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隋末定江山 >

第81部分

重生隋末定江山-第81部分

小说: 重生隋末定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军退去了,被王平的骑兵冲的七零八落的,王平走上了尸横累累的山头,伤势严重的王义最后还是死了,至此,王平的一千亲卫全部阵亡,只有一杆孤零零的大隋旗帜,依然矗立在山头上。

    王平在这面大隋血红色旗帜前缓缓跪了下来,所有将士都跟着他一起跪下,当他们挖出箱子的时候,整个大军都陷入了无尽的悲伤当中。(。)

第159章 平五路() 
承业三年八月,五路大军攻隋,杜伏威和李密在江南被李靖和来济打的节节败退。叛将刘安兵败自刎,扶风郡收服。大凉皇帝李轨被俘,太子李伯玉继位,却被苏定方困在国都金城。王世充被屈突通挡在潼关之外,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而另外一支王世充的偏师,王君郭的三万余人被王平一万铁骑衔尾追杀,三万郑军大败,隋军追杀近百里,斩首一万余人,加上在关口死伤的人,王君郭三万大军剩下不足一万五千人。

    但是这一战也让隋军付出伤亡万余人的代价,其中大兴城伤亡六千余人,尤其是王平的一千亲卫杀敌五千,最后全部阵亡,正是他们的死守,让王平的十万大军能够及时的回援大兴,一举歼灭刘安,李轨。

    一千隋军为王平的大胜立下了最辉煌的功劳,王平追谥王义为定山候,其余人或为将军,或为校尉,然后王平将自己的佩剑埋于此处,让它和这些忠魂永远长眠于此。

    如今唯一不知胜负的就只有徐世绩带着的十万大军在蒲津关或者风陵渡和秦琼战况如何了。

    李唐要想攻入关中有两条路线,一条是经霍邑,临汾,潼关进入关中,但是王世充被堵截在了潼关,李唐只有经过风陵渡,过蒲津关,进入冯翊郡,然后进入关中,而徐世绩正是前往这里抵挡秦琼的。

    风陵渡口,这是一处古老的渡口,夏日明媚的阳光洒在了黄河两岸,热浪一样的风将黄河水吹起一道道波澜,此刻在黄河的对岸,数百艘战船静静的停靠这,而岸上不远处就是秦琼的大营,这是一支十五万的李唐大军,他们本想快速渡河,不料徐世绩来的如此之快,很快占领对岸,开始布防了。

    此刻黄何南岸上,五万隋军严阵以待,五千弓箭手围成一个半圈,将整个渡口封锁,在弓箭手身后是一万铁骑手执长枪严阵以待,弓箭手的封锁加上骑兵的冲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他们登陆成功,再者,万一他们登陆了,他们可以撤到蒲津关,那里还有他的五万大军。

    隋军主将徐世绩立在马上,远远的眺望这数里外的营地,营地里面旌旗招展,徐世绩的目光有些复杂,他很清楚对面那人是谁,秦琼,他在瓦岗的兄弟,还有贾辅顺等人,都是他的故旧。

    徐世绩是一个很念及旧情的人,他也知道对面有很多他从前的旧部,兄弟,和他一起喝酒的同僚,与他浴血奋战的兄弟,他曾不止一次想过,什么时候能再见他们一面,但不是现在,现在是战场,他绝不愿意和旧部们在战场上相见。但是王平派他过来了,而且还委以重任,交给自己十万大军,这是何等的胸怀。

    他微微的叹了口气,然后双手一握,想到现在是两国交战,各为其主,岂能如此情深且常的。

    这个时候,一名亲卫对他说道:“都督,一艘小船过来了,需要放箭么。”

    徐世绩看见了,小船上只有三个人,两人划桨,一名文书,“不必射击,放他们过来。”徐世绩下令道。

    没过多久,这名文书上了岸,被士兵带到了徐世绩的面前,文书拱手说道:“启禀将军,这是秦总管给你的信件。”

    文书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件,然后恭敬的呈了上去,亲兵将书信转给了徐世绩,只见信封上写着,‘致懋公吾弟’徐世绩拆开信封,将信纸抽出来,第一句便映入了他的眼中,“瓦岗一别,徐弟别来无恙。”

