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隋末定江山 >

第82部分

重生隋末定江山-第82部分

小说: 重生隋末定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谢进一一介绍了他的妻子,儿子,岳父岳母,此时一家人其乐融融不在话下。(。)

第161章 李世民登基() 
太原晋阳宫内,李世民正脸色不悦的看着堂下跪着的文武百官,五路大军攻隋,居然无一胜利,这让他大唐王朝,让他李世民脸面无光。

    “此次攻隋,各路大军皆是无功而返,徒耗钱粮,你们说说,此役败英何在。”李世民冷冷的说道。

    众位大臣都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答,这让李世民非常的不悦,脸色铁青,于是说道:“刘爱卿,你且说说。”

    刘政会出班拱手说道:“臣以为,此次攻隋无功劳,祸出王世充,他表面上答应一起攻隋,但是却被王平的一千隋军拖住,这是如何都不能原谅的。”

    李世民想了想,低声说道:“这也不能全怪王世充,那一千隋军依据险要关口,拼死守卫,王世充也损失了万余士兵,此次都是孤太小看王平的,想不到他居然如此厉害,轻描淡写只见居然化解了此次危机。”

    张公瑾也出班说道:“殿下不必妄自菲薄,殿下仁义爱民,兵法韬略无双,乃是古今罕见的雄主,非王平所能比也。”

    “张大人所说不错,臣建议殿下当登基称帝,以此激励大唐的子民,以安天下之心,殿下继位乃是众望所归。”封德彝上前说道,此刻他才是春风得意,当初正是因为自己,让李世民除掉了李建成,如今李世民大权在握,如果登基为帝,他也不失从龙之功啊。

    “封大人所言极是,请殿下登基称帝,继位为君。”刘政会也出班说道。

    “请殿下继位为君。”

    “请殿下继位为君。”

    “你们,你们。”李世民不曾想自己本想说说此次大战的事情,结果却被劝进,一下子不知该如何是好。

    正在此时,一面宦官高声喊道:“皇上驾到。”

    只见李渊一脸苍白,人也显得苍老了许多,正缓缓的向太极殿中走了过来。

    李世民见装,立刻起身,走上前去扶着李渊,让李渊坐在了宝座之上,而自己回到了位于皇位之下自己的那张椅子上。

    “儿臣参见父皇。”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位文武百官在李世民的带领下,齐声参拜李渊,高呼万岁。

    李渊咳嗽了一声,然后慢慢的说道:“众卿平身。”

    “谢皇上。”

    李渊招手让李世民来到他的身边,然后小声的对李世民的说道:“是我让他们劝你继位的,现在大唐处于风雨缥缈之中,父皇已经老了,身体也不是很好,不能处理这么多的事情,而且大军新败,急需要一件大事让大唐的军民振奋士气,所以父皇想让你提前登基。”

    李世民闻言,满含泪水的说道:“父皇,怎么可以这样,儿臣定能好好辅助父皇治理这个天下的。”

    “起来吧,不用再说了,你将来会是一个聪明,贤能之君,大唐只有在你的带领下,才能走的更远,才能让大唐延续下去,难道父皇这点愿望,你都不能满足吗?世民,你的心不要太软了,这样不好。”李渊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来,认真慈爱的望着李世民。

    “父皇,我是人,人心总是肉长的。”李世民说道,虽然他杀了李建成,但是让他这样将自己的父皇赶下皇位,他也是不忍心的。

    “帝王的心不应该是肉长的。”李渊缓缓的说道,“帝王只关心两件事,第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的额皇位江山,第二件事情就是子嗣传承,至于别人的死活,哪里会放在心上,只要危害,妨碍自己的人,他们都是自己铲除的对象,哪怕是自己的儿子,包括自己的父亲,这一点,你是不如我的,不过你还很年轻,等你坐上了皇位,你就会明白的。”李渊此刻更像一个父亲传授着他帝王之术。

    “谢父皇提携,儿臣明白了。”李世民小声的说道。

    “那好,那你就起来,威武的面对你的大臣,你的百官吧。”李渊将李世民扶了起来。

    李世民缓缓的站了起来,然后回头面对着这些大臣,然后缓缓的说道:“本宫准了。”

