这也是他一直最关心的事情了额,朝廷和地方官员普遍不足,急需补充新鲜的人,所以今年的秋试在大兴城中举行。

    这次的秋试是由吏部和礼部共同举行的,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兼任吏部尚书,所以向前一步说道“秋试各项准备斗已经完成了,就等大都督回来准备开始了。”

    大兴城门口和官员们的见面足足耗去了大半个时辰,随着众臣们的离去,王平才终于有机会见见自己的家人,没有人比王平更加的看重家人了,前世和家人聚少离多,今生有被家人所抛弃,所以他不想以后再出现这样的问题。

    王平虽然被封为雍王,但是却没有人叫他雍王殿下,都叫他大都督,这也是王平要求的,他不喜欢殿下或者说王爷这个称呼,他的妻子如今也只有两个,裴青儿和杨若惜,众臣们也没有叫什么王妃,也是叫的夫人。

    当王平来到府外的时候,裴青儿、杨若惜已经带着家人在门口迎接了,王平看见了,立马跑了过去,如今裴青儿怀了身孕,当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王平激动的一晚上没合眼,自己终于有孩子了,自己要当父亲了。

    王平扶着裴青儿,轻声的说道“当心点,都叫你不要来接了。”

    “才两个多月,哪有那么娇贵。”裴青儿羞涩的说道。

    “夫君忙碌了这么些日子,早点去洗洗风尘吧。”一旁的杨若惜也说道,不时的看着裴青儿的肚子,然后不自然的摸摸自己的肚子,想着自己怎么就没怀上呢。

    “嗯,你也要努力哦。”王平打趣的对着杨若惜说道,其实现在的杨氏已经对他构不成威胁了,杨若惜也好像认命了一样,不在像以前那么的积极往皇宫里跑了,而是把精力都放在了这个偌大的雍王府内了,这让王平刮目相看,对她也疼爱有加。

    “嗯。”杨若惜闻言,低声羞涩的说道,惹的大家都笑了起来。

    。。。。。。。。。。。。。。。。。。。。。。。。。。

    王平的归来,让有点死气沉沉的朝局立马变了样,首先便是吏部和礼部联合宣布,万众瞩目的秋试将在月后举行,这是西隋建立后的第一次科举,将录取三百人,补充到关中各郡及朝廷中央紧缺的官员,因此格外的引人关注。

    而对于王平以及房玄龄、裴矩等西隋高官来说,这次科举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试探一下西隋政权正统性,能看出他在世家或者百姓中的支持程度,因为这次科举不是说只针对关中地区的士子,是对全国各地发出的邀请,因此,西隋朝廷非常重视这次科举。

    这一次科举和三年前的北地郡的郡考又不一样,三年前的北地郡的郡考因为其本身比较偏僻,读书人不多,且过来不易,所以全部食宿都由官府一手包办,只要读过书都可以参加考试,与其说是考官,不如说考吏,而这一次不同了,来的基本上都是饱学之士,官府在生活上也过问不多,大兴城中的客栈邸店众多,很多寺院也可以借宿,解决这些士子的食宿完全没有问题,而且如果是得到县学推荐的士子,还能得到一定食宿补贴。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阶级,这些士子又分成了三大阶层,一个是各大名门家学子弟,包括名门子弟和在名门家学中读书的异姓子弟,如著名的裴氏家族以及来自河北的范阳卢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等等,他们都有家学,皆派出最优秀的子弟来参加这次西隋科举考试。

    但是这次的科举考试之中,除了关中和河北地区的考生,一些来自其他地区的子弟也颇为引人注目,那就是来自江南的沈氏、谢氏,还有来自蜀中的才俊也出现在了大兴城内。

    杨若惜的闺房和裴青儿的闺房相对,虽然大家都知道他和裴青儿是平妻,但是私底下也都知道,在这个府中,裴青儿才是大夫人,自己只不过是二夫人罢了。

    此时已经是盛夏了,天气也异常的炎热,杨若惜刚从王平的书房出来,王平一路疲劳,已经去休息了。

    “夫人!”身后传来了杨若惜贴身丫鬟的声音。

    若惜转身问道“有什么事情吗?”