    瓦岗,徐世绩叹了口气,当年在瓦岗,他们可是同甘共苦的兄弟啊,如今却要在这里兵戎相见。

    徐世绩又继续往下看,后面在简单的叙旧之后便直入主题,竟然是邀请他一起效忠李唐,然后带着他的十万大军一起投奔唐朝,一举攻下关中。

    徐世绩苦涩的笑了笑,投奔李唐,还带着这十万大军,先不说他是否会投奔李唐,光说这十万大军就不是他能带走的,现在的大隋的军队,说白了,只对一个人忠心,那就是王平。况且自从他跟了王平之后,他意识到,李唐根本就不是王平的对手。

    一旁的程咬金看徐世绩在那里发愣,便大声的吼道:“老徐,你可不能犯错啊,大都督对我俩可是信任有加啊,别辜负了大都督。”程咬金是个粗人,他不懂那些文绉绉的东西,只知道谁好就跟谁。

    徐世绩也被程咬金的大嗓门惊醒了,于是对这名文书说道:“你回去告诉你家秦总管,我现在是大隋的左军都督,现在两国交战,不讲私情,如果他要战,那便战,不战,便离去吧。”

    文书拱了拱手,奔回小船向对岸行驶而去。秦琼大营中,他收到了徐世绩的回话,心情也是极不好的,现在是攻也不是,退也不是。要攻打,自己必定损失惨重,不攻打,那对李世民如何交代,自己不打一仗便灰溜溜的回去了,那他岂不是被人笑话了。

    这个时候,贾辅顺走上前来说道:“总管,徐世绩是个很重旧情的人,我们都很了解他,如果总管亲自去劝他,把他的老部下也带去,再许诺官爵,或许能打动他。”

    秦琼沉思片刻,便点头说道,“我亲自前去,你与我同去。”

    片刻之后,秦琼等人上了一条大船,然后船只向对岸开去,在距离岸边数十步的距离的时候停了下来,这时候,秦琼的亲卫大喊:“大唐河东道行军总管秦琼请徐将军答话。”

    有士兵迅速禀报了徐世绩,徐世绩沉默片刻,便和程咬金催马上前到堤岸边,秦琼看见了徐世绩,见他丰神俊朗,雄姿英发,而程咬金也是威风凛凛的。

    秦琼走上了船头,拱手高声说道:“懋公和知节还好吗?”

    徐世绩也拱手回礼道:“徐某和咬金甚好,多谢秦兄挂念,我劝兄还是撤军为好,隋唐本有和解协议,为何李唐撕毁协议,擅自兴兵,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秦琼呵呵一笑。“懋公,为兄有一言,我主大唐秦王殿下,心怀大志,一心救民于水火,乃是一代贤主,为兄和弟相交,难道不知道我的为人吗?懋公乃是重情之人,难道还要与我等兄弟互相残杀吗?”

    徐世绩沉默了,他没有说话,一旁的程咬金焦急的不得了,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如果他不表态,那王平知道了会怎么想,而且这些士兵都是终于王平的人,难免会传入王平的耳中的。(。)

第160章 回京() 
秦琼见徐世绩犹豫中,于是示意贾辅顺说话,于是贾辅顺大声的喊道:“徐将军,我们都想着你呢,回来吧,我们一起打天下,还天下一个太平。”

    秦琼也高声的说道:“懋公,你若肯回来,我这个总管的位置给你做,回到太原,你也不失一个国公之位啊,王平才给你一个左军都督的职位,连个爵位都没有。”

    徐世绩被程咬金的叹气声惊醒了,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来,这也是秦琼的一番话提醒了他,让他瞬间想的很清楚。

    李靖、苏定方、冷漠他们跟随王平多年,才积功封为都督,而自己刚来才多久,不到一年的时间,功劳微小,王平却封自己为左军都督府都督,连马绍跟随王平最久的一个人,从王平还在山寨的时候都跟着他,到了现在也不过是大兴城的守将。

    这是何等对自己的重视,他又想起王平让他独自带领十万大军收服巴蜀,自己犯错之后也没有责罚自己,这份情意他又怎能忘记,还有,王平明知道自己和秦琼有旧,却毫不犹豫将阻挡李唐大军的重任交给自己,没有任何监视,这份信任他又岂能辜负。

    想到这里,徐世绩郑重施一礼,“多谢秦王的好意,多谢弟兄们的惦记,但徐世绩既然已经效命于王平大都督,就绝不会再朝秦暮楚,各位弟兄自己保重,秦兄也请回吧!”

    说完,他调转马头,厉声喝令道:“弓箭手准备!”