    武德三年九月一日,黄道吉日,李世民再太原晋阳宫太极殿登基为帝,年号贞观,以武德三年为贞观元年,册封正妃燕氏为皇后,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尊李渊为太上皇。

    又册封刘政会为韩国公,张公瑾为越国公,秦琼为胡国公,侯君集为郑国公,其余诸将都一一收到封赏,一时间,太原城的文武百官都皆大欢喜。

    九月的夜晚已经有些凉意了,秋风吹过,带着特有的一丝凉润气息,在一处亭台之处,裴青儿和张敏正陪着老夫人谢紫馨,一旁的兰晨在一旁伺候着。

    “晨儿,殿下还是没有吃饭吗?”谢紫馨悠悠的问道。

    “禀老夫人,殿下今天一直在书房,都没有进食。”兰晨低声回答道。

    谢紫馨不由的皱了眉头,“这怎么行,青儿,你带点点心过去。”

    “是,母亲。”

    裴青儿也知道今天王平没有吃饭,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的亲兵说王平心事重重的,这让裴青儿有些惊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裴青儿带着点心,来到了王平的书房外,轻轻的敲了门,“殿下,是我!”

    “进来吧。”房间里传出了王平的声音。

    裴青儿推门进去,只见房间里光线昏暗,居然没有点灯,窗户开着,一轮月光撒进了房间。

    裴青儿走了过去,打开了食盒,将点心放在了他的面前,“吃点吧。”

    王平实在是有些饿了,他拿过一块点心,开始吃了起来,在他吃的时候,忽然说道:“李世民登基做皇帝了,所以朝廷的一些大臣也在鼓动我登基。”

    裴青儿闻言,才明白,自己的丈夫是为这件事情发愁呢,他也听说很多大臣都希望王平能够登基,尤其是自己的祖父,裴矩,不止一次对自己说,让自己劝王平登基,但是作为王平的枕边人,他知道王平并不想这个时候登基的,难怪他如此不悦了。

    “那殿下是如何考虑的。”裴青儿小心的问道。

    王平吃完一块,然后望着裴青儿,他并没有回到这个问题,而是说道:“明天一早,我想到城外去巡视一下,我准备带房玄龄等人一起去。”

    没人能明白王平此刻的想法,或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需要的是民意,所以他要去四处看看,顺便了解下百姓的疾苦。(。)

第162章 故人?仇人?() 
次日一早,一辆马车行驶在大兴城郊外,看着远处一片片的稻子长得高高大大的,在田地里面,到处都有忙碌着收割稻子的农民,还不时的看见有官员的身影,和农民一起收割。

    王平将马车停在了不远处的官道之上,然后和房玄龄等人一起从马车上下来,这个时候的王平穿着细麻白袍,腰束革带,头戴平巾,打扮的很朴素,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房玄龄也是,两人说说笑笑的向田间走去。

    王平和房玄龄一边说着,一边来到了田埂上,在这里帮农的几名年轻官员看见了王平,就要过来请安,被王平用眼神阻止了。官员来帮农,这是王平规定的,凡是新任官员,必须抽出时间来帮助农民收割,或者抗灾。

    王平来到一名老农的身旁,蹲下身来问道:“老人家,今年收成如何啊?”

    “收成不如往年了,主要是今年天公不作美,雨水少,但是这都不是事情,雍王殿下早就派人修了沟渠,引水进来,虽说是减产,但是也有往年七成的收获啊。”老农微微笑道。

    “那你一个人在这里干活,你的子女呢,他们不来帮忙么。”王平有些疑惑,这么大一片田地,为何只有老汉一个人在。

    “这位公子有所不知,我有两个儿子,都是当兵的,雍王殿下赐给老汉五十亩田地,还不时让官府来帮助老汉我,所以没有他们在身边,我也能忙的过来,只要那两个兔崽子好好为雍王殿下效力就行了。”

    “哦,老人家,这么说,你们是很爱戴雍王殿下了。”房玄龄也在一旁呵呵笑道,其实房玄龄知道王平为何迟迟不肯登基的原因,就怕天下人说他弑君夺位。

    “那是,没有雍王殿下,哪有我们这样的好日子啊。”

    王平闻言,站起身来,脱下鞋子,隆起袖子,走入田地当中,“来,老人家,我来帮你。”

    “这如何使得。”

