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随想录 >

第3部分

重生随想录-第3部分

小说: 重生随想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说到有什么计划的话,经商这件事情很快就被庞愉给排除了,因为自家人知自家事,庞愉深知自己不是经商的那块料,没有那种冲劲和心计,也缺乏手腕。或许可以做一个好的下属,但是作为领导人,庞愉绝对是不合格。

    也曾经想过自己抄书,就像原先那些重生说的一样,可是自己对于很多书都只是看过而并没详细探究,所以这个计划只能是等着自己学习更进一步之后,用这个创意再添加自己的思想就好了,毕竟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那些好的创意。

    也曾经想过去当明星什么的,但是庞愉发现自己有一个条件是硬伤:外表。不是说难看,而是长得像自己庞建东,整个人虽然是圆脸,但是脸上的表情却是天生有些严肃的,并不属于现在受到喜爱的小生类型,估计是很难熬到男主角,出名也是大概要混十几年,不是很划算。

    而最后的决定就是读书了,完成前世的遗憾,上一个重点大学,何况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不抓住实在是可惜了,而且这也是为了自己的第一个想法做准备,正是再好不过,而且庞愉一直觉得读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这大概和他本身的个性是息息相关的,只愿意躲在象牙塔里面不要出来吧。

    想了一阵,庞愉带着微笑在一天的疲惫当中进入了梦乡。

第五章 出门() 
回到家里面,全家人又为庞愉的际遇感到高兴,而为了表示高兴的心情,大家又大吃了一顿。在这个家里面连电视机都没有的时代,大吃一顿就是一个最好的庆祝方式。

    不知道是不是庞愉自己的感觉的问题,庞建东好像放下了什么心事一样,吃起来也是特别的畅快,言语之间也没有那个心事重重的感觉。庞愉也不管那么多,吃完饭后出去散了散步,然后在外面和大家聊了聊天,接受了一番夸奖之后就回到了家里继续看书。

    趁着如今还小,还有时间,多看些书,多学习一番,总是没有错的。这些话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曾经他对这些也是“嗯”“啊”“哦”的回应,但是如今却真正的明白了这些话的道理,也是这么做的。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果然发生了一件大事情,而且庞愉对于这件事情也早有预感,但是没想到来得那么突然、猛烈——庞建东决定辞职出去闯荡创业。

    这件事情母亲一开始是极力反对的,因为作为农村出身的母亲,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太多从小也不太得到外公外婆的疼爱,所以平时虽然挺开朗的,但是对于很多事情都是有些保守和内向的。

    看着父母二人为了这件事情争了个面红耳赤,庞愉也不好说话,而且他正在思考庞建东的变化。在原来的记忆里,庞建东可以说是有些死板倔强的人,要不然最后也不会被“下岗”,这一次居然可以那么有远见的要跑出去,可谓是胆大至极了。

    “妈妈,先听一下爸爸怎么说吧,说一下他的计划,如果不好的话,我是会支持你的。”庞愉决定打断父母之间的争吵。

    夫妻二人看着自己气定神闲的儿子,想起儿子的种种事迹,不由得对这些也信了三分,都停了下来。

    庞建东缓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自己的计划:“我是打算去深城的,现在深城正在高速发展中,虽然还没有比得上沪城这样的大城市,但是深城临近港澳,今后的发展肯定会更加的快速,可以说现在的深城遍地是黄金,趁着还没人大量涌入,现在去还可以搭上第一梯队的末班车啊。”

    听着老爸头头是道的分析,母亲是觉得虽然没听懂但还是很厉害的样子,但是作为儿子的庞愉则是明白庞建东这是多么有远见的看法了,这可不是原来那个倔强的庞建东可以比得上的于是他出声说道:“妈妈,爸爸的计划还是可以的,毕竟报纸上都说了要开放深城了,由国家做后盾,那里肯定是很厉害的。”

    听着父子二人都是这样的说法,母亲也想不出什么理由来反驳,只能是支持自己的丈夫了。所以问庞建东道:“你现在打算怎么办。”说的是钱的事情,毕竟自己出去闯肯定要带钱的,挖金子至少还要买一把铲子吧。

