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随想录 >

第97部分

重生随想录-第97部分

小说: 重生随想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一次大家在看了《盗梦空间》之后,对于作者本人的好奇心那就是更加浓重了。在大家的想象里面:这一定是一个饱读史书和国学典籍的30来岁的学者,有着一双看透世事的玩世不恭的双眼,或许还有着一点性感的小胡茬。或许在大家的心里面,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在嬉笑怒骂当中细数着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思考着生命的真实这一个高大上的命题。

    没错,在对于《盗梦空间》的解读当中,读者解读出了一个主题那就是:生命的真实。我们究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当中,特别是在结尾当中柯布那个依旧没有停止的陀螺可是让读者们操碎了心。更有人认为柯布已经迷失在了迷失域当中,只有当初他那自杀的妻子才是真正发现了梦境的虚幻而回归了现实。甚至是关于陀螺是否存在判断功能的问题大家也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各种关于书本的讨论已经是充满了出版社的编辑部,一切的来信都是希望作者可以对于这个结局有着更加明确的解释,希望作者本人可以有一个现身说法。

    就在大家以为作者会像以往一样继续隐藏自己的身份的时候,企鹅新闻和度娘新闻宣布会和《小说月报》、《萌芽》、《读者》等多家报纸刊物一起对作者本人进行联合采访,作者本人也将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而且还将首次披露作者本人的基本信息以及创作历程。而这一次由企鹅集团和度娘集团负责进行首次采访的网络直播,报纸刊物则负责进行详细的文字报道。

    这一报道,让大家开始集中了注意力,都在盯着几家媒体的报道。

第六十六章 采访(上)() 
“大家都确定好了吗,就是这几个问题,还有具体要补充的吗?”张群莲问道。作为几家报社的联合采访,还有着人在现场直播,自然是不能乱哄哄的就凑了上去,于是几家报社媒体就在一起设计采访方案,而来自企鹅集团的张群莲就是这个小组的临时负责人。

    “其实这就是一次为了迎合大家猎奇心理的曝光,只要是在作者的真实身份上做文章就可以了。”其中一人想了想说道,“也就是说一切的问题围绕着作者本人就行了,因为作者本身就是最大的爆点。”

    “OK,那就好,一个小时后我们会在自然居酒店的茶座那里进行采访,大家把该准备的准备好,尤其是直播的,一定要调试好机器,就这样了。”张群莲说道。

    庞愉在想着要公布身份的时候,本来只是想着让企鹅集团进行采访的,并且尝试一下网络直播的方式。不过庞愉有些小瞧自己现在影响力了,经过这几本书的大畅销,大家对于作者的身份那是无比好奇的。于是当庞愉放出了要接受采访的消息的时候,许多报纸刊物都发来了采访请求,而庞愉觉得这些采访内容大多是相同和重复的,于是声明只接受一次一次采访,这才有了这一次的联合采访。

    在自然居酒店的一处茶座,很多采访的人都是第一次看到庞愉,第一印象就两个字——年轻,真的是太年轻了。如果不是出版社的人在一旁陪同的时候再三保证这是真人,他们真的不敢确认这就是作者本人。

    准备了一番,采访也就正式开始了,这一次的采访由张群莲主持,在她说完了一次采访任务常用的开场白之后,接下来就是庞愉的自我介绍了。

    “Hello,大家好,我是庞愉,《唐朝那些事儿》、《洪荒神话》、《盗梦空间》的作者。张姐你叫我小鱼儿就好了,这是我的笔名。”

    “没错,庞愉就是这几本畅销书的神秘作者了,这里容我冒昧的问一句,小鱼儿你今年多少岁呢,因为你给我们大家的第一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年轻啊!”