    五千弓箭手刷地举起,对准了河面上的秦琼众人,秦琼心中是无奈,只得一摆手,“回去!”

    秦琼知道自己不能这样就离开了,如果这样回到太原,那他还有何面目立于朝堂之上啊。

    到了晚上,在夜幕的掩护下,数十艘船开始出动了,这些船都满载着李唐的士兵,一共一千余人,他们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迅速为大军开辟一条道路,只要拖住隋军一炷香的时间,那他们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士兵渡过黄河,就算他们死光了,也会为大军赢得时间。

    隋军的防御已经没有白天的那么密集了,多数士兵都回去休息了,只留下了部分巡逻的士兵,他们是不能休息的,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士兵来替换他们。

    今晚的夜色很暗,且没有月光,只是天赐的良机,船慢慢的靠近了岸边,在这些船的后面有更多的船跟着。

    在接近船五十步的时候,隋军终于发现了这些船队,向天空射去了报警的响箭。岸边顿时响起了‘当当当’的声音。

    徐世绩猛然醒来,来不及换上战甲,立刻崔马来到岸边,看着河面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船只,迅速的向岸边开来。

    “火箭准备”

    徐世绩一声令下,弓箭手随即拿出火箭,然后点燃,张弓搭箭,听后徐世绩的命令,在对方船只离岸边不到三十步的时候,徐世绩一声令下,“放。”

    顿时一波又一波的火箭朝敌方船只射去,照亮了整个天空,箭如雨下,纷纷射在了敌船之上,顿时让敌船燃起了小火。

    “投石机准备,发射。”徐世绩再次下令,这次投石机投出的不是石块,而是装满火油的罐子,当他们到达敌船的时候,碰撞开来,先前的火星瞬间点燃了这些火油,顷刻之间,数十艘船只都陷入了火海之中,开始燃烧起来,船上的士兵被火烧的纷纷跳下了河中逃命。

    整个河面上都变成了火的海洋,浓烟股滚,隋军士兵顿时传来了一阵欢呼声,而徐世绩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对面的好多人都是他的兄弟。

    秦琼站在对面岸边,目瞪口呆的望着他的士兵在火海中挣扎,他凝视半天,然后长叹一声,便回头令道:“传我的命令,撤军。”

    承业三年八月二十日,由李唐组织的五路大军攻隋,以完败的结局结束了,这次战役不仅让其他各方损失惨重,最重要的是让王平的势力再次的扩大了,大凉国不过是在苟延残喘,随时都会被吞并,杜伏威和李密因为此次的失败,变的互相猜忌,王世充刚刚恢复的元气被打了回去,而李唐在李世民的第一次掌握政权的时候,却没有以一场大胜来为他增加威望。

    雍王府内,大殿之上,王平的三位妃子都坐在椅子上,谢紫馨坐在上首,裴青儿位于旗下,杨若惜已经有六七个月的身孕了,本可以不用出来的,但是他知道,随着此次的大胜,王平离帝位又近了一步,自己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公主了,所以虽然身子不便,她仍然坚持着出来了。

    “母亲,杨妃有孕在身,还是让他回后宅休息去吧。”裴青儿有些心疼的说道。

    谢紫馨本就不想让他出来,她没有世家大族的成见,不管杨若惜是谁,她肚子里怀的都是他的孙子,“若惜,你身子弱,还是回去休息吧。”

    “母亲,没事,殿下马上就回来了,等等无妨的。”杨若惜低声说道。

    这是,门房已经来报,王平已经人府了,片刻,就见王平虎步龙威的走了进来。

    “殿下!”裴青儿赶紧迎了上去,神情也是很激动的。诸女也上前来迎接。

    “若惜有孕在身,不必如此多礼了。”王平露出一丝的温柔来,然后走到母亲谢紫馨的面前,跪了下来。

    “孩儿参拜母亲。”

    谢紫馨呵呵的笑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这些日子可苦了她们了,都在为你担心呢。”

    “孩儿知道。”王平起身来,看见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说道:“述成和述功长大了不少啊,母亲,你看我带谁来了。”说完,王平示意属下之人前去传唤。

    不多时,谢进一家人来到了大殿之上,谢进一见到谢紫馨,顿时满含泪水,跪下说道:“孩儿不孝,孩儿让母亲受苦了。”

    谢紫馨也看见谢进了,虽然数年不见,但是她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进儿,是进儿回来了。”

    然后谢进一一介绍了他的妻子,儿子,岳父岳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