    “找你爸借了两万块钱,不过大哥很不高兴,大哥本来想用这些钱自己开个药店的,现在看来他只能自己花钱了。”老爸对着老妈说道。

    老妈倒是不以为意:“大哥已经拿了够多钱了,如今少拿一点又不会怎么样,理他那么多干嘛,况且看他平时对待我们这些兄弟姐妹的样子,以后两个老的肯定不会好过的。”不得不说母亲看人的眼光还是挺准的,只是外公外婆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到后来的日子可没少被自己的儿子冷落。

    讨论完这件事情之后,大家都有点沉默,毕竟这么一走,家里就只剩下母亲一个人了,一家人想要见面看来要逢年过节了,毕竟这时候桂省的交通运输状况还不像十多年后那么发达。

    “什么时候走啊。”

    “和儿子一起出发,从广信过粤省吧。”

    ……

    这一天里一家人都没什么话,都是在默默忙着自己的事情,母亲一直在帮庞建东整理着行李,恨不得连自己也带了过去。

    吃完饭的时候,庞愉看着母亲并不是很开心的样子,只好握着母亲的手说:“妈妈,你要相信只要我们一家人一起努力,以后的生活一定会更好的。”或许母亲被庞愉这句话感染到了,就连吃饭的速度也快了许多,总归是没有那么沉闷了。

    最后的两天时间里,一家人都过得十分融洽和开心,毕竟下次见面可就说不定了,安土重迁可是中国·人的传统,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是如此,两千多年来的观念可不是说改就改的,要不也不会有者令全世界都叹为观止的中国春运潮了。

    翌日,清晨。

    在矿务局的大门口,母亲送别了跟随者一辆短途小汽车离开家的父子二人,他们将要到安州市内,然后在那里搭着火车里离开,一个去广信,一个去深城。

    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父子二人来到了安州,然后庞建东就和庞愉告别了,因为他还要去买深城的车票。而这时候庞愉已经跟在了崔教授的身旁,注视着庞建东远去的背影的,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想家了吗?”崔教授还以为小孩子有些恋家的情节,担心他心里不开心,所以这样问道。

    “嗯。”庞愉毫不犹豫的回到道,毕竟原来的人生前18年可都是生活在安州,如今这样离家千里,自然是想的,但是也没有那么脆弱,于是开口说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而且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再者说了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老祖宗都告诉我们了,世界上根本没有太过完美的东西。”

    庞愉的回到除了崔教授不太吃惊之外,倒是一些陪同人员颇为惊讶,这可不像一个孩子应该知道的东西。在起初知道崔教授收了一个小弟子之后,众人其实都是有些吃味的,毕竟崔教授在国内学界虽然不是赫赫有名,但是也是能说得上话的人物。多少人想求其门而入不得,如今被这样一个小屁孩子抢了先,多少人都是羡慕啊。

    大家起初都当做是老教授的童心未泯,喜欢这孩子才会这样做,对于这些倒也没有多少嫉妒之心,如今一见面倒是让他们刮目相看了。因为这些看似普通的道理连一些大人都不太看的明白,而且庞愉还能引经据典的回答,可是了不得了,关键是这才是个七岁的孩子,只要好好教导一番,今后的成就可不会低了。

    毕竟老教授除了教书,还有着许多的东西呢。可以说只要这孩子不长歪了,那今后必成大器。

第六章 读书二三事() 
来到新的地方已经两天了,由于崔教授是受聘来到广信的,而且子女已经成家立业了,孙子孙女也没有和他们一起生活,所以在这里崔教授是和夫人张月华一起生活的。

    第一天来到这里的时候,师娘张月华对于庞愉的到来可是满心欢喜的,当她从丈夫的电话里面知道了这么个弟子之后,内心也是充满着期待,而和庞愉见面的感官让她对庞愉的印象就更好了。

    庞愉对于历史类的东西都颇为喜欢,在矿务局里也经常和一些老人家谈论从前的事情,而通过这些老人家的嘴巴也就传出了庞愉“别人家的孩子”的名号。所以对于自己师娘自然是聊得很开心了,晚饭时候甚至不断给他添菜,让在一旁的师父都是颇为吃味的。这样的生活让庞愉感觉到十分有趣,起码自己的师父不会是一个老古董吧。