    “张姐,你可以试着猜一下,大家也可以试试,不过答对了没奖。”

    “我猜一下吧,至少是18岁了吧,长这么大了,都有一米七几了。”张群莲打量着庞愉的身材说道,“而且你这张脸实在是有些接近娃娃脸,有些不好猜啊。”

    庞愉笑着摇了摇头:“大了点,我是辛未年生人。”

    辛未年属羊,而且猜18岁还大了点,那么就不可能是1979年,那也就只能是1991年,这一下子心里计算的结果一出来,大家都是一脸惊讶的看着庞愉,张群莲更是不可思议:“也就说你今年才14岁。”

    庞愉点了点头:“是的。”

    “那你还在上学吧,或者是和韩涵一样已经辍学在家写书了。”韩涵的例子在这几年还是会有很多人记起,毕竟这么一个极具个性而又有着才华的年轻人,自然是让人难以忘记,张群莲也是把庞愉归类到了这一类人当中。

    “我现在在燕大上学,历史系三年级了。”庞愉自然是实话实说了,反正自己也不是特例,“你如果查三年前燕京的高考成绩,还可以找得到我的名字,因为当年我是第二名。”

    张群莲听到这里也不知道如何说了,只能是竖起了大拇指:“也就是说你在11岁那年就考到了燕大,这应该就是你能有今天这个成绩的重要原因吧,小时候应该是很喜欢看书的吧,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丰富的知识吧。”

    “这更应该感谢我的师父吧,毕竟是他把我带进来,而且有一个人给你领路,学起东西来自然是事半功倍的。”

    “师父,和老师有什么不一样吗?”张群莲注意到了这个不同。

    庞愉看着张群莲说道:“在我7岁那年的时候,我已经完成了小学和中学的学习了,然后那时候师父过来找我,聊了一阵子之后,师父很开心,然后我就行了拜师礼,成为了师父的关门弟子。师父是燕大的中文系教授,那时候是收到广信学院的邀请过去帮忙建立中文系的,那时候正好到安州去交流,这才有了我的这一次机缘吧。”

    “7岁!小鱼儿果然是神童啊,那么你是到了11岁才到燕大读书的,看来中间这四年时间那是一直在学习吧”张群莲又一次被庞愉的履历给震惊到了,“看来小鱼儿你的师父也是一位名师啊,那么你的学习经历和创作经历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嘛。”

    “这个当然可以了,我是从7岁开始跟着师父学习的,而且你要知道我这是行了叩拜的拜师大礼的,师父也是把我当做亲孙子看待的,所以我都是从家里跟着师父到广信来学习。”庞愉回忆起自己重生以来的经历,还是有些唏嘘的,“那时候就是跟着师父读书和练字,最开始读的就是二十四史里面的《新唐书》和《旧唐书》,这也是我熟悉唐史的开始吧,后来还读了许多的古典名著,比如是《艺文类聚》读的是比较多的。”

    “那后来是什么原因开始促成你写这几本的,或者说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想要创作的想法呢?”

    “记得《唐朝那些事儿》的初稿是在1999年吧,那次是因为我和师父看着南联盟大使馆的那次新闻,有了一次辩论,于是才产生了写这本书的想法,不过写着写着我就发现原来的历史都是厚重的,而这些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那就是沉闷了,于是我就想了,能不能换着一些感觉来写,再经过了师父的几次校正之后,于是就有了这本书吧。”

    “《洪荒神话》的来由,这些并不是真正的历史吧,有的更多只是一些散碎的民间流传的故事资料,那这又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和《盗梦空间》空间的动机是差不多的,大多都是来自一些古代的奇闻异事或者神话传说,那时候我正在看《山海经》,而且我师父是中文系的教授啊,中文系有一门课程就是民间文学,于是结合着那些民间文学的传说故事,再加上我是那种喜欢读历史的人,于是就想着能不能把神话传说也编成像是历史书一类的东西,于是经过几年时间的整理,这才有了这本书。至于《盗梦空间》则是来自我看着庄周梦蝶时候的一个灵感,那就是更加以前的事情了。”

    “相信很多人也看过这几本书,不过能想到的人估计也是寥寥了。”

    庞愉摇头谦虚道:“我那时年纪小,小孩子时间还是比较空闲的,而且这也要多谢我的父母和老师,一个给了我支持和空间,一个给了我方向,有了这么好的环境,这才是我有机会完成这几本书的原因。”