    王平没有矫情,一把拿过割水稻的锯齿,开始忙碌起来,穿越来之前,家里也是农村的,每到稻子成熟的时候,也会下田地去割稻子。

    房玄龄等人看着王平都下去了,怎么敢不下去帮忙,但是王平看见房玄龄也要下来,于是阻止说道:“先生就不必了,你去准备点茶来,等会让我解渴就行了。”房玄龄知道王平是知道自己是个文人,做不了这些事情,不为难自己,于是快步去准备茶水去了。

    王平加上自己的几名亲兵,不一会儿就将这亩田地收割完成了,然后上田埂上喝茶聊天,王平也不忘招呼周围的农民前来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公子哪里人啊,也会干这些粗活。”

    “我啊,现在住在大兴城里,以前也算农民的孩子,这些都会做。”

    “公子住在大兴城里面,见过雍王殿下吗?”

    “呵呵,见过,也和你们一样,普通人一个。”

    “哪能呢,我儿子可说了,殿下龙凤之姿,岂会和我们一样。”

    “是啊,公子,张老汉的儿子可是殿下的亲兵呢,都说殿下比皇帝还好呢。”

    王平闻言,一下来了兴趣,“不知你儿子叫什么呢,都做殿下亲兵了。”

    “我儿子叫张武。”张老汉自豪的说道。

    王平和房玄龄听了都呵呵笑道,原来是张武这小子。

    正在这个时候,一阵马蹄声急冲冲的奔了过来,快速的来到王平的身旁,然后单膝跪地,说道:“启禀殿下,老夫人差人来说,叫你速速回府。”

    王平闻言,脸上一边,一般情况下,谢紫馨是不会打扰自己的,如果母亲这个时候差人来说,那一定是大事,于是不由的皱了眉头。

    而众位老农闻听,刚刚帮助自己收割稻子,和自己喝茶聊天的人居然就是他们崇敬的雍王殿下,于是都惊呼的跪了起来,不知所措。

    王平见了,立马扶起了他们,然后说道:“都起来吧,我虽然是雍王,但是也和你们一样,我都是吃你们种的粮食呢,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跟官府说,孤能办到的事情,一定替你们办到。”

    “雍王万岁。”

    “雍王万岁。”老农们都发出了出自肺腑的声音,在他们的脑海中,王爷都是高高在上的,怎么会来到田地里劳作,怎么会和他们这些平民百姓席地而谈呢,王平的作为使他们知道,这样的君主才是他们心目中最好的君主。

    王平坐上了马车,脸上布满了愁云,一旁的房玄龄见王平不悦,安慰的说道:“殿下不必担心,老夫人定是有什么事情不决,不会是什么大事的。”

    王平刚回到王府,就见旁边停着一辆马车,马车和车夫都是风尘仆仆的,看得出来是长途跋涉而来,这让王平微微一怔,这是谁来了?

    回来的时候,王平为了赶时间,已经没有坐马车了,他翻身下马,进了府门,迎面见裴青儿走了过来,一脸苦涩的表情,“殿下,你猜谁来了?”

    “我不知,是谁?”王平有一种直觉,应该是故人来了。

    裴青儿将他拉倒一旁,低声说道:“是王杰来了。”

    “谁?”王平一下没听清楚。

    裴青儿叹了口气,“就是你的亲大哥,太原王氏的王杰,老夫人和安郡王正在里面呢。”

    王平的脸色阴沉了下来,冷冷的说道:“他来干什么,就不怕我杀了他,他还有脸到这里来。”

    “具体的事情我没进去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看他的样子挺落魄的,你见还是不见?”

    王平对太原王氏可是恨之入骨,他至今都没有忘记她当初在王家所受的屈辱,如今还要去见这些人,他没有母亲那么宽宏大量,他摇了摇头,“我不想见他。”说完,他转身向至今的书房走去,而没有去大厅里面。

    王平回到了自己的书房,脱下了外套,换上了一件宽松的袍子,想着今天出巡本来不错的心情,在自己收到母亲消息的时候都搅乱了,虽然很多事情他可以不在意,可以原谅。但并不代表他心中就没有一点仇恨,他这一辈子还是有几个人无法原谅,父亲王基,祖父王珪,还有王杰,恰恰就是和他血缘最近的三个人。

    虽然现在自己已经是高高在上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