    “萧夫人来了,想见夫人。”

    杨若惜在大兴城中的亲戚已经不多了,除了杨侑,其他的跟随杨广去江都都被杀了,这个来访的萧夫人就是自己舅舅萧禹的夫人,杨若惜也要称他为舅母的。想当初宇文化及造反的时候,抓捕了许多官员,其中就有萧禹,但是前不久被王平的人救了出来,来到了大兴城中,这让他又多了一个亲戚,时常有往来,并不是外人,杨若惜便点头,“请他进来吧。”

    来到客堂门前,杨若惜便迎了出来,“舅母今天怎么有空来了?”

    萧夫人连忙屈身行礼,“参见夫人。”

    “舅母,你又来了,不是说了不要这么客气吗?我在大兴城中,本来就没多少亲戚了。”杨若惜有些埋怨道。

    “今天有正事找夫人,所以礼数要周全。”萧夫人微微笑道。

第九十五章 科举(二)() 
杨若惜把萧夫人领进了客厅坐下,一名丫鬟给二人上了茶,杨若惜才问道“舅母找我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萧夫人有些犹豫,不知道怎么开口,过了好一会儿才吞吞吐吐的说道“你舅舅自从被大都督救了回来了,整天在府中无事可做,心中烦闷,我于心不忍,只好来求你了。”

    “我能帮上什么忙吗?朝廷的事情,他一向不许我们插手的。”杨若惜叹息的说道。

    “你舅舅也算是饱学之士,一代大儒,这不要科举考试了,让你舅舅帮大都督吧,想必以你舅舅的威望,还是没有问题的。”萧夫人小心的说道。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丫鬟的禀报“老爷来了。”

    这是王平来了,萧夫人吓的站起身来,这可怎么办?杨若惜拜拜手,“舅母也不是外人,不用这么担心的。”

    说话时,王平已经快步的走了进来,虽然他在书房休息,但是却睡不着,想着来看一看杨若惜,安慰一下她,便来到了这里。

    一进屋却看见客堂里站着一名中年贵妇,吓了他一跳。

    萧夫人上前向王平施礼道“参见大都督。”

    “夫人不必多礼。”然后对杨若惜说道“你有客人,那我等会再来吧。”

    萧夫人却双眼一亮,萧禹的事情不如让王平听听,或许可以少一些麻烦呢,她看见王平要走,便说道“其实我也没什么事情,只是我家老爷萧禹想出来做点事情,所以。。。”

    果然,王平的脚步停了下来,眼睛里露出了浓厚的兴趣,回头问道“是萧禹萧阁老?”萧禹是前朝旧臣,威望颇高,王平当然感兴趣,他还记得,前段时间冷雨说给他从江南送来一个礼物,他还想着是什么呢,结果一看,就是萧禹,但是他却不知道如何安排他,加上前段时间新兵拉练,就把这事情给忘记了,他笑了起来,“这是好事情啊,这样,你回去告诉萧阁老,我有空去看他。”

    萧夫人走后,王平搂过杨若惜,其实你不用对我那么怕,我们是夫妻,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跟我说,我说过,会让杨氏家族平安度过的。

    。。。。。。。。。。。。。

    萧夫人回到了自己的府中,这是王平特意安排给萧禹的,儿子现在在江南,这里只有老两口住在一起。

    萧禹六十多岁,长的清瘦严峻,尽管当初被救出来以后,南梁萧铣几次派人来请他去梁朝出仕,但是都被他给拒绝了,他心中清楚,有了隋朝统一天下的计策,南方迟早会被北方统一的,南梁撑不了多少呢的,他需要给萧家找条后路,为了萧氏的未来,不得不拒绝了萧铣。

    他的目光便落在了北方三大正统政权上,北唐虽然很强大,有世家贵族支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