第六十七章 采访(下)() 
“能说一下家里的情况吗,我想大家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家庭环境可以培养出你这么一个神童,特别是众多的家长,我想他们应该是最关心的了。”张群莲问的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最想知道的了,除了一些八卦之外,这个对大家才是最有用的,毕竟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

    面对这个问题,庞愉很是思考了一阵子,最后才回答道:“我的父亲是一个大学生了,虽然只是一个大专,但也是当年村里唯一一个,而爸爸的藏书就是我最开始的学习来源,爸爸是一个十分正派的人,这是他给我最好的东西;而我的妈妈只是读完了初中,作为家里面的姐姐,只能是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妹妹,但是妈妈是一个十分聪慧的女性,对于世事人情是看得很明白,我从妈妈那里得到了另一种东西。所以我的家庭环境是相对轻松的,父母从来不强求我做什么,我的兴趣父母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看来开明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那是至关重要的,那你的父母对于你就是这样一种放羊式的教学方法啊。”

    “或许用教学的说法不太正确,我和父母之间更多的是类似于一种朋友间的相处,他们也不可能是完全不管,他们更多的是告诉我怎么做人,而知识他们就要求我自己去学,这是需要自己努力的;他们告诉我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责任,因为该是你的挫折、机遇都会是你的,逃跑那是没用的。”

    “发人深省的话,至少我小时候父母不会告诉我这么多。”张群莲笑道,“小鱼儿,接下来还有什么计划吗,新书之类的还会写吗?”

    “如果说计划的话那就是完成接下来的几本书,至于新书计划那就是暂时没有了。而且我是属于历史系的学生,我想属于文科生一类的,总是要更多地去感受社会的变化,不是都说了,一切的灵感都来源于生活,我想我接下来的计划大概就是要去感受生活了,感受各种不同的生活。”庞愉想到自己今后的生活,不又有了一个舒缓的笑容,“大概在30岁之后就会回到学校当老师了吧。”

    张群莲有些惊讶:“这样的生活不会有些显得有些……平淡了吗?”

    庞愉笑了笑:“我本来就不是一个喜欢刺激的人,何况最后的生活总会归于平淡,两个人一起,激情总会消磨殆尽,剩下的只是两个人一起看着日出日落,日复一日。”

    “两个人?”张群莲有些疑惑。

    “嗯!”庞愉笑而不语。

    “那么作为同一时代的三位少年作家,你是怎么看待韩涵和郭景明的呢?”

    庞愉低头想了想,这才回答道:“先说郭景明吧,最近他也是出书了嘛。他是一个很努力也很精明的商人,而不是作家,毕竟在魔都那种地方,生活节奏快并且竞争激烈,而且你不努力就会被别人踩下去,也是大城市就越是竞争激烈,作家不适合在那种环境下生存,在那种地方久了,谁都不会太纯粹。我本人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的,既然在你还无法改变规则的时候,不妨适应规则并且让自己更加强大,然后你才有改变规则的机会。但是我想那时候很多人都会忘了自己本来想要干嘛了吧。”

    “至于韩涵呢,他是一个活出了自己的人,更像是一个自由的诗人。他是以‘韩涵’这两个字而活着的,没有太多附加的东西,他的作品也就显得更加纯粹。既然是纯粹的人,少年时就会锋芒毕露,至于老了的时候,那大概就是老顽童了。而中年的时候,则是他‘飞升渡劫’的关键时期,能过了这一阶段的话,说不定还真能出现一个大师级人物。”

    “你对韩涵的评价很高啊!”

    “并不是,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韩涵如果成功度过了那段时间的话,他就是属于能被历史铭记的人,而郭景明大概就是那种活在当下的人,活法不同罢了。”

    “那你有对于自己的评价吗?在这之前我们就问过不少你身边的人,得到的都是诸如天才一类的评语,看来你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啊!”

    “中庸,这就是我对于自己的定义和努力方向,中位于中间,不离两边,不走极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毕竟随着社会的发展,浮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