    看到庞愉开始熟悉这里的生活之后,作为师父自然就要开始教授弟子自己的学问了。既然庞愉喜欢文学类的东西,那就首先从《诗经》开始学习,而这也是古文学习的开始。除了华夏古典文学之外,中文系也研究外国文学,从而进行比较,这也是当年的白话文运动之后才产生的一个新内容,不然传统的中文学科里面是没有白话文的。

    “先说说什么是《诗经》?”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记录了先秦时代的风土人情,已经从上古诗歌的劳动号子形式转变成为了具有美感的文学作品。”庞愉一本正经的回答道。

    “劳动号子?”师父有些错愕,但是想了想可不就是吗,顿时有些乐不可支。

    ……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唐诗,想必你也曾经学过不少,但是所有的诗歌都是诗人感情的凝结和迸发,由心而生,所以我要讲的不是诗,而是人,毕竟一切都是以人为本。”

    “唐诗之中,如今最为有名就是李白和杜甫二人,一个浪漫不羁,一个忧国忧民,二者……”

    ……

    “由古而来,文史不分家,学文必定学史,而在古今典籍之中,二十四史是官方通史,但是这些也不是全部,毕竟是针对前朝的点评,真正的历史要自己去了解和研究,一切都以当前使用为主。”

    “记住一句话,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

    读书这件事,对于很多庞愉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肯定是痛苦的,宁愿拿一根筷子玩半天也不想读那本书。庞愉也曾经自学过这些古文典籍,但那也是在大学之后,之前不是没兴趣,就是没时间,即使大学之后自学,也仍旧不免觉得乏味。但是如今有一个名师在旁,虽然不说讲的深入浅出而让人流连忘返,但是这也大大加快了庞愉的学习速度,更何况偶尔师徒二人拌拌嘴,那也是一件乐事。

    在这一段日子里,是庞愉觉得读书最开心的时候。而除了首要任务读书,庞愉还要练字和锻炼身体。

    作为生在那个战争年代的文人,庞愉的师父自然是有着民·国文人特色:博览古今中外,忧国忧民以及能写一手颇为漂亮的书法。而庞愉知道自己师父学习的就是颜真卿的书法,正好也带着庞愉一起练习。

    舍得花时间进行练习书法的庞愉可谓是进步颇快,字虽然不算好看,但也绝不是丑。而且这是一个水磨工夫,只要时间一到,这些字总会自成气派。而且庞愉已经开始抄了好几遍《论语》和《道德经》了,而看着自己师父已经打算让自己过一两年开始抄写二十四史之后,庞愉的表示是我想静静,别问我静静是谁。

    另一件事情就是锻炼身体了。本来父母都不是胖子,庞愉应该不用担心自己的体质,可大概是基因变异的问题,庞愉得了一个喝水都能胖三斤的体质,这让他是感到绝望的。

    只是如今在重生之后已经没有了这个问题,吃得没见有少到哪里去,但是愣没有胖起来。只是曾经的经历让他不敢掉以轻心,于是每天的锻炼酒是必不可少的。每天早起在学校里跑几圈,后来还跟着师父学了一手太极拳,穿着一身练功服也在打着。

    说到这里,如今的庞愉是跟着自己的师父住在大学的教职工宿舍,而且是三室一厅的教授级待遇,而且是学校负责装修好,谁让庞愉的师父来自燕京大学呢,就是牛逼。

    除了国文经典之外,庞愉还从师父那里学到了很多外国文学经典,毕竟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文人对于西方文学的研究也是有一定的造诣的。鉴于庞愉的年龄还是太小,崔教授推荐的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1942年出版的《小王子》,这本书成年人看来也有一定的领悟,对于庞愉这种情况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既不乏味也不乏深度。

    对于庞愉的学习,崔教授除了教授这些专业知识之外,对于国家的基础教育也不曾放松。只不过庞愉对于这些东西的学习很让他放心。而且他还拜托自己学校里面的老友在平时多交一点给庞